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楠楠 孙柳青 李晓峰 张雅菁 吴建明
(昆山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江苏昆山 215300)
昆山市东靠上海,西邻苏州,属长江三角洲太湖平原, 地处北亚热带南部季风气候区, 气候温和湿润,四季分明,极利于作物生长和发展农业生产。 为进一步丰富和优化昆山市小麦品种布局, 提高粮食产量,确保粮食安全,筛选出更适本地种植的优质、高产、多抗、高效的优质小麦新品种,对昆山市试验种植的7个小麦新品种进行田间调查和室内考种。客观、 公正地评价各小麦品种产量结构及其他重要特征, 为昆山市优质小麦品种有序更新和大田推广提供依据。
参试小麦品种为镇麦18、扬麦28、镇麦15号、镇麦 12号、扬辐麦 5145、宁 15186、扬麦 29、镇麦10号(CK)。
试验在苏州 (昆山) 农作物品种综合测试基地(玉山镇赵厍村)进行,试验地土壤为黏土,肥力中等,前茬作物为水稻。
采取大区品种比较试验方法,随机排列,不设重复。 单品种种植约 2 亩。 11月8日采用机条播,播量12.5 kg/亩。
基肥为 40%复合肥(17∶15∶13)35 kg/亩,12月8日追施尿素(苗肥)11 kg/亩,次年3月5日追施尿素(拔节长穗肥)16 kg/亩。
12月8日施用苯磺异丙隆180 g/亩进行第1 次封闭式除草,次年2月25日施用爱秀133 mL/亩进行第 2 次化学除草;4月6日、12日施用丙硫菌唑·戊唑醇+吡虫啉进行2 次病虫害防治。 次年5月22日苏州各县市开展交叉测产,根据实收产量计算亩产。
由表 1 可知,扬辐麦 5145、镇麦 15、镇麦 12、镇麦 18 较对照镇麦 10号(CK)增产,分别增 9.77%、9.69%、8.65%、5.56%,其中扬辐麦5145 产量最高。扬麦 28、扬麦 29、宁 15186 较镇麦 10号(CK)均减产,分别减产 4.69%、5.11%、21.77%,其中,宁 15186 产量最低。
表1 产量结果对比
由表 2 可知,11月18日同期播种, 镇麦 15、宁15186、扬麦29 成熟较早,生育期均为190 d,比镇麦10号(CK)提前 4 d;扬辐麦 5145 成熟最晚,生育期为 196 d,比镇麦 10号(CK)推迟 2 d。
表2 生育期对比
由表3 可知,试验小麦病虫害总体发病轻。 镇麦18、扬麦 28、镇麦 15、扬麦 29 抗病性强,镇麦 12、扬辐麦5145 轻感赤霉病, 宁15186 白粉病发病较重。2020年12月底及次年1月上旬发生2 次寒潮,有严重冰冻, 各个品种普遍叶片受冻, 镇麦15、 扬辐麦5145、扬麦29 抗寒性强。 小麦成熟后期镇麦12号、扬辐麦5145、宁15186 发生了倒伏,其中宁15186 倒伏程度最重,镇麦12号倒伏面积最大。
表3 抗逆性对比
由表4 可知, 相同播量处理每亩基本苗数以扬辐麦5145 最高、扬麦29 最低;每亩最高总茎数以扬辐麦5145 最高、扬麦28 最低;每亩有效穗数以扬辐麦5145 最高、扬麦28 最低;有效分蘖成穗率以镇麦10号最高、扬麦28 最低;株高以宁15186 最高、镇麦18 最低。
表4 生物学性状对比
由表5 可知,成穗率以镇麦18 最高、镇麦12号最低;每穗粒数以扬麦28 最高、扬麦29 最低;千粒重以扬麦29 最高、扬辐麦5145 最低;产量以扬辐麦5145 最高、宁 15186 最低。
表5 产量结构对比
对参试的8个品种严格按照方案实施, 认真定点定期查苗、观察记载,统一单独机收,最后对产量、抗逆性、生育期等综合分析,认为镇麦10号产量较好、抗逆性强、后期熟相佳、穗层整齐等,可继续作为昆山市当家品种种植; 镇麦18 和镇麦15 亩产分别为 399.39 kg 和 415.02 kg, 相对比镇麦 10号(CK)(378.36 kg/亩)分别亩增 21.03 kg 和 36.66 kg,增幅分别为5.56%和9.69%,且抗逆性、熟相等都表现强势, 可扩大示范并推广种植; 镇麦12号和扬辐麦5145 亩产分别为 411.09 kg 和 415.31 kg, 相对比镇麦 10号 (CK)(378.36 kg/亩) 分别亩增 32.73 kg 和31.95 kg, 增幅分别为8.65%和9.77%, 且抗逆性、熟相等表现较好, 可继续试验示范; 其他品种鉴于产量、 抗逆性、 熟相等方面比对照品种差, 建议退出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