如何引导学生“悟读”文本

2022-04-29 00:44石丽玲
语数外学习·高中版上旬 2022年11期
关键词:沁园春林冲通讯员

石丽玲

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是教师开展语文教学的目的之一。可以说,在教学中引导学生“悟读”文本是很有必要的。教师可以结合本班学生的学习情况,科学地设计教学环节,让他们与作者对话。下面,笔者就谈谈如何引导学生“悟读”文本。

一、布置任务,引导学生“悟读”文本

在教学中,一些教师往往会引导学生围绕“作者写了什么”“作者是怎么写的”“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这三个问题来阅读文本。其实,拿到一篇文章,我们不妨布置一些任务,引导学生一边阅读文本,一边完成与之相关的任务,而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这样做不仅可以充分地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而且可以锻炼其分工协作的能力。

例如,《沁园春·长沙》是高中语文教材中的一首词,也是学生进入高中阶段后接触的第一篇课文。教师可以布置一些任务,引导他们“悟读”文本。

示例:

1.各学习小组准备表演词朗诵,请你为《沁园春·长沙》设计朗诵脚本,并配上主持词。

2.各学习小组将《沁园春·长沙》中所描写的秋景绘制成一幅秋景图,并选派代表简述作品的灵感来源和寓意。

3.利用网络查找毛主席《沁园春·长沙》的书法作品,从气韵、结构、笔势等角度,欣赏书法作品的艺术魅力。

教师布置以上任务,旨在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悟读”文本,培养其朗诵能力、理解能力、欣赏能力及合作能力等。

二、抓住字词,引导学生“悟读”文本

有些课文的阅读难度并不大。针对这些文本,教师可在引导学生理解文本大意的基础上“悟读”文本,思考作者是怎么写的,为什么要这样写,以此来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

例如,在执教《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时,教师可以抓住课文中的一些关键字词,引导学生“悟读”文本,感受古代章回体小说在情节方面引人入胜的特点,探寻林冲这一人物形象成长变化的轨迹。《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中的情节引入入胜。作者在描写林冲怒杀陆谦的场景时一连用了“掇”“挺”“拽”“喝”“举”“搠”等近20个动词,充分展现了林冲复仇的决心,显示出了高超的炼字技巧。

教师可以将这些动词标注出来,引导学生替换字词并联系前后文的语境进行比较阅读,深入揣摩林冲在杀人复仇时的心理活动。

如“挺着花枪,左手拽开庙门,大喝一声”。我们可以请一名学生到讲台上来演示“挺”的动作。“挺”这一动作极有气势,既显示了花枪垂直而立的姿态,又巧妙地让读者联想到林冲怒发冲冠、昂扬挺拔的模样。教师再进一步点拨:可不可以将“挺”换成“拿”字呢?学生表示:“拿”字的气势不够强,无法展现人物的英姿。“挺”呈现出的是一种预备作战的状态,与后文中的“举”“搠”“剜”等相呼应,展现了林冲作为武将凌厉果决的一面。作者精心挑选的这些动词,很好地暗示了读者:林冲的性格已经悄悄发生了变化。教师精心点拨,引导学生“悟读”文本,有助其更好地把握作品中人物形象的特点。

三、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悟读”文本

孟子有云:“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在语文课上,教师常常强调独立思考和善于质疑的重要性。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善思善疑的好习惯,适时提出一些问题,与他们一起深入探讨,向“青草更青处漫溯”,于“无疑处”生“疑”。

例如,在讲解《百合花》时,教师可以紧扣文本中的人物冲突,“无疑处”设“疑”,引导学生“悟读”文本,揣摩人物的语言。

在小说中,通讯员没能从新媳妇那里借到被子。在向“我”陈述原因时,他是这样说的:

“女同志,你去借吧!……老百姓死封建……”

……我叫他带我去看看。但他执拗地低着头,像钉在地上似的,不肯挪步。

对此,教师可以提出问题:作为人民解放军的一员,小战士说“老百姓死封建”。这合适吗?联系前文中的“这里的老百姓觉悟高,又很开通”,这不是前后矛盾吗?

在引导学生“悟读”文本的过程中,我们可以让他 们仔细观察文章中的标点符号,反复朗读、体悟,代入 其中,将文本读透。结合文章中的标点符号和通讯员 的动作细节,他们会发现通讯员说的这段话更像是大 男孩“赌气”式的“吐槽”。“女同志”三个字中饱含怨 气,也是通讯员认为自己“借不到被子”的原因;言外 之意,“男同志”无法完成这个“艰难”的任务,只有“女 同志”可以。因此,他拒绝再试。“你去借吧”后面的感 叹号,突出了通讯员天真、率直的一面。但是,这个理 由也很牵强。他脱口而出,便觉不妥。此处的两个省 略号反映了通讯员内心的懊恼与羞愧。学生在阅读 的时候可放缓语调,放低音量。“老百姓”又是指谁 呢?联系通讯员“受阻”的经历,可知此处的“老百姓”就是指“新媳妇”,与前文提到的“这里的老百姓觉悟 高,又很开通”中的“老百姓”并不一样。那么,通讯员 为什么要这样称呼“新媳妇”呢?我们可以引导学生结 合生活经验来思考问题。经讨论,他们明确:这一细节 反映了通讯员不敢与同龄女性交流的羞涩与困窘,是 青春期大男孩较为普遍的一种心理。通讯员纯真、朴 实、善良,害怕与同龄女性交流,却敢直面战火与死 亡。这种矛盾使人物更加鲜活、立体、富有张力了。

探究文本隐性细节,有助于还原文本相关情境,从而开阔学生的视野,拓展学生的想象力及思辨力,使学生的思考从单一走向多元化,形成对文本更深层次的理解和认知。

综上所述,在相应教学实践中,教师应是“悟读”情境的创设者、“悟读”活动的组织者与推动者,应着 手于激发学生的参与性,激活学生的问题意识,鼓励 学生发挥批判性思维,并积极组织多元化评价,肯定 并鼓励学生的个性化创造。因此,在“悟读”教学的具 体实践中,教师要解放思想,转换角色,提高站位,与 学生一起发现,和学生一起创造,引导学生走向深度 的阅读和写作,积淀人文情怀,传承文化理解,助力语 文核心素养落地。

本文系江苏省中小学教学研究第十三期立项课题“高中语文文本悟读教学实践研究”(2019JK13- L180)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单位:江苏省海门中学)

猜你喜欢
沁园春林冲通讯员
红领巾小记者 “幸福”通讯员
智海急流
《政工学刊》2021年优秀通讯员
虽是深秋,“热”度不减!
沁园春·赞中原
通讯员专栏
林冲的世界 一直在下雪
沁园春
沁园春 ·春朝送暖
读毛主席《沁园春》感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