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雪芳
生活中处处是美,但是好多孩子却欠缺一颗敏感的心,对周围美好事物常常熟视无睹。我们利用综合实践课的优势,教师和孩子们一起在筷子的世界中走了一个来回,享受了一顿精神的美餐,唤醒学生在美好事物面前的惊奇和兴奋,提高孩子接受教育的能力,创造了一个孩子愿意接受教育的可能性和现实性。
在学校生活中,教师总是要面对一些让我们束手无策的孩子,他们對教师的批评也好、表扬也好都无动于衷,对周围的同学、老师、家人抱着一种冷漠的心态,对周围的事物麻木不仁。该怎么打开他们的心灵,让他们能感受惊奇、神秘,能拥有一颗柔弱的心,能敏锐地察觉出他人的情绪变化,从而成为一个易于接受教育的人?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小孩在发现自己周围的美,并对这些美而感到非常兴奋、赞叹的时候,这宛如在照镜子,会观察到人的美。孩子对美的这种感受越早,对美的惊奇越精细,他的自尊感就越高。
生活中处处是美,但是好多孩子却欠缺一颗敏感的心。我们利用综合实践课的优势,引领孩子走进生活,从平凡中感受不平凡,拥有成为“美”的人的良好愿景,自觉、自愿找到并走向通往愿意接受教育的大门。
筷子是生活中毫不起眼的物件,在它身上却承载着许多的美,能有效地引起人们对美的向往和渴望。基于此,综合实践课上,教师和孩子们一起在筷子的世界中走了一个来回,享受了一顿精神的美餐,唤醒学生在美的面前的惊奇和兴奋,提高孩子接受教育的能力,创造了一个孩子愿意接受教育的可能性和现实性。
一、自主阅读感受美
学校一直在提倡创建书香校园,目的在于引导孩子们喜欢阅读,能真正和书交朋友,只有在书海中遨游过的人,才能拥有创造力和丰富的想象力。
近期,一直在观察班级里的孩子们,他们在课余主动地拿起书本的机会是少之又少,绝大多数时间,他们挤在一起打打闹闹,然后由开玩笑演变成真正的打架。这就是无所事事所造成的后果,更为严重的是不动脑筋的、无聊的举动多了会直接影响学生的思维,阻碍学生的成长。
孩子们精力充沛,有大量的闲暇,让阅读充实他们的业余生活,那是多么美妙的事情啊!雷夫说:“要让孩子在长大后成为与众不同的成人——能考虑他人、心胸开阔、拥有和他人讨论伟大想法的能力——热爱阅读是一个必要的基础。”热爱阅读不是天生具备的,需要大人的指导,教师在这方面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所以,在研究筷子的历史这一个小课题时,需要孩子们查询相关的资料,我就和孩子们一起阅读,用自身的阅读体验感染孩子、用自身的阅读经验引导孩子,学会在书本里去认识筷子、了解筷子的前世,能感受到小小的筷子所蕴含的知识和情感,从而感受到阅读带来的快乐。
在家长的帮助下,我们将住在同一小区的同学组成阅读小分队,围绕“筷子”给自己的小分队取名,利用外在的形式推动学生内心的需求,取名过程就是学生阅读和思考结合的过程,为自主阅读打开了通道。
每天一放学和节假日,孩子们轮流到一个小分队成员的家中,分享自己的阅读心得,讲讲阅读中的有趣故事,每两周评选一次“我是称职的小主人”、“我是受人欢迎的小客人”、“我是阅读的主角”等,有些看上去和阅读没关系,但是恰恰是这些没关系的评比,让孩子们感受到阅读是生活本身,阅读是生活的必需品。
1.自主购买图书扩视野
俗话说得好:自家烧的饭更香!在购书环节,让孩子们围绕主题“筷子”各自在网上购书,同时要求孩子们准备好在课堂上夸夸自己购的书,夸什么?如何夸?都不做规定,目的只有一个:只要孩子们能认真的阅读自己购买的书。
没有了限制,孩子们沉浸在自己的书本里,在课堂上展示自己购买的书时,由于有了真正的阅读,从内容到形式,展示就有了深度。作为奖励,将同学们共同推荐的书本作为《全班共读》再次阅读,学生很开心:我们自己的书!这一个环节拉近了学生和书本的距离,孩子们觉得阅读成了自己的生活所需。
2.自主表达理解重个性
社会的进步,接收信息的途径越来越广,书本是最需要思考的途径,学会了思考,文字才能演变成一幅幅生动的画面、有趣的场景,所以,指导学生思考是指导学生学会阅读、热爱阅读的基础,在课堂上,需要我们每一位老师都有机渗透方法的训练,这并不只是语文老师的责任,学会思考、学会阅读,对学生的任何学科的学习都有着重要的作用。
综合实践课的优势就是整合各科的特色,为了让孩子们学会精读,利用逆向思维,用表达形式的个性化促进孩子们走入书本、深度阅读。
初分章节:学会归纳只有在实践中形成,第一遍阅读后,和大家一起讨论,这本书主要介绍了筷子的哪些方面?孩子们畅所欲言,将自己的答案全都呈现在黑板上,然后师生一起删删减减,重复的擦去,同类的放在一处,将归纳的思维过程清晰的展现在孩子们的面前,思考让孩子们有了灵感,接受新知识更加容易,名称的变更、筷子的由来……共十个方面的内容构成了走进筷子历史的十个研究小课题。
细读内容:班级分成十个阅读小组,将相关的内容有机整合,互相补充,形成各自的内容板块,这是一种深度阅读,引导学生学会将大量的知识浓缩成最为简单的、直观的内容,这也是概括能力的培养途径。内心有了需求,孩子们对于老师提供的学习方法自然而然地接受,并乐于在学习中运用,分组阅读、寻找关键词……语文老师一直抱怨孩子们不会阅读在这里得到了有效的克服。
个性呈现:展示各自的阅读成果,是建立在前期深度的阅读和发现中,形式各显神通,孩子们的创意很多:运用思维导图展现内容的构成;用旅游图介绍筷子的制作过程;用连环画讲述筷子的故事……展示的过程蕴含了学生对拥有丰富生活经验的人的敬仰之情;对中国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的敬佩之感。
二、积极思考体验美
雷夫说:“勤勉、思考和快乐合为一体,创造出我们理想中的高质量教育。”他的话与孔子的“乐学”主张有点相似。运用各种方法,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关注自身,学会思考、乐于思考,这样的教学,学生一定喜欢。以往在我的综合实践课上,关于研究的小课题,学生参与的热情总是不高,缺乏动力,活动有点应付了事:愿望不足、观察生活不深、撰写心得缺少创意等等。所以,让孩子们积极思考是让孩子们保持研究热情的最便捷的、最有效的方法。
1.思考的基石是惊奇
小学生的天性是爱好奇妙的事物,当知识不再是干巴巴的文字出现,而是以带有探索的外表出现,学生一时的好奇就能激发学生研究的热情。好奇以思考做基础才能有内驱力,驱使孩子去学习、去研究;思考以好奇为开头,学生不再畏惧,而是以一种积极的心态去学习、去探究,这样,研究不再是高高在上的,而是一種生活需要、学习需要。
筷子对于学生而言是熟悉的、平凡的,如何唤起学生思考的激情呢?在第一堂课,老师事先编排了一个情景剧,情景剧里有歌有舞,多变的场景设计让孩子们兴趣盎然,当一位原始人面对着一锅热汤,犯了难:“这么烫?我怎么吃到里面的菜肴呢?谁来帮帮我?”
孩子们情不自禁的喊道:“筷子。”情景剧在这儿停了片刻,充分给与学生讨论的时间,然后再继续。
此时,情景剧中语言的美是最直接的,它引领着肢体动作一一呈现:筷子是手指的延伸;手指的灵活带动脑子的灵活,促使筷子的逐步成熟…….
情景剧如同一把火柴,点燃了学生的热情,他们的一个个问题的抛出就是一个个小课题的形成,当他们一一领取课题后,那种迫不及待是久违了的情景:我是小主人,我会思考,我会研究。
2.思考的法宝是身边小事扩大化
研究不是目的,它只是一个过程,丰富着学生的经历与体验,还原事物在现实生活中的本来状态,让学生的发展在生活中真实发生。筷子虽小,我们将他扩大化,赋予它有意义的经历,一次研究就是一次思考过程,在积极的思考中引领孩子们经历生活,感受变化。
让积极理解真正发生。真理越辩越明,关于一次性筷子的利弊,孩子们都能根据生活中的经验说个一二,但是,逻辑性不强,震撼力不够。
我们采用辩论赛的方式,全班同学分成正反两组,每组围绕自己的研究论点,收集材料、撰写辩词、现场解说、当面反驳等多个环节,通过真实的辩论赛将学生的思考引向深层、理解辩证。为了提高活动的质量,我们和学校电视台合作,将现场录播,在全校师生中播放,受到了全体师生的欢迎,成功的喜悦让孩子们对于思考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让实践运用真正发生。小学生使用筷子的现状研究中,我们设计四个环节:观察现象;分析原因;寻找对策;比较深层感受。师生共同研究中,教师始终关注研究的过程就是思考发生的过程,引领孩子们在感受、学习、体验、模仿中,还原生活、厚实阅历、丰富经验,进行着有趣的实践,将学习和生活合二为一,将学生的兴趣点建立在研究本身、思考本身。
做家庭的小主人很受家长的欢迎,家长的肯定让孩子们更加充满信心。他们是筷子卫生的维护者、使用的倡导者、公筷的推广者……一封封倡议书、一张张海报来自孩子们生活中的感受,当他们看到自己的成果在学校推广、得到餐厅的认可,小孩子瞬间长大了。
三、帮助他人创造美
可以说,绝大多数的发明创造是自身的需求,更是他人的需求。同样的,筷子的发明也起源于人的需要。创造不仅是智力的较量,更是内心深处对人类的关注,它植根于善良和柔软的心灵里。
1.用他人的眼光看世界
在筷子的研究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关注的重点是:发现问题和发现各种关系。只有站在他人的角度去看待生活、看待问题,才能有细致、深刻的发现。
筷子的发明来源于生活中的实际需要,在“未来的筷子”创作中,首先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发现生活中的问题。我们开展了以“谁的小眼能聚光”为主题的实践活动,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和体验,一个个有意义的问题呈现了:筷子太长,携带不方便;家中人多,如何有效区分筷子的使用人……问题并非是空穴来风,而是学生在关注、在体会他人的想法中产生的,这样的活动越多,越能激发学生潜在的善良,为孩子们构筑柔软的内心世界,这是一个人成长的根基。
2.提升活动的附加值
随着对筷子研究的深入,孩子们的感动也越深,在教学中教师总是渗透着对学生思想品德的无声教育,而且要结合得巧妙:那就是努力的提升每一次活动的附加值。
以完成“未来的筷子”创作为例,完成作品不是主要目的,活动的过程才是关键,让孩子们每次的活动都建立在遵守规则、感受成功中。
前期准备:重点是唤醒学生的制作期待:我们把上期的学生作品展示给学生看,一幅幅生动别致的作品让学生跃跃欲试。
制定规划:教师并不急于让学生制作,而是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如何操作,会让作品完成的更精致?教师与学生一起分析、制定操作方案;在这中间,老师的率先垂范很重要,教师用自己的言行影响着学生:做事一定要说到做到。
合作完成:这不是为了节约,更主要的是创设平台,让学生在情境中学会互相合作、配合,轮流体验不同角色的感受,小心翼翼地对待自己的同学和作品,深层的体验中孩子们学会了“团队精神”和“同情心”。
分享作品:学生之间互相欣赏,而不是分出高低,不同的作品有不同的意义,活动的意义在于让每一位学生能感受到自己的努力付出应得的价值。
生活中处处是美,我们利用综合实践课的优势,让我们的孩子学会思考,拥有一双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用生活中细小的美滋润孩子的心田,成长只有建立在柔软、善良的土壤中,孩子才会敞开心扉,愿意接受教育,他们的成长才是茁壮的、健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