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克斌
(甘肃省榆中县第二人民医院,甘肃 榆中 730100)
糖尿病肾病是临床发病率较高的疾病,临床治疗主要以控制血糖为主。本研究着重探讨采用复方黄芪汤加减联合骨化三醇治疗糖尿病肾病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选取2020年4月-2021年4月我院收治的80例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成干预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男患23例,女患17例,年龄41~80岁,平均年龄(60.53±1.12)岁,病程2~16年,平均病程(9.11±1.03)年;干预组,男患22例,女患18例,年龄42~80岁,平均年龄(60.63±1.22)岁,病程2~16年,平均病程(9.21±1.05)年。一般资料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纳入标准:(1)符合糖尿病肾病诊断标准;(2)伴有不同程度的腰酸腿痛、恶心呕吐、皮肤瘙痒、胸闷等症状;(3)患者及家属知晓研究内容与目的并自愿配合。排除标准:(1)合并肾功能衰竭者;(2)精神异常或无法沟通者;(3)脏器发生器质性病变者。
两组患者均给予降糖、控制饮食、利尿及保肾等治疗,控制空腹血糖<7 mmol/L,餐后2 h血糖<10 mmol/L。
对照组:口服骨化三醇软胶囊,每次0.25 μg,每天1次。
干预组:联合使用骨化三醇与中药复方黄芪汤加减治疗,中药配方如下:黄芪25 g,玄参、麦冬各15 g,白术、川芎、赤芍、五味子、丹参、山药、当归各12 g,甘草、生地黄各6 g。根据患者的个体情况进行辨证加减治疗。血压偏高者增加钩藤10 g、天麻10 g;血脂水平偏高者在基础药方中增加10 g草决明;有水肿症状者在基础药方中增加10 g车前子、10 g泽泻;伴有视力模糊症状者可增加10 g菊花、10 g青葙子;脾肾阳虚兼瘀毒型者增加10 g附子;湿浊兼瘀毒型者增加10 g藿香;心肾阳虚兼瘀毒型者增加10 g熟地,用水煎煮取汤汁,每日服用1剂,分早晚两次服用。两组均持续治疗4周。
(1)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评价标准:显效:临床症状消失,血糖指标控制在正常范围内,肾功能恢复正常;有效:临床症状好转,血糖指标基本得到控制,肾功能有所改善;无效:临床症状未缓解,血糖与肾功能指标未改善。(2)对比FBG、2hPG、HbA1c。(3)对比治疗前后肾功能指标,包括BUN(即血清尿素氮)与Scr(即血清肌酐)。
干预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Tab.1 Comparison of total treatment effect of two groups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血糖水平差异不显著(P>0.05);治疗后,干预组的各项指标显著好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血糖水平对比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肾功能指标差异不显著(P>0.05);治疗后,干预组的各项指标显著好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肾功能指标对比
糖尿病肾病患者的早期症状不明显,一旦发现大量蛋白尿就可能严重损害肾功能,所以治疗该病的首要任务就要控制血糖水平。中医学认为糖尿病肾病属“水肿”“消渴”范畴,病久可深入经络,损伤肾络肾体,进而引发肾脏功能失调。复方黄芪汤中的黄芪是君药,具有补气固表、益气健脾作用;山药、麦冬、白术和玄参等是臣药,具有补肾滋阴健脾作用;药方中的赤芍、丹参、五味子和川芎能收敛精血、活血、凉血,生地黄能止血、生津、清热,甘草能调和上述各药,在此基础上联合复方黄芪汤加减治疗可进一步提升其临床疗效[1-2]。本次研究中,干预组的临床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干预组的FBG、2hPG及HbA1c指标显著好于对照组;干预组的BUN、Scr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
联合使用骨化三醇和中药复方黄芪汤加减治疗糖尿病肾病在控制血糖、改善肾功能、缓解临床症状方面均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