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丽
根据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及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要求,本文认为当前小学体育课堂教学存在体育教师自身理论基础薄弱、课堂教学方式单一、模式僵化以及缺乏提供支持的社会环境等问题,剖析了小学体育对学生运动习惯和运动精神的重要启蒙作用,提出了提升小学体育课堂教学效果的三条途径,分别是明确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和性质、提高教师专业技能,开发多样平台、创新评价机制,以及构建家校合作机制、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1 引言
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是指能够使学生适应社会和终身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对于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顺应世界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趋势以及提升我国教育实力具有重要意义。核心素养既是一座连接教育工作实践与优秀教育理念的桥梁,又是明确培养目标和彰显具体教学要求的巍巍高山,时刻警醒教育工作者在教学过程中坚持科学性,尊重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结合运用理论与实践;注重时代性,确保教育思想和理念与时俱进,符合发展要求;强化民族性,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
核心素养具有三个大方面,分別是文化基础、自主发展和社会参与,其中又各分为两个小点,分别是学生应当具有人文底蕴和科学精神,能够学会学习和健康生活,并注重培养他们责任担当和实践创新的能力。总的来说,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是对教育工作者提高课堂教学效果起着重要的指引作用,对于具体的科目来说,也有详细而富含特色的学科核心素养。2018年教育部颁发的《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7年版)指出,体育与健康学科核心素养由运动能力、健康行为和体育品德构成。运动能力表现为体能状况、运动认知和体育比赛等身体素质对于体育运动的适应性,健康行为表现为体育锻炼意识和习惯、健康知识学习和运用以及能否掌握情绪和环境的变化,体育品德表现为体育精神、体育道德和体育品格,这从各个方面详细解释了体育与健康学科核心素养的构成和内涵。而小学体育与健康学科又是学生成长过程中了解运动知识,塑造体育精神的第一站,为培养优秀的身体素质和对于体育的兴趣爱好打下重要基础,而目前的小学体育课堂存在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运用核心素养的意识较薄弱,因此,基于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和体育学科核心素养提升小学体育课堂教学效果成为当务之急。
2 当前小学体育课堂存在的问题
一是体育教师自身理论基础薄弱,不重视提高自身教学能力,陈旧落后的观念跟不上如今快速发展的社会生活。在科学技术日益发展的今天,教学过程中的方方面面都发生巨大变化。例如枯燥的健康知识对小学生来说很难集中注意力,因此在室内教学中需要灵活运用多媒体播放能够增强学生兴趣的视频,以多样的教学方式对课本内容进行拓展,将直接讲授转变为生动形象的形式来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尽量消除听课不专心等现象。但如今的课堂教学显示部分体育教师没有跟上时代的步伐,一味使用过去的教学方式,甚至不用心备课,认为小学生不必要掌握太多有关运动与健康的知识而偷工减料。对学生的心理把握不到位,就会造成学生对体育竞赛知识和健康理论“左耳朵进右耳朵出”的局面,难以使体育精神真正渗透小学生的日常生活中。
二是课堂教育方式单一,延续单调讲授、玩多于学的教学模式。小学课堂作为学生运动启蒙阶段最重要的输出平台,却没有真正发挥其作用。根据平时的观察与经验,我发现现在大部分体育课堂分为上下两部分:前半节课教师引导热身,输出内容,对诸如“短跑”“立定跳远”等活动进行逐步讲解,然后对学生的动作进行纠正和规范;后半节课自由活动,放任学生游戏。且不说是否体育教师是否在这个过程中存在着形式僵化的问题,如此安排只会让后半段“玩”的部分在学生心中重于前半段“学”的部分,而对学生真正应当汲取的知识不加重视。尤其对于小学生来讲,若不在这个时期进行及时引导,改变他们心中将体育课与游戏课画等号的印象,久而久之,难以培养正确的体育锻炼意识和习惯,更不要说体育精神、责任意识等重要品质的浇灌。
三是社会、学校和家庭对于体育与健康这门学科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没有给予足够的资源支持和关注,对小学体育课的认识停留在简单的“紧张课业之外的放松时间”,娱乐化看待体育课。没有形成一个联动网络,学生在成长过程中缺乏氛围熏陶。社会没有形成共识,主要表现在不同的地区经济、科技水平发展不一,教育水平自然难以同等,例如落后地区甚至可能没有开设体育课,仅以课外活动或课间操代替学生的锻炼需求;而先进地区体育课堂在师资力量、设备配置、运动器械、教学方式等与教学效果密切相关等方面高度发达,能够给予学生沉浸式的课堂教学。虽然社会大众普遍支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但严峻的升学压力使体育课逐渐边缘化,为了改变这一现状,教育部门规定体育成绩在各大升学考试中占有一定比重,在大学中甚至关乎评奖评优,这不得不促使社会从小学阶段关注学生的运动能力。学校没有重点支持,主要表现在学校为了学生的主要科目成绩而放弃部分相对而言较不重要的学科,对于小学来说这种现象还不太严重,但如果这种忽视体育课对学生身体素质、品质品格塑造作用的风气持续蔓延,难以保证体育教学的质量,新出台的“双减”政策使学生拥有了更多课余时间,也使学校能够正视体育课堂的重要作用。家庭没有积极配合,主要表现为家长过度看重学生的应试能力,大有揠苗助长之势,反而忘记了身体是革命的本钱。而小学生在六至十二岁的年龄段中正是身体成长、习惯养成、培育社会性的关键时期,更加需要在潜移默化的环境中浸润,家庭作为学生的“第二课堂”,重要性不言而喻。因此,社会、学校和家庭之间需紧密配合,共同创造有利于提高体育课堂教学效果的关系网。
3 提升小学体育课堂教学效果的途径
要发挥小学体育课堂的真正作用,需要借助核心素养的三大方面和六个基本点,以及体育学科核心素养提出的具体要求。在此之前,应当明确小学体育从哪些方面促使学生成长,带给学生利好。
首先,体育与健康作为一门具有系统知识体系的学科,必须以学生为本,根据具体学生所在具体年龄段安排课程内容,不同的地区、学校也要根据各自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毕竟授课并非一成不变,而是因势利导的活动。针对小学生即体育与健康的初学者来说,不必灌输扁平化的理论知识,平衡运动和讲解所占比重,才不会使课堂过于乏味,重点不在于小学生能够掌握详细的体育与健康知识,而在于激发学生对于这门课程的兴趣与好奇心,培养运动精神和良好习惯。作为入门阶段的课程,教学难度较低,相对来说不会那么复杂,而是更加考验教师循循善诱的能力。
其次,体育与健康课程虽然以指导学生进行简单的运动为主,但还需旁侧敲击,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让学生体会到学会运动、注重健康的生活方式,能够认识和发掘自己体育相关的兴趣和价值,能够为学生在指明人生方向、提高生活品质方面起到作用。有的学生对运动十分反感,相当一部分人本身就对舒展筋骨、跑跑跳跳的兴趣不高,尤其在如今“低头族”发展日益壮大的情况下,更是催生出各种因缺乏运动导致的身体疾病。因此,让学生从小懂得自我管理、珍爱生命、发展身心是体育课责无旁贷的义务。
最后,体育与健康学科还有通过各种运动项目和团队合作促进学生社会参与的作用。例如在短跑中体会爆发的力量,在长跑中感受“欲速则不达,达则兼天下”的隐忍耐力,在接力跑中形成敢于担当、富有责任心的品质,在跳远中发展观察、实践、创新的能力。每个体育项目都能使学生感受生命的蓬勃朝气,释放令人心情愉快的多巴胺,不自觉地追求奔跑跳跃带来的荣誉感,从而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有意识地选择、调控自身道路,成为有理想信念的优秀人才。除此之外,伴随着身体素质的提高,健康知識的增长,学生既能够对自己的身体状况有所了解,还能够帮助有困难的他人,学生具有了一定的道德心,通过明确行为规范和培养良好品质的方式,对提高学生劳动意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大有裨益。
综上所述,体育是一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对人生的自主性和可控性、培养学生运动习惯和运动精神等可贵品质的学科。提升课堂教学效果,稳固小学体育健康发展的根基,则应解决目前小学体育教学存在的问题,具体从以下几方面考虑。
3.1 明确学科素养内涵性质、提高教师能力
体育与健康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前文已明确叙述,具有学科性、基础性、人本性、操作性等性质。即体育教师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需要体现体育课的价值,使学生掌握基本的运动知识,在各类体育项目中培养学生社会化过程中需要的品质,以及提升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参加体育运动的可能性,突出学生的运动能力、健康行为和体育品德。一方面,体育教师的专业素养需要不断提升,通过学习体育相关的理论,以及小学教育相关的心理学知识,将二者融会贯通、结合运用,以达到逐步改善教学方式。例如把枯燥晦涩的文字转化为学生乐于接受的形式,在学习跳远时,不仅要语言讲解,更可以使学生发挥想象力,在起跳时模仿青蛙、腾空时模仿鸟类,落地时模仿狮虎,以动物的姿态完成一系列连贯的动作,感受跳远或跳高这类运动带来的轻盈感和爆发力。改进教学方式的同时要注意课堂模式的变化,寓教于乐、寓学于趣,在给予小学生自由活动的同时,对其进行的游戏加以留心,可以将游戏与增强柔韧性、锻炼体力与培养团队意识和合作精神结合起来,有目的、有计划地在教师的指导和配合下进行游戏,从而改变往常散漫无序的课堂状态,这也与体育竞技本身所包含的对抗性、合作性有关联。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教师在实践中进行创新,探索适合自己和学生的方法,如案例分析培养法、目标设定培养法、过程评估培养法和榜样设定培养法。
另一方面,体育教师应当从细节出发,争取使学生了解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健康和卫生知识,挖掘相关内容。每堂课开始前,必须要求学生进行手脚腕、腿部、腰部的热身运动和简单的健身操,舒展筋骨,提高心率,语言讲解和动作纠正相结合,使学生将运动前的热身习惯牢记于心,避免在之后较为剧烈的活动中造成难以愈合的伤害。或是在观察到学生的过激行为后进行阻止、说明原因,例如在结束活动后大量饮用冰水会对身体带来刺激,应少量饮用温水;长时间跑步后不能立刻坐下或平躺在地上,而要继续慢步,逐渐平静后再坐下休息;在学生擦伤、扭伤后及时处理,并传授有关的卫生保健知识,只有亲身经历过,知识才会变成经验,运用到日常的生活中。
只有教师本身具有充足的知识储备和与时俱进的思想,才能够真正改变课堂的教学效果。
3.2 开发多样平台,创新评价机制
体育课程改革将体育课堂的理想教学改革分为三个层次,分别是有效、低效和无效。低效是指有一定效果但不明显,无效的体育课堂则表现为组织混乱无序、教学目标、内容、过程三者分裂。为了达到有效甚至高效的教学课堂,需要充分运用各种平台,尤其是建立丰富的网络教学机制。教师既要善于在授课中使用多媒体,将扁平知识立体化,更要利用网络,搭建教学辅助平台。例如在QQ、钉钉等软件中通过群组上传步骤讲解视频,或布置假期的运动任务,将每日运动通过录制视频的方式记录下来,鼓励学生按时进行跑步、打球等感兴趣的体育运动,并学习饮食、卫生方面的知识,通过这些方式督促学生养成坚持锻炼的好习惯,即便有不熟悉的地方,在没有老师指导的情况下也可以对照练习,以此达到强身健体的目的。
体育课堂如何将培养学生的运动能力、健康行为和体育品德落到实处呢?答案是依据体育学科素养,构建新的评价机制。该机制要从依据有效、低效和无效的层次,做到课堂实践、教师素质、学生能力和教学过程等各个方面全覆盖。在评判教师授课过程的基础上,考验学生的实际运动水平和知识掌握程度,做到于核心素养紧密联系贴合,精准反映小学体育的学习要求和教学目标。
3.3 社会、学校、家庭协同共建良好环境
在社会方面,根据不同地区的具体情况,建立符合该区域实际的宣传渠道,通过当地政府支持和媒体舆论宣传,改变人们不重视运动的固有思维。可以通过举办“市民马拉松”“学生体育技能竞赛”等活动传达健康生活的观念,鼓励学生和家长共同参与。在学校方面,应当在重视体育课方面做出实际行动。例如规范体育用品预约和管理制度,不浪费学生在体育课上的运动时间,加以定期检查保养,及时更换破损器具,减少安全隐患。对小学来说,课余时间充足,学校可以组织学生报名参加各种兴趣小组,如乒乓球组、羽毛球组等,提升学生体育能力。在家庭方面,建立家长和学校方面互通互联机制,重视校外的运动量,有意识地增加锻炼时间,使家庭成为监督小学生自律的重要推动力,成为提升小学体育课堂的教学效果最坚实的保障。
本文为甘肃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1年度课题《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体育与健康课堂教学实践与反思研究》(立项号为GS[2021]GHB1028)的研究成果。
(作者单位:甘肃省平凉市崆峒区西大街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