庹建川
(重庆市合川区中西医结合医院,重庆 401520)
院内感染是指患者在接受临床治疗过程中在医院内受到感染。就呼吸内科患者而言,患者在接受临床治疗过程中,由于感染问题的出现,会对患者的预后产生较大影响,严重者甚至会导致死亡。考虑到很多呼吸科患者的心肺功能较差,所以多数患者在接受治疗过程中不具备较强的抵抗力,致使许多患者不具备较强的抵抗细菌感染的能力,一旦有细菌感染,必然会加重患者的呼吸道感染。在为患者提供临床治疗过程中,若是滥用抗生素,或为患者提供含有激素的雾化治疗方式,会使患者造成较高的院内感染机会。广谱抗生素的广泛使用确实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维系人类的生命健康,但是随着抗生素的滥用,也会导致患者在接受临床治疗中,产生更高的病原菌耐药性,也有较为明显的多重耐药菌发展趋势。
随机选取2021年1-6月我院呼吸内科入院接受多药耐药菌感染治疗的2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男女患者的比例为3∶2,年龄30~79岁,平均年龄为51.45岁。通过对20例患者一般资料的比较,患者在一般资料表现上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
在为患者提供临床治疗前,首先要对患者进行多药耐药菌感染情况分析,分别采取资料回顾性问题分析方式进行患者情况评价,并从临床实践角度出发,对我院呼吸内科的多药耐药菌感染情况进行评价。
采用SPSS 20.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和评估,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通过对本院呼吸内科患者情况的分析和评估,证实了呼吸内科多药耐药菌感染患者的情况,和患者住院的实践以及患者的年龄、患者在接受临床治疗和护理过程中侵入性操作、临床医护人员在为患者提供临床护理过程中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等有较为紧密的关系。通过对患者的多药耐药菌感染结果进行评价,最终分析结果差异显著(P<0.05),见表1。
表1 多药耐药菌感染的影响因素Tab.1 Influencing factors of multidrug resistance infection
通过对我院呼吸内科患者进行多药耐药性感染的回归分析结果可知,在导致呼吸内科患者出现多药耐药性感染的主要危险要素中,高危因素主要是医护人员在为患者治疗过程中,大量使用糖皮质激素以及抗菌药物,对应的结果分别是OR=5.49、OR=5.25,此外,侵入性操作以及并发症等对应的评价结果分别是OR=4.69、OR=4.21。除此之外,其他危险因素对患者发生多药耐药菌感染而产生的影响相对较小。见表2。
表2 呼吸内科多药耐药性感染患者的高危因素回归分析Tab.2 Regression analysis of high risk factors of infected patients with multidrug resistance in respiratory medicine department
通过对呼吸内科多药耐药菌感染患者情况的分析发现,患者的年龄、住院时间以及患者在接受治疗过程中使用抗生素情况及在为患者治疗过程中采用侵入性操作等均与多药耐药菌感染患者的感染有较为紧密的关联。结合目前呼吸内科患者的治疗情况,由于多数患者的年龄较大,一些患者本身免疫力较低,治疗过程中这些患者会有较高被感染概率。研究结果表明,患者年龄超过60岁往往会有更长的住院时间,意味着年长患者在住院治疗过程中会发生更高的多药耐药菌感染机会。要结合患者的日常护理需求,为患者提供有针对性的感染防范措施,尽可能降低多药耐药菌的感染机率。①在临床治疗过程中,积极治疗患者原发疾病,做好观察和护理。年纪较大患者,要协助其排出痰液,经常拍背、翻身等。②在为呼吸内科患者进行治疗时要规范使用抗生素,尽可能减少抗生素用量。③为患者做好口腔护理,护理过程中可采取口腔雾化吸入治疗方式,彻底清洁患者口腔,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概率。④要尽可能减少侵入性操作,以降低由于侵入性操作导致患者出现多药耐药菌感染的发生概率。
医护人员在为呼吸内科患者提供临床治疗过程中,要尽可能做好感染的防范和控制工作,以确保患者在入院接受治疗过程中较低的多药耐药菌感染率。要科学规范药物的使用,并对患者进行隔离治疗与科学护理,减少医院内感染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