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峥 王洁
摘要:针对计算机通识课《Python语言程序设计》面向非计算机专业学生开设,多数学生没有程序设计基础的特点,结合当前“停课不停学”的防疫形式,依靠“中国大学慕课”、超星教学平台等线上资源,实现本门课程“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应用。从而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合理设置学习内容,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达到提升学习效果的目的。
关键词:线上教学;MOOC;超星教学平台;翻转课堂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22)04-0150-02
计算机技术与各行业的关联程度日趋密切,各个专业对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的要求不断提高。在此背景下,学生学习计算机的热情和期望也不断增强,尤其希望学校能开出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计算机课程,以满足各自不同的需求。Python 语言具备脚本语言特征,代码精简、易读,同时也具备面向对象语言的各种特征,开源和跨平台的特性吸引了众多的使用者和贡献者,使其具有强大的内置库和第三方库,并维持良好的生态环境[1]。因此,我校开设Python语言面向全校理工科专业学生。开课初期仍采用传统讲授模式,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上机操作为辅。存在问题如下[2]。
(1)程序设计类课程知识点分散且繁多,传统教学中课堂讲解理论知识几乎占据了所有有限的课堂时间,存在“多理论、少操作”现象,学生对重难点知识不能深刻理解,理解不了编程思想,未能创建计算机思维方式,体会不到编程的乐趣。
(2)程序设计教学过程中普遍存在“教师主导课堂,学生被动地接受”等现象,课堂缺乏活跃的互动氛围,这导致学生基本没有自主学习的能力和自主研究、探索的精神,教师尽心讲解,学生却没有时间思考,学生自主思考空间被剥夺。
(3)缺少教学资源、教学方法单一,教师不能通过多种渠道及时获取学生学习情况反馈;不同专业、不同地区各个学生的计算机基础差异较大,已具备知识及对知识的需求也有所不同,教师将时间和精力过多地投入到讲授环节,单一的教学模式及方法无法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则。
(4)缺乏阶段性评价,只注重最终考试,不注重过程性考核,并且考试以理论知识为主,忽略了程序设计课程的本质,学生考前只要认真突击复习就可以得到高分,而动手编程和实践创新能力并没有任何提升。
(5)教师的教学活动被限定在课堂以内。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的教学活动只能建立在教室面授。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无法有更多的互动,无法对每个学生的学习活动进行监督或个性化教学,并且如果师生在不见面的情况下无法开展教学活动。
基于以上各种问题,我们尝试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翻转“教师主体讲授”为“学生自主学习”,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改革传统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加强学习过程监督和过程考核,注重能力提升,促使教学成果可量化,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
1 线上教学资源构建
1.1线上资源规划
课程线上资源依托国内著名慕课平台中嵩天老师团队国家精品在线课程《Python语言程序设计》视频,同时根据学生学习情况补充知识点视频上传到我校课程中心超星平台。教师可在平台发布讨论话题组织讨论、上传课程课件、学习素材、课程软件资源、题库等內容。我们借助Python123这个平台不但提供了大量程序设计题目,而且能完成自动批阅,实现了Python程序的OJ。
教学材料决定了教学工具和教学环境设施等教学资源需求。任课教师着重开发用于线上教学的慕课资源,如视频、课堂讨论、线上练习等[3]。我们在开展“翻转课堂”教学时以视频资源作为基础,围绕其展开资源建设。有了高品质的基石只需结合我校学生情况设计线上教学过程、做好学情分析、因材施教、师生互动等工作。Python语言程序设计线上资源框架如图1所示。
Python语言程序设计课程的翻转课堂教学材料框架中线上教学材料包括 220多个授课视频、7个常用的Python程序设计模块、16个优秀的Python程序实践案例、6份章节测验、10份客观作业、筛选出50左右道程序设计题目、若干讨论话题等。整个框架涉及4个平台。
1.2线上资源绑定
开学前一周任课教师建立课程学习QQ群并将群二维码上报教务处,由教务处统一发放到二级学院,学院通知到选课学生。学生扫码进入相应任课教师的课程群。教师在群中发布资源使用指南。
学生按照指南完成中国大学慕课和Python123平台账户注册并添加相应课程。其中Python123平台教师需提前创建课程并将学生信息导入课程平台,学生才可添加课程。校内超星平台无需注册,学生实名登录即可。至此,各线上资源和师生之间实现绑定。
2 线上教学活动实践
2.1线上教学活动设计
在教学活动中,我们可重点采用屏幕分享功能。学生可看到教师屏幕上的课件、视频、操作过程等。教师演示时的讲解也可被清楚传递。同时,教师也可利用聊天功能组织学生讨论、答疑等活动。
课程的考核工作我们借助超星平台的数据分析能力,使得学生学习过程得以记录,注重了过程考核并尽量可量化。课程过程考核体系设计如表1所示。
学生在课程中心所有的作业成绩都被统计出来存储,学生的每次签到,每次讨论话题的参与等同样也被也被记录,加权后作为理论平时成绩。
2.2线上教学活动开展
(1)确定线上教学时间。线上教学相比较传统教学不受空间限制,但是需要师生同时参与的部分必须统一时间在线。
(2)教师提前一周通过课程中心和QQ群将本周学习内容、要求、课程素材、测验、讨论话题等通知学生,学生自主观看课程视频学习完成作业、测验等。
(3)组织线上教学活动。教师根据课程中心统计数据,分析学生学习效果。借助QQ群视频会议功能组织线上讲解和讨论。
(4)课程组同行交流。课程组同行在关于线上平台使用,线上教学活动的设计、组织等相互交流。课后还会对教学内容设置,作业发布,学生掌握情况,后续教学内容开展等方面交流。
3 结语
基于MOOC的翻转课堂有效地解决了防疫期间师生无法见面,传统教授模式的教学活动无法开展的难题。同时也解决了传统课堂教师单向输出反馈偏少,教师时间和精力过多耗于讲授而缺少学情分析,师生互动等弊端。翻转课程充分利用了网络上的优质资源避免了教师的重复劳动。这种新模式向学生提供了丰富的线上资源为学生自主学习创造出良好的条件。
基于MOOC的Python语言程序设计翻转课堂是一种新式的教学模式探索有其优点,但也有其弊端。比如,这种模式是建立在学生具有较高的自觉性和自我管理能力,整个学习过程需要学生主动参与,教师不能像传统课堂那样当面监督。对于教师而言,首次尝试这种新模式具有一定的挑战性,实践过程中难免会有不足。教学活动才刚开始还不足一个月,教学效果如何,还需待整个学期结束才能评判。
参考文献:
[1] 王变琴,孙雪冬,陈薇薇,等.机器学习通识课程建设与教学实践探索[J].计算机教育,2019(12):85-88,107.
[2] 贾金芳,王晓英,刘志强,等.基于SPOC的C语言翻转课堂教学改革与探索[J].计算机教育,2019(1):141-144.
[3] 朱洪军,李曦.基于MOOC的混合式教学设计与实践[J].计算机教育,2019(6):147-151.
[4] 袁舒雯,张艺璇,万赛罗,等.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深度学习教学模式设计和实践[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21(1):30-34.
[5] Nan S,Bin| W H,Li G,et al.Analysis of flipped classroom design of microbiology based on SPOC mixed teaching mode[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ocial Sciences in Universities,2021,4(1).
[6] 姚水花.基于雨课堂的翻转课堂教学的实践研究[J].教育信息技术,2021(3):58-61.
[7] 許淋萍.基于成果导向的应用型本科高校混合式教学模式构建[J].教育观察,2020,9(42):97-99.
[8] 李昆,赵刚.翻转课堂在“数据结构”中的应用[J].南昌航空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0,34(4):118-122.
[9] 王庆月,马云.基于项目教学的Web程序设计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设计[J].信息与电脑(理论版),2020,32(24):253-254.
[10] 隋晓红.基于OBE教育理念下的“信号与系统”课程教学改革[J].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2021(3):68-69.
[11] 孙爱香,张立涛,张军.基于腾讯会议的翻转课堂在实验教学中的应用——以Java程序设计基础为例[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21(3):35-36.
[12] 宋文琳.SPOC+翻转课堂在C语言课程教学中的应用[J].电脑知识与技术,2021,17(1):174-175.
收稿日期:2021-06-10
基金项目:南京晓庄学院2020年教改项目(南晓院教字[2020]5号)
作者简介:王峥(1978—)男,陕西省宝鸡市人,讲师,硕士,研究方向:计算机应用,计算机教育;王洁(1979—)女,江苏省南京市人,讲师,硕士,研究方向:计算机应用,计算机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