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荇荇 理查德·波尔
[摘要]费列克斯·巴托尔迪·门德尔松(1809—1847)生于古典主义的文艺环境却萌芽出浪漫主义倾向,神秘主题是他的主要创作灵感来源。他被誉为“19世纪的莫扎特”,创作领域也非常广泛,涉及器乐与声乐。他的艺术歌曲旋律优美而高雅,传承了舒伯特创立的德奥艺术歌曲传统。然而,除《乘着歌声的翅膀》外,他的艺术歌曲在中国很少被研究。本文以《Hexenlied(女巫之歌)》为例探讨门德尔松创作风格中的神秘主义及美学思想。
[关键词]门德尔松;德奥艺术歌曲;神秘主义;女巫之歌Hexenlied
[中图分类号]J652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2233(2022)12-0032-03
一、门德尔松创作的神秘主义影响
德国作曲家费列克斯·巴托尔迪·门德尔松(FelixBartholdyMendelssohn)被誉为“19世纪的莫扎特”,他生于富裕的犹太银行家家庭,祖父是颇具影响力的哲学家、德国18世纪启蒙运动先驱——摩西·门德尔松(MosesMendelssohn)。他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中从小受到优良的教育,8岁开始跟随第二代柏林学派代表音乐家采尔特(CFZelter)学习作曲。如莫扎特一样,他很小就显示出极高的音乐天赋,10岁开始作曲,钢琴、小提琴和大提琴演奏技艺高超,这些能力都是他作为指挥的重要基础。12岁时与伟大的诗人歌德结为忘年之交,长寿的歌德是少数几位见过莫扎特和门德尔松两位音乐神童现场演出的人之一,他认为小门德尔松的天赋更超过了少年时期的莫扎特,不仅乐器技艺超群,还极富创新精神。
门德尔松的创作领域包括管弦乐、协奏曲、奏鸣曲、艺术歌曲、神剧、清唱剧等。他17岁时完成的《仲夏夜之梦》序曲开创了一种全新的表现神秘的音色。他还独创了一种新型的钢琴小品体裁“无词歌”,拥有人声音域的旋律和典雅的钢琴伴奏,相当于不含歌词的艺术歌曲。门德尔松留给世界许多经典的音乐作品,风格高雅而旋律优美,代表作有现代西式婚礼中演奏的《婚礼进行曲》、艺术歌曲《AufFlügelndesGesanges(乘着歌声的翅膀)》、钢琴“无词歌”小品《Frühlingslied(春之歌)》等。
除了音乐创作,他还挖掘了并指挥了巴赫的《马太受难乐》使之重见天日,也让巴赫这位巴洛克时期最重要的作曲家得以被世人研究。1843年,他聚集了一批当时最优秀的音乐家,在莱比锡创立了德国第一所音乐学院,许多著名音乐家都曾在那里学习,如英国作曲家萨利文、挪威作曲家格里格、捷克作曲家亚纳切克等。除此之外,我国第一位音乐博士萧友梅于20世纪初在莱比锡学成归国后,按莱比锡音乐学院的教学体系创建了国内第一所音乐高等学府、上海音乐学院的前身:国立音乐院,可以说,门德尔松在音乐教育上的功德遍及欧亚。
门德尔松的创作遵循古典乐派的传统,与同时代较激进的浪漫派作曲家如舒曼、瓦格纳等有所不同。不过,他的创作题材充满着浪漫主义人文美学思想[1],神秘主义经常出现在他的乐思中,如仙气缭绕、精灵飞舞的成名作《仲夏夜之梦》序曲。他创作了七十余首优秀的德奥艺术歌曲,《乘着歌声的翅膀》风靡世界,甚至进入歌厅卡拉OK的曲目库中,也被改编为许多乐器作品。而门德尔松的其他声乐作品在中国很少被研究,他十八岁创作的《Hexenlied(女巫之歌)》是一首题材新颖,恐怖与幽默并存、声乐和钢琴都高度炫技的作品。
二、创作背景
《Hexenlied(女巫之歌)》的词作者赫尔蒂(LudwigChristophHeinrichHlty1748—1776)是德国浪漫主义思潮初期狂飙突进运动中格廷根林苑派(GttingenHain)的代表诗人。这些诗人热爱大自然,民族感情浓厚。赫尔蒂所有的歌词都透着一丝忧郁,他创作的民谣遵循英国的民谣文学传统,许多诗歌都由莫扎特、贝多芬、舒伯特、门德尔松和勃拉姆斯等作曲家谱写成艺术歌曲。德国几条街道和学校都以他的名字命名,汉诺威市还设立了两年一度的赫尔蒂诗歌奖(Hlty-Preis)。赫尔蒂去世以后,他的诗歌由同为格廷根林苑派的诗人福斯(J.H.Voss)汇编成集并于1783年出版,《女巫之歌》就出自其中。
1827年,门德尔松为这首《女巫之歌》谱曲,并收录为他的艺术套曲作品Op8中的第8首,被编为MWVK33。这组套曲一共有12首歌曲,而《女巫之歌》第一次出版时的标题是《AndresMaienlied(另一首五月之歌)》,用以区别于这首套曲中的第7首《Maienlied(五月之歌)》。在后来的版本中改为赫尔蒂原诗的标题:Hexenlied。
五月在中欧地区是春暖花开、万物复苏的季节。而这首五月之歌谱写了暗黑版浪漫之曲,描述了瓦尔普吉斯之夜(Walpurgisnacht)女巫们和魔鬼的盛典。瓦尔普吉斯原是公元8世纪一位德高望重的修道院院长,她去世后基督教会定以每年五月一日纪念她对巫术的对抗及其他贡献。然而异教徒为了示威,也在每年四月三十日至五月一日之间的夜晚在高山上举行狂欢节,这逐渐演变为妖魔鬼怪们在五月前夕前往布罗肯山山顶燃烧篝火的传说,讽刺意味浓重。
德国狂飙运动代表诗人歌德在其毕生精力所创作的诗剧《浮士德》第一部中提及这个盛会,浓墨重彩地描写了各类怪诞的精灵、女巫及魔鬼,字里行间渗透着浪漫主义丑角美学思想[2]。歌德还专门为了配乐创作了叙事诗《DieersteWalpurgisnacht(第一个瓦尔普吉斯之夜)》(1799),本来寄希望于门德尔松的老师采尔特为其谱曲。无果后,一向钟意神秘主义的门德尔松于1833年终于为其创作出一部独唱、合唱和管弦乐的康塔塔,精彩地营造出巫魔夜会中喧闹而恐怖的声音[3]。门德尔松生于一个犹太家庭,尽管成长中信仰新教,但“犹太人依然被视为,同时也自视为,一个异常的群体。即使他们凭着宗教般的热忱致力于文化适应以求所在国家的认同,但他们依然是异类的原型。”[4]女巫、魔王象征着不被社会主流所接受的异教徒或犹太民族。而《女巫之歌》里隐约闪烁着对异教徒的同情,通过女巫的视角举行春天庆典,歌颂了他们的反抗精神,也倡导人们转换视角看世界,宽容对待异己。
三、诗歌特色
《女巫之歌》全诗共三段,每段十二行,第三段的前六行为福斯创作,而后六行与第一段的前六行内容相同。这首诗以女巫为第一人称赞美春天的到来,她们一起准备好了公羊、扫帚等坐骑,呼啸着飞向布罗肯峰,在瓦尔普吉斯之夜与魔鬼及信徒一起举行一场盛大的庆祝舞会。自信地向世界宣布:“我们女巫在春之夜狂欢!”
第一段:“春天到了,燕子们飞向天空,我们准备好了黑山羊、扫帚和叉棍,要以闪电般的速度冲向布罗肯山峰,举行一场盛大的舞会!”
在欧洲中世纪的民间传说中,女巫可以骑着扫帚、山羊等飞翔。在中世纪基督教传说中,魔鬼的形象通常有山羊般的脸、胡须、角和腿。赫尔蒂生活的18世纪,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已经不会相信巫术。然而这之前的15—17世纪的三百年间,人们还普遍相信巫术真实存在。由于中世纪人们的蒙昧无知,巫术被用来解释几乎一切人们无法理解的现象,导致许多女性被指控为女巫而受到迫害。随着启蒙思想的传播,巫术慢慢淡出人们的认知范围,而浪漫主义文学家们又开始从民间文化中尋找创作的灵感,女巫的形象从最初的被迫害逐渐随着新时代的发展而变化。
布罗肯山峰(Brocken)是德国中部的哈茨山(Harz)最高峰,5月布罗肯峰上的白雪慢慢融化,经常产生彩虹光环现象,也称为“布罗肯幽灵(Brockengespenst)”,而异教徒在瓦尔普吉斯之夜举行庆典,加上布罗肯山上的自然奇景,慢慢传说为女巫和魔鬼经常在布罗肯峰上聚会。
第二段:“我们一起围绕着魔王在篝火旁狂舞,魔王向我们保证,我们会穿金带银地得到成堆的礼物!”
这里的魔王(Beelzebub)中文也译作“别西卜”,在基督教中相当于撒旦。这个词在《旧约》的《列王纪下》中写作Baal-Zebub(巴力西卜),是腓尼基神。但在后来《新约》的《马太福音》中演变为恶魔王子Beelzebul(别西卜),是一只外形酷似苍蝇,四处传播瘟疫与灾难的恶魔。而这首诗中恐怖的撒旦却以喜剧形象出现,这种艺术形象也出现在舒伯特的作品《DerGeistertanz(幽灵之舞)》D.494中。
第三段:“一只火龙在屋顶盘旋,带给我们黄油和鸡蛋。恐惧的邻居们赶忙对着火焰划起了十字。马上我们就会闪电般地冲向布罗肯山去参加盛大的舞会!”火龙在欧洲代表邪恶势力,而这里火龙作为女巫们的朋友带给她们食物,女巫戏谑地鄙视她们的邻居对火龙的恐惧,并宣告着她们这些黑暗中的人也会尽情享受春天和快乐。
四、歌曲分析
《女巫之歌》的巫魔主题和精湛的声乐钢琴技艺要求似乎在致敬舒伯特的《Erlknig(魔王)》,也与同时代的传奇小提琴家帕格尼尼惺惺相惜。这个作品的速度标记为Allegrovivace(活泼的快板),力度、和声、钢琴与声乐方面处处表达着门德尔松对神秘主义的理解。
(一)力度
这首仅两分多钟的作品中力度从pp到ff应有尽有,跨度大且转变极快。前奏(1—8小节)中双手同时在g小调的主音上快速演奏八度震音,前三小节力度为pp,营造出月黑风高的夜晚下女巫们蠢蠢欲动的景象。第4小节开始cresc.(渐强)并立刻在第5小节达到mf,随即持续crescendo,直到第八小节的ff,每段歌词都是在这样强度后的片刻凝固中弱起开始,宛如舞台的强烈对比的灯光效果。
有趣的是,在纵向的力度配置中,声乐和钢琴出现反差强烈的情况。如在第16小节中,标记为sfz的“Tanze”,这个单词的伴奏部分却被专门标记了pp,这样声乐的突强和钢琴的突弱一起达到出其不意的效果。
27小节在前面的半音音阶达到f后迅速回到pp,这里伴奏织体也由之前的双部八度震音变化为十六分音符分解和弦,力度在29小节声乐的G5上停留三拍时达到高峰ff,随后的间奏又急速降至p,这种极强和极弱的快速切换给听者造成一种高潮迭起的兴奋感。[HJ1.5mm]
(二)和声
门德尔松善于大胆地利用和声变化来体现戏剧性和角色感。尽管作品的调号为两个降号,第一小节左手在主音G上演奏八度十六分音符,g小调的整体调性较为明确。而第二小节右手首次登场演奏g小调的三音就临时还原为B,明亮的和声效果给人以G大调的错觉,而第4小节右手部分的降E出现后立刻把听众又拉回到g小调的现实。这样的处理幽默地打趣着魔王、女巫这种恐怖题材。
第2—8六小节在引子、两段间奏以及尾奏中一共出现四次。前三次都是结束在g小调主和弦上,只有最后一次,也就是全曲的最后一个音,停留在了还原B的G大调,也呼应了右手在全曲开端的第一个还原B,仿佛女巫们和撒旦胜利的欢呼。
第21—25小节旋律中“Reitunsgeschwind,wieBlitzundWind,durchsausendeLüfte”用半音音阶走向来表现魔鬼的恐怖可能受到舒伯特《GruppeausdemTartarus(地狱之旅)》D.583的影响。紧随其后闪电般的琶音急速上下流转,钢琴部分左右手交替发出如鼓音般的八度震音。最后声乐部分八度跨越到最高音G,并标注ff,无不让听众心跳加速,激动万分。如此用力过猛地描述魔鬼的音乐形象,给作品更添加了神秘且幽默的意味。
歌词第三段(38—74小节)中出现的片刻宁静也值得品味。前八小节(38—45小节)对应第三段歌词的前六行,旋律和伴奏织体都与第一、二段一致。而在后六行的谱曲(46—51小节:如图)中出现了非常大的变化:钢琴伴奏部分突然变为以PP力度在G大调主调作八度震音并持续6小节,从52小节开始立刻回到g小调一如既往、极具节奏感的强势突袭。全曲中这6小节非常鲜明的力度和调性变化宛如暴风雨来临前的片刻宁静,充分展示了门德尔松对角色渲染的创造力和把控力。
(三)声乐
德语属于多辅音语言,每个单词的词头和词尾一般都为辅音,需要极其清晰的发音。元音开头的单词需要做声门闭锁音技术以使单词能够产生清晰的开端。这首作品的速度为歌者的咬字增加了难度。而门德尔松总是给予重要的单词以足够的时间。如第64小节的全曲最高潮部分,当最高的音到达降B5时,对应在歌词Juheissa中的ei[ai]上,既是女巫的呼喊,也是一个开口a母音,极大地方便了歌者的演唱。
这首歌曲中pp到ff的力度层次也对歌者提出很高的音色驾驭能力要求。这里的力度不能等同于音量,而应该在音色上做文章。对女巫、魔王、春天、燕子、鲜花这些反差强烈的意向都应作不同的音色来展示神秘的差异层次主题。如第9—16小节P的力度持续到第16小节的sfz歌词“Tanze”,演唱时建议把t这个爆破辅音作夸张地咬字以达到突强的效果。这一部分钢琴的伴奏为八分音符柱式和弦,这也便于德语辅音得到清晰地传达,歌者应尽量稍微提前于每个和弦发出辅音,尽量让每个元音能够延续满所对应的音符,前后的辅音应稍微超出时值来演唱。
(四)钢琴
艺术歌曲中的钢琴部分所担任的角色总是在变化。有时钢琴只是声乐的伴奏,只是偶尔在前奏、间奏和尾奏中有华丽的表现。但有些时候,钢琴部分变得更像是声乐部分的伙伴,甚至变得比声乐部分更重要。这首歌体现了钢琴与声乐的完美平衡。门德尔松自己也是一位杰出的钢琴家,他的钢琴创作色彩丰富、黑暗又闪闪发光,围绕在声乐周围却并不会掩盖它。门德尔松在这首作品中对不同的形象分别采用了特别的音乐动机。如利用上行琶音来描绘女巫直飞高空的情态;蜿蜒旋回的音阶来描绘女巫神秘的飞行轨迹或舞姿;还有八度颤音将致命恐惧的气氛带给聆听者。《女巫之歌》钢琴伴奏部分速度快且持续跑动,要求演奏者耐力充沛、感情饱满。
第16—18小节中伴奏的织体由柱式和弦改变为四组快速十六分音符上行和下行音阶,仿佛对应Tanze这个单词舞蹈的意思,让听众感受到翩翩起舞的流动。紧接其后左右手交替弹奏八度震音,再现了引子里的织体,并进一步以双音和单音的交替震音渲染歌词“以闪电般的速度冲向布罗肯山峰,举行一场盛大的舞会!”。钢琴演奏者首先要掌握前臂的旋转技巧,除此之外需要熟练知晓手的位置,并拥有极轻的钢琴触键能力。
而在46—51小节的和声变化中,需要对历史钢琴有较深的了解才能更好地传达作曲家的意图。由于门德尔松时代的钢琴琴键音的衰减相比现代钢琴短,泛音踏板的效果也更弱,如果在现代钢琴上完全按照记谱来弹奏,会导致音量过大,无法体现出门德尔松当时创作的初衷。因此这里建议钢琴的演奏方式可以保持根音,同时以十六分音符的速度交替弹奏G大调五音和三音,努力诠释门德尔松在创作时的真实意图。
结语
活跃于19世纪早期的天才音乐家门德尔松成长于古典主义土壤,而其创作却充满浪漫主义人文美学思想,创作领域囊括管弦乐、键盘及声乐作品,许多神秘主义题材的作品闻名世界。除了创作与演出,他在音乐教育方面也颇具成就,创立了德国第一所音乐学院。他短暂的一生中创作了七十余首德奥艺术歌曲,《女巫之歌》这首作品传承了德奥艺术歌曲的创始人舒伯特的部分创作技法,主题恐怖却不乏幽默,轻盈而明快的风格与其成名作《仲夏夜之梦》序曲、《第一个瓦尔普吉斯之夜》有异曲同工之妙,这首如旋风般的短小作品中可以管中窥豹门德尔松独特的浪漫主义、神秘主义风格。
注释:
[1]
罗小平.门德尔松:多才多艺的浪漫大师[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1998:22—24.
[2]樓奕欣.丑怪的颠覆:《瓦尔普吉斯之夜》解读[J].名作欣赏,2020(20):183—184.
[3]Cooper,J.M.:Mendelssohn,Goethe,andtheWalpurgisNight:theheathenmuseinEuropeanculture,1700-1850[M].UniversityofRochesterPress,2007:35—37
[4]曹坚.“犹太人问题”之于门德尔松、马克思和赫茨尔[J].宗教学研究,2019(04):263—268.
(责任编辑:韩莹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