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云峰
“体育课程一体化”是我国教育科学研究院于素梅老师提出的,通过培养学生终身参与科学健身的能力,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促进学生人格健全和拥有体育精神,使生命更有意义、更有保障和更有质量。是实现体育课程的价值回归,体现“育体”与“育心”的融合。但实际体育课堂教学中出现:教育功能单一,只“育体”忽略“育心”;健身功能异化,应试现象较重;娱乐功能淡化,缺乏有效体系等问题。
体育学科素养指出在小学教育的重点内容是通过体育运动可以增强学生素质,促进学生动手能力与实践能力的发展。同时可以增加学生沟通能力与团队协作能力,让学生拥有集体荣誉感以及强烈的竞争精神,帮助学生从小养成良好的人生观、价值观。著名的教育家成尚荣先生在《儿童立场》中指出:游戏是儿童的生活方式,也是学习方式。因此,笔者认为,在小学阶段体育教学利用体育游戏,可以有效的解决以上三个问题,使体育课程真正发挥其功能。
1 游戏化教学的优势所在
1.1 能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
儿童在参与的体育游戏活动中,能够更好地认识自己,同伴间积极互动了解生活。对某些比较内向的儿童来说,游戏化教学能激发他们参与运动的兴趣。儿童对于自己感兴趣的事物都会积极投入,游戏化教学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与参与积极性,有助于学生自身的发展以及创新能力的培养,从而有效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综合发展。
1.2 能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
体育游戏独有的形式、内容、功能等,能够愉悦情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守规则、乐合作以及超越自我等各种优良品德。体育游戏有效培养学生的思维、实践、创造等能力。体育游戏采用独立思维与集体智慧相结合,通过选择或者创造方法,通过实践运用已学知识,使学生学会用战术配合与战略安排,以及智慧较量,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
1.3 能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
游戏化教学可以让学生在不同的情景中,学习体育的基本技能,体育最重要的就是教会学生怎么解决问题,为以后进入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通过不同的情景,设计社会生活情景,游戏来源于生活,再把利用游戏教学教会学生生活,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
2 体育游戏设计原则
体育教学把技术融入到游戏中,使技术趣味化、递进化,让学生在游戏中学练技术,在学练多个技术中提高能力,在提高能力中强化体能。因此,在体育课堂教学中设计游戏要充分考虑学生的身心特征及对体育基本技术掌握程度等因素的同时,还必须遵循以下的原则。
游戏在体育教学中的运用是适合学生的心理和生理特点,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把体育运动基本技术与基本知识融入到游戏中,对体育运动项目教学与提高低段学生的运动水平,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时,游戏的竞争性,可以促使学生为了取胜,会自觉地练习技术;游戏的趣味性,可以维持技术练习的次数与时间,增强了学生的体能。
3 游戏化课堂的设计构想
3.1 精心创设宽泛多样的游戏情境
在课堂中将内容、要求与儿童的身心活动有机结合起来,将体育游戏融入其中,创设生动活泼、形式多样的教学情景,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课堂气氛生动、愉快,避免枯燥无味。
小学阶段儿童的生理、心理特点是兴奋占据优势,抑制能力比较差,注意力不易集中,单调的练习容易产生疲劳、厌倦。因此,要采用变换不同游戏的方法,将基本活动能力融入到各类游戏练习中,在活动中突出“玩中学、学中玩”,即在玩中包含着学,学中包容着玩。
3.2 精心設计灵活多样的游戏活动
根据不同水平阶段的教学要求,设计不同类型的游戏活动。低段游戏活动一般以简单情节为主,这一阶段的儿童喜欢模仿动物的样子做游戏;中段游戏活动一般以趣味与竞赛相结合为主,既能激发参与动力,又能综合培养学生的能力;高段游戏活动一般以挑战性、思维性等游戏,在发展基本活动能力的同时培养的动脑动手、合作能力。在体育教学时,可以精心设计把教学内容与动物游戏结合起来,让学生通过模仿动物形象进行教学;高年级以情景游戏为主,让他们在剧情中,边运动变动脑,最终体会到成功后的喜悦。
3.3 精心安排寓教于乐的组织方式
教育活动的组织形式应该根据需要合理安排,因地制宜灵活地运用。每个学校的场地、器材也是不一样的,这时候就需要我们体育教师发动想象,同一个游戏可以产生不同的锻炼效果,需要学会改变不同的组织形式。改变组织形式有利于学生的展示交流、有利于学生动机的激发和潜能的调动。
即要给学生充分的活动空间与时间,把游戏活动分成若干层次,要体现递进性,也要结合教材内容,让学生在活动中自然而然地获得或悟出一定的道理或方法,不应急于追求结论。让学生在良好的探索情景中,不断的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教师也要适当的诱导学生研讨,让学生一步一步自己去解决问题,把课堂交还给学生。
4 游戏化教学的实践演练
4.1 足球传接球从问题创设方面激发学生兴趣
提前要求学生回家观看足球比赛视频,特别关注自己喜欢的一位优秀的运动员,回到课堂上分组交流:先想想传接球在足球比赛中起着什么作用,重不重要,带着问题到课堂上来,由此来培养学生对足球的兴趣。
在体育课的足球教学中,我们可以改变传统的熟悉球性的方法,开始可以组织孩子们进行一系列的运球、抢球等游戏。首先,根据上课人数,将学生分成相应的组数,每组先派出一个人进行挑战,就是在其他一组的队员脚下抢到球;然后运回自己的一边,在运回去的过程中也会有相应的对手进行争抢,运到自己的“基地”;接下来双方交换角色,最后看哪一组用的时间短为胜利,输的一队全体接受惩罚,两两PK。这样,一来这种方法提高了孩子们的球性,二来也增添了他们上课的乐趣以及对足球的兴趣。在接下来的教学过程中也可以用比赛的方式进行练习:规定区域内两人传球,一人抢球,抢到交换抢球人员;然后三人传球,两人抢球,逐渐增加难度;最后变成五人传球,五人抢球,区域不变;可以根据孩子们的体力状况,来确定是否要进行足球赛,若体力不支,可以通过丢手绢,一步一回头等小游戏,来完成最后的教学。当然,这些小游戏都是有足球的参与,只是方法一样,丢手绢换成传足球,一步一回头,走路变成运球走。
带着问题来,带着问题走,想一想之后该如何提高传接球能力,怎么样可以传的更好,还要去了解足球比赛的规则,为之后学校的足球比赛打下基础,这样可以继续巩固学生对于足球的兴趣。
4.2 耐久跑从场景创设方面激发学生兴趣
在体育课的耐久跑教学中,我们可以改变绕操场乏味的跑,可以设置情景,例如“爬山”:分成男女两组,利用标志杆,设计成两个三角形的形状,让学生从三角形的底部慢慢的跑到“山顶”上,这样可以增加学生完成之后的成就感,课堂也更加的活跃有趣,男女生也可进行比赛:选队长安排队伍顺序,要求队伍整齐,不能掉队,以最后一位跑过的时间为准;同心圆跑:教师可以设计二到四个不同大小的同心圆,把学生按耐久跑的成绩分组,好的学生在外圈跑,差的同学在内圈跑,这样既可以让不同水平的学生都达到很好的锻炼,又可以提高差的学生自信心,激发斗志,我也要努力往外圈去;疫情防控期间跑步时,要控制间距,这里可以设计给消防员叔叔送“梯子”,拿一根长约5米横杆,四人一组,间隔1.5米,规定距离与路线,之后可以拿两根杆增加难度,考验团队合作与个人的上下肢协调性,这样既能控制间距,又可以激发学生的斗志,还能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
经过耐久跑锻炼,既锻炼学生的身体素质,也提高的学生的意志力与拼搏精神,增加了班级的凝聚力与合作精神,培养学生自主跑步的意识,克服懒惰,有的学生因此爱上的跑步,在跑步中感受了运动的乐趣。这样的课堂实践后,班级的热身跑也变得整齐有序,学生对跑步产生了积极地兴趣。
4.3 双手头上向前投掷实心球从语言创设方面激发学生兴趣
学生课前用纸制作“实心球”,提高学生的自我动手能力,球上可以画各种图案,展示每个学生的个性,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力,这样可以先增加学生对实心球的兴趣,为双手头上向前投掷实心球打下坚实的基础。
课前先对学生制作的“实心球”进行评比:先按小组进行自我评比,选出最好的进行全班评比,比出前三名,进行奖励。这样又调动了学生的兴趣,为上好这堂课有了一个好的开始。由于是纸做的“实心球”,我们就可以做很多的游戏,开始,我们分小组,由小组长带队,到规定区域内进行练习。练習前,教师先抛出一个问题,怎么样把你的“实心球”投掷得更远?把课堂交还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去解决这个问题。小组长组织总结,按小组发言,最后教师总结技术动作要领。接着,教师拉两根线,要求学生把实心球从这两根线之间投掷过去,规定投掷线,分成两组面对面投掷,让学生在玩中学习了掷实心球的出手角度,提高了出手的初速度,最后提高了掷实心球的能力。
课后提出问题:实心球是越轻越好还是越重越好?让学生自我思考,自我制作,要求学生再去制作一个更加好的实心球,进行比赛并颁奖。这样可以让学生充分了解实心球为什么是这么重的,原来不是越轻越好,只有合适的重量才能投掷得更远,体育器材的制作都是有科学性的。这样的教学,高了学生对实心球的兴趣,课堂也不再枯燥乏味。
5 游戏化教学的深度思考
面对相同的教材,不同的教师施教的效果是不一样的;同一个教师教出来的学生也是不一样的;体育教师与学生也同样是个性化、多样化的。用常规的教学与采用游戏化的教学产生的结果可能是差不多的,但过程是完全不一样:常规的教学激发不起学生的兴趣与参与感,学生在课堂上少有笑声与愉快,而游戏化的教学就不一样,不仅可以激发学生锻炼的乐趣,而且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记得有次经过游戏化教学,课后还有学生围着教师想继续玩,追问老师下节课玩什么,这样的课堂使学生有更加深刻的记忆与体验。同样的结果我们为啥不选择让学生快乐的教学方法?游戏化的体育教学方法,可以弥补体育教学过程由于运动项目带来的枯燥和无聊,可以很好的提高同学们的学习乐趣,这种方法不仅仅是可以在小学中运用,在初高中的体育课堂上也可以应用。
(作者单位:嘉兴市运河实验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