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成凤
培训班最后一堂课是《鼓掌的艺术》。这个题目听起来好像是一堂讲解鼓掌美学的课程,实际上是教学员怎样鼓掌。在开课前,我先让学员拍了一阵巴掌,掌声显然是零零碎碎,有人只拍了两三下就停下了,有人把两个手掌拉开了,但一直没有拍,做了一下样子就把手放下了,有人干脆就没有动,连胳膊也没有抬,只有坐在前排的几个拍得响,时间也长,他们都是各单位来参加培训班的领队。我立即现场说法,指着台下说:“你们自己看看,这算拍的什么呀?由此可见,今天我们这堂课是多么必要!一个连巴掌都不会拍的人,怎么能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与人生的道路上风调雨顺?所以说,我们这次为期一个月的培训班把《鼓掌的艺术》这堂课作为压轴,是经过多次研究,精心安排的。目的是为大家在今后的成长道路上提供一个诀窍……”
结果,我的话还没有讲完,就被突兀而起的掌声淹没了,而且掌声一浪高过一浪,滚滚如潮。我不得不站起来向台下含腰鞠躬,并伸出两手往下按了按。结果掌声更响了,并有了音乐简谱上常用的那种2/4的节奏。我只好再一次站起来,也随着节奏拍起巴掌,并一再微笑着向台下点头致意。
热烈的掌声终于在持续了半小时后停息。满堂学员似乎在掌声中受到鼓舞,人人面颊潮红,双目有光,课堂上多日的萎靡一扫而去,教室内仿佛亮堂了许多。
在这之前我已经在大小五十多期培训班上讲过,开始的题目是《怎样及时拍巴掌》,后来叫《鼓掌的技巧》。随着课题研究的不断深入,题目不断改进,内容不断充实,现在终于形成了有一百三十个技巧、五十三项注意事项、七十一条心理分析的大课程《鼓掌的艺术》,并已申报了地区社会科学优秀课题。据一位听过我这堂课的部门负责人说,他过去拍巴掌也是心不在焉,潦潦草草,自从受过我的培训后,茅塞顿开、醍醐灌顶,现在无论参加什么活动,他都挤到最前面,使劲鼓掌,并自创了一套边拍巴掌边做热泪盈眶状的表情,目前已得到上司赏识,上级部门正做提拔重用前的公示,不久将担任更重要职务。因此,我又产生了新想法,计划在本课题后面添加一个章节,叫《鼓掌的艺术成果》,为将来建立“鼓掌学”打好基础。校长对此很是支持,也充满了信心,计划通过项目立项,争取一百万的项目资金,用于改善办学条件与发放单位多年没有兑现的优秀课题奖金。
这堂课我条分缕析,有技巧有心理分析有实例,又做了多次鼓掌演示,口若悬河,讲得口沫四溅、天花乱坠,整个课堂鸦雀无声。也许大家确实达到了入头入脑,被我的课迷住了,直到我说了两遍下课,并走出教室,也没有听到一点掌声……
责任编辑/董晓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