箱式红茶发酵机控制系统设计

2022-04-29 09:22丘文杰刘庚强黄隆胜卢素珊杨文杰胡光华
现代农业装备 2022年2期
关键词:目标值加湿器温湿度

丘文杰,刘庚强,黄隆胜,卢素珊,杨文杰,胡光华

(1.广东弘科农业机械研究开发有限公司,广东 广州 510630;2.广东省现代农业装备研究所,广东 广州 510630;3.英德市龙润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广东 英德 513099)

0 引言

红茶发酵的实质是以多酚类化合物为主体,发生酶促或非酶促氧化反应的化学变化过程。红茶发酵的3 个关键要素是发酵环境温度、湿度和含氧量。温度影响茶黄素、茶红素的形成速度。水是发酵过程中多酚类酶促氧化、香气形成等化学变化不可缺少的介质,发酵环境的相对湿度保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下,才能减少茶叶水分蒸发,保证茶叶中含水量充足。提高发酵环境的含氧量,能明显加快工夫红茶发酵过程中叶面色泽的红变,促进红茶特征香气的形成,提升发酵前期叶面的升温速率,缩短整体发酵时间[1-3]。

有学者提出,高温发酵有利于平行反应中茶黄素形成量的增加,但不利于连串反应中茶黄素的积累。而低温发酵则有利于连串反应中茶黄素的积累,不利于平行反应中茶黄素的形成。由于平行反应在前,连串反应在后,因此为了获得较大的茶黄素含量,发酵前期宜采用高温,中后期转为低温,即变温发酵法[4]。

国内大部分的茶叶生产厂家仍然是利用空调、洒水、人工间歇性翻堆等传统方式,使茶叶在自然环境或发酵房内完成发酵。传统发酵方式易受天气影响,发酵的速度和质量难以控制[5-6]。为实现茶叶发酵工艺的优化,本文设计了一套茶叶发酵控制系统,该系统可以实现对茶叶发酵过程中的环境温度、湿度、含氧量等影响因子的精确控制。同时兼具工艺控制功能,在整个发酵过程中可以按照预设工艺连续改变发酵环境的温度、湿度和含氧量。试验数据表明,该控制系统能较好地达成设计目的,保证红茶发酵过程中参数的稳定,提升了茶叶加工过程的品质。

1 箱式红茶发酵机结构

箱式红茶发酵机结构如图1 所示,将需要发酵的茶叶放于物料托盘中,托盘分层放置。新鲜空气从顶部的进气风机进入加热箱。经过发热丝加热后,由进气导风管进入发酵箱体底部与超声波加湿器产生的水雾结合。由循环风机使湿热空气从箱体底部抽至上方的风道,最后从两侧的均风板吹出。循环风机的可以强制箱体内部的空气进行流动,保证箱体内各处的空气温湿度一致。排气风机和电动风阀根据氧气浓度开启,当发酵所需的O2浓度小于大气O2浓度(约为21%)时,排气风机和电动风阀开启,辅助进气风机加快外部空气的流入,替换箱体内含氧量较低的空气。当发酵所需O2浓度大于大气O2浓度(约为21%)时,排气风机和电动风阀不动作,使用供氧电磁阀输入O2,保证发酵箱内的含氧量。

2 控制原理

2.1 基于PID的温湿度控制

温度控制系统具有滞后性、非线性和时变性的特征,很难或无法建立一个准确的数学模型,因此采用常规的线性控制理论难以做到精确控制[7-9]。所以,在温湿度控制系统中采用模糊PID 控制的方式,提高其控制精度。

PID 结构如图2 所示,PID 以设定温度t0和设定湿度p0为目标值,发酵温度t1和发酵湿度p1为反馈。首先确定目标值t0和p0,代入结构中的r(t)。当前值t1和p1,代入结构中的y(t)。计算出2 个误差值△t=t0-t1和△p=p0-p1,代入结构中的e(t)。通过控制器D(s)计算得出u(t),换算后得出PWM 得占空比,控制发热丝和超声波加湿器的输出功率。

式中:

u(t)——输出值;

e(t)——反馈误差;

Kp——比例系数;

Tt——积分系数;

Td——微分系数。

PID 公式如式(1)所示,Kp影响当前检测值到目标值的斜率,Kp越大,从当前值到目标值的时间越短。根据e(t)和Tt,周期性的调整u(t)。只要输出值和目标值存在误差,则误差一直累计,用于增大或减小输出值,使输出值接近目标值。当输出值和目标值相等时,累计误差为0,不再影响输出值;Td为微分时间常数,因为发热丝和加湿器的做功具有滞后性,加热和加湿时会产生过冲的现象。当输出值接近目标值时,此时Td开始介入,提供缓冲的作用,使Kp的斜率减小,防止因为过冲导致的系统震荡。上述公式中的Kp、Tt、Td是根据不同的使用环境和实际情况而标定的参数。

PWM 是指脉冲宽度调制。可以简单理解为功率为1 kW,效率100%的发热丝工作1 h 能产生1 kW的热量,则工作0.5 h 就产生0.5 kW 的热量。只要控制发热丝在1 h 之内开/关时间的比例(占空比),就能控制发热丝在1 h 之内输出多少功率,相应产生多少热量。控制的时间单位越小,控制精度越高。使用PID 计算出当前时刻所需的热量和湿度,然后转换为占空比,控制发热丝、加湿器的开关比例,就能不断地调整发热丝和加湿器的输出功率,达到精确控温控湿的效果。

2.2 基于模糊控制的含氧量控制

模糊控制的常用方法有查表法和公式法。查表法是根据输入信号和输出信号,预先把所有可能出现的情况列成表格。控制系统根据输入信号查询表格得出对应的输出信号[10]。含氧量控制中因为影响因素过多,建立数学模型困难,因此采用模糊控制中的查表法。

首先确定氧含量设定值q0、加载值q加=q0-氧气加载下偏差、卸载值q卸=q0+氧气卸载上偏差。当q1<q加,定义为氧气含量不足,需要加氧。当q1≥q卸,定义为氧气含量充足,停止加氧。由于控制供氧的电磁阀只有开、关2 种状态,所以加氧对应电磁阀开的动作,停止加氧则对应电磁阀关的动作。

2.3 变温变湿发酵工艺控制

使用人机交互界面的配方功能,可以储存20 种不同的工艺,每1 种工艺内最多可包含25 个分段工艺。每段可设置不同的温湿度、氧气含量和发酵时间等工艺参数。发酵前在人机交互界面设定好不同阶段所需的温度、湿度、含氧量的值并保存。开始发酵后,控制系统按照保存的发酵工艺开始执行程序。到达设定的发酵时间后,程序结束。

3 控制系统设计

电气控制系统使用台达DVP-ES2PLC 作为控制核心,用于各控制参数的计算以及控制各被控对象的动作。使用台达DOP-107CV 触摸屏作为人机交互界面,用于设置系统参数、储存发酵工艺、显示测量数据以及各被控对象的动作状态。

3.1 控制流程

系统控制流程如图3 所示,设备运行,立即启动循环风机。循环风机运行一定时间后,比较发酵工艺中设置的温度t0、湿度p0、氧气浓度q0与发酵箱体内的温度t1、湿度p1、氧气浓度q1。计算出加热、加湿、加氧信号,根据3 种信号输出不同的动作。图3 中t0为设置温度,t1为测量温度,t2为开加湿温度,p0为设置湿度,p1为测量湿度,p2为开排气湿度,q0为设置O2浓度,q1为测量O2浓度,h0为工艺设置时间,h1为工艺运行时间。

1)加热、加湿信号。t0>t1或p0<p1时启动进气风机。进气风机运行后再次对比t0、t1和p0、p1。满足t0>t1时,输出加热信号。满足p0>p1且t1>t2时,输出加湿信号。加温、加湿信号为并行分支,同时进行对比,分别输出。如果不满足t0>t1或p0>p1,则不输出加温、加湿信号,回到程序起点重新判断。

2)加氧、排气信号。q0>21%且q0>q1时开启排气风机。如果q0>21%,开始对比q0和q1。当q0>q1,输出加氧信号。当q0≤21%且p1>p2时,输出排气信号。

3)工艺切换信号。在工艺运行时间h1<h0时,程序重新循环,判断是否输出加热、加湿、加氧信号。当h1≥h0时,退出循环,程序停止。

3.2 动作输出

1)循环风机、进气风机。程序开始,循环风机持续运行,直到程序结束才停止。循环风机运行时,可以强制发酵箱内的空气循环流动,保证发酵箱内空气的温湿度一致,提高测量温湿度数据的准确性。同时带动从发热丝、加湿器出来的湿热空气至发酵箱顶部,和发酵箱顶部的干冷空气混合,避免热量和水分堆积在发酵箱底部。

2)发热丝、超声波加湿器。输出加热、加湿信号时,PID 根据设置的温度、湿度,以及反馈的发酵温度、湿度,计算出输出值,然后转换得出发热丝、加湿器的占空比。利用PWM 的原理不断调整发热丝、加湿器的开停,控制发热丝、超声波加湿器增大或减小输出功率。

3)供氧电磁阀。输出加氧信号时,电磁阀打开。在开启一段时间后关闭,等待氧气与发酵箱内空气均匀混合。供氧时如果氧气浓度超过设定值,立即停止供氧。到停止时间后如果仍有加氧信号,则继续重复上述动作。

4)排气风机、电动风阀。当没有加氧或排气信号时,排气风机、电动风阀不动作。输出加氧信号时,电动风阀关闭。由于发酵箱体的密封,且发酵箱内温度比外界温度高,导致进气风机背压大,进气量小,可以保证发酵箱内温湿度的稳定。此时茶叶发酵所消耗的氧气由电磁阀供给。

输出排气信号时,电动风阀开启。进气风机背压减小,进气量增大,快速补充新风至发酵箱内,把箱内含氧量低的空气置换出去。但持续开启排气风机,发酵箱内的湿热空气也会被排出,这时就需要加大发热丝和加湿器的输出功率,维持发酵箱内的温湿度,造成能耗加大,设备整体效率下降。所以输出排气信号时,排气风机和电动风阀以间歇的方式运行,相隔一段时间开启一次补充新风,可以减少能耗损失,提高设备效率。

4 试验数据分析

4.1 试验准备

研制出的箱式茶叶发酵设备在英德某茶叶生产厂进行生产试验,并且对生产过程中的温湿度等数据做详细记录。试验中选用英红九号的红茶作为生产对象。每批物料总重40 kg,分为4 个托盘。托盘分布在发酵箱的上、中、下3 个位置。物料温度选择上部托盘的物料作为测量对象,上部托盘为整体风道的末端,属于温湿度最低的区域。一共生产试验了26 批次的物料。选取其中2 个批次的数据作为讨论。选取批次的发酵工艺如表1 所示。

表1 发酵工艺

4.2 温湿度数据分析

发酵过程温湿度变化如图4 和图5 所示,在发酵的0~1 h 阶段,因发酵箱内温湿度偏离目标值,且物料在吸收热量以及水分。为了使发酵箱内温湿度快速到达目标值,发热丝和加湿器加大输出功率,所以发生轻微的过冲。在发酵0.5 h 后,物料的温度和含水量与发酵箱内温湿度接近目标值后,温湿度开始趋近目标值。即使试验目标值不相同,且在试验途中工人多次开门取料的情况下,温湿度在图中都在围绕着目标值在上下波动,且波动的幅值不大。

两组数据的温度平均值为29.8 ℃和33.6 ℃,湿度平均值为88.5 %RH 和94.4 %RH。温度最大值(超调量)为31.6 ℃和35.4 ℃,湿度最大值为92.8 %RH 和98.7 %RH。数据和图表同时反映出,采用 PID 控制发酵温湿度的控制方式,有良好的适应性、稳定性和抗干扰性。

4.3 氧气浓度数据分析

发酵过程氧气浓度变化如图6 和图7 所示,由氧气曲线的波动幅度可以看出,在红茶前期1~4 h的发酵阶段耗氧量最大,后期的5~7 h 耗氧量逐渐减小。两组数据的最大值都出现在前期发酵的1~4 h的阶段。两组氧气浓度数据的平均值为21.13%和22.02%,最大值为22.08%和23.19%,最大偏差为1.08%和1.19%。

根据平均值的数据,模糊控制氧气浓度的方式,在适应性方面基本符合设计目标。但最大值和偏差值也反映出,模糊控制和PID 控制相比,在跟随性和抗干扰性方面较差。原因是发酵箱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受机械结构和工人操作的影响,不能保证其气密性(漏气量大约每分钟占箱内空气体积的5%),而大气中氧气含量可以认为恒定在21%,当发酵箱内所需的氧气浓度越大,干扰也就越大,系统为了接近目标值,输出调整的次数也随之增加。加之模糊控制原理是把干扰因素理想化的一种控制方式,只要出现叠加干扰的情况,系统的超调量会更大。在浓度曲线图上的表现就是氧气浓度一直波动,无法稳定在目标值附近。

5 结语

试验结果表明,基于PID、PWM 和模糊控制的箱式茶叶发酵机控制系统,可以控制茶叶发酵过程中的环境温度、湿度以及氧气浓度,实现了茶叶发酵中连续变温、变湿、变氧气浓度的功能。该系统还能对红茶发酵过程中的环境数据进行远程监控并记录,以便于分析不同发酵环境下,对红茶发酵质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该控制系统基本达到了设计目标。

采用PID 的温湿度控制方式,能迅速纠正因干扰引起的温湿度波动,可认为该控制方式具有良好的鲁棒性。相较于PID 的控制方式,氧气浓度因发酵箱体气密性的原因,采用模糊控制的方式在稳定性上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猜你喜欢
目标值加湿器温湿度
一种智能化电热处理炉用温湿度传感器的变送器
如何科学使用加湿器
Humi智能加湿器
文物展柜内环境温湿度的调控与监测
蛋鸡育雏育成舍环境控制技术
温湿度独立控制空调系统在医院建筑中的应用研究
AI讲座:ML的分类方法
ML的迭代学习过程
加湿器,帮你做个水润美人
加湿器帮你做个水润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