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导学生成长“最好的老师”(下)

2022-04-27 22:14马志国
新班主任 2022年4期
关键词:拓宽兴趣小组阶段

马志国

心理学者,应用心理学研究员,知名心理咨询师,中国心理学会会员,中国青少年研究会心理健康专委会委员,中国教育家协会理事,国家基础教育实验中心心理健康教育研究总课题组专家委员,全国网上家长学校特聘心理健康专家,CCTV等多家电视台心理节目特邀专家,著有《怎样做学校心理咨询》《做一个心理健康的教师》等著作40余部。

我们知道了兴趣的重要性,但兴趣是怎样形成和发展的呢?综合兴趣的特征来看,学生兴趣的发展可以概括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有趣

这是兴趣发展的初级水平,标志为好奇心。它往往是学生被某些外在的新异现象所吸引产生的直接兴趣,特点是随生随灭,时间短暂。

在这个阶段,学生的兴趣还不稳定,对什么东西都容易感兴趣,今天爱这个,明天爱那个,兴趣容易发生被动转移。一旦引起学生兴趣的对象消失,兴趣很快就转移了。这一阶段学生兴趣最重要的特点是消极被动,学生只停留在欣赏或者向往阶段,并不能付诸行动。因此,从效能的角度看,这样的兴趣很难成为活动的动力,也很难对学生个性发展产生积极影响。小学生,特别是小学低年级学生,兴趣大多处于有趣阶段。

第二阶段是乐趣

这是兴趣发展的中级水平,标志为求知欲。乐趣是在有趣的基础上,逐步定向形成的间接兴趣,其特点是基本定向,比较稳定。

在这个阶段,学生的兴趣开始向专一深入的方向发展,也就是对事物和现象的本质属性发生兴趣,对某一事物产生了特殊的爱好,而且体验到了美感、成功感、陶醉感,处于欲罢不能的境地。这个阶段的兴趣,往往受内在情绪的影响较大。初中生的兴趣,虽然还有小学时候有趣阶段的特点,却逐渐进入乐趣阶段,兴趣范围开始缩小,也相对稳定了,不是见什么稀奇就去喜欢什么了,开始表现出学科兴趣的分化现象,会对一门学科投入更多热情。这时的兴趣开始慢慢成为学习的内部动机,只是还常常需要外部刺激来强化。

第三阶段是志趣

这是兴趣发展的高级水平,标志为中心兴趣。志趣是在乐趣的基础上,与理想抱负相结合,其特点是积极自觉,更为稳定,甚至一直不变。

在这个阶段,学生由于实现了兴趣与理想的统一,所以兴趣的范围变得非常明确。这种高水平的兴趣,能导致高水平活动的开展,推动学生为此付诸积极的行动,进而推动学生更好发展。在兴趣的深度上,学生也从乐趣阶段那种对事物和现象本质属性的兴趣,发展到对事物和现象的因果关系、对事物的客观规律和基本原理的兴趣。高中生的兴趣,开始进入志趣阶段。如果我们的班级管理能催生学生志趣萌芽,将为他们的终身发展带来帮助,功莫大焉。

每个学生的心中都有兴趣的种子。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应该怎样做好兴趣的培养工作,让学生兴趣的种子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首先,要能激发学生的兴趣

第一,借助需要激发学生兴趣。

我们已经知道,需要是兴趣的源泉之一,兴趣是在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的。有了需要,就会萌生动机,进而就会激发兴趣。一个初三学生对长跑的兴趣,可能是出于健身的需要,可能是出于运动会拿奖的需要,也可能是出于参加中考体育测试的需要。中小学生的需要是丰富多样的,我们只要抓住了学生的需要,就可以激发学生相应的兴趣。

第二,借助目標激发学生兴趣。

许多学生会制订各种各样的计划来督促自己,结果往往虎头蛇尾,能坚持下来的寥寥无几。这是为什么?除了缺乏恒心以外,更主要的是设定的目标过高,学生感到实现目标无望。目标是预期的结果,看不到结果,还有什么兴趣?

可见,我们利用目标激发兴趣,要让目标适当。目标适当,才容易有结果;有结果,才容易激发学习兴趣。怎样才是目标适当呢?有人用“跳起来摘桃子”打比方。适当的目标应当让人经过一番努力,“跳起来”能够得着。这样,人才对目标有兴趣。所以,教师应该指导学生学会设定“跳起来够得着”的目标。

第三,借助好奇心激发学生兴趣。

好奇心是点燃兴趣的一粒火种。教师要激发学生兴趣,还可以借助学生的好奇心。一是鼓励学生要始终保持童心,童心让人对生活充满好奇。只有保持一颗童心,才能对眼前的事物和活动萌生新奇感。二是鼓励学生以新的视角去观察熟悉的事物,不能“司空见惯”,也不能“见怪不怪”。三是鼓励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要多疑好问。学生只有保持多疑好问的习惯,才能对事物保持兴趣。

第四,借助感染激发学生兴趣。

日本的铃木博士给幼儿办小提琴班。孩子刚到小提琴班时,爱干什么就干什么,并且故意不给他小提琴。不多久,他就安安静静坐下来,观看别的孩子拉小提琴。铃木还让孩子的母亲一定要先学会至少一首曲子,同时,家里每天播放小提琴的音乐。这对孩子也是一种感染。不出两三个月,孩子就想自己拉琴了。老师一直等待,直到孩子再也抑制不住羡慕的心情时,才给他上第一节小提琴课。这就是用感染的方法来诱发孩子的兴趣。

铃木的做法启示我们,应创造条件让学生去接触和兴趣有关的事物或活动,接触有关的人。正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学生经常接触和兴趣有关的人和事,不知不觉中就会受到感染,在潜移默化中,兴趣就被激发出来了。

第五,借助竞赛激发学生兴趣。

为了激发学生某方面的兴趣,教师可以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有关的竞赛活动。为什么?一是因为需要。人都有自我实现的需要。中小学生自我表现欲望强烈,争强好胜,乐于表现,竞赛活动正好可以满足他们的需要,从而激发兴趣。二是因为活动。有的时候,是先有兴趣才去活动,也有的时候,是先去活动才有兴趣。就是说,参与活动本身,也是激发兴趣的一个重要条件。一个从未拿过乒乓球拍的学生,怎么可能对打乒乓球有兴趣?

其次,要能强化学生的兴趣

第一,在同伴互动中强化兴趣。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兴趣爱好相同的人喜欢经常在一起。在一起就会相互交流,相互影响,也就让相同的兴趣得到强化。因而,在班级管理中,发挥非正式群体的积极作用,指导兴趣相同的学生共同活动,是强化兴趣的一条捷径。中小学生心理尚未定型,模仿性强,可塑性也强,同伴互动更容易强化彼此积极健康的兴趣。

具体来说,组织学生参加兴趣小组活动是个好办法。许多班级都有各种兴趣小组,如写作兴趣小组、数学兴趣小组、科技兴趣小组、书画兴趣小组、器乐兴趣小组等。兴趣小组中的同伴互动,会让彼此相同的兴趣得到强化。

第二,在角色扮演中强化兴趣。

角色扮演是强化学生兴趣的好办法。语文课上最适合运用角色扮演法。学生学习游记时可以扮演导游,饱览大自然的无限美景;学习戏剧时可以扮演其中的角色;学习诗歌时可以扮演朗读者,在舞台真情朗诵。其他课程也可以运用角色扮演法。学生学习数学定理,可以想象自己是个教师,在给学生推导公式;学习理化知识,可以想象自己是个科学家,在进行实验研究;学习历史知识,可以想象自己是个讲解员,在对着图片和模型为观众做精彩的讲解。在班级工作中,教师也可以运用角色扮演法,强化学生对相关工作的兴趣。

再次,要能拓宽学生的兴趣

第一,在学生兴趣的萌芽阶段拓宽兴趣。

中小学生容易对事物产生兴趣,但兴趣缺乏稳定性。因此,为了拓宽学生的兴趣,我们一旦发现学生某种兴趣萌芽了,就应抓住时机给予强化,让这种兴趣稳定下来。这样,学生多了一份兴趣,也就拓宽了兴趣的范围。

第二,根据学生喜欢的事物来拓宽兴趣。

一提到兴趣的培养,可能有人就想到数理化等学科兴趣,就想到怎样让学生有兴趣地听课,写作业,背课文。这固然不错,但是与学科兴趣相关的事物有很多,对学生成长和发展有益的知识都可以与学科兴趣形成这样那样的内在联系。所以,在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中,如果我们发现学生喜欢什么,就可以引导他们从喜欢的事物开始,拓宽他们的兴趣。比如,学生喜欢观察小鸟,对此,不要盲目地否定,可以引导学生由此开始,形成对相关课程的兴趣。

第三,鼓励学生积极尝试来拓宽兴趣。

常听有些学生说没有什么兴趣。其实他们缺少的不是兴趣,而是缺少尝试。人的心理有一个特点,就是对自己参与其中的事物和活动更容易肯定和接纳。所以,我们要让学生积极尝试。尝试的过程,常常就是兴趣萌生的过程。多一种尝试,就会多一种兴趣。

第四,利用兴趣的迁移来拓宽兴趣。

许多事物是相互联系的,人的兴趣也可以从这个事物迁移到别的事物上。比如,有了阅读的兴趣,就可能催生写作的兴趣;有了绘画兴趣,就可能催生书法兴趣;有了打羽毛球的兴趣,就可能催生打乒乓球的兴趣;等等。所以,教师有意识地利用学生原有兴趣的迁移来催生新的兴趣,也是拓宽兴趣的一个好方法。

最后,要能“拉长”学生的兴趣

第一,处理好兴趣方向与优势潜能的关系。

所谓“拉长”学生的兴趣,就是增强他们兴趣的稳定性,促进他们兴趣水平的发展,引导他们的兴趣从有趣发展到乐趣,从乐趣发展到志趣。

为此,我们首先要指导学生找准自己的兴趣点,万万不能盲目抓住一个兴趣就把它“拉长”。否则,不仅劳而无功,甚至南辕北辙。现实生活中有这样的朋友,一心痴迷于文学创作,但是,写了多少年,从少年写到老年,心血却付诸东流,就是因为没有处理好兴趣方向与优势潜能的关系。我们要指导学生,看清自己的优势,避己所短,扬己所长,这样确立的中心兴趣才可以“拉长”。

第二,处理好课余兴趣与常规课程的关系。

要处理好课余兴趣与常规课程的关系,教师应指导学生,把主要精力首先放在常规课程的学习上。这也是兴趣的社会性决定的。只有完成了常規课程的学习,课余兴趣才可能真正“拉长”,成为稳定的志趣。

有个中学生很喜欢唱歌,也有这方面的优势,因而如痴如醉,甚至不顾中考,准备报名参加唱歌比赛海选。他对家长的劝阻听而不闻,认为自己的兴趣没有错,也是一种很好的职业。经过班主任的心理疏导,他终于调整了认知,决定先确保完成学业,给中考让路,等中考后再重点发展兴趣。

猜你喜欢
拓宽兴趣小组阶段
深度拓宽文旅融合边界
名师成长的四个阶段
假期之后,你想成为谁?
周末加油站(V)
拓宽思路,多角度求解
浅谈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不同的阶段 不同的方法
浅谈提高小学生的识字能力
不落心外的雨
高三未了,你准备好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