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洪雪(亳州市重点工程建设管理服务中心,安徽 亳州 236800)
对土建项目施工进行安全与质量方面的秩序化管理,不仅可以实现对现场施工环境的优化,也可以提高工程项目的施工质量,保证项目在预设进度内完成对项目的施工。但根据施工现场管理工作的实施现状可以看出,大部分工程项目在此阶段缺乏科学、严谨的安全质量管理方案,这不仅会导致施工现场作业人员的人身安全无法得到保障,也会造成施工进度的拖拉,因此,本文以亳州市某医院二期工程施工总承包项目为例,对建筑工程土建施工安全、质量管理方案展开研究。
从以下5个方面,提出针对本文研究项目的重点、特点、难点及对策。
(1)医院一期与二期交界位置管线保护存在问题。根据图纸设计,一期与二期地下室结构直线距离约为13m~15m,在该区域内存在大量地下管网及管线,为了保证院方的正常运营,需保护管线。为避免对工程施工造成影响,应根据一期竣工图纸,找出所有管线的位置,并在旁侧标注管线埋深,方便施工时施工人员及时发现。同时,与设计密切沟通,将支护设计进行优化,保证支护施工时不会破坏管线。建立抢修维保小组,发现管线被破坏及时安排人员,配合院方进行抢修,不能长时间影响医院的运营。
(2)在进行地下室连接通道施工时,医技楼门厅存在保护问题。一期与二期地下室存在连接通道,其中与医技楼连接通道在门厅正下方在施工时需要保证门厅的完好性。因此,需要在施工中与医院、设计单位进行沟通,讨论最优施工方案。如果采用浅埋暗挖法施工,方案先行,经过审批后再进行下一步施工,并且施工时必须严格按照方案施工。同时,做好沉降观测工作,保证门厅的完整性,发现预警事件时,需马上停止施工,按照应急预案进行应急处理。此外,选择能力、责任心双强的作业班组进行施工。
(3)需要加强对原材料的管理。施工中,施工方应根据进度计划和施工部署,结合不同施工阶段进场材料品种、数量、规格,采用合理、科学、规划的方式,评定材料性能,从而达到节约施工成本、实现对工程项目科学高效管理的最终目的。可将施工中对材料的控制从三个方面入手,分别为进场前控制、进场中控制与进场后控制,在开展正式施工作业前,根据工程设计文件与双方签订的合同文件,制定科学、有序的工程材料采购计划与供货商的对比方案;当材料进入施工现场时,应做好对材料的质量检查,确保材料质量。一旦出现质量校验未通过的问题,需要及时进行现场登记,并标注未通过质量验收材料的批次,并与供货商取得联系进行材料的退货或换货处理;施工材料在施工中,需要安排专人进行材料的管理,有必要的情况下,可在施工现场增设临时仓库用于堆放施工材料。同时,可根据工程施工预算,采用低价期“囤货”,高价期分批采购的购进模式,保证对项目施工材料的科学购进。
(4)大体积混凝土施工难度高。地下室底板面积较大,且较厚,为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相对于混凝土裂缝控制及养护工作产生了较大难度。因此,在施工中,一定要选择当地最好的混凝土供应商,在施工前根据工程具体情况,到具有资质的检测机构出相应的配合比报告,混凝土加工过程严格按照配合比进行施工。混凝土浇筑前根据天气预报,及时调配混凝土掺合料配比,对于外加剂(如减水剂、缓凝剂等)要适当添加。浇筑过程中严格控制混凝土分层厚度,保证振捣等相关工作按照既定方案进行。混凝土浇筑结束后,及时进行养护工作。派专人负责监管混凝土温度变化,安排人员养护。对于后浇带的设置,严格按照施工图设计进行,达到龄期后再进行封闭。
(5)现场平面管理难度大。现场场地狭小,尤其是地库施工时,基本没有场地进行临设搭设,四个方向开挖线全部在红线附近。为解决此方面施工问题,可在前期规划时,认真考虑材料周转和转运等问题,根据场地现有情况,分阶段合理规划施工场地。同时,合理安排防水和回填施工。在结构满足要求的情况下,在地库顶板上建立便道和各种加工棚、堆场,从而解决东侧区域的材料转运问题。
为实现对建筑工程土建施工安全的管理,首选需要针对施工现场存在的诸多危险源进行辨识。结合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等相关文件中的规定,在基于本文上述总承包项目工程特点的基础上,确定对该工程项目的安全管理重要危险源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首先,针对食堂、宿舍以及办公区域的危险源大致可分为:管理缺陷、不安全行为、设施缺陷等,其对应的危险源为:现场办公区域与作业区域分开,安全管理的半径过大。钢筋工程中存在防护缺陷和不安全行为,其危险源包括:焊接作业人员未穿戴绝缘手套、绝缘鞋;在焊机作业现场10m以内的范围存在对氧气和乙炔瓶的违章存储。除此之外,在相关施工区域内包含的危险源还有:电危害移动电箱的电缆随地拖拉;防护缺陷外门窗安装未系安全带或配备其他防护设施;屋面工程易燃易爆性物质液化气的使用、储存;设备设施缺陷离墙间距大于25cm的外架没有按照规定设置封条板;塔吊、施工电梯、施工机具等安拆使用不规范,引发机械伤害大型机械进场前均须有合格证,塔吊、施工电梯的安拆编制相应方案,安拆单位具有相应资质;起重吊装作业发生指挥不当、钢丝绳断裂、重物脱钩、塔吊臂碰撞等,引发起重伤害;指挥、司索、塔吊司机等持有效操作证上岗等。
在明确建筑工程土建工程施工中存在的危险源后,为了确保现场施工的安全,还需要实现现场安全技术交底,并根据不同施工特点,对安全标志进行合理部署。在施工现场区域内设立充足的安全宣传标语以及指示牌,以此提醒施工现场人员时刻注意对安全事故的预防。在土建施工中,常见的安全标志如图1所示。
图1 土建施工现场安全标志示意图
针对土建施工现场的安全检查应当做到每日巡查和每周组织联合各个参与方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现场检查。针对检查过程中获取到的所有信息进行记录,并针对检查出的隐患确定负责人员以及隐患发生的具体时间。针对隐患出现的具体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阀杆,促进土建施工安全的提升。
“四口”安全防护是指对安全通道口和预留洞口的安全防护。安全通道口:在安全通道口设防护棚,其制作严格按照公司推行的安全标准化防护设施进行专门定制制作,防护棚顶部采用双层硬质防护。预留洞口:针对边长小于500mm的洞口,利用木板等材料进行封盖并固定。除此之外,还可设置钢管网格的方式进行维护,网格之间的距离应当不超过250mm。针对土建施工现场的钢管脚手架进行安全防护应当在一字型、开口型双排架体两端用安全密目网全封闭,并设置两道横腰栏杆,刷红白相间警示色,如图2所示。
图2 脚手架的标准化立面防护示意图
在对建筑工程土建施工的质量进行管理时,首先需要明确施工质量的具体目标。对于土建施工合同而言,其目标为:工程整体质量能够达到当前国家现行土建工程施工验收标准要求。施工期的质量目标为:实现对质量验收的一次合格,且合格率超过95%。在对工程进行验收时应当严格按照国家现行规定。
在明确施工质量管理的目标后,在此基础上,完成对质量管理体系的构建。在管理体系当中,应由政府监管部门对业主、建立以及公司监管部门进行管理,再下层管理负责人为项目经理和执行经理,由项目经理管理执行经理,由执行经理对项目总工和施工经理进行管理。针对具体的专业以及劳务分包的施工质量,应当由质量部、工程技术部、安环部等各个专业部门分别进行管理。针对本文工程项目而言,在管理过程中其难点在于设置人防工程的地下二层存在较大的渗水隐患,导致人防难以验收,人防验收时不能有渗水和潮湿的情况,所以在施工地下室防水工程时,必须对原材料、作业工序等进行严格控制。混凝土浇筑必须进行旁站,防止操作者漏振的情况发生,养护要及时。
所有检查标准均应遵照现行的国标、行标、地标、团体标准和图集等。如果某些工序还没有发布相应的验收标准,便以设计功能要求为基准,征求设计意见以作为验收标准。准备验收记录表,各家验收通过后签字、盖章,过程留存影响资料。基于隐蔽性工程的特殊性,其验收要点为:单位工程所有施工范围内工作完成后,自检合格。功能性检测报告齐全,报监理单位,组织相关人员协同监理单位验收,过程中记录详细验收细节,组织人员整改,过程留存影像资料。在验收过程中,项目部及时组织人员进行现场调查工作,积极配合政府相关调查小组工作,确认事故性质,找到事故安置办法。
为证实本文设计的施工安全与质量管理方案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可以在施工现场发挥较高的效能,在完成上述设计后,选择亳州地区市某医院二期项目作为此次研究的工程实例,使用本文设计的管理方案与传统管理方案,对施工现场进行管理,将管理效果作为评价指标,展开如下文所示的实验研究。对项目概况进行描述,见表1。
表1 工程项目概况
整个施工场地西侧为其他医院规划用地,目前种有树木及药材,紧邻原有场区围墙;整个场区北侧与西侧情况基本相同;整个场区东侧为医院一期三栋医用楼,地下室外边线距离一期楼栋直线距离13m~15m,且在该区域范围内存在大量地下暗埋管线和管网,影响基坑支护施工;整个场区北侧存在一栋原有宿舍楼,施工阶段为当地公交公司临时所有,施工结束后拆除建设医院广场绿化带。在此基础上,对施工现场周边建筑进行勘查,具体内容见表2。
表2 施工现场周边建筑勘查结果
本项目总建筑面积59209m2,地上建筑面积32624m2,其中3层框架结构后勤楼建筑面积4663m2,14层框架结构病房楼建筑面积27175m2,出地面楼梯间及坡道雨棚786m2。地下建筑面积26585m2,分为两层。病房楼地下二层最大开挖深度11.7m,地下一层开挖深度7.5m。根据支护设计北侧、西侧、南侧均为土钉墙二级放坡。东侧靠近原住院楼一侧采用支护桩施工,东侧其他位置支护采用土钉墙二级放坡支护。地下二层为坑中坑体系,支护采用灌注桩配合高压旋喷桩止水帷幕施工。场区内共设置45口降水井,降水井采用管井形式。
将施工现场风险系数作为评价指标,以某单元施工为例,进行现场施工风险与竣工后产品验收合格率的评估,其中风险系数与产品验收合格率的计算公式见式(1)和式(2)。
式中K-代表现场施工风险系数;
I-代表主观风险系数;
F-代表客观风险系数;
D-代表其他风险因素;
P-代表竣工后产品验收合格率;
A-代表产品验收通过数量;
B-代表验收产品总数。
按照上述计算公式,对施工成果进行安全与质量的检验,其结果如图3所示。
从图3所示的结果可以看出,按照本文设计的管理方案进行施工管理,可以实现将施工现场风险系数降至最低,并保证施工产品质量验收合格率接近100%。
图3 产品验收安全与质量检验结果
本文开展了建筑工程土建施工安全、质量管理的研究,对比实验结果证实了本次设计成果可以满足施工现场安全与质量集成管理需求。但考虑到本次施工项目的专业较多,因此,对总承包管理要求也相对较高,在施工中,涉及门窗、电梯、消防、通风空调、供配电系统、弱电通信、公建配套等专业,管理协调强度大。因此,在专业班组进场前,施工单位应召开专题例会,组织相关配合专业进行交底,保证各个专业班组进场前后能够很好地配合,保证工作正常进行。同时,在项目部各个部门建立长期有效的协调应急机制,保证各个部门间信息通畅及时沟通,班组与项目部间,信息往来通畅,及时解决相应问题。工程例会上,各个班组提前汇报需要协调相关事宜,做到事前管理,节省管理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