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 莹,张智卿,刘 丹
乳腺癌作为一种临床常见的恶性肿瘤疾病,尽早实施手术治疗极为关键,同时术后予以化疗能进一步控制病情进展,提高治疗效果,目前已成为癌症病人重要治疗方法之一[1-2]。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s,PICC)化疗是近几年临床常用的一种化疗方式,可减少病人频繁穿刺的痛苦,保证治疗效果,但对病人自我管理能力要求较高,需医护人员提供专业护理以降低各种并发症及护理风险发生[3]。多学科团队管理模式是指由2个以上学科医护人员组成一支能力较强、可互补的专业康复护理团队,目的在于进一步提升护理效果,促进病人快速康复[4-5]。本研究选择本院乳腺癌术后行PICC置管化疗病人作为研究对象,以专科护理人员导向的多学科团队管理模式实施干预,旨在观察对病人病情的影响效果,指导临床实践。现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20年7月—2021年7月乳腺癌术后行PICC置管化疗病人97例,按照不同护理方案分为两组,常规护理组48例,多学科组49例。其中常规护理组年龄38~69(53.79±7.46)岁;病理分期:Ⅰ期25例,Ⅱ期23例;手术类型:乳腺癌改良根治术31例,保乳术17例。多学科组年龄39~70(54.67±7.68)岁;病理分期:Ⅰ期27例,Ⅱ期22例;手术类型:乳腺癌改良根治术30例,保乳术19例。两组一般资料均衡可比(P>0.05)。
1.2 选取标准
1.2.1 纳入标准 ①符合《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诊治指南与规范(2019年版)》[6]中相关诊断标准;②无手术禁忌证,均接受手术治疗;③病人临床资料完整;④无化疗禁忌证,目前均接受PICC置管化疗。
1.2.2 排除标准 ①精神障碍疾病病人;②生存期<6个月;③意识不清楚,无法正常沟通;④存在凝血功能障碍;⑤全身免疫系统疾病病人。
1.3 方法
1.3.1 常规护理组 实施常规护理措施:术后护理人员遵医嘱为病人使用化疗药物,告知病人PICC置管化疗的优势及管理方法,指导病人合理饮食,适度运动锻炼,出现毒副反应及时报告医生予以相应治疗措施,叮嘱病人按时接受化疗,保持乐观积极心态。
1.3.2 多学科组 专科护理人员导向的多学科团队管理干预策略。
1.3.2.1 组建多学科团队 由科室护士长作为团队核心,召集医院内具有多年从业经验的主治医生、营养师、心理咨询师、疼痛治疗师等专科医生组成多学科管理团队,入组后所有成员共同接受疾病及护理相关的同质化培训,同时团队内共同分析病人的病历资料,制订最佳的护理计划。化疗期间每天多学科团队共同查房,依据病人实际病情制订或调整化疗、心理、饮食等方案,化疗间歇期每周由护士长汇总病人随访信息,多学科团队会诊判断病人病情发展,提供各项针对性指导。
1.3.2.2 护理计划实施 ①PICC导管管理:置管前护理人员详细告知病人PICC的置管流程、作用及必要性,叮嘱病人置管期间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及应对措施,提高病人的认知度。置管时严格遵循无菌操作原则,观察是否出现回血、药物外渗等现象,及时处理。详细记录病人穿刺部位、置管时间及用药情况,密切观察病人用药后的反应,治疗间隙注意定期更换肝素帽,进行导管冲洗。叮嘱病人日常穿脱衣物、洗澡时注意保护导管,避免发生导管脱落、堵塞、损坏。②病情管理:主治医生在病人每次入院化疗时为病人进行病情诊断,认真观察治疗效果,依据病人主诉判断病人毒副反应发生情况,适当调整治疗方案,在病人耐受情况下提高治疗效果。同时依据病人出现的毒副反应及时给予对症药物治疗。营养师每月评估病人的营养状况1次,根据评估结果并依据病人的食欲、恶心呕吐情况为病人提供个性化饮食指导,保证病人有充足精力和体力应对化疗。疼痛治疗师为病人评估癌痛程度,教导病人缓解疼痛的方法,如芳香疗法、音乐疗法、药物止痛等。③心理辅导:心理咨询师与病人互加微信,保持长期联系。心理咨询师定期询问病人心理状态,告知病人情绪不佳时可随时联系咨询师寻求帮助。引导病人以正确态度面对疾病,丰富日常生活,积极主动配合治疗,延长生命周期,提高生存质量。两组均护理至病人化疗结束。
1.4 观察指标
1.4.1 并发症发生风险 统计两组干预期间静脉炎、感染、接触性皮炎等并发症发生率。
1.4.2 导管相关护理风险发生情况 统计两组病人干预期间非计划性拔管、导管堵塞、导管破损等发生率。
1.4.3 化疗毒副反应发生情况 统计两组病人恶心呕吐、皮疹、食欲减退、腹胀便秘等化疗毒副反应发生率。
1.4.4 自我感受负担 干预前后采用癌症病人自我感受负担量表(Self-Perceived Burdenscale for Cancer Patients,SPBS-CP)[7]评价两组病人的自我感受负担,包含照护负担、经济/家庭负担、情感负担、治疗负担4个维度,共21个条目,采用1~5分评分制,总分21~105分,评分越高表示病人负担感越重。<30分为无明显负担、30分~49分为轻度负担、50分~70分为中度负担、>70分为重度负担。
表1 两组病人并发症发生风险比较 单位:例(%)
表2 两组病人导管相关护理风险发生情况比较 单位:例(%)
表3 两组病人化疗毒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单位:例(%)
表4 两组病人自我感受负担比较 单位:分
PICC置管化疗是2009年开始逐渐应用于临床的一种化疗方式,不仅能最大限度降低药物对血管的毒性,且能减轻反复穿刺所造成的创伤,是一条安全、无痛、最佳的长期输液途径[8-9]。但PICC置管对导管管理技术要求较高,且仍需帮助病人减轻化疗的毒副作用,因此给予病人恰当护理措施十分必要。
3.1 多学科团队管理模式介绍及发展 多学科团队管理模式是20世纪90年代起源于西方的一种诊疗模式,主要应用于重要的恶性肿瘤疾病中,通过多学科间的紧密合作,可实现多学科理论、技术及经验的全面融合,从而为病人提供最佳的诊疗效果[10-13]。有研究指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病人以多学科团队的延续护理模式进行干预后,病人的自我管理行为及生活质量均明显改善,取得了良好的护理效果[14]。
3.2 多学科团队管理模式的创新发展及应用效果 本研究基于创新,以专科护理人员导向的多学科团队管理模式对本院乳腺癌术后PICC置管化疗病人实施干预,结果发现,干预后病人的导管相关并发症及护理风险事件均明显减少,且病人化疗期间的毒副反应减轻,护理效果显著提升。分析原因认为,本研究的多学科团队是由各个专科的高年资医护人员组成,通过团队成员的经验分享及互相协作,对病人导管管理、化疗毒副反应、营养状况及心理辅导均予以更加专业且更加具有针对性的指导,使病人的诊疗及护理方案更加规范化和个体化,能全面提升病人的护理效果[15-16]。如护理人员给予病人导管管理相关指导,主治医生给予病人严密病情监护,营养师改善病人食欲下降等毒副反应,不仅能提升病人导管管理水平,且能缓解病人毒副反应。另外,有报告指出,约90%的恶性肿瘤病人存在不良心理状态,对病人的治疗及正常生活产生了不良影响[17-18],因此对恶性肿瘤病人进行心理辅导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在多学科团队中针对性加入了心理咨询师,目的在于由专业的心理咨询师为病人提供专业的心理指导,以便于提升心理治疗效果,促使病人保持积极乐观态度面对疾病和生活[19-20]。结果也显示,干预后病人的自我感受负担水平明显降低,证实心理咨询师的心理干预有良好效果。
综上所述,采用专科护理人员导向的多学科团队管理模式干预乳腺癌术后PICC置管化疗病人,一方面能降低病人的并发症及导管护理风险,另一方面能改善病人心理状态,减轻其化疗毒副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