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玉林
摘要:考察应用型院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发现应用型院校大学语文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运用语言、文字进行交流、沟通的实际工作能力。设置实践活动环节,构建大学语文游戏竞赛教学模式,以期实现应用型院校大学语文教学目标。
关键词:应用型院校;大学语文;游戏竞赛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22)02C-0043-04
一、应用型院校大学语文教学现状
千秋基业,人才为本。“十四五”期间,应用型高等教育必将更大发展,应用型院校的教学必须以实践为抓手,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培养大国工匠,走专业型之路。应用型院校大学语文课程的教学目标是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传承中华优秀文化,增强学生爱国情怀,培养学生实际的口语、文字表达和运用能力,以促进学生实际工作中交流、沟通、协调能力的提高。核心目标是为专业学习服务,为学生将来进入职场提供语文能力与水平支撑。
多年来,应用型院校在大学语文的授课教学中,一般都是老师站在讲台上,解读经典文本。课堂强调灌输,教师讲,学生听。教学形式单一,效果不甚理想,无法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这背离了应用型院校的培养目标,也没有考虑到应用型院校的学生实际。
新时代如何实现应用型院校大学语文与专业培养目标的契合,是每一个语文教师必须深入思考的问题。以安徽新闻出版职业技术学院为例,笔者通过与学生交流,深入研读相关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结合应用型院校培养目标,明确了应用型院校的大学语文课应注重学生中华经典的积累,爱国情怀的塑造,优良传统的传承等。要加强语文能力的实际工作应用,加强对学生语言思维应变能力的训练、培养,教师可以尝试运用游戏竞赛的教学模式,精选经典文本,重点挖掘经典文本中游戏竞赛元素,设置游戏竞赛实践活动环节,组织学生参与。教师依据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大学语文课程教学大纲,构建游戏竞赛教学模式,精心设置游戏竞赛项目。课前,教师是策划师,策划游戏竞赛实践活动方案,学生是建议者,提供游戏竞赛方案建议供教师参考;课中,教师是导演,指挥,指导学生表演,学生是演员,展示、竞赛;课后,教师是思想家,总结、反思得失,学生是发问者,问自己“我在游戏竞赛活动中表现如何?我的收获是什么?我的不足是什么?”撰写此次实践活动小心得。
二、游戏竞赛教学模式构建
安徽新闻出版职业技术学院的大学语文课在包装、自动化、物联网、会计、建筑室内、视觉传达、党务等专业开设,而新闻传播类专业有专门的中国文化等课程,不开设大学语文课。包装、自动化等专业的学生学习大学语文,除了提升人文素养外,将来进入职场时也能更好地与人交流、沟通,提升实际的人际交流、沟通能力。授课中,教师鼓励学生积极阅读,吸纳传统经典的精华,从经典中获取智慧,拓展视野,启迪心灵,更好地服务专业学习。教师可以设置游戏竞赛专题,如自我展示、活动主持、竞聘演讲、讲党史故事、好书(人)推荐、经典朗诵、主题辩论、商务谈判、成语接龙、诗词大会等。根据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确定的本专业人才核心能力要求不同,各专业具体游戏竞赛构建的教学内容侧重也有所不同。
(一)构建思路
本着学生为主体,教师是组织者、管理者、协调者的教育理念,充分调动学生,让学生在游戏竞赛中有获得感。大学语文游戏竞赛教学模式构建思路如图1所示。该模式重在教师设计好游戏竞赛环节,学生利用好网络资源和集体智慧,参与体验。
(二)游戏竞赛教学模式设计
解析孟子的《齐桓晋文之事》时,强调“仁者爱人”,继承“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传统美德。教师设置了一个辩论专题,先组织学生讨论“不能与不为”的不同,然后布置辩题“内卷中坚持佛系是不能还是不为”。教师将班级学生分成6个学习小组,每组6—7人。按照原先分好的班级学习小组,两组合成一组,并分出正方组、反方组、评委组。确定后,学生进行课后准备,先个人上网搜集资料,再举办组内座谈会,全员参与,深入交流讨论,提供建议,最终自主决定3名辩手和5名评委。下次课前班委提前10分钟布置好现场,课中辩论实战,教师担任主持人,严格按照辩论程序进行。辩论结束后,评委点评打分,学生可质疑,教师进行总结。辩论全程拍摄下来,发给学生,供学生课后观看,总结反思,撰写此次辩论活动小心得。
游戏竞赛教学模式的精髓是教师根据教学文本内容精心设置好任务,构建情境,提供相关背景材料,让学生有话说。学生在精心准备后参与活动,小组内知识、思维共享,小组代表最大限度展示,师生现场评析,最后教师总结,允许学生质疑。教师是课堂活动的“设计者”“指导者”,学生是活动的“参与者”“实施者”。
(三)游戏竞赛教学模式特点
体验式教学理论认为,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和规律,通过创造实际的或重复经历的情境和机会呈现或再现、还原教学内容,使学生在亲历的过程中理解并建构知识、发展能力、产生情感、生成意义的教学观和教学形式。它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强调学生的参与、投入和亲自感悟,关注学生精神世界的建构[1]。根据该理论,结合笔者对大学语文课的理解以及授课切身体验,对游戏竞赛教学模式的构建特点进行提炼。游戏竞赛教学模式,教师必须把握传统教学的精髓,坚持“不变”,教学内容是“核”,教学形式是“外包装”,以防走偏。在“不变”后,要善于把握教学的“变”,强调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教师不断更新知识,继承与发展,分析学生、把握学情,精心设计游戏竞赛环节,不断革新教育教学方法、手段;第二,学生加强小组合作,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能力,学生在小组合作中加强观察,认知自己;第三,教师要貫通古今,博采众长,通过游戏竞赛教学模式获得参与感、成就感,激发学生对语文学科的热爱,提高语文学习兴趣;第四,游戏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第五,采用学生自评与互评相结合,教师的评价只是参考,由学生自己做主。学生竞争、合作同在,锻造了学生职业精神。
游戏竞赛教学模式具有鲜明特点,可以强化学生在游戏竞赛中的积累意识、复习巩固意识、反省意识,加强团队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会思维碰撞后的共享。如图2所示。
三、游戏竞赛教学模式构建反思
在安徽新闻出版职业技术学院大学语文的授课教学中,教师设置游戏竞赛项目构造语文实践活动,通过一年的实践,取得了一些成果,也存在一些不足。
(一)取得成果
有效地考查了学生知识、语言、思维、合作、沟通等能力,以及现场环境下对肢体语言的把控能力。通过一系列的语文游戏竞赛实践活动,培养了学生的综合素养。学生通过参与游戏竞赛类语文活动,大部分都能积极、主动地表达自己,并能正确地、合理地与别人沟通交流,提高了在公开场合的表达能力。
每次游戏竞赛,都安排专人全程拍摄,作为资料保存,供学生课后观看。活动前,学生们格外精心准备,集思广益;活动时,各方唇枪舌战,你争我夺,互不相让,气氛热烈、紧张;活动后,学生点评偶有玑珠,教师总结,并解答学生疑问。整场游戏竞赛,笑声、掌声、叹气声夹杂其中,教学效果显著。课后,学生自我观看活动视频,各取所需,总结反思,撰写小心得,自我提升。
每次游戏竞赛,都由学生组成评委组,活动结束后,进行打分。本着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学生主动总结此次活动的注意事项,“知无不言,言无不尽”,思维碰撞,再质疑、反思。最后,教师总结,允许学生质疑,一步步深化。
(二)存在不足
1.教师方面。游戏竞赛教学模式构建对教师提出了更高要求。为了上好这些实践课,教师要深入教学文本,挖掘文本中存在的游戏竞赛元素,事先查阅大量资料,或咨询相关专家,精心构建每一个游戏竞赛项目,获益匪浅,深刻领悟“教学相长”,但依然存在有些实践活动的游戏性不强,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不够的问题。
同时,这些实践课也不能完全放任学生,教师的适当点拨是非常必要的,关键时刻的材料补充也很重要。这就要求教师知识渊博,思维视野要独特新颖。教师必须不断学习,不断进步,才能适应游戏竞赛教学模式的授课要求。教师要课前精心备课,课堂上精心组织,察言观色、相机而动,课后总结反思,改善提升。
2.学生方面。学生的素质良莠不齐,游戏竞赛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学生的先进带后进。但依然有少数学生无法沉浸到游戏竞赛中,他们缺乏基本的语言文字与交流能力。有些学生不但课堂不参与,课后在小组的准备中也表现得消极应付,他们并没有真正意义上“动”起来。因此,教师要更多地关注这些学生,鼓励并引导他们参与到游戏竞赛中来,并适当给予表扬激励,让他们真正感受到课堂的乐趣,提升自身的素养。
四、结语
新时代大国工匠的培养,需要传、帮、带,学生交流、沟通能力亟需提升。应用型院校大学语文游戏竞赛教学模式构建的探索,重点在于根据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契合本专业培养目标,以大学语文课程文本内容为本,构建游戏竞赛内容。既要重视游戏竞赛过程中的一路风景,更要重视游戏竞赛结束后的总结、反思。重在教师精心设置教学情境,组织学生参与;重在学生课下准备中集体智慧的碰撞、共享;重在授课中学生实践体验的经历;重在学生上课时“主体性”的发挥;重在课后师生的总结反思。
參考文献:
[1]辛继湘.试论体验性教学模式的建构[J].高等教育研究,2005(3).
责任编辑:许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