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纺织业污染物监测为典型案例的环境监测技术课程建设

2022-04-29 08:55孙爱华张春花刘慎
轻纺工业与技术 2022年2期
关键词:环境监测污染物纺织

孙爱华,张春花,刘慎

(常州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江苏 常州 213164)

我国是世界最大的纺织品生产和出口国,纺织业是重要的国民支柱产业之一[1],为城镇发展、吸纳就业、贸易出口、经济增长、社会发展等发挥着重要作用[2],但纺织业带来的污染问题一直是其可持续发展的最大瓶颈。随着越来越严厉的环保法律法规的实施,纺织行业尤其是印染行业倍感压力,实现低碳、环保、可持续发展以推进行业升级转型是必然之路[3]。环保要求的提高,促使纺织印染行业对环保专业人才的需求大幅增加[4]。

纺织产业是常州的传统优势产业,学院环境工程技术专业在开设之初,制定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以及设置课程时,就确定了以纺织印染行业污染物治理为背景的环保专业人才培养方针。原先环保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侧重于以纺织业污染物治理为目标,随着纺织行业污染物治理要求的提升,实现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是今后的发展要求[5]。本研究主要通过环境监测技术课程的设置,来分析课程建设服务于纺织行业发展需求,为高职院校环境工程技术专业建设服务于当地特色产业提供交流和借鉴。

1 环保政策对纺织行业的影响

1.1 环保政策促进纺织产业转型

近年来,新的环保政策已经从各个方面影响着纺织行业的发展,2014 年4 月通过的史上最严《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简称环保法),加重了对违法破坏环境企业的处罚力度[6];2018 年1 月起试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税法》,对纺织行业影响较大;2015 年1 月实施的行业标准《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技术规范 纺织染整》,为纺织行业开展环境保护设施验收提供了技术指导[7];2013 年1 月起实施的《纺织染整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2015 年按修改单执行),对纺织行业废水中污染物浓度和单位产品排放量提出了更加严格的要求[8];2015 年3 月颁布的《纺织染整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对废气排放做了较严格规定[9]等。环保压力促使纺织行业把握环保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平衡,遵循国家环保政策,做到超前规划、设计,减少污染物排放,坚持走可持续发展的产业转型之路[5]。

1.2 常州纺织企业环保设施和员工环保素养现状

各类环保政策的实施,对纺织行业的环境效益和环境管理水平要求越来越高[10],纺织企业对产业转型的重视程度也有较大提高。为了解常州地区纺织企业环保设施和环保人才现状,对常州地区二十多家纺织企业进行了调查,所调查纺织企业以私营企业为主,占比71%,另有25%的外资企业和4%的国有企业。所调查企业在节能减排措施方面,中水回用、冷凝水回收和太阳能方面应用最多,分别占比45.8%、41.7%和41.7%;其次是在环保染料、机器变频改造和冷堆前处理与染色方面,分别占比41.7%、33.3%和20.8%;而在低盐无盐染料染色、泡沫整理技术和高密度丝网防沫方面占比均为0。说明企业对环保政策大力要求的方面参与度较高,而对具有一定难度、政策要求未大力推进的方面参与度较低。这与调查的对绿色纺织供应链的重视程度相吻合,72.2%的企业认为应走绿色发展、节能减排的可持续发展道路,仅27.9%的企业认为产品创新力才是重点。

企业虽然很重视环保,但88.4%的企业认为员工在环保素养方面有缺陷,需要进行培训或自我学习,仅有11.5%的企业认为员工具备环保素养方面的能力(见图1)。企业认为员工很有必要参与环保方面学习的比例分别为54.5%和31.8%(见图2)。企业均意识到环保对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也认识到环保人才对企业的重要性,调查显示,62.5%的企业对纺织行业还是很有信心的,认为环保政策的实施,正是纺织行业重新洗牌的时机,正好利用环保政策的实施实现纺织行业的自我更新、淘汰。

图1 企业相关环保人员素质

图2 企业环保人员继续学习环保知识的需求

2 环保政策在环保专业课程中的体现

2.1 环保专业课程定位

根据教育部颁布的《高等职业学校环境工程技术专业教学标准》 的要求,“掌握本专业所需的基础知识和技术技能,能够从事环境工程工艺设计员、环境治理服务人员及环境监测服务人员等工作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是环境工程技术专业的主要人才培养目标。培养的专业人员将面向环境治理业和专业技术服务业等行业的环境污染防治工程技术人员、环境治理服务人员、环境监测服务人员等职业群。

结合当前纺织行业面临的环保压力来看,环境工程技术专业提升常规污染因子的采样、保存、分析能力,有助于纺织行业提升污染物处理工艺的运行、控制,为今后实现污染物减排、污染物去除率提升、“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实现提供基础监测数据。为了实现环境工程技术专业培养目标,提升学生就业岗位的针对性,学校在环境监测技术课程上进行了一系列探索和实践。

2.2 环保政策与环境监测技术课程的结合

2.2.1 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与课程的结合

《纺织染整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及其调整,对污染物排放标准值有明显提高,如除对CODcr、BOD5指标明显收紧外,硫化物、苯胺类等指标也有收紧;标准对有毒有害物的控制和防范力度提升,如增设了可吸附有机卤素(AOX)指标;标准加强水体富营养化控制,增设总氮、总磷指标等。新标准的实施,增加了纺织企业废水监测的要求,这些技能要求,都在课程内容中加以体现和实施。

环境监测技术课程内容组织安排时,采取项目化方式安排任务、采取活页式方式安排任务内容。如企业废水监测项目实施过程,以纺织行业废水监测为背景,模拟纺织废水监测全过程,根据监测任务要求,模拟水样采集、运输和保存、实验分析,对所涉及监测参数灵活把控,按现行标准来安排内容。随着标准对纺织行业要求的提升,总氮、总磷、硫化物、苯胺类、可吸附有机卤素(AOX)等监测指标内容也作为项目的要求。不仅在监测项目上对教学内容进行调整,而且监测方式也紧跟标准的变化,如主要指标CODcr 的测定,原《水质 化学需氧量的测定 重铬酸钾法》(GB11914-89)标准已被 《水质 化学需氧量的测定重铬酸钾法》(HJ828-2017)标准替代,新测定标准对操作人员要求提高,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特别注重细节的把控。通过这些操作,使环境监测技术课程的教学更有针对性,为学生今后从事相关工作提供实战经验。

2.2.2 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与课程的结合

与大气污染物排放相关的标准也在不断趋严,从国标《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和《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的颁布,到地方标准《纺织染整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的实施,标准致力于从源头控制污染物产生,并逐步对纺织行业排放VOCs(挥发性有机气体)进行监测与限排,VOCs 是大气监测新目标,这对纺织行业是一个新的挑战,同时也是环境监测技术课程中大气污染监测的新指标。

在环境监测技术课程内容组织安排时,加入新的大气监测对象,模拟其产生源、产生特点、收集方法等确定监测方案,最终完成模拟分析。如纺织染整企业在烧毛、烘干、定型等过程中产生的废气,会污染环境和对操作工人健康产生危害,在监测时,应根据监测目的监测点位,对于废气排放标准,援用国标《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和《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或地方标准《纺织染整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但需报环保部门批准。除此以外,让学生知道监测数据对后续环境评价的影响、并把评价方式带入课程,让学生全方位掌握大气污染监测的相关内容。

3 环境监测技术课程后期改革方向

3.1 课与课之间的衔接

环保是协调人类与环境关系,保障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各类行动的总称,包括工程技术、行政管理、创新研发等方面,这些内容涉及到很多专业课程,环境监测只是其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因此,环境监测技术课程需要与其他课程有机结合,促进课程之间的有机衔接。对企业废水、废气处理工艺进行运行监测,可及时了解其运行现状;对车间、厂区周边进行监测,可判断污染源对操作工人和环境产生的影响;对企业周围环境监测,可为企业环境评价提供现状数据。

环境监测技术课程在设置教学内容时,应注重课程之间的衔接,可根据所衔接课程需要,设置各类污染物监测点布置、采样、运输、保存、实验测定、数据分析等内容,为判断污染物处理工艺运行状况和环境质量现状提供方法(如图3),提供环境管理所需的准确基础监测数据。环境监测技术课程不仅要做到与环保类其他课程相衔接,还需要进行相关学科之间的交叉渗透、相互融合,提高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实用性[10]。

图3 环境监测技术与废水处理课程的结合

3.2 课程与政策的动态衔接

随着国家对环保的重视、环境的变化、人们对环境质量的要求提高等,新的环保政策和标准不断出台,对比发现,整体呈现升级和变紧趋势。这不仅要求纺织类企业不断提升技术、走可持续发展道路,也要求环保类课程,特别是监测课程更要跟上政策和标准的变化,不断对课程教学内容进行更新,以适应环保岗位的实际需求,使学生更快适应工作岗位的要求。课程与环保政策的动态衔接,需要专业教师具备跨系、跨学科的能力,这样才能实现特色人才的培养。

4 结语

环境监测技术课程在专业课教师的不断建设下,课程内容紧随现行环保政策变化而不断调整,毕业生服务于纺织等优势行业岗位,获得用人单位的好评。相信环保专业针对纺织等特色产业的人才培养模式,更能促进专业人才的培养。

猜你喜欢
环境监测污染物纺织
澳洋纺织
关于物联网技术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分析
不同取样方式下船机污染物排放结果的研究
菌株出马让畜禽污染物变废为宝
纺织届的“两优一先”
关于如何做好水质环境监测的质量保证研究
你能找出污染物吗?
基于6LoWPAN的智能家居环境监测系统设计
环境监测系统的数据分析与处理
陆克定:掌控污染物寿命的自由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