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叙事空间理论的传统村落空间营造策略
——以桂林江头村为例

2022-04-27 02:31叶怡君桂林理工大学土木与建筑工程学院硕士研究生
建筑与文化 2022年4期
关键词:江头理学观光

文/叶怡君 桂林理工大学土木与建筑工程学院 硕士研究生

龚 克 桂林理工大学土木与建筑工程学院 副教授(通讯作者)

张哲铭 桂林理工大学土木与建筑工程学院 硕士研究生

引言

传统村落空间是村落叙事的重点场域,也是当地民俗文化、生活习惯的重要载体。但是,我国城镇化进程加快、现代社会生活向村落渗透和农业社会快速转型等问题,造成人们对传统村落文化认同感和认知感丢失,如何在城镇化发展的同时继承传统文化,成为社会的热点。因此,文章以桂林传统村落江头村为例,引入叙事空间理论,将江头村传统文化通过叙事的方式在空间中凸显出来,体现村落的特色。

1 叙事空间理论与传统村落空间

1.1 传统村落空间的叙事性

叙事就是将重要事件以文字、影像、空间等多种“讲故事”的形式保存下来并流传至今[1]。本文讨论的“叙事空间”,主要具有三个方面的含义:场景性、顺序性和意义性[2]。叙事是对传统村落重要事件的挖掘,村落空间通过叙事进而梳理出故事的时间、地点、人物和事件的发展顺序,完整的叙事空间能向大众传播正能量,具有很大意义。

传统村落空间作为血缘和地缘结合的特色空间[3],不仅有家族兴衰中人、事和物的痕迹,而且也是传统村落不同发展阶段中民俗文化的窗口。传统村落内的建筑物、景观等并非刻意建造,而是在当时社会背景下应运而生,并成为每个村民的集体记忆。因此,传统村落空间不仅是岁月的象征,更是历史的记录者,具有较强的叙事性。

1.2 基于叙事的空间组织路径

叙事的最终目的是将故事讲述给人民大众,因此传统村落空间叙事路径就是如何从传统村落挖掘出讲述要点的过程,并用最佳的叙事手法以传统村落空间为载体传播故事[4]。首先,提炼传统村落的叙事要素,村落的叙事要素往往与社会生活相关,叙事要素主要是村落历史、传说庆典、集体记忆;其次,对空间的叙事要素进行分析,寻找其连接性与相似性,确定叙事的主题;最后,通过参考舞台文学作品等不同领域的场景模式,用开始、发展、高潮和结尾四个阶段模式将叙事要素串联起来,最终完成传统村落叙事空间结构的建构。针对传统村落空间引入叙事空间理论,一方面能对传统村落文化进行整合与利用;另一方面,沉浸式的旅游能使人们更深刻地理解传统村落文化,增添旅游乐趣。

2 江头村叙事空间内容的构建

2.1 叙事要素的挖掘

2.1.1 重要事件整合

传统村落叙事空间的叙事要素与乡村社会、文化、历史等属性相关联,根据其表现形式可分为:历史事件类、人物纪念类、世俗生活类、典故传说类[5]。江头村位于桂林市灵川县,作为第一批国家级传统村落,建筑历史悠久,山环水绕,独具特色。历史事件影响着整个村落的发展方向,是叙事的重要部分;人物纪念类中的历史人物代表他们身上有值得后辈学习和传承的品质;世俗生活类中的事件反映了一个时代的特征,是了解过去的重要途径;典故传说体现了村民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具体的事件如表1。

表1 江头村重要事件归纳表(表格来源:作者自绘)

2.1.2 文化要素提炼

江头村村民作为著名理学家周敦颐后人,他们发扬儒家、道家思想,在继承理学精髓的同时融入当地文化,形成自己独特的“爱莲文化”。周氏弟子在理学文化的影响下勤学苦读,还对自己的道德修养进行培养,使江头村成为著名的“才子村”“百年清官第一村”。村内许多物质和环境也折射出理学文化,如村内的两座贞节牌坊代表着女子的高风亮节、勤俭节俭;村内的字厨塔代表着周氏弟子对书籍、文字的爱惜,每月的初一、十五都要收集断简残编的书籍等到此处焚烧。其他的桥、亭、古井、巷道等空间也折射出理学文化的思想。

2.2 叙事主题的确定

江头村中周氏理学文化影响较深远,这是江头村的重要记忆点。因此,以体验理学文化为总体叙事主题,通过理学文化体验廊和甘棠江历史休闲观光廊串联多个重要的叙事线索,确定理学文化体验廊主题——“前世今生”“家风传唱”“一举成名”和“归隐田园”,甘棠江历史休闲观光廊主题——“勤学苦读”和“芙蓉出水”,形成起承转合之势(图1),打造文化体验游线、休闲观光游线等空间路径,为游客和居民打造一个理学文化的空间。

图1 叙事主题分析图(图片来源:作者自绘)

2.3 叙事空间结构的构建

根据叙事空间的理论,建立江头村叙事空间结构体系。在时间的角度下对江头村叙事要素进行整合,归纳出爱莲、科举、建筑、景观等线索。从空间的角度,将这些重要叙事线索与空间环境建立联系,根据爱莲文化梳理出祠堂空间,根据科举文化梳理出闺女楼、太史第等建筑空间,根据景观特色梳理出山、水、田、园等空间,形成理学文化体验廊、甘棠江历史休闲观光廊两条叙事廊道,最终搭建出江头村整体理学文化空间的叙事框架(图2)。

图2 叙事结构构建图(图片来源:作者自绘)

3 叙事空间理论下江头村空间营造策略

3.1 以史为主,凸显理学文化体验

根据叙事空间场景的起承转合原则,选取理学文化氛围较浓的空间,打造理学文化体验廊。主廊的“开始”为村口,村口有展示村落特色的重要功能,因此,将其改造成“前世今生”主题的历史文化长廊,再现江头村从古到今发生的大事件,让人们了解江头村;“发展”在爱莲家祠,家祠是展示家风家训的窗口,以“家风传唱”为主题打造“爱莲文化”体验区,使它成为“桂林市理学文化学习基地”。“高潮”在传统民居片区,在此引入叙事空间理论后还原民居功能,以“一举成名”为主题凸显理学文化。将废弃的建筑改造成理学博物馆、展览馆。游客可进入“闺女楼”“太史第”等建筑,体验历史人物的生活。将特色鲜明的秀才巷、举人巷改造成理学文化商业街,营造江头村的商业氛围。最后,以长寿井作为“结尾”空间,以“归隐田园”为主题,寓意入仕多年后回归田园生活,使游人有回归田园生活的自然之趣,畅享“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之悠闲,感受井水的清甜,从而置身于故事当中。

3.2 以水为次,营造舒适空间环境

江头村位于甘棠江和护龙河边上,以河为廊联系两岸的叙事空间,打造甘棠江历史休闲观光廊。以“前世今生”为主题的村口作为“开始”,接着利用码头,依托河流开辟水上观光游线路,沿途增设游船停靠点,提升滨河景观带的品位。以字厨塔与护龙桥作为观光廊的“发展”,以“勤学苦读”为主题,亲身体验将断简残编的书籍放到字厨塔里燃烧,以表示对文化知识的尊重,让游客倾听周氏弟子勤学苦读的故事。莲花池作为观光廊的“高潮”,以“芙蓉出水”为主题,游客可体验下池挖藕的乐趣,两边设置“莲花”为主题的风情商业街,可售卖莲花制作的小吃、文创产品等。最后,以“归隐田园”为主题的古井空间作为叙事的“结束”。

3.3 以慢为廊,打造空间连接桥梁

江头村道路交通复杂。由于历史原因江头村的断头路较多,特色叙事空间较分散,不利于游客的游览路线规划。通过增设滨水步道、特色巷道来构建慢行交通网络,保证了江头村叙事空间的连续性,方便居民的日常交往。此外,道路指示牌、路灯等的设计融入理学文化的设计元素,使游客真正进入一个“理学文化”的空间。以慢行步道推动传统村落的活力提升,构筑一个交通便捷、古色古香、可讲述故事的传统村落空间。

结语

如今,公众与传统村落的距离感越来越远的原因在于文化认同感和认知感的匮乏。因此,基于空间叙事理论探讨村落空间设计策略,是城镇化进程加快的背景下弥补公众对传统村落的认知,提升文化空间设计的“可读性”与“感染力”的途径。本文以桂林江头村为例,提出“以史为主”“以水为次”“以慢为廊”三大叙事空间策略,从多方位、多角度将理学文化这一中国故事娓娓道来,这对游客、村民认识传统村落、唤醒乡愁有重要的意义。

猜你喜欢
江头理学观光
宋代书院的理学图书出版与理学思想传播
传统接续与理学嬗变:明代洛阳“文人结社”浅探
文理学人
《吉林大学学报(理学版)》征稿简则
适合观光采摘的主要果树品种
江头河社区的巨变
一首诗
我国商务观光的发展现状及前景
荡秋千
坐小火车去观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