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刘一枞
谷鸣和村民一起埋水泥桩建合作社葡萄园
“脚下沾满泥土,心中沉淀深情”,这是威海市档案馆驻村第一书记谷鸣十年扶贫工作的真实写照。2011年7月至2021年6月,谷鸣先后被派驻到文登区文登营镇丁家夼村、临港区汪疃镇陈家山村、临港区黄岚街道办事处西管山村、文登区宋村镇渠格村、荣成市埠柳镇蓦驾山村和荣成市宁津街道办事处东苏家村等六地担任第一书记。期间,谷鸣始终牢记为民初心,脚踏实地、甘于奉献,以扎实业绩赢得干部群众的广泛赞誉,用实际行动践行了一名共产党员的使命和担当。
作为市直选派的第一书记,谷鸣时刻把村集体利益和村民冷暖记在心上,把为群众服务作为第一要务,为村里大事小情东跑西颠,对村民的各种要求有求必应,以真诚付出搭建起党联系群众的情感纽带。
10年前谷鸣第一次驻村来到文登营镇丁家夼村,当看到村里五保户赛大娘年事已高又无儿女,便向村支书提出以后大娘家的农活由自己接替帮忙干。很快到了10月份赶上收花生,初到农村还不擅长使用锄头的谷鸣害怕手艺不精把花生刨坏了,就蹲在地里先用手拔,再用小铲子挖。为了保证颗粒归仓,每一墩花生他都扩大面积和深度,用了近5天收完了1亩地的花生,再开车把花生和蔓子给赛大娘拉到家里。
在村里,谷鸣的车就是公车,谷鸣就是村民的勤务员。2013年威海市委组织部统一调整,谷鸣调整到了汪疃镇陈家山村,当地村民于先训也是五保户,还要照顾患有精神疾病的弟弟,日子过得很艰苦。谷鸣通过村支书找到于先训提出要对他进行帮助。通过沟通得知其对种菜非常精通,常年骑三轮摩托到威海周边集市卖菜,只是卖菜需要天不亮就出门,路上交通隐患大,已经出过一次车祸。于是谷鸣提出帮助于先训卖菜,他先是开车把蔬菜运到早市“打游击”摆摊卖,接着开辟了“爱心小菜园”,发动自己的同学同事付费认领一块菜地,还发展了“爱心采摘”,活动得到大众日报威海记者站的支持和宣传,吸引了爱心人士和商家大批量采购。逐渐地,村里养猪户的猪肉、村民家养的畜禽禽蛋也都让谷鸣帮忙卖。为了帮村民扩大销路,谷鸣在爱人的帮助下建了一个专卖村里各种无公害农产品的群,谷鸣爱人帮忙汇总订单,谷鸣负责送货上门。在陈家山村两年间,为帮助村民销售农产品,谷鸣时常要一天两次往返于威海市内和陈家山村。驻村10年间,他开坏了两辆车,第3辆车也已经跑了10万公里。帮扶工作奔波繁重,谷鸣每到一地都不辞辛苦、不惜气力,全心全意帮助村民解决难心事、烦心事,也一步步走进了党员和群众的心里。
农民要致富,关键靠支部。为扎实做好第一书记工作,谷鸣坚持把加强党建作为帮扶工作“红色引擎”,着力健全班子、完善制度、加强学习,以党建工作提升推动脱贫攻坚加速跑。
2019年5月,谷鸣被派到东苏家村担任第一书记,东苏家村是省定软弱涣散村,村办公场所破烂不堪,村两委长期不和,党群干群矛盾突出。谷鸣凭借多年驻村工作经验,首先分别同两委成员单独交流、了解情况,然后到老村干部和村民家中走访,多方了解村情民意。经过深入调研,谷鸣发现问题根源在于现有支部成员能力不强、口碑不佳,难以担负起带领全村发展经济、改变面貌的职责。对此,谷鸣身先士卒、多管齐下,全力扭转村两委形象与作风。
先是在全市统一开展的农村“四清”工作中,悉心做好沟通说服工作,带头参与清除私搭乱建,赢得了村民的信赖,并顺利开启了全村的违建拆除工作。同时,谷鸣争取威海市档案馆投入帮扶资金5万元,会同街道办事处共同为村整修办公用房19间,并争取单位支持增添了档案柜、会议桌、电脑等设施器材,既方便了村民办事,也提升了村两委整体形象。在村委会整修一新后,谷鸣又强化了各项纪律规矩,要求每月召开一次全体党员大会,不能到会的党员必须书面请假,到会的党员认真签到,不能中途离场,并要做好学习笔记。谷鸣认真组织村全体党员深入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活动,认真开展问题剖析和查摆,进一步提升了村全体党员的政治觉悟。在谷鸣的不懈努力和感召下,党员干部逐渐形成了务实高效的工作作风,村委工作迈上了用真情、动真格、出实招、求实效的正轨。2019年以来顺利完成了全村污水管网、自来水管网整体改造,户户通村内道路硬化工程以及路灯和监控系统的升级改造工作,村庄面貌崭换新颜。2020年,谷鸣组织编制的《东苏家村村规民约》和《东苏家村信用管理正面信息评价标准》经全体党员和村民代表大会通过实施,村庄管理使用信用分奖惩激励,使村庄发展步入快车道。
自驻村伊始,农村的现状同城市日新月异的发展形成的反差便让谷鸣深感使命艰巨。如何依托农村的资源禀赋、产业基础,让村民转变思路、因地制宜摆脱贫困,成了他重点思考的问题。
在陈家山村工作时,谷鸣初步形成了生态惠农的工作思路。陈家山村民于范良靠多年养蛋鸡曾经生活很富裕,可是2013年遭遇禽流感大爆发,最后养鸡场经营不下去了,还欠下100万的外债。谷鸣自己信用贷款借了30万帮他还欠款,并引导他把原来种苞米喂鸡的地用来种菜卖菜。因为菜地用的是他养鸡产的鸡粪,菜的品质好,不愁销量和价格,当年就挣了10万块钱。后来谷鸣又筹集了20万块钱,帮于范良的弟弟于范洋上马了一条烘干发酵鸡粪制作有机肥的生产线,不仅有效降低了周边养鸡场的面源污染,还能变废为宝生产有机肥,提高村民们农作物的品质,增加农产品销售价格。谷鸣经常和哥俩说一定要多让利给村民们,现在于范良卖菜以高于市场价优先从村民们手里拿菜,他弟弟卖有机肥给村民们也是低于市场价。经过兄弟两人几年的不懈努力,基本还清了欠款,还増置了不少机器设备。
2018年,脱贫攻坚在力度、广度、深度和精度上都达到新的水平。谷鸣被派驻荣成市埠柳镇蓦驾山村,蓦驾山村属于省定贫困村,虽然家家户户都有果园,但村里几乎都是老年人,到了采收季节,六七十岁的村民每天起早贪晚在山上摘果子,非常辛苦。谷鸣的房东孙佑文境况也是如此,谷鸣决定先从身边人帮起。他结合上网查询资料和外出参观学习,感觉村民普遍对化肥过分依赖,长期施用化肥已经造成土壤酸化、板结,严重影响果实口感和外观,直接影响果农们的收入。为此谷鸣向房东和村民们推荐陈家山村于范洋生产的有机肥,可是村民们普遍都不愿意接受,担心会影响收成。谷鸣和于范洋商量让村民先用,效果好再付款,村民还是没人敢用。
2019年初春,谷鸣和房东商定,果园由谷鸣经营,一切费用谷鸣垫付,到年底苹果卖了,赚的归房东,赔了算谷鸣的,并且保证不低于上一年的收入。到了秋天见分晓的时候,村民们都好奇谷鸣不用化肥、不打除草剂的苹果是什么味道,都来品尝谷鸣种的苹果,结果都说好吃。谷鸣开车把苹果拉到早市上,因为是绿色产品、口感好,卖价和销量都非常好。不仅房东得到了四万元的好收成,村民也纷纷表示要用有机肥。通过一次次艰辛实践,谷鸣逐渐带领村民摸索出脱贫致富与生态环保有机结合的良方。
产业经济是带动村民脱贫致富的强大引擎。下派驻村以来,谷鸣坚持务实创新,积极探索农村供销改革,推动土地适度规模化、合作化经营,切实融入乡村振兴战略。
2020年,在东苏家村任职的谷鸣和村两委响应街道党工委“发展村集体组织经济、成立农业产业合作社”的号召,一边强化疫情防控,一边着手推动成立合作社。通过摸底调查,深入了解村民意愿,东苏家村通过合理定价成功流转村民土地300亩,外加村集体土地60亩注入合作社,为合作社的创办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紧接着进行项目论证和考察,通过先后到崖西镇、高密及寿光参观学习葡萄和草莓大棚技术,谷鸣和村两委最后决定先上20亩新品种葡萄和一个高效无土栽培草莓大棚。
为解决启动资金,谷鸣帮助村里争取国家财政扶持资金50万和单位投入帮扶资金5万元。自5月份开始,他带领村两委紧锣密鼓开始了项目推进。在历时4个多月的时间里,谷鸣和村干部、村民一起参与平整场地、开沟施肥、栽植葡萄苗、埋桩、除草、挖排水沟还有安装大棚、栽植草莓苗等一系列紧张的劳动。到2021年元旦前,东苏家村无土栽培无公害草莓开始陆续上市,一开始卖到了每斤80元的高价,后来在地栽草莓大量上市的冲击下,合作社的草莓以香甜口感致胜,仍然供不应求,产销两旺,当年为村创造收益超过10万元。合作社其余土地交由田丰专业种植合作社进行“保姆”式专业托管,每年能给村集体带来10多万的收入,为村庄后期发展积蓄动力。
十年驻村生活中,每天五点起床是谷鸣雷打不动的铁规,晚上睡在村子里是他生活的常态。平日走在村子里,他总是对村子里老人们的亲切问候“大叔,今天腿还痛吗?”“大姨,家里的麦子收完了吗?”谷鸣自己有工资,虽然不算太高,但是相比于脸朝黄土背朝天还要靠天吃饭的农民来说,谷鸣感觉还是有不小的“优越感”。他心疼农民的付出,也更加珍视他们的劳动成果。经常,村民们真心想给谷鸣送点他们认为能拿出手的东西,谷鸣的原则是不能驳他们面子更不能让对方吃亏,大部分都以家里不用为借口拒绝,实在不行就说给别人买,以高于市场价结算,或者想办法找机会双倍甚至多倍补偿。
谷鸣认为党派自己到村里工作,要代表党和政府的形象,要让村民体会到党和政府带来的关怀,感受到党和政府送出的温暖。为了力所能及地帮助村民,2017年谷鸣征得家属的理解和支持后,每年拿出一个月的工资为所在村的村民按户购买一定数量的生活物资分发给他们。2017年12月在文登区宋村镇的渠格村为每户村民发放一袋10公斤优质东北大米;2018年中秋节前,在荣成市埠柳镇蓦驾山村为每户村民发放两袋月饼和一袋10公斤东北优质大米;2019年在东苏家村,为全体党员和村民代表还有网格员以及80岁以上的老年人,每户发放一箱苹果,价值8000多元;2020年自疫情期间就开始自费为卡点值守的志愿者购买各种水果蔬菜,元宵节还为他们送去元宵,加上后期连续各种捐款捐物等等,累计6000多元。村里日常工作所需的办公用品及其他日常所需也都由谷鸣个人购买,从来不用村里报销任何费用。
“初心不因路途迢遥而改变,使命不因风雨坎坷而淡忘。”因驻村扶贫事迹突出,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谷鸣获得了威海市直机关优秀共产党员称号,事迹入选“中国好运角”的“乡村振兴党旗红”专栏。他用始终如一的奋斗坚持民之所需、行之所至,践行了一名共产党员的庄严承诺,诠释了人民公仆的深刻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