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燃
一个人的角落,一个人独处,我从没感觉过任何的异样,反而还特别享受。
那是在开学之后的一段日子,大家都处在认识同学、结交朋友的时期。隔壁班女生在饭堂吃早餐时,有几次遇到我也在,这回她发出邀约:“你每天都起得挺早,很少能遇到志同道合的人,以后我们一块吃早餐吧。”
我边想边扒拉盘里的胡萝卜卷心菜炒河粉,“每次吃饭我都特别慢,实在是不好意思让人等。”我如是说。
“没事,我也吃得很慢,可以等你。”她仍努力着,我看得出她一颗赤热友善的心。
我摇摇头,事实上没有人和我一般慢了。而我想细嚼慢咽,慢得安然自得,自然是一个人慢慢享受美食,无旁人等待会更舒适些。我终是抱歉地拒绝她,即便我知道,这可能会减少一个日后感情甚好、无话不说的朋友。
我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我行我素,享受一个人的静谧生活呢?
大概是上高中时,舍友们选择睡午觉,而我选择去阅览室度过中午的闲暇时光。那3年里,每每坐在阅览室的窗边,手里翻着杂志报纸,树木葱茏的窗外飘来了从遥远的广播站放出的曼妙音乐,我如沐春风般感到惬意。有时候在安静的午后,于校园内道上遇到同学,远远打一声招呼便擦肩而过。
一个人的角落,一个人独处,我从没感觉过任何的异样,反而还特别享受。
上大学后,周末舍友们约着去哪里玩,我闲来无事也会和她们去唱k,但更多时候,我有计划安排——午饭后去图书馆还书,再度过一下午阅读时光,便会感谢后拒绝舍友们的邀请。她们一个个打扮得靓丽,也不会因为我不前往而恼怒,挥挥手便出了宿舍。
大家都过好属于自己的课余时光,这才是最重要的。
睡在我对面铺的舍友羡慕我的“我行我素”,觉得我的“拒绝”勇气十足。她问:“你是怎么做到拒绝她们的?我都不好意思拒绝,我是想和她们处朋友才去的,本身对逛街并不感兴趣。”
我被夸得有些飘飘然,不过始终觉得“拒绝”并不是多难的事儿。于是笑了笑,总结道:“我平时一个人待惯了,而且我觉得‘我行我素并不是什么坏事,至少知道自己想做什么,不想做什么……而我下午确实有事,打算看会儿书、刷会儿剧呢。”
“至于能不能成為朋友,我觉得志同道合的人自然可以聊到一块去,且成为朋友,并不会因为你缺席了她们的聚会。你说对不对?”
在宿舍一个人的生活,周末早上我仍8点起床,刷牙洗脸后,去饭堂吃早餐;而后回到宿舍安静地做各科老师布置的作业,之后看会儿最新的综艺节目。开怀大笑一集后到了午饭时间,约上师姐准时去饭堂吃上馋了一周的猪扒饭,饭后独自带上一杯奶茶去泡图书馆。晚饭后,我和师姐围着学校里的湖谈心散步,或者有时候干脆回宿舍拿上轮滑鞋,相约去滑轮滑吹风。
好不快乐的时光呢!
只要安排得充实舒适,一个人的角落不亚于一群人的狂欢。
一点就通:借助心理和日常片段刻画角色
作者选取了不同阶段的几个常见的片段,通过“我”的语言和“我”对一些活动的行动态度的描写,使一个享受静谧的“我”的形象逐渐立体。另外,作者通过“我”和舍友的对话,清晰明了地表达自己对于个体和群体的想法,从而令“我”的行为有了理性的支撑,形象更加丰满。
编辑 苗嘉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