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答问名师
贺蓉,上海市教育委员会教学研究室幼教教研员,主要研究方向为幼儿园课程设计与实施、幼儿园课程领导力、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出版著作《我在美国做“影子校长”》;主编《幼儿园课程领导力在生长》《童心玩数学——新课程背景下的数学活动》;参与《幼儿园课程图景——课程实施方案编制指南》《今天,怎么做个好园长》《课程领导:学校持续发展的引擎》等书籍的撰写。
看了案例中教师为了让小班幼儿学会穿鞋所做的一切,以及教师在这个过程中的思考、选择和尚存的疑惑,我不禁感叹幼儿园教师的责任感。为了照料和教育好幼儿,教师学习了很多的理论和知识,尝试设计各种活动,让幼儿有锻炼的机会,还不断地思考自己可以怎么做得更好。
案例中的教师有教育实践经验,她主动尝试各种方法,愿意向别人学习和求教,还能在一定程度上结合幼儿的表现反思自己实践的效果。她疑惑的是,为什么用各种行动去实践自己对课程的理解,效果却似乎并不令人满意。我们不妨先从以下几个角度来看看教师和幼儿在这个过程中可能经历了什么。
回到现场,审视我们究竟看见了什么、是怎么思考的
案例中,教师在幼儿区角活动后、午睡起床时这两个需要穿脱鞋子的环节,发现了部分小班幼儿表现出的“穿错鞋,向教师表达找不到鞋,不动手穿鞋”的状况,比如,“看到他又把鞋子穿反了,S老师便提醒他重穿,他说:‘在家都是爷爷帮我穿的。’”“起床时间到了,几个孩子大声喊着:‘老师,我找不到鞋了。’‘老师,我不会穿鞋。’……等孩子回到座位上,S老师发现不少孩子的鞋子还是穿反了。其实,每天午睡起床时几乎都会发生孩子不愿意自己穿鞋或穿错鞋的情况。”不得不说,教师对这些表现所反映出的幼儿到底在想什么、体验到什么,还是比较模糊的,她将幼儿的表现简单地理解为“幼儿不会穿鞋、不愿穿鞋”。
其实,教师如何看待事情本身,将决定教师如何回应幼儿。
正如案例中一位教师所言,缺乏一些生活自理能力或者某些技能不熟练正是小班幼儿的特点,他们就是“不成熟的”。我们需要明确的是,这是幼儿的年龄特点,并非幼儿必须改正的缺点或需要解决的问题。如果教师能这样看待幼儿的表现,就不会急躁和担忧,而会放松心情,接纳幼儿的不成熟。因为这恰恰是幼儿需要成人给予照顾和关爱的原因,同时也是成人给予幼儿鼓励和指导的机会。但现实情况是,我们往往容易忘记“不成熟”是幼儿的特点,倾向于简单对照“小班幼儿应该学会什么”去判断幼儿缺什么,直觉地想要去“教育、指导、纠正”。
幼教工作者要真正地接纳“幼儿有自然的发展过程”。比如,教师们为什么对幼儿换牙这件事不焦虑,因为都知道虽然换牙会给幼儿带来一定的焦虑和痛苦,但这是幼儿在成长过程中自然而然要经历的事,完全没有必要焦虑。一旦接纳这是幼儿发展中必经的阶段,教师的心态就放松了。幼儿自然的成长经历是需要被尊重的,我们为幼儿设定的所谓的技能学习的标准并没有那么重要。当幼儿身体动作发展了,思维灵活了,幼儿可能自然而然就会这些技能了。退一步讲,幼儿现在不会这些技能,难道会产生什么不能承受的后果吗?“稚嫩”不正好反映了幼儿很可爱且充满发展空间吗?我们不能去折损幼儿与生俱来的主动学习的意愿和行动。
回到案例中,我们再来细究以下问题:作为教师,你看见的真实状况究竟是什么,你是如何理解幼儿的行为的,你明白自己是如何看待幼儿的这些表现的吗?比如,当幼儿说“在家都是爷爷帮我穿的”时,你以为幼儿是在表达自己“不会”或“不愿”,但实际上他是不是有可能在说“老师,我想你帮/教我穿”?他是在表达“我不会”还是“我想要你帮助我”?也许你会认为,这两个意思不是差不多的吗?其实,它们并不相同。所以,在简单地提醒幼儿重穿之前,你有没有想过,幼儿是能力不及、不愿意,还是在寻求与你建立关系?案例中的教师似乎理解的是前者。
接下来,教师直接的想法和判断是“孩子在家中的生活起居大多由家长照顾,有时孩子想做或主动要做,家长也不让做,认为孩子还小。久而久之,孩子就养成了等着别人来为他服务的习惯。由此看来,家长必须把操作的机会还给孩子,不能再包办代替了”。这段话里混杂了教师快速而模糊的主观分析和决定,她似乎在责怪家长日常的包办代替造成了幼儿的“坏习惯”。然而,孩子的爷爷为何要帮孩子穿鞋?是为了省时间、嫌孩子动作慢,还是为了亲近孩子,从帮孩子穿鞋中感受被孩子需要?如果教师弄清楚了自己面对的真实状况,那么看待这件事情的态度可能就会发生变化,采取的方式也会不同。案例中,教师后来要求家长在家教孩子穿鞋并上传视频,其实反映的就是未经深思的简单化“要求”,这个过程只能让家长体会到教师要求“家園合作、一致地帮助幼儿”,但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可以做的是,引导家长理解包办代替只是给自己带来便利和好处,但对培养幼儿独立、自信地获得生活技能并没有帮助。如果要表达对幼儿的关爱,更好的办法是,在幼儿需要帮助时给予积极的回应,而不是包办代替。
回归内心,解析我们如何看待生活以及“珍视生活的独特价值”
案例中,教师的许多话看起来都是正确的,比如“一日生活皆课程,幼儿园的一日生活中蕴含着许多教育契机……这项生活技能可以蕴含分类、配对、锻炼手的动作灵活协调等机会。S老师觉得自己应该做有心人,及时把握幼儿穿鞋这个生活环节中蕴含的多种学习与发展的契机……”但值得思考的是,教师如何定义生活,即教师认为:生活是什么?幼儿园生活是什么?生活是如何对幼儿的发展产生影响的?生活究竟有哪些独特价值?
如果教师认为一日生活就是幼儿园教师组织的各类与照料幼儿的身体、满足幼儿的生理需求有关的活动或环节,那这样的理解肯定是不完整的。生活,是承载幼儿生命的各种时空、活动和体验的总和。“一日生活皆课程”强调生活为幼儿营造了丰富而变化的时空,为幼儿的发展提供了各种机会。幼儿园的生活是一种有结构的制度化生活,也是教师为了满足幼儿需要和推动幼儿发展而创造的时空。但是,它本质上应该是幼儿的存在和经历本身,当然,幼儿园外的生活也是幼儿生活的组成部分。园内和园外的生活,是真实存在的并自然地带给幼儿不同的生命经历的过程。
生活的价值在于它是真实的,充满了各种反复和变化,还容纳了每个人不同的情感和体验。生活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独特的,人在生活中塑造独特的自己。所以,生活让每个幼儿成为他自己。生活并不是为了“提供教育契机”而存在的,我们所能做的,就是顺应、利用生活中随时产生的对不同幼儿的回应和挑战,来发展每一个不同的幼儿。
“珍视生活的独特价值”,不是首先想到去改造生活,工具化地利用生活,而是接纳和尊重完整、真实的生活,让它“如其所是”地存在,从中去挖掘它为我们创造的幼儿发展机会。我们可以在生活中通过幼儿自然的表现看见幼儿的发展状态,更可以利用自然的、反復的、个人化的经历来推动幼儿发展。比如,幼儿在自然的场景中表现出不会穿鞋,他的动作、语言、表情说明了他的什么个人经验?他有什么想法和期望?我们如何利用每日反复出现的场景,帮助他了解自己,感知环境和关系,提出需求,主动选择,尝试行动,感受体验,获得进步和成长?
教师在和幼儿的共同生活中,努力做一个能敏锐地发现幼儿发展需求的“有心人”,这是值得提倡的。但如果在生活中生硬地加入非自然的教导、训练,可能就歪曲了生活的教育价值。我们应该合理运用真实生活带给幼儿的自然重复,而不去做刻意的修改。我们要理解,生活就是自然地为不同的人提供不同的机遇、关系甚至困难和挑战。帮助幼儿去学习应对来自真实生活的挑战,而不是“制造假生活中的困难”,这才是教育者应该做的。比如,我曾经看见在点心时间,幼儿被要求用筷子夹取饼干,说是为了锻炼幼儿的手眼协调能力。这一做法根本就是异化生活。同样,幼儿因在某个场景中集体脱鞋后鞋子乱作一团而需要解决问题,与教师为了教幼儿辨认自己的鞋子而有意把幼儿的鞋子堆在一起要求幼儿分辨,这两者显然是有差别的。后者是顶着“游戏化”的帽子扰乱幼儿的生活和学习,浪费了自己和幼儿的时间。
回归关系,体察幼儿在活动中获得了什么、我们扮演了什么角色
幼儿园教师是敏于行的,通常只要发现幼儿的某些表现就会迅速应对。例如,案例中的教师觉得应“通过生动有趣的游戏激发幼儿的参与热情,让他们在做中学、在玩中学、在生活中学,帮助他们理解和掌握穿鞋的方法,尽快解决技能缺失的问题”,于是“马上行动起来,安排了一系列的活动”。这些活动看起来跟学习穿鞋有关,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幼儿也似乎参与得很愉快。所以,教师会认为自己设计的这些活动的过程和结果都很不错,而很少有教师会去考察幼儿在这样的活动中究竟经历了什么。
其实,当我们逐一回顾幼儿究竟参与了怎样的活动,在活动中他们做了什么,是在什么情况下做的,以及表现出了怎样的经验、能力时,我们就会发现,幼儿只是在完成一项项教师布置的任务,而且完成这些任务需要的经验主要是认知方面的。但是,幼儿是否在此过程中学会正确穿鞋了呢?教师自己也发现,尽管有了这样高密度、反复的“情境化”练习,小班幼儿的情况并没有多大改善,即他们可能接受了相关的认知训练,但这对于他们学会穿鞋、愿意自己穿鞋并无多少助益。
相反,教师在短时间内要求幼儿快速掌握这些技能,加大不会或者不愿意自己穿鞋的幼儿的练习量,甚至要求家长参与,还在班级中组织穿鞋比赛,这看起来是让幼儿在游戏中学习、锻炼,但是,原本就会的那部分幼儿并没有必要参与这样的活动,而不太会、不太愿意的那部分幼儿通常在活动中成了“失败者”“落后者”,体会到的是教师对自己的“不满意”“焦虑”“嘲弄”“埋怨”,以及在与同伴相比较中产生的自卑、无价值感等负面情绪。如果长期处于这样的情绪状态,幼儿会产生“习得性无助”,甚至形成“我太笨”“我又错了”“我永远学不会”“我就是不被老师喜欢”等负面的自我意识,进而影响学习和发展的主动性。产生这样的后果可能不是教师的本意,但极易给幼儿带来负面影响。即便是那些在催促和集中指导下“学会了”的幼儿,恐怕大多也付出了不太值得的努力。教师一定会说这不是自己希望看到的。所以,教师要做的,是让幼儿在这个过程中被理解、接纳、喜爱、认可,体会到来自教师的信任和合理期待。
那么,教师为什么会这样快速地为帮助幼儿学会穿鞋而设计并组织各种活动呢?我分析一般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担心家长发现幼儿穿错鞋来责怪自己“不够负责”,二是过分相信自己的“自动化处理”是“必要且合理的”。其实,这两种情况都值得反思。
第一种情况,教师迎合了家长对教师不合理的角色期待,即“你怎么连孩子鞋子穿反了都教不会、不教、不管”?教师和保姆有区别,教师不仅从心理、生理上负责照料幼儿,更多的是创造机会推动幼儿的成长和发展。所以,教师要解读幼儿的发展状况,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帮助幼儿在学习中获得生活技能,但更重要的是要帮助幼儿通过独立完成力所能及的事情体会到一种胜任感,增强幼儿的自我效能感,这才是教师的根本责任,也是教师树立专业自信以及向家长和社会展现专业形象的方式。
第二种情况,教师存在惰性思想,缺乏独立思考能力而盲目自信或依赖他人。比如,教师会这样想:“别人都是这样做的,我也这样做,难道不对?我已经做了这么多了,还要求我做什么才算好?”同时,教师也缺乏根据幼儿在活动中的真实表现进行“现实检验”的意愿和能力,满足于“开展过活动就好了”。教师的确很辛苦,但如果不养成仔细观察、认真分析、独立思考的习惯,让自己成为智慧的教师,必然会陷入更加无意义的模仿和随波逐流中,不仅事倍功半,也难以体现身为教育者的价值,体验不到创造的乐趣。教师很重要的一个解决办法,就是通过感知幼儿真实的表现,摆脱“自以为是”的惯性思维,真正成为一个关注幼儿发展、具有主体性的反思型实践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