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涛
我们一直倡导“一日生活皆课程”,案例中的教师也正是秉持着这一理念,希望能充分挖掘整理环节的教育价值,趣味题标签便应运而生。然而,我认为在标签中加入趣味题的做法反映的是教师对“一日生活皆课程”理念的误读误用。第一,将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变成了学习知识、练习技能的手段:早晨来园可以通过签到活动学习看时间、写名字,玩游戏非要幼儿完成各种打卡记录,吃点心非要幼儿学一下数学,就连散步也非要幼儿回来汇报一路上的探索发现……教师总觉得抓住了这一两个“契机”,幼儿便可以得到长足的发展,错过这些机会则是重大的损失,因此将一日生活中的每个环节与教师所设计的学习内容绑定,这让幼儿的一日生活显得格外忙碌,也变得十分功利化。第二,将知识学习和技能练习视作生活教育的目标。比如,小班幼儿刚入园时,为了帮助幼儿适应幼儿园生活,教师会用贴纸标注床、杯子、毛巾等每一样幼儿要使用的东西,用儿歌教幼儿如何洗手、如厕、叠衣服,反复示范如何搬椅子、整理玩具,如何与同伴友好相处……这些的确是非常重要的事情,可很多教师把开展这样的教育看作教幼儿技能,一旦幼儿技能熟练,与之相关的教育便戛然而止了。因此我们有时会看到小班幼儿秩序井然地开展一日活动,而大班反倒一片混乱,可见技能的熟练与知识的增长并不能保证幼儿过好一日生活。
如何通过生活教育让幼儿学习好好地生活、热爱生活,才是我们需要思考和关注的价值。要做到这点,我们需要正确地看待幼儿的一日生活。我们不妨想一想,案例中教师使用标签的目的是什么?是希望幼儿能够学会标签上的知识,还是希望幼儿能够整齐地摆放玩具?如果是后者,那么很明显这些幼儿已经养成了整齐摆放玩具的好习惯了;如果是前者,那么一日生活中的活动还有很多,肯定有比整理环节更好的学习时机。幼儿的一日生活由各个环节组成,每个环节都有其直接的目的:喝水是为了解渴,睡觉是为了休息,散步是为了消食,集体活动是为了梳理经验,游戏是为了好玩,整理玩具是为了下一次更好地玩……正是因为有了各个环节的配合,才构成了有意义的一天。或许有些环节具有多重价值,比如整理环节确实既可以学习整理又可以学习配对,但教师没有必要舍本逐末,更没有必要强行赋予某事物它本身不需要具备的功能。正如成年人的生活不仅仅是工作,幼儿的一日生活也不仅仅是学习,成人不希望自己在吃饭时还需要应付各种工作上的事,幼儿也不希望自己在整理玩具时还要学习“6的分合式”等,额外的负担只会让幼儿惧怕和拒绝这样的生活。
我们要将在园一日生活与幼儿的现实生活和未来生活建立联系。从幼儿踏入幼儿园的那一刻起,他们就开始了自己在园的一日生活,这是他们童年生活的一部分,也是人生的一部分,所以它一定是真实的,也不会孤立于幼儿现实生活而存在。可是当前幼儿在园的一日生活常常与幼儿原本的生活格格不入,一些作秀式的、复杂的、被安排的环节,并不是幼儿的真实生活,对他未来的生活也不会有太多意义。相反,当我们抛开强加的学习任务,允许幼儿将在园的一日生活过得像日常生活那样平凡,这样的生活才是真正有意义的。早晨来园时彼此间自然地问候,表达对他人的友好,获得很多的友谊;闲暇时去看看自己种的植物,它们或许长得并不好,但幼儿知道了如果希望它们长得足够好是需要花费一些精力的;幼儿自己感受到需要将班里的各种物品摆放整齐,因为他们喜欢生活在一个整洁的环境里,而这样的习惯会帮助他们更好地为未来的生活做准备;幼儿园实行的弹性作息时间让幼儿变得更加自由与自主,幼儿可以好好计划一下自己的生活了;自主进餐让吃饭不再是一件“可怕”的事情,幼儿能根据自己的食量去盛饭菜,这让幼儿变得更有主见,更能了解自己的需要……幼儿园一日生活的很多环节都对幼儿未来的生活有着重大意義,这种意义绝不仅仅在于学到了一些生活技能,而在于帮助幼儿形成了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萌发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之情。教师要将目光投向幼儿未来的生活,坚持引导幼儿认真地过好每一天,这会让幼儿发现生活的美好。如果我们培养的孩子对生活充满了热爱,我们还用得着担心他们将来不能好好地生活吗?
(江苏南京市栖霞区西岗幼儿园 李 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