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琴,刘思迪,肖太青,杨晓琼,孟 华,杨林韬
(云南经济管理学院,云南·昆明 650106)
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当今世界正处于网络时代,互联网技术特别是移动互联网在为人类社会构建起快捷、便利的沟通方式的同时,也对人们的信息安全、财产保护等方面造成了巨大冲击。不法分子借助网络技术的隐蔽性高、犯罪成本低、侦查难度大等特点,非法骗取他人财物。网络诈骗日渐猖獗,诈骗手段日新月异。作为网络世界最活跃的群体,大学生群体虽然对网络技术使用娴熟,但是他们涉世未深,社会阅历尚浅,安全意识薄弱,已成为不法分子的实施网络诈骗的主要目标。同时,高校在网络安全教育方面存在诸多不足,导致了近年来大学生网络受骗的案件频频发生。大学生网络受骗主要集中在网络购物诈骗、网络传销受骗和网络兼职受骗等方面。网络受骗不仅使大学生遭受经济损失,而且对大学生身心健康也造成了伤害。因此,加强对大学生网络安全的教育,提高大学防范网络诈骗意识,对营造稳定和谐的校园环境和促进大学生成长成材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对云南经济管理学院学生防范网络诈骗意识的调查,分析当前大学生网络受骗及网络诈骗防范意识的现状,并有针对性地提出大学生网络诈骗防范意识的培养对策,以期为大学生的网络安全教育提供借鉴。
本文以云南经济管理学院在校生为调查对象,包括本科(含专升本)和专科学生,专业类型包括财会类、商学类、教育类、工程类、医药类、艺术传媒类。采用问卷调查方法,设计《大学生网络诈骗防范意识的现状调查问卷》为调查工具。运用问卷星平台发布问卷,并借助同学、老师等关系通过QQ、微信等渠道转发给目标人群。问卷采集历时2个月,累计回收问卷700 份,剔除填写时间不足、乱填写的无效问卷51份,得到有效问卷649份,问卷有效率为92.71%。调查对象基本特征如表1 所示。
表1 调查对象基本特征
1、大学生网络受骗的情况分析
根据图1 所示,在649 位被调查的学生中,自己或身边朋友有网络受骗经历的学生共有93人,占全部被调查学生的比例为14.33%。由此可见,大学生网络受骗的形势不容乐观。
表2给出了性别、学历、专业类型、年级、月消费额、家庭住址等被调查大学生的特征与受骗经历的交叉分析结果。在性别方面,女学生网络受骗的比例高于男同学(46.24%>53.76%)。在学历上,本科学生网络受骗的比例高于专科生(64.52%>35.48%)。在专业类型上,不同专业学生网络受骗的比例为:商学类(23.66%)=教育类(23.66%)>财会类(19.35%)>工程类(13.98%)=医药类(9.68%)=艺术传媒类(9.68%)。不同年级的学生网络受骗的比例为:大二(34.41%)>大一(25.81%)>大三(21.51%)>大四(18.28%)。不同月消费额的学生网络受骗的比例为:月消费额为1000元以下(32.26%)=月消费额为1001—1500元(32.26% )>月消费额为 1501—2000 元(20.43%)>月消费额为2001—2500 元(5.38%)=月消费额为3001 元以上(5.38%)>月消费额为2501—3000 元(4.30%)。不同家庭住址的学生网络受骗的比例为:农村(45.16%)>乡镇(38.71%)>城市(16.13%)。
表2 大学生网络受骗的特征差异分析
2、大学生网络诈骗防范意识的总体情况分析
在此次问卷调查中,共设计了6 个问题来测度大学生网络诈骗防范意识,每个问题均有5 个等级的答案,被调查者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作答,调查结果如表3所示。根据调查结果,收到疑似网络诈骗信息时(Q1),52.24%的学生不会相信此信息(包括“可能不会”和“ 一定不会”,下同);网络注册时(Q2),59.78%的学生不会全部填写真实信息;遇到网购退款链接时(Q3),57.93%的学生不会直接点开链接输入信息;网页弹出中奖窗口时(Q4),58.09%的学生不会点开链接输入信息;网上涉及金钱款项交易时(Q5),62.25%的学生不会直接付钱;在使用网银保护软件或防诈骗程序方面(Q6),仅有14.02%的学生会使用网银保护软件或防诈骗程序(包括“一定会”和“ 可能会”)。将上述结果用柱形图呈现,如图2 所示。不难发现,大学生对疑似网络诈骗信息的警惕性不高、个人信息的保护意识不强,特别是在使用网银保护软件或防诈骗程序方面存在严重不足。综合上述,大学生对防范网络诈骗的重视程度不够。
表3 大学生网络诈骗防范意识(%)
为了解检验问卷中大学生网络诈骗防范意识测量题目是否能够有效地代表该因素,本文对大学生网络诈骗防范意识进行了信效度分析,结果如下表4 所示。通过分析可发现,6 个题目之间的相关系数均达到P<0.001 的高度显著水平,修正后的项目与总计相关性都接近或超过0.7,克隆巴赫Alpha 信度系数>0.7,说明量表的信度良好。同时,因子分析结果显示,6 个题目仅能提取一个成分,所有题目的因子载荷系数在0.542~0.812 之间,超过0.500 的最低标准,说明测量量表具有良好的效度。因此,大学生网络诈骗防范意识的测量量表具有良好的信效度。
表4 大学生网络诈骗防范意识问卷信效度检验
根据大学生网络诈骗防范意识的6个测量题目,得出大学生网络诈骗防范意识的总体水平值,计算6 个测量题目和总体水平的均值和标准差,结果如表5 所示。据表5 可以发现,大学生对网络诈骗的防范意识的总体得分为3.64,这说明大学生对网络诈骗的防范意识的整体水平不高。大学生对网络诈骗的防范意识的标准差为0.751,表明大学生对网络诈骗的防范意识存在较大差异。
表5 大学生网络诈骗防范意识的总体情况
3、大学生网络诈骗防范意识的特征差异分析
对不同性别、不同学历、有无被骗经历的大学生网络诈骗防范意识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如表6所示。莱文方差等同性检验结果显示,显著性分别为P=0.174、P=0.378 和P=0.116,均超过0.05的显著性检验水平,说明大学生网络诈骗防范意识在不同性别之间方差是齐性的,大学生网络诈骗防范意识在不同学历之间方差也是齐性的,大学生网络诈骗防范意识在有无被骗经历之间方差亦是齐性的。根据平均值等同性t 检验结果显示,不同性别的大学生网络诈骗防范意识的平均值不存在显著差异(P=0.942>0.05);不同学历的大学生网络诈骗防范意识的平均值存在显著差异(P=0.000<0.05),通过比较不同学历组别的平均值,发现本科学生对网络诈骗的防范意识强于专科学生;有无被骗经历的大学生网络诈骗防范意识的平均值存在显著差异(P=0.044<0.05),通过比较不同组别的平均值,发现有被骗经历的学生对网络诈骗的防范意识强于无被骗经历的学生。
表6 大学生网络诈骗防范意识的特征差异分析(独立样本t检验)
对专业类型、年级、月消费额、家庭住址的大学生网络诈骗防范意识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如表7 所示。对专业类型的大学生网络诈骗防范意识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显示,P=0.000<0.05,说明不同专业类型的大学生网络诈骗防范意识存在显著差异,因此需要进行多重比较。从多重比较可以看出:财会类与商学类专业学生对网络诈骗的防范意识无显著差异,但二者均强于其他专业学生;教育类和工程类专业学生对网络诈骗的防范意识均显著强于医药类学生。
表7 大学生网络诈骗防范意识的特征差异分析(单因素方差分析)
根据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显示,不同月消费额的学生对网络诈骗的防范意识存在显著差异(P=0.000<0.05),因此需要进行多重比较。从多重比较的结果可以看出:月消费额在1000元以下的学生对网络诈骗的防范意识显著强于月消费额为1001—2500 元的学生;月消费额为1001—1500 元的学生对网络诈骗的防范意识显著强于月消费额为1501—2000元的学生;月消费额为2501—3000元的学生对网络诈骗的防范意识显著强于月消费额为1001—2500元的学生;3001元以上的学生对网络诈骗的防范意识显著强于月消费额为1501—2000 元的学生。综合来看,月消费额为1000 元以下和2501 元以上的学生对网络诈骗的防范意识要强于月消费额处于中间段的学生。
不同家庭住址的学生对网络诈骗的防范意识存在显著差异(P=0.000<0.05),因此需要对不同家庭住址的学生网络诈骗防范意识进行多重比较。从多重比较的结果可以看出,不同家庭住址的学生对对网络诈骗的防范意识的强弱次序为:乡镇>城市>农村。
大学生网络受骗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原因:一是大学生自身的防范意识不强、网络需求多样、难以拒绝诱惑等;二是学校的网络安全教育存在不足,教育内容不完善、教育意识不强等造成网络安全教育没有形成有效合力;三是社会治理存在漏洞,对网络诈骗打击难度大、网络监管执行力不强,造成网络诈骗猖獗、花样百出。然而,培养大学生防范网络诈骗的意识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大学生个人、高校、社会多方共同努力才能收到最好的效果。大学生个人、高校和社会三方联动是提高大学生防范网络诈骗意识的有效路径。
网络诈骗犯罪有两个最主要原因,一是犯罪分子利用了受害人的贪婪心理和侥幸心理,二是受害人对网络诈骗的方式手段不了解,缺乏警惕性。因此,大学生防范网络诈骗应该从唤醒自我防范意识和提高自我防范能力入手。一方面,大学生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不贪图小便宜,不相信“天上掉馅饼”和“免费的午餐”,同时克服侥幸心理。在日常生活中,无论是网络聊天和网上购物都要保持清醒的头脑,保持警惕心理,时刻注意个人信息防护,同时不随意向他人提供自己的身份证号码、银行卡号、手机号码等信息。犯罪分子会通过非法手段获取个人信息,通过向受害人提供有效个人信息,骗取受害人的信任,进行网络诈骗。当面临这种情况时,大学生要提高防范意识,及时向警察求助,不要轻信他人。另一方面,大学生要主动学习网络知识,特别时有关防范网络诈骗的知识,了解当前流行的网络诈骗犯罪手段,学习相应的应对措施,提高自我防范能力。将学习到的知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提高自我防范能力,不仅要提高预防网络诈骗的能力,而且要提高被骗后的处理能力。当遭遇网络诈骗后,不要尝试自己独自解决,避免造成二次被骗;要第一时间选择报警或跟老师、家长报告,寻求他们的帮助,以尽可能降低损失。
针对社会网络诈骗如此猖獗,学校应与社会、家庭共同携手,培养大学生预防网络受骗意识。学校要充分发挥教育功能,加强对大学生的网络思想道德教育,培养大学生内在的和自觉的网络道德情感、道德责任和自律能力。帮助大学生在思想建起一道防线,抵制虚假、消极的内容。通过积极宣传网络安全的教育,教育学生正确使用互联网获取新的知识、新技术及新的信息,提高大学生网络安全防范意识。首先,学校提高对网络安全教育重要性的认识。将网络安全教育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第二,在相关课程中设置网络安全和防网络诈骗的内容。根据不同阶段大学生的网络安全意识特征,有针对性地设置网络安全和防网络诈骗相关的课程,并确保课程的实效性。第三,学校相关部门及时了解网络受骗情况,开展针对性教育。对已经发生的网络受骗案件进行深度剖析,形成教育教学案例和宣传教育材料,以此提高师生的网络安全意识。第四,教师对学生进行价值观、得失观教育,避免贪利而受骗。第五,创新大学生网络受骗教育的方式。比如,通过征文比赛、演讲比赛、情景剧、知识竞赛等多种方法,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在活动中提升防范意识和能力。第六,学校与社会家庭紧密配合,形成防止网络受骗的合力。学校在管理方面,完善校内安全管理机制,与公安机关积极沟通协作,打击校园诈骗,并注重受骗学生心理重塑。
网络诈骗具有网络虚拟性强、隐蔽性高等特点,犯罪分子主要通过网络社交平台、移动支付网络等渠道实施诈骗,在网络诈骗的治理过程中涉及金融、电信、互联网等相关企业及机构,这就需要借助政府的行政力量,联合学校、企业、社会大众,构筑严密的治理体系,形成多元主体参与的协同治理长效模式,广泛宣传网络诈骗的危害性,提高全社会对网络诈骗的识别和防范能力。具体来讲,针对大学生频频遭遇网络诈骗的问题,教育主管部门和公安机关、学校、社会大众连为一体,深入打击各种网络诈骗活动,治理好社会环境。首先,加强合作和联合教育。公安机关在加强部门合作和法制建设的同时,要定期组织人员深入学校,通过举办讲座、现场教育等一系列举措,为大学生提供面对面的预防网络诈骗指导和咨询,切实提高大学生的警惕性。第二,加强预防和源头治理。教育主管部门联合公安机关成立校园网络诈骗专项治理部门,通过信息共享与学校形成网络诈骗预防联动工作机制,主动出击,一发现苗头就追查到底、一发现踪迹就彻底清理,加强源头梳理和整治,将犯罪活动抹杀在萌芽阶段。
本文通过对云南经济管理学院学生的网络受骗以及防范意识的情况进行了问卷调,调查结果显示,在随机调查的649位大学生中,自己或身边朋友有网络受骗经历的学生占比14.33%,由此可见大学生网络受骗的形势不容乐观;整体来看,大学生对网络诈骗的防范意识存在明显不足,对防范网络诈骗的重视程度不够;具体来看,有被骗经历的学生对网络诈骗的防范意识强于无被骗经历的学生;另外,不同专业类型、年级、月消费额、家庭住址的大学生在网络诈骗防范意识上也存在显著差异。据此,本文认为,提高大学生网络诈骗防范意识需要大学生、学校、社会的共同努力,并针对不同参与主体提出应对策略,切实提高大学生对网络诈骗的防范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