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工业遗产旅游开发不仅有助于盘活农村工业遗产这一乡村特色文化资源,而且有助于推动实现乡村的内涵型增长,为农村工业遗产资源富集地区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当前,我国农村工业遗产旅游开发面临的政府重视不足、开发性破坏、旅游品质亟待提升等困境,制约着农村工业遗产旅游多元价值的发挥。为此,应采取加大政府支持力度、推动形成多层次开发模式、提升旅游品质等措施,促进农村工业遗产旅游的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 农村工业遗产;旅游开发;价值;困境;对策
〔中图分类号〕F59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1203(2022)02-0063-05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是中央“三农”工作的重心,农村工业遗产旅游开发则具有为农村工业遗产资源富集地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供新动能的意义。农村工业遗产作为我国农村工业化的见证和载体,具有历史、社会、科技、审美、经济等多方面的重要价值。但长期以来,农村工业遗产的开发利用工作并未受到充分重视,许多农村工业遗产正面临闲置、损毁甚至消亡的危机。在文旅融合的新时代背景下,农村工业遗产为旅游提供了一种特色文化资源,旅游也为农村工业遗产开发提供了一条有效途径。目前,我国农村工业遗产旅游开发尚处于探索阶段,不少问题亟待解决,农村工业遗产旅游的现实价值发挥也因之受阻。为此,笔者将对农村工业遗产旅游开发价值、困境及对策进行系统探讨,以期为农村工业遗产旅游开发实践提供一定参考,进而有助于促进农村工业遗产旅游的高质量发展。
一、相关概念的内涵
农村工业遗产主要是指“新中国成立后农村工业发展中留下的具有历史价值、技术价值、社会意义、经济价值、建筑或科研价值的工业文化遗存”〔1〕32。从其存在形态的角度而言,具体包括“建筑物和机械、车间、磨坊、工厂、矿山以及相关的加工提炼场地、仓库和店铺、生产、传输和使用能源的场所、交通基础设施等物质遗存,也包括记忆、口传和习惯中留下的工艺流程、数据记录、工业档案以及创业历史、工业故事、工业精神等构成的非物质遗存”〔1〕32。从其形成时间的角度而言,“农村工业遗产主要由改革开放前的社队工业遗产和改革开放后的乡镇工业遗产构成。其中,社队工业遗产是指1958年到1978年人民公社化时期的农村工业遗存。这一时期的农村工业作为农业的附庸和农村经济的补充,包括一些小型炼铁厂、小矿山、小煤窑、小农机修造、土化肥厂、粮食加工厂等,一般规模较小、分布零散。其中,比较著名的有成立于1956年的中国第一家集体性质的社队企业——无锡春雷造船厂。乡镇工业遗产主要是指改革开放后乡镇企业大发展所留下的农村工业遗产,这是我国农村工业遗产的主要部分”〔1〕32-33。此外,三线建设时期遗留在偏远乡村的工业遗产,从广义层面也可归属农村工业遗产之列〔2〕。总之,在新中国成立后至20世纪末这一时期,随着农村工业的发展,我国形成了大量的农村工业遗产。而农村工业遗产旅游则是以旅游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农村工业遗产为旅游吸引物,通过对这些遗产进行有机融合与创造性开发而形成的一种特殊的专项旅游活动。对乡村旅游而言,农村工业遗产旅游是基于农村工业遗产这种乡村特色文化资源而形成的一种新型乡村旅游方式;对工业旅游而言,农村工业遗产旅游则是工业旅游在农村地域空间中的一种特殊类型。
二、农村工业遗产旅游开发的价值
后疫情时代,乡村旅游脱颖而出,成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农村工业遗产旅游是乡村旅游的重要分支,其开发有助于打造乡村旅游新亮点,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
(一)打造乡村旅游新亮点
农村工业遗产具有的历史、社会、科技、审美等多元价值,使其成为乡村旅游发展可利用的特色文化资源。2018年11月,文化和旅游部等17部门在联合印发的《关于促进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指导意见》中指出,要支持历史遗留工矿废弃地再利用、荒滩等未利用土地开发乡村旅游。有别于传统的乡村自然和人文旅游,农村工业遗产旅游有助于打造特色乡村旅游产品,形成乡村旅游的新亮点。例如,利用农村工业遗留的矿山、厂房、设备等农村工业遗产,开发博物馆、遗址公园、创意产业园、乡村民宿等旅游产品,既使农村工业遗产通过由过去的工业生产功能向现今的旅游功能的转换焕发出新的活力,又丰富乡村旅游产品供给的类型,形成吸引游客的新看点。
(二)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
一是有助于促进乡村产业振兴。农村工业遗产旅游开发有助于将区域农村工业遗产的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推动农村工业遗产富集地区一二三产业的融合发展,进而促进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尤其是对于贫困地区而言,农村工业遗产旅游开发能提供就业岗位,促进农民增收,有助于推进旅游扶贫,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
二是有助于促进乡村文化振兴。一方面,有助于促进农村工业遗产保护,进而维护乡村风貌,延续乡村文脉,突出地方特色,改变“千村一面”的乡村面孔。另一方面,一些地方依托农村工业遗产开展的艺术乡建活动,推动了农村工业遗产的活化利用,改善了农村人居环境,提供了新的乡村公共文化空间,丰富了乡民的精神文化生活,提高了乡民文化素质,增添了乡村的文化魅力,进而形成了乡村特色文化旅游资源〔3〕。
三是有助于促进乡村生态振兴。农村工业生产往往会对农村的生态环境造成污染与破坏,尤其是对以资源开采和初加工为主的乡镇工业生产来说,这种问题就更为突出。有学者提出,“乡镇企业的前身是社队企业。在计划经济体制下限定农村发展的‘五小工业’多为重污染型产业,因此使其具有先天不足的缺点。改革之初,农户有了经营非农产业的权利,但价格扭曲尚未消除,于是形成了谁拥有资源加工权,谁就获得政策性利润的局面,从而造成了乡镇企业一哄而起、遍地开花。这种后天失调,又使乡镇企业具有数量多、规模小、零星分布在农村中的特征,也造成了乡镇企业污染点多、线长、面广,难以治理等一系列问题”〔4〕。随着农村社会经济的转型发展,很多乡镇企业倒闭或外迁,而其遗留下的工业废弃地等给當地带来了一系列的环境和社会问题。如若对其进行直接拆除处理,废旧农村工业厂房、设备等的拆除工作不仅会增加经济耗损,而且会产生大量的工业垃圾,造成环境的二次污染。旅游开发对农村工业遗产地的生态修复工作提出了高要求,并能为之提供资金保障。通过农村工业遗产的生态修复与旅游再利用,有助于将“生态包袱”转变为“绿色资源”,改善农村工业遗产地生态环境,推进农村绿色发展。
三、农村工业遗产旅游开发的困境
当前,我国农村工业遗产旅游开发取得了一些进展和成绩,一些地方因地制宜探索出了工业博物馆模式、工业遗址公园模式、创意产业园区模式等可行的农村工业遗产旅游开发模式,涌现出江苏无锡中国乡镇企业博物馆、四川嘉阳国家矿山公园、山东德州崔杨村的崔杨美术馆、江苏昆山祝甸村的古窑文化园等一批农村工业遗产旅游的优秀案例。但是,我国农村工业遗产旅游开发目前仍处于起步探索阶段,面临以下现实困境亟待破解。
(一)政府重视不足
由于农村工业遗产大多具有公共产品的属性,因此其旅游开发需要政府的重视和支持。再加上一些农村工业遗产具有位置偏远、交通不便、基础设施落后、人才与资金缺乏等劣势,使其旅游开发面临诸多限制因素,而这难以通过市场机制得到解决,需要政府发挥其宏观调控作用,运用行政、经济、法律等手段,推动农村工业遗产旅游开发工作的顺利开展。但是,一些地方政府对当地特色农村工业遗产的旅游开发工作不够重视,未能在规划编制、政策制定、资源普查、资金投入、市场监管等方面做好农村工业遗产旅游开发的引导扶持工作,从而致使农村工业遗产陷入保护不力、开发不足的困境,进而造成农村工业遗产资源的破坏与浪费。
(二)旅游的开发性破坏
农村工业遗产旅游开发应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处理好农村工业遗产保护与改造利用的关系,从而使农村工业遗产既能够延续其历史风貌,又可以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进而成为具有独特魅力的特色旅游吸引物。在此过程中,以商业利益为主导的旅游开发行为离不开政府、专家学者、社会公众等合理有效的引导与监督,否则旅游开发者和经营者因短期经济利益追求等原因而产生的不当行为,会对农村工业遗产造成开发性破坏。例如,在对农村工业遗产进行旅游开发的过程中,旅游開发者和经营者为了引入娱乐、展览、演出、艺术创作等新的商业项目,往往会对农村工业建筑实施改扩建、空间重组等更新改造措施,而这如果过度失当,就会破坏农村工业建筑的原有风貌乃至对其造成不可逆的损害,进而导致农村工业遗产的原真性和完整性受损。
(三)旅游品质亟待提升
一是旅游项目同质化问题突出。当前,由于农村工业遗产旅游开发偏重硬件设施建设,所以农村工业遗产旅游项目也大多停留于观光游览的初级层次,存在功能单一、质量粗糙、活动策划重视不够以及现代科技手段运用不足等诸多问题,导致参与性、体验性、创意性的旅游项目少,从而对游客缺乏吸引力。此外,农村工业遗产旅游项目与区域自然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整合的欠缺,导致它们之间的协同效应难以发挥,农村工业遗产旅游项目的同质化问题日益凸显。
二是旅游知名度较低。当前,我国知名度高的农村工业遗产旅游品牌偏少,多数农村工业遗产旅游产品存在宣传推介力度不够、营销方式单一、区域旅游合作不足等问题,从而导致农村工业遗产旅游难以有效融入区域重点旅游线路,进而制约了农村工业遗产旅游知名度和影响力的提升。
三是旅游服务质量欠佳。旅游服务质量是影响游客旅游体验满意度的重要因素。当前,农村工业遗产旅游开发者和经营者多为农村工业企业或集体组织,虽然他们在农村工业遗产旅游开发方面摸索了一些经验,但在旅游服务的专业化和规范化方面还存在明显的短板。而且在农村工业遗产旅游开发的过程中,聘用农村工业企业员工或当地乡民作为旅游服务人员,是旅游开发者和经营者鼓励农村社区参与的常用方式,但这些员工或乡民大多未受过专业的旅游培训,其旅游服务的专业性、规范性水平较差,从而导致农村工业遗产旅游服务质量欠佳。
四、农村工业遗产旅游开发的对策
面对农村工业遗产旅游开发存在的现实困境,政府、企业等相关主体要对症下药,采取针对性措施来化解困境,以促进农村工业遗产旅游的有力有序发展。
(一)加大政府支持力度
一要科学编制农村工业遗产旅游开发规划。农村工业遗产旅游开发应坚持规划先行,科学编制区域农村工业遗产旅游开发规划,或在省、市、县、乡镇各级各类工业旅游发展规划、乡村旅游发展规划中编制农村工业遗产旅游开发专项规划,从而为区域农村工业遗产旅游的开发工作指明方向。各级地方政府要统筹规划,根据自身资源禀赋与市场供求状况,有重点、有步骤地开展本区域农村工业遗产的旅游开发工作,避免由于盲目发展、重复建设、无序竞争所造成的资源破坏与浪费,从而实现农村工业遗产旅游差异化协同发展的格局。
二要完善相关法规政策。根据国家工业遗产保护利用的相关政策法规,各地政府应根据自身实际建立健全相关法规、标准、条例,或在各级各类工业遗产管理办法、工业旅游示范基地评定办法、工业遗产保护利用实施方案等相关办法、实施方案中补充与农村工业遗产开发相关的内容,规范农村工业遗产开发及相关管理工作。例如,要建立完善专家咨询制度、公众参与制度、决策责任制度,规范与农村工业遗产开发相关的“拆、改、建”等改造利用工作,以防止对农村工业遗产的开发性破坏,从而为农村工业遗产旅游开发工作提供法制保障。此外,要制定促进农村工业遗产旅游开发的配套政策,在土地、资金、人才、税收、基础设施及旅游服务设施建设等方面给予支持和倾斜,为农村工业遗产旅游开发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
三要开展资源普查与认定。首先,各级政府相关部门要组织开展农村工业遗产的资源普查工作,摸清本区域农村工业遗产家底,掌握其类型、数量、分布、保护与利用现状等基本情况。为此,要通过文字、图片、影音等多种形式,记录整理本区域农村工业遗产信息资料,建立农村工业遗产档案数据库,为区域农村工业遗产旅游开发工作提供科学依据。其次,在资源普查的基础上,各级政府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可结合区域实际,制定农村工业遗产申报、认定的政策文件,组织开展农村工业遗产的申报、认定工作,逐步建立省、市、县三级农村工业遗产名录体系,为农村工业遗产的开发工作奠定基础。
四要提供资金支持,拓宽投融资渠道。一方面,要将农村工业遗产旅游开发纳入政府财政预算,通过政府的财政投入产生示范和引导效应;另一方面,要制定土地、税收等方面的优惠政策,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农村工业遗产旅游开发,从而建立多元化的投融资体系,形成“政府引导、社会参与、市场运作”的农村工业遗产旅游开发格局。
(二)做好旅游开发适宜度评估,推动形成多层次开发模式
农村工业遗产为旅游提供了特色文化资源,但受其自身特点和外部环境因素的制约,并非所有的农村工业遗产都适宜进行旅游开发。因此,农村工业遗产旅游开发要注重在资源普查的基础上做好农村工业遗产的旅游开发适宜度评估工作,并按照旅游开发适宜等级的高低对其进行科学分类,从而明确区域农村工业遗产旅游开发的重点与时序,形成农村工业遗产旅游的多层次开发模式。
一要对农村工业遗产旅游开发适宜度进行科学评估。所谓农村工业遗产旅游开发的适宜度评估,就是指从农村工业遗产旅游开发的各种影响因子中选取恰当的评估指标,并基于此构建农村工业遗产旅游开发适宜度评估指标体系和评估模型,进而根据一定的评估标准和方法,对农村工业遗产的旅游开发适宜度进行综合评估的过程。为此,要在有关学者对农村工业遗产旅游价值评价问题实证研究的基础上,构建农村工业遗产旅游开发适宜度评估指标体系与多层次灰色综合评估模型。例如,可把评估指标分为内在条件和外部条件两部分,内在条件包括农村工业遗产本身所具有的历史价值、社会价值、精神价值、审美价值、科技价值、经济价值等6个评估指标,外部条件则包括与旅游开发相关的基础设施、社会环境、市场区位、区域文化特色、所属地生态环境质量等5个评估指标〔1〕216-234。通过对农村工业遗产的旅游开发适宜度进行科学评估,有助于为区域农村工业遗产旅游开发措施的制定与实施提供科学依据。
二要形成农村工业遗产旅游的多层次开发模式。农村工业遗产旅游开发应遵循可持续发展理念,在做好农村工业遗产旅游开发的可行性调研、评估与论证工作的基础上,对区域农村工业遗产资源进行科学分类,并据此对其开展旅游开发工作。为此,要对以下不同类型的农村工业遗产采取相应的旅游开发措施。首先,低适宜度等级的农村工业遗产。此类农村工业遗产占比最高,且大多面临较为严峻的保护危机,短期内尚不具备进行旅游开发的现实条件。对此,政府相关部門要按照相关法律法规要求,根据农村工业遗产现实价值、濒危程度的不同,区分轻重缓急与先后主次,稳妥有序地开展农村工业遗产的抢救性保护工作,延缓或补救因自然原因而导致的资源损坏,防止因追求短期经济利益等人为原因而导致的人为破坏,也为将来条件成熟之际可能进行的旅游开发工作存续资源。其次,中等适宜度等级的农村工业遗产。此类农村工业遗产开发利用的价值较高,其旅游开发具有较好的现实条件,可在有效保护的基础上审慎适度地对其开展旅游开发工作。最后,高适宜度等级的农村工业遗产。此类农村工业遗产要重点扶持、优先开发,可通过打造精品农村工业遗产旅游项目,树立特色农村工业遗产旅游品牌,构筑区域农村工业遗产旅游的差异化竞争优势,从而充分发挥农村工业遗产旅游开发在促进乡村经济、社会、文化、生态发展等方面所具有的积极效用。
(三)补短板强弱项,着力提升旅游品质
一要打造高质量农村工业遗产旅游项目。一方面,要优化区域农村工业遗产旅游项目的类型结构。除了传统的观光类农村工业遗产旅游项目,政府、企业等相关主体应根据农村工业遗产自身的资源禀赋和市场供求状况,加强农村工业遗产与周边其他自然和人文旅游资源的联合,因地制宜地开发知识性、趣味性、体验性、互动性、参与性强的科普类、研学类、探险类、度假类等特色农村工业遗产旅游项目,从而构建区域特色鲜明的多元化农村工业遗产旅游项目体系。另一方面,要推进农村工业遗产旅游精品项目建设。政府相关部门要根据区域实际,通过支持资源禀赋好、基础设施完善、旅游服务体系健全的农村工业遗产旅游项目申报创建A级景区、特色小镇等,培育一批农村工业遗产旅游精品项目,从而推动区域农村工业遗产旅游提质增效。
二要大力提升旅游知名度。一方面,要创新营销方式。政府和企业要各司其职,开展农村工业遗产旅游宣传工作,将政府的宏观形象宣传与企业的微观产品营销有机结合,以提高区域农村工业遗产旅游的知名度。政府要着重于开展区域农村工业遗产旅游的整体宣传与推介,通过“打包宣传、整体营销”的方式塑造区域农村工业遗产旅游整体形象。如可组织农村工业遗产旅游单位参加国内外相关展会,以推介区域重点农村工业遗产旅游项目。企业则可以利用旅行社和在线旅游平台等中间商,文旅博览会、交易会等会展平台,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新媒体、自媒体等互联网资源,多渠道、多形式地开展农村工业遗产旅游项目的品牌宣传。另一方面,要加强区域旅游合作。由于我国农村工业遗产的单体规模普遍较小,单项的农村工业遗产旅游项目也往往势单力薄,故单打独斗式的开发方式难以形成农村工业遗产旅游的规模优势和品牌效应。为此,应注重区域旅游资源的整合。尤其对于农村工业遗产资源较为丰富的地区,政府、企业等相关主体应整合区域内优质农村工业遗产资源,推出一批特色鲜明的农村工业遗产旅游项目,打造农村工业遗产旅游项目集群,并使其有效融入区域重点旅游线路,从而形成农村工业遗产旅游的区域联动效应,进而做大做强区域农村工业遗产旅游品牌。
三要加强旅游人才队伍建设。要加强内部人才培养和外部人才引进,不断提高农村工业遗产旅游服务队伍的综合素质和服务质量。一方面,要制定完善的农村工业遗产旅游领域服务规范与标准,开展多层次、多渠道的农村工业遗产旅游培训。文化和旅游等政府部门及相关企业应将农村工业遗产旅游人才培育纳入培训计划,加强对管理人员、经营人员、服务人员等的专题培训,培养管理水平高、服务技能强的农村工业遗产旅游从业人员队伍,以提升农村工业遗产旅游服务的专业化、规范化水平。另一方面,要开展农村工业遗产旅游创客行动,优化人才引进政策条件,为创客和创意企业搭建良好平台,吸引文化艺术人才、青年创业团队等各类创客投身农村工业遗产的保护与旅游开发工作,从而为农村工业遗产旅游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参 考 文 献〕
〔1〕王 慧.中国农村工业遗产保护与旅游利用研究〔M〕.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2014.
〔2〕徐有威,张 胜.小三线工业遗产开发与乡村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以安徽霍山为例〔J〕.江西社会科学,2020(11):138-145.
〔3〕韩 晗.乡村文化振兴背景下公共阅读空间的构建路径研究——以农村工业遗产改造更新为视角〔J〕.出版广角,2021(18):26-29.
〔4〕杨晓光.中国农村工业发展及其区域效应〔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1:49.
责任编辑 徐 芳
〔收稿日期〕 2022-02-28
〔基金项目〕 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17CLYJ34)。
〔作者简介〕 张中波(1984-),男,山东泰安人,济南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副教授,文学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旅游规划与景观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