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牛的画家,也画不出这样的画

2022-04-28 08:29艺非凡编辑一沙
好日子 2022年2期
关键词:农民画白族画展

文:艺非凡 编辑:一沙

看到以下这些画,你是不是以为是哪位大师画的?你一定想不到,它们是一群目不识丁的老奶奶画的。

这群老奶奶,来自云南的双廊镇伙山村,平均年龄可达到70多岁。别看老奶奶没上过学,但因为热爱绘画,被喻为“大山里的摩西奶奶”,已经把画展开到了北京等多个城市。奶奶们的故事很传奇,不过,这个传奇故事,还要从十几年前说起,原来,十几年前,沈见华的夫人秋秋在美国做销售,收入可观,但由于常年辛劳,身体出现了健康问题。沈见华心疼夫人:“别干了,我们找个农村生活吧!”于是他们来到了伙山村。

沈见华来之后,很快成了伙山村的名人,有一天,一个78岁的白族老奶奶王秉秀,找到了沈见华。王秉秀老奶奶找他的原因,是想落实一下低保。沈见华当即就决定帮助王秉秀,因为自己擅长画画,所以提出教她画画,由自己拿去卖。王秉秀一开始有些担心,“我不识字,能学好画画吗?”但因为信任沈见华,还是决定去学画画。就这样,王秉秀成为了沈见华的学生。

因为那时候绘画还没有收入,材料和画具都是沈见华提供的。沈见华教最基本的绘画知识和技巧,比如布局和结构,关于配色,他买了99种颜色,从暖到冷一字排开,让奶奶自己慢慢感受。

一开始老奶奶对自己很没有信心,但沈见华说:“你不用怀疑,你绝对能画好,人类最早在山洞里生活的时候,就会唱歌、跳舞、绘画,这说明什么?艺术就是本能,生活就是艺术。”在沈见华的鼓励下,几个月后,王秉秀奶奶画出了第一幅油画,卖了5000块。

“有个人免费教画画,还帮忙卖,真的还有这种好事?”很多人不信,但看到王秉秀奶奶的经历后,也开始动心了。后来越来越多的奶奶加入进来,沈见华就成立了“农民画社”。还有一个叫做定龙的水泥匠,也来拜师了,后来沈见华就让他,做了农民画社的社长。

关于绘画的题材,沈见华从来没有提出过自己的意见。“想画什么就画什么。”但他后来发现,每个奶奶画出来的画作题材、风格都不一样,“大家画的都是自己的真实生活,每个人的生活各不相同。”

李天顺50多岁,算是奶奶中最年轻的一个,她的工作就是出海打渔和操持家务,她画的就是自己的日常。

张培秀今年已经快70岁了,没上过学,不认识字,是个“文盲”。但她构图能力,和色彩搭配能力特别强大,画出来的第一幅画就震撼了好多人。

光旗奶奶已经77岁了,一辈子都在养牛和操持家务,在认识沈老师之前,从未离开过云南。她爱好剪纸,画的画作也带有强烈的剪纸般的风格,独树一帜,很难让人不注意。

白族奶奶画出来的画,构图精美、配色和谐,很多画家都自愧不如,而且极具地方特色。“白族鱼调里有一种创作题材,叫反调,也就是反着唱。奶奶们也会把这种创作手法,自然而然地加入到画中。比如有一句词唱道:‘洱海里跑着马,山上去抓鱼。’奶奶们就会把船画在山上,把马画在水里。”

作为党员,老外婆王秉秀老奶奶希望自己有生之年,能去一次首都,并在天安门前拍张照片。“干了一辈子革命,却没去过天安门,这对老外婆来说是个遗憾。”沈见华听后,直接拍板,“不止人要去,还要把奶奶们的画作带去首都。”因此也就有了后来的北京画展,这次的画展,让很多外面的人,第一次领略到了农民画的魅力。

北京画展大获成功,之后沈见华带领他们去了很多城市,几乎去每一个城市,舞蹈家杨丽萍、美术家叶永青、电影导演张杨等大咖都会到场助阵,让很多年轻人也注意到了这次画展。“一开始年轻人不多,一听是农民画就没什么兴趣,但那些来了的年轻人,都很喜欢,介绍给了身边人,后来年轻人的比例就越来越高。”

白族奶奶的画作,有一种不曾沾染的天真,那是在别的地方都看不到的纯净。社长定龙直言:“我的画只要有素描基础的人都能画出来,但奶奶们的画,最厉害的画家也画不出。”有网友评论说:“我在上海教学生们画画,但没人能画出来这种极具感染力的画。”

艺术是没有门槛的,不论你高矮胖瘦、学历高低、年龄多大,只要你对生活充满热爱,你就不会受到任何条件的限制。艺术天然地存在,在每一个人的心中。“艺术是每一个人的本能,艺术就是生活,生活就是艺术。”艺术面前,人人平等,只要热爱生活,你我都是艺术家。

猜你喜欢
农民画白族画展
金山农民画矢量图库的建设与应用
农民画火遍世界
金山农民画
白云
花样云南(二)
奇妙画展暗藏玄机
笨小孩的动物画展
全国首家农民画美术学院揭牌
白族
妙妙画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