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中的教师觉得,将趣味题放到标签中,让幼儿在整理物品的同时复习和巩固数学等领域的知识是很有必要的。但事实上,这些趣味题以纸牌配对游戏的形式出现在益智区时就几乎无人问津,教师是把幼儿不感兴趣的游戏材料换一种形式强塞给了幼儿,并且自认为这是幼儿所需要的。从案例的描述中可以发现,教师是活动的主导者,标签上的“趣味题”是教师想让幼儿学习的,并不是幼儿自己想要的。案例中反映出有的幼儿整理材料筐是凭借对位置的记忆进行的,标签对于这些幼儿来说是多余的;而对于另一些幼儿来说,由于解答标签上的趣味题有困难,因此,标签并不能帮助他们整理。可见,“趣味题标签”没有达到教师预想的效果,甚至可以说,教师花精力制作这样的标签是徒劳无功的。
案例中的“趣味题标签”让部分幼儿在整理环节处于忙碌且茫然的状态,这是因为教师既想让幼儿在这个过程中巩固所学知识,又想让幼儿自主完成整理,然而两者之间没有必然联系,正如案例中教师所反思的,这是在给幼儿出难题,它与幼儿真实的生活场景不一致,是脱离幼儿实际生活经验的。
既然标签是用来帮助幼儿自主整理的,那么怎么设计标签应交由幼儿来决定,而不是由教师决定。教师应明确,整理是幼儿生活中的一种自我管理行为,对幼儿的成长具有重要意义。要培养幼儿的自主整理能力,就要引导他们思考和发现如何整理才方便取放。如果设置标签的目的是让幼儿快速知道材料的正确摆放位置,那么合理地确定材料的摆放位置是引导幼儿自主整理的前提。因此,教师需要和幼儿一起商量“你觉得这些材料摆放在哪个位置最合适”“用什么来收纳更合适”“怎样放会更整齐”……让幼兒成为主角来决定材料如何摆放,幼儿在整理环节就不至于手足无措,能愉悦地参与其中,并渐渐养成自主整理的好习惯。
教育者应转换视角,转变思维,一个基于幼儿本位,邀请幼儿共同参与的活动或环节,才会由内而外地吸引幼儿,并真正满足幼儿的发展需求。
(云南昆明市呈贡区第一幼儿园 夏瑞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