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萌璐
摘 要:云南白族扎染是我国少数民族艺术史上的璀璨明珠,是我国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当下,社会各界正积极采取措施保护和传承白族扎染艺术,但总体上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因此,对白族扎染艺术保护与传承的创新路径进行研究,使白族扎染艺术的传承更具生命力。
关键词:云南;白族扎染;非物质文化遗产
一、云南白族扎染艺术的历史渊源及概述
云南白族扎染艺术具有悠久的发展历史,其纹样丰富多变,寓意吉祥如意,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及民族文化魅力,体现了我国少数民族劳动人民的高超手艺与智慧。云南白族扎染艺术是我国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所以对其审美特征及文化内涵的把握尤为重要,能够为白族扎染艺术的创新与传承研究提供基础的文化支撑。
(一)云南白族扎染艺术的历史渊源
扎染在我国历史上又称“绞缬”。据《二仪实录》记载,扎染“秦汉间始有”,以此可证扎染技艺在中国已存在2000余年。大理白族地区是云南扎染艺术的代表地之一,大理苍山遗址就曾出土了新石器时期的陶制纺轮及其他多种纺织工具。在南诏国、大理国时期,白族的纺织工艺也曾呈现一片向好的景象,这些在当时的古籍中都有详细的记载。在明末清初,云南社会经济大规模发展,在社会环境的影响下,扎染手艺也慢慢成为白族妇女的谋生技艺。在20世纪30年代到50年代,白族扎染艺术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尤以大理周城最具盛名,并在原有的家庭手工业的基础上增加了机械化生产,使得白族的扎染行业进入了全盛时期。
(二)云南白族扎染艺术概述
云南白族扎染艺术尤以大理周城地区最具代表性、影响力,该地具有较完备的工艺技术和较大的生产规模,是远近闻名的扎染之乡。艺术源于生活,扎染这一富有独特魅力的印染艺术离不开苍山洱海下“风花雪月”的陶冶,蕴含着白族人们的智慧与情感,是人们内心追求的外化表现。
白族扎染的纯手工制作技艺使得扎染艺术呈现出千姿百态的风格,每块扎染都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这种具有偶然性的魅力是机器印花所无法比拟的。现代人十分重视审美的多元化及个性化,而作为传统手工艺术的扎染艺术以其古老朴实、天然原生态的格调和古法传承的技法充分融入现代社会。因此,时至今日,呈现在人们面前的扎染作品是具备多重美感的,既有简单朴素的原始美,又有现代潮流的时尚美,既有规整程序的格律美,又有自然奔放的韵律美。
二、云南白族扎染艺术的文化背景及造型语言
(一)白族扎染艺术的文化背景
地域文化对白族扎染艺术的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扎染艺术的纹样装饰、美感风格、审美意蕴的形成。大理地处南方丝绸之路和茶马古道的交通要塞,并且白族历来对外开放交流活跃,故云南白族扎染艺术风格的形成是一元性与多元性的统一,随着民族民俗、地域环境、生活习俗的不同而不断变化和发展,同时在艺术特征上无不体现出民族文化、汉族文化相融合的文化思想内涵。
1.民族文化影响
白族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少数民族,其文化的独特性也体现在扎染艺术上,当地人们把追求幸福作为人生的理想,大理白族扎染艺术也深受此影响。艺术源于生活,又被生活所用,白族扎染艺术能够成为一种独具意蕴的民间手工艺品,就是因为白族人们将他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融入了能够代表他们内心世界的扎染艺术。
2.汉族文化影响
大理是一个多元开放的地区。唐朝时期和宋朝时期建立的南诏国、大理国吸收了中原文化、佛教文化,并将它们与本土文化相互融合,孕育了其独具特色的文化特征。大理白族的扎染艺术基本上沿袭了汉族地区的扎染艺术,在构思、选料和制作的过程中,最能体现这一点的便是图案上常见到的汉族吉祥图案,如龙凤呈祥图案,龙凤图案历来是人们最为熟悉的图案,这种求吉纳福的符号代表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憧憬。
(二)白族扎染艺术中的造型语言
李泽厚曾在《美的历程》中讲道:“装饰是精神生产、意识形态的产物。”大理白族扎染艺术拥有完整丰富的艺术符号语言体系,比如颜色、材料质感等。白族扎染艺术因采用纯手工制作的方式进行捆扎制作,所以成品呈现出的是一种没有预期的、自然的样式,并且在制作过程中需要经过很多重复的步骤,图案及色彩也是随机产生的,具有较强的偶然性。
手工艺人可以通过不同的捆扎手法获得多种不同的图案,也可以通过设计不同纹样的样板印制来画出想要呈现的纹样,并且通过打结同样能达到相同的效果。对于扎染艺术的构思,手工艺人可以任意发挥,但在这一过程中,手工艺人要有创新能力和艺术感,从而形成不同的手工制品。与打结密切相关的扎染纹样深受其缝纫顺序、针距宽度和捆绑力度的影响,手工艺人想要呈现出最终完美的捆扎效果,就必须对扎染工艺进行详细的研究。
以蝴蝶纹样为例,在白族扎染艺术中,最具代表性的图案就是蝴蝶纹样,在周城的大街小巷都可以看到许多悬挂着的扎染制品,我们最常见到的就是以蝴蝶纹样进行装饰的作品,大理的人们对蝴蝶纹样十分热爱,他们还将这一纹样用于妇女服装的腰围、衣袖和头饰上,蝴蝶纹样现已成为一种具有暗示意义的纹饰标志,能够体现大理白族人们心目中的一种民族意识。
当地人们之所以喜欢用蝴蝶纹样进行装饰,是因为有着深层次的文化背景及心理动因:一是当地人们对生殖文化的需求,众所周知,蝴蝶是一种繁衍能力强的昆虫,这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着白族人们对人丁兴旺的重视;二是对美的追求,他们认为蝴蝶是美的化身,所以他们才会将代表美好的蝴蝶装饰于能够寄托他们内心观念的扎染艺术中;三是对爱情的向往,这与大理当地蝴蝶泉、蝴蝶会的传说息息相关。
三、云南白族扎染艺术的保护与传承
白族扎染艺术作为一种少数民族地区的日用品,能夠体现出当地人们的智慧,蕴含着人们最朴实的情感和审美意识,是我国印染文化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不论是从白族扎染的技术角度来看,还是从艺术角度来看,探讨白族扎染艺术的保护与传承都是十分必要的,对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多样性及助力乡村振兴具有重要的意义。
近些年来,大理地区旅游产业不断发展,在为白族扎染技艺的保护与传承带来了发展机遇的同时,也为传统文化带来了一定的冲击。
(一)质与量之争
改革开放以来,工业化进程不断提高,白族扎染艺术作为一项手工技艺也受到了机器时代的冲击。传统的白族扎染艺术采用的是植物染料进行手工扎花,这种与自然相融合的技艺创造出来的是自然的、充满生机的作品,这往往是化学染剂、机器印花所无法达到的效果,而且化学染剂对人们的身体有害,较难被追求健康的大众所认可,所以对传统白族扎染制作技艺的传承就显得尤为重要。
(二)传承主体缺失
之前,纺织工艺是白族妇女赖以谋生的手工业,扎染也是其中的一项技艺,并得以长足发展。在现代化的冲击下,扎染艺术由于制作周期长、工序复杂、收益小,所以从事这门手艺的人越来越少,白族扎染艺术不再作为一门谋生的技艺而被世代传承。同时,外界新鲜事物的吸引使得白族的很多年轻人不再对扎染艺术感兴趣,因此白族扎染艺术也面临着传承主体缺失的风险。
(三)传统审美意象丢失
随着时代的进步,现代人很容易就能接触到新潮事物,对国外审美的向往使得现代审美意识慢慢远离中国传统的本土审美意蕴。在大理周城的扎染作坊中,扎染的题材已经不再仅仅是具有白族特色的图案设计,而是采用新潮的、符合现代人审美的图案,在创新的同时丢掉了传统。
四、云南白族扎染艺术保护与传承的创新对策
(一)传统与现代并存
白族扎染艺术是本民族民俗艺术的活化石。白族扎染作品中蕴含着当地人们对美学的认知,同时复杂多变的纹样体现着白族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憧憬与向往、家庭人伦道德等内容。文化内涵在传统的民族民间工艺中展现得淋漓尽致,因此手工艺人应保护并传承好云南白族扎染艺术,顺应时代潮流,保护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融合多元化发展的时代精神,在符合现代人审美的同时,提升大众对民间艺术的认同感及归属感。
(二)品牌化传承创新
随着現代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人们的生活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品牌化正以不可忽视的力量影响着现代人的生活,同时人们也发现了利用品牌传承与发展传统民间工艺这一不可忽视的契机,因此手工艺人构建白族扎染艺术品牌,以促进扎染艺术的传承与发展。但这一过程任重而道远,需经过严密的规划,不断地进行尝试与积累经验,这样才能呈现出最佳的效果。值得注意的是,在大理白族扎染艺术的品牌化发展过程中,手工艺人一定要注重对文化多样性和本真性的保留,切不可将白族扎染艺术打造成以追求收益为目的的及没有灵魂的商业品牌,以免丢失白族扎染艺术最为重要的传统魅力及文化价值。
(三)数字化保护传承机制
在传统民族手工技艺的保护与传承过程中,手工艺人要将手艺与文化相结合。传统博物馆主要向游客展示扎染艺术所用到的工具及不同年代的扎染作品,运用的都是静态展览的方式,且由于受到时间、空间的限制,手工作业的流程与工艺都无法展示,这在一定程度上脱离了白族扎染艺术作为一项“活态”手工艺的本质,缺乏互动性。因此,构建数字化博物馆进行白族扎染的活态传承是极为重要的。
数字化展陈能为白族扎染艺术的传播提供全新的方式,为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提供更多机会。例如,采用数字化博物馆等线上平台对白族扎染作品进行展示,能够在最大限度上打破空间与时间的限制,能极大地扩大传播范围,提升传播速度,从而使更多的人了解扎染艺术,同时还能促进文化的交融与传播,促进白族扎染艺术的传承。
在白族扎染艺术数字化博物馆的设计过程中,以数字化形式呈现的内容有六个方面。第一,白族扎染历史的介绍:对扎染工艺的产生渊源及发展历史进行罗列,尤其注重对白族扎染艺术的历史进行描述。第二,对扎染工艺本身的介绍:展现扎染工艺的独特魅力。第三,白族扎染的原料及工具:对白族扎染艺术采用的植物染料及所用工具进行罗列展示。第四,白族扎染的纹样:整合分类白族扎染艺术的纹样图案,比如植物花卉类、动物类、其他类。第五,白族扎染的扎花技法:利用影像方式呈现不同纹样图案的捆扎方式。第六,白族扎染展品欣赏:展示优秀的扎染作品。
(四)传统产品转化创新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新兴产业不断增多,传统博物馆也应积极进行转型,作为传统文化的白族扎染艺术也应在对传统文化进行传承的基础上,适当地融入一些时尚化、活态化的元素,使作品更加生动。同时,手工艺人也应在保护传统的同时,不断适应人们的审美追求。
白族扎染艺术是一种传统艺术,在创新过程中不能丢掉其实用的本质。因此,手工艺人既要创新文化设计符号,又要保留产品的实用性、功能性。一方面,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越来越注重对精神层面的需求,并对扎染图案纹样具有较高的要求;另一方面,扎染工艺的物质载体千百年来都只是局限于布材上,所以手工艺人需要对白族扎染艺术进行重塑,从它的载体入手进行再设计,使扎染技艺呈现出新形态,在提高扎染图案纹样观赏性的同时,促进白族扎染产品的营销,以促进对扎染艺术的动态传承。
(五)应用探索
在科技发达的今天,利用数字化技术塑造白族扎染展示平台不仅能够给人带来视听方面的体验,还能丰富人们的触觉体验,使人们更加深刻地认识云南白族扎染艺术。手工艺人可采用App的方式来数字化呈现白族扎染艺术产品,借助网络和结合网络店铺运营,将白族扎染艺术打造成一个可进行个性化定制的产品,形成专属于白族扎染艺术的营销体系,从而为白族扎染艺术的商业化发展提供全新的发展方向。
五、结语
云南是我国少数民族最多的省份,以其独特的文化魅力及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白族扎染艺术作为大理地区的民间手工艺,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及制作工艺,被列入了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白族扎染艺术是一项值得保护与传承的民间工艺,运用数字化技术进行传承,为白族扎染艺术的发展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更加有利于促进扎染艺术在我国乃至全世界的传播,有利于人们更好地了解与认识这一来自红土高原的民间手工艺。
参考文献:
[1]李青蓓.乡村文化振兴视角下大理周城白族扎染研究[D].昆明:云南大学,2019.
[2]谈国新,张立龙.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与传承刍议[J].图书馆,2019(4):79-84.
[3]于佳彤.白族扎染的数字化展示艺术初探[D].西安:西北大学,2018.
[4]莫代山.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数字化技术传承研究[J].中华文化论坛,2018(1):67-74.
作者单位:
云南师范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