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秋露
2020年新年伊始,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来并迅速蔓延,N95口罩、医用连体防护服等医疗防护物资储备迅速告急,应急物资储备的重要性凸显。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健全国家储备体系,科学调整储备的品类、规模、结构,提升储备效能。作為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和战争持续的重要支撑,应急物资储备是应对安全风险的有力“武器”。多一份物资储备,就多一道安全屏障。物资储备必将成为第一道防线,担负着第一梯队的物资供给任务,为紧急生产和社会筹措等“挤出”时间。抓好国家物资储备工作,提高国家物资储备效能,利在当下,功在长远。
一、国家物资储备存在的问题
秋刈禾薪,冬实仓廪;积谷防饥,未雨绸缪。战略性储备一定数量的应急物资,是国内外普遍做法。2018年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正式成立,系统整合了民政部、商务部、国家能源局等部门的部分国家战略和应急储备物资管理工作,基本形成了国家物资储备的统筹管理格局,有效提升了国家物资储备的风险应对能力,但国家物资储备仍然存在短板、弱项。
(一)储备库布局尚不全面
虽然,目前我国已经建立了一定数量的国家物资储备库,但相对我国地域而言,储备库数量依旧较少,且主要分布在物质资源较为发达的东部沿海和中部地区,地域广阔的西部地区非常少,甚至存在空白点。同时,有些储备库选址没有充分考虑地理位置、交通条件、经济水平等,难以形成辐射周边的时间优势。西部地区自然环境恶劣,外部环境复杂,一旦发生紧急情况,储备物资难以第一时间到达需求地,大大降低了储备物资的时效性。
(二)物资储备方式较为单一
一方面,当前国家物资储备多采用“自建自用”方式,利用直属库储备物资,代储库和租用仓库的方式较少,储备方式略显单一,收储轮换不太便利,增加了储备成本。另一方面,储备仍以常规的帐篷、棉衣棉被、粮食、油料以及少量救生装备等实物物资为主,缺乏针对医疗卫生、核生化等新兴领域专项应急物资储备,且生产能力储备、合同储备等方式利用相对不充分。
(三)储备库基础设施较为陈旧
我国广泛利用的多数储备仓库修建于几十年前,受限于当年的建造水平,基础设施相对薄弱,储备运转设施设备老化严重,设备精确度不足、高技术含量的设备数量、质量有缺口,难以满足新时代应战应急物资储备要求。设施设备更新较为缓慢,科技含量高的设施设备较少,物资管理信息系统尚未全面铺开,对物资缺乏动态管理,难以适应现代物流需求和快速响应要求。
(四)物资代储资金投入不足
除了利用直属库进行物资储备外,有些部门(如民政部、工信部)尚有部分代储业务,特别是对中央救灾物资储备库的管理。但根据最新的《中央救灾物资储备管理办法》,中央救灾储备物资所发生的包括接收入库、保管维护、人工、设备购置、租用仓库等费用支出,为上年实际储备物资金额的8%,难以完全覆盖实际的物资代储支出(尤其是逐年上涨的仓库租金)。
二、国家物资储备的工作难点
应对突发事件和战争而储备一定数量的应急物资,是“防患于未然”的体现,也是中央强调的“预防为主”的减灾思想的体现,但物资储备的重难点在于权衡物资储备必要性、经济性和风险性。
(一)“以人为本”与储备成本的权衡
一方面,从“以人为本”的角度来看,储备物资的品种越多、数量越大,在应急应战时,对缩短应急动员响应时间,提高处置效率都具有明显的意义;但另一方面,从财政预算和成本优化的角度来看,大量储备物资必然会消耗大量的成本,特别是当较长时间范围内未发生战争和突发事件时,储备成本的浪费就会更加明显。并且,对于一些保质期较短、需要特别储备条件的物资(如疫苗、药材、血浆等)而言,大量实物储备既不现实,也不科学。
(二)必要性与风险性的权衡
物资储备是必要的,但同时也具有一定的风险性,其根本原因在于战争和突发事件的突发性、物资需求种类和数量难以预测等基本特性。例如,新冠肺炎疫情导致极短时间内医疗防护物资储备就消耗殆尽,并面临巨大缺口,但是距离上次重大公共卫生突发事件SARS的大批防护物资需求已过去了近17年。再如,2008年汶川地震发生后48小时内,全国10个中央物资储备库中的18万顶帐篷被掏空,但汶川地震前,10个储备库中尚剩余1998年储备的棉化帐篷约9万顶。因此,如何科学合理地确定储备物资的品类和数量等,将是亟待研究的难题。
三、对策建议
(一)优化物资储备品类规模布局
加快完善新时代国家物资储备目录的编制工作,明确储备物资品类。在常规物资目录的基础上,紧紧围绕重特大突发事件(海上搜救、新型病毒等)的应急需要以及未来信息化战争、新兴作战领域(海洋、生物领域等)等战时需要,会商军地有关部门,明确新背景下国家储备的新型物资品类,如船舶设施设备、海上工程装备、重要应急药品、生化疫苗、检测试剂和血浆等,先急后缓,保证重点。
加强物资储备的规模研究。物资储备目的是为紧急生产提供时间差。通过研究不同品类物资的供应链长短、生产周期和生产能力等,结合物资需求、主要用途、使用频率和储备成本等,利用仿真建模等分析手段,科学测算各类物资的储备规模,并结合实际情况适时进行动态调整,降低储备成本,提高储备效能。梳理各类物资以及半成品的对外依存度,针对性地加大对外依存度较高的产品尤其是基础材料的储备规模,尽可能避免“卡脖子”。
优化物资储备结构布局。统筹考虑安全与便利,结合应急应战需求,选择不易受战争和自然灾害破坏和具有完善运输设施的地区进行布局,弥补一些空白区域的同时,形成“以空间换时间”的储备格局,确保应战应急情况下能够最大程度保证物资供给。在重要方向、物资相对缺乏(如西部)以及需求量非常大的地域(如地震带区域等)附近选择物资比较丰富的地区进行布局。
(二)推进物资存储技术研发创新
鉴于目前有些物资,尤其是医药产品,如疫苗、血浆、藥品等,不仅保质期过短,且保存条件也较为苛刻,储备成本过高,不具备规模储备的可行性。坚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进存储技术研发。积极采用新技术提高物资储备效能,如亚马逊通过研发新型即食食品技术,大幅度延长易腐食品的保质期以及超低二氧化硫残留的保鲜技术延长热带水果的常温保鲜时间等。鼓励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物流企业等进行技术创新,组建创新联盟,开展如防腐、常温保鲜、防潮防霉等技术研究,加快科研成果转化,提高物资可储性,拓展物资可储范围。
(三)升级仓库基础设施
推进国家储备库设施设备改造建设。加快储备库建设规范、标准研究,着力解决重要物资的特殊储备条件问题,提升储备库基础设施水平。通过加改装、购新等手段,加大冷冻、冷藏、高压等高储备要求和海上特殊要求的物资储备能力。坚持“机器人换人”理念,逐步提高仓库设施设备智能化水平,减少人为干预、失误,降低人工成本的同时,提高运转效率。
加大国家储备库信息化建设。建立物资调运和储备的管理信息系统,将光储卡、无线射频标签、无线射频读写仪、条形码、传感器等信息产品科学应用到物资调运和仓库储备系统中,依托可视技术和传感技术,实现储备仓库和储备物资可视化、可控化的精确管理,破除“库库”信息孤岛,解决“空库”和“库少”同时存在的问题,统筹物资和储备仓库的共享共用,进一步提高储备库、储备物资的利用效能。
(四)研究物资储备新模式
拓展储备库涵义,探索创新储备模式。以海洋为例,一方面,海洋能源资源尤其是南海、极地的石油、天然气及可燃冰资源重要性毋庸置疑;另一方面,海洋亦是超大型储备库,且比陆上安全系数更高。因此,可探索“技术储备+海洋储备库”模式,即有计划地推进海洋远洋资源勘探技术能力提升,强化勘探精度,明确资源位置和储量信息,绘制储备地图,不需要开采时就利用“海洋储备库”进行存储,需要时利用储备地图进行有针对性地开发,真正做到“随时用、随时采”,提高储备安全性,降低储备成本。
完善军地联储机制,加大企业代储比例。在保密和储备条件的基础上,确定军地联储的物资种类,联合会商军地联储的程序和办法,做到“合力储备、分储共用”,努力解决“空库”和“库少”同时存在的问题,提高储备库利用效能。进一步完善企业代储轮转机制。根据物资需求、物资有效期、企业的经营能力、销货能力等,测算企业代储规模和轮转频次、轮转时间等,实现物资储备的常储常新和保值增值。同时,综合利用实物储备、生产能力储备、合同储备等多种储备模式,变“硬储备”为“软储备”“活储备”,提高物资储备水平。
(作者单位:国家发展改革委经济与国防协调发展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