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博利珠单抗联合化疗治疗肺鳞癌伴胃转移1例并文献复习

2022-04-26 06:10:50李春盈冯超王秀兰吴易晟
临床肺科杂志 2022年5期
关键词:胃体免疫治疗鳞癌

李春盈 冯超 王秀兰 吴易晟

肺癌是全球发病率第二、死亡率第一的恶性肿瘤,其中以非小细胞肺癌最为常见[1-2]。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转移部位主要是脑、骨、肾上腺和肝,转移到胃非常罕见[3]。治疗上,除了传统的含铂双药化疗,免疫治疗、靶向治疗、抗血管生成药物的出现给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患者带来了希望。本文回顾了我科收治了一名肺鳞癌胃转移的患者,应用化疗联合免疫治疗的方案后,疗效达到部分缓解的过程,并对相关文献进行了复习,提高对该疾病的的认识。

临床资料

患者男,70岁。因“咳嗽、咳痰3月,伴气促2月”于2021年1月20日收入我科。查体:贫血貌,右下肺呼吸音减弱,余肺呼吸音稍粗,未闻及明显干湿啰音,剑突下轻压痛。入院后完善相关检查,血常规:血红蛋白60g/L,粪便隐血:+++,鳞状细胞癌抗原8.49 ng/mL,细胞角蛋白19片段4.7 ng/mL,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4.44 ng/mL,癌胚抗原2.54 ug/L。胸部+全腹部增强CT示:① 考虑右肺下叶中央型肺癌,,大小约52 mm×71 mm,并右肺门及纵隔淋巴结转移,建议活检,② 慢性支气管炎并肺气肿,③ 双肺多发小肺大泡,④ 双肺散在纤维硬结灶钙化灶并胸膜增厚粘连,⑤ 心脏增大、主动脉及冠状动脉壁散在钙化灶,⑥ 胃壁不规则增厚并明显强化,考虑胃癌并胃底淋巴结肿大,请结合临床,⑦ 肝右叶钙化灶,肝内及双肾多发小囊肿,⑧ 双侧肾上腺结节状增粗,转移瘤?增生?,建议结合临床随访复查,⑨ 前列腺钙化,盆腔少量积液(图1)。支气管镜示:右下肺开口新生物阻塞管腔约30%,黏膜充血,触之易出血,活检术。胃镜示:胃体大弯处可见一5×8 cm不规则肿物,活检术(图3)。病理示:(右下肺开口、胃体)鳞状细胞癌,免疫组化:TTF-1(-),CK7(-),P63(+),CK5/6(+),P40(+),CK20(-),CDX2(-),NapsinA(-),Ki-67(80%+)(图5)。基因检测结果为:EGFR阴性,ALK阴性,PD-L150%阳性,微卫星分析:MSS,TMB_low。结合相关检查,明确诊断为肺鳞状细胞癌伴胃转移(cT4N2M1bIVA期)。治疗上予化疗联合免疫治疗,化疗方案为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联合奈达铂4周期,免疫治疗方案为每3周静滴帕博利珠单抗注射液200mg。化疗联合免疫治疗3周期后,于2021年4月复查胸部CT示:1)右肺下叶病灶较前明显缩小,大小约20 mm×10 mm,请结合临床随诊复查。2)双侧肺门及纵隔多发肿大淋巴结可见。3)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肺大疱。4)双肺散在纤维硬结钙化灶并胸膜增厚粘连(图2)。胃镜示:胃体中上部大弯可见肿物明显缩小,仅见表浅愈合期溃疡,大小约6×8mm,附着白苔(图4)。2021年7月复查胸部CT示:1)右肺下叶病灶较前无明显变化,请结合临床随诊复查,大小约17mm×4mm。2)双侧肺门及纵隔多发肿大淋巴结可见,同前。3)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肺大疱,同前。4)双肺散在纤维硬结钙化灶并胸膜增厚粘连,同前。治疗后肺内病灶缩小程度大于50%,时间大于4周,故疗效评估为部分缓解。

图1 右肺下叶中央型占位,大小约52 mm×71 mm

图3 胃体大弯处可见一5×8 cm不规则肿物(a为食管;b为胃底,可见病变累及;c-f为胃体,其中胃体中部大弯侧见一5×8cm不规则肿物,中央凹陷,表面溃烂,披厚白苔及陈旧性血块;g为胃窦及幽门;h为十二指肠球部)

图4 图4胃体中上部大弯可见肿物明显缩小,仅见表浅愈合期溃疡,大小约6×8 mm(a为食管;b、c、g、h为胃体,其中上部大弯可见肿物明显缩小,仅见表浅愈合期溃疡,大小约6×8mm,附着白苔,边缘可见多发皱襞形成;d为窦体交界;e为球降交界;f为十二指肠降部;a-h均可见空肠管留置)

图5 病理示:(右下肺开口、胃体)鳞状细胞癌(HE×400)

讨 论

肺癌的常见转移部位主要在脑、骨、肾上腺和肝,肺癌胃转移非常罕见,以“肺癌胃转移”在中国知网、万方等数据库搜索,病例仅十余例。

本例患者为肺鳞癌胃转移患者,发病时同时发现肺部、胃部占位性病变,在确定原发灶上存在疑问。鳞癌的免疫组化无法确定肿瘤来源,腺癌则可以通过免疫组化明确为肺原发或转移,如大部分原发性肺腺癌TTF-1阳性,而几乎所有转移性肺腺癌TTF-1阴性,原发性肺腺癌CK7阳性而CK20阴性,有别于肠道腺癌CK7阴性而CK20阳性[3]。

原发性肺鳞癌多为中央型,中央型肿瘤形成腔内息肉状肿块或侵袭支气管壁到周围组织,并且可能阻塞支气管腔而导致分泌物潴留、肺不张、支气管扩张和感染性支气管肺炎[3]。支气管镜下可见黏膜充血、水肿、黏膜粗糙、菜花状改变和狭窄[4]。显微镜下鳞状细胞癌显示角化、角株形成和(或)细胞间桥[3]。转移性肺鳞癌在也可表现为肺部孤立性中央型占位,且支气管镜下表现及病理改变与原发肺鳞癌无明显区别。

原发性胃癌的病理学类型90%~95%是腺癌,胃鳞癌及其罕见,其仅占全部胃癌发生率的1%,且好发于胃窦部[5]。诊断原发性胃鳞状细胞癌需要满足以下条件:①肿瘤不能位于贲门,②肿瘤必须未累计食管,③其他部位无鳞状细胞癌存在[6-7]。胃鳞状细胞癌的病理诊断标准有以下几方面:①角化细胞伴癌珠形成,②癌细胞排列成镶嵌状,细胞边界清楚,单个细胞角化或早期癌珠形成,③细胞间桥,④免疫组化提示有角蛋白存在[8]。胃转移性癌,内镜下可见胃单发或多发黏膜下病灶,多位于胃体上部,可突出于胃腔伴坏死出血[9]。

本例患者为老年男性,有多年吸烟史,为肺鳞癌高发人群。Quint等的研究中指出,伴有肺外恶性肿瘤的患者中,吸烟者患原发性肺癌的几率是不吸烟者的3.5倍[10]。李成州的研究发现,伴有肺外恶性肿瘤时,肺内孤立性占位病灶大于4cm,ETM-SPN为原发性肺癌的可能性更大,且肺外肿瘤为鳞癌时,肺内病灶为原发性肺癌的概率也更高[11]。Quint认为除了黑色素瘤、肉瘤和睾丸癌之外,在CT上有纵隔淋巴结肿大,提示肺内孤立性占位为原发性肺癌[10]。经过治疗后复查胸部CT,可见病灶内部有单发的空洞。高元安等认为,单发的空洞性转移病灶目前尚无病例报道,故单发的肺内孤立性占位病灶,在除外肺结核的基础上,应首先考虑为原发性肺癌[12]。

人类肿瘤的问题,很大程度上是转移的问题,通常转移的方式有血行转移、淋巴道转移及种植转移等[13]。根据血行转移的路径规律,体循环的肿瘤易经上下腔静脉首先形成肺部转移,而门脉系统的肿瘤常先转移至肝脏,所以胃肠道原发恶性肿瘤的易转移至肝脏,理论上出现肺转移的概率极低,仅为0.19%~5.1%[14],但本例患者并未出现肝转移。Cahan等研究提示,肺外病灶为胃癌的患者,肺内病灶为原发性肺癌的比例明显高于转移癌者[15],其可能更容易发生淋巴道转移,故孤立性肺转移相对少见。肺外肿瘤发生淋巴道转移至肺时,胸部CT一般表现为小叶间质、支气管血管束周围、小叶中央间质呈结节状或光滑增厚[16],本例患者除孤立性占位病灶外,其小叶间质、支气管血管束周围并无淋巴道转移征象。肺癌发生远处转移的机制尚不清楚,肺癌的转移途径常认为是通过血管淋巴结转移,肺内肿瘤突破血管壁进入肺静脉,然后随血行播散至全身各处,因胃血运相对丰富,以及适宜的内部环境,比如炎症等,使肿瘤细胞得以在胃内继续生长发育,形成远处转移灶[17]。陈晖等提出假说,肺癌患者咳出的痰中的肿瘤细胞,随吞咽进入胃中形成种植性转移灶[18]。

综合以上,从年龄、性别、吸烟史、CT征象(病灶直径和纵隔淋巴结肿大)、肺外恶性肿瘤病理类型、转移方式分析等,考虑本例患者为原发性肺鳞癌胃转移。患者为老年男性,有多年吸烟史,肺内孤立性占位直径大于4cm,伴有纵隔淋巴结肿大,可能通过血行转移或痰液种植转移的方式转移到胃。原发性胃鳞癌极其罕见,确诊时需不能伴有其他部位存在鳞癌,且胃癌一般会先出现肝转移,继而出现肺转移,但患者随诊至今未出现肝转移,且胃癌肺转移不会先出现纵隔淋巴结肿大,故本例患者不考虑为原发性胃鳞癌肺转移。

肺癌发生胃转移,提示疾病已进入晚期,预后极差,Campoli等发现肺癌发生转移者整体生存期为0~14月,中位生存期为4.75月[19]。肺鳞癌胃转移目前的治疗仍以放疗、化疗为主,其有效的靶向治疗药物研究进展缓慢,且由于肺鳞癌易出血的特性,抗血管生成药物的应用也受到限制[3]。Kim等认为,若消化道肿瘤为孤立性病灶,可同时行肺原发肿瘤及消化道孤立性转移病灶的姑息性切除术,并联合化疗可能使肺癌消化道转移患者获益[20]。近年来肺鳞癌免疫治疗进展迅速,对于PD-L1高表达的晚期肺鳞癌患者,KEYNOTE-407研究表明免疫治疗联合化疗优于单纯化疗[37.5%vs30.6%(2年)][21-23]。本例患者应用免疫治疗联合化疗后,肺部、胃部病灶均达到部分缓解,从发现至今已存活7月余。目前仍继续随访。

猜你喜欢
胃体免疫治疗鳞癌
恶性胸膜间皮瘤、肺鳞癌重复癌一例
云南医药(2021年3期)2021-07-21 05:41:06
肿瘤免疫治疗发现新潜在靶点
基于深度学习的宫颈鳞癌和腺鳞癌的识别分类
慢性萎缩性胃炎胃镜像与藏医四诊表现的相关性研究❋
肾癌生物免疫治疗进展
海南医学(2016年8期)2016-06-08 05:43:00
整合素αvβ6和JunB在口腔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Toll样受体:免疫治疗的新进展
西南军医(2014年1期)2014-02-03 03:06:31
消化不良病人胃窦胃体内镜表现及病理对比研究
中外医疗(2014年9期)2014-01-26 09:12:52
消化不良患者胃窦胃体内镜表现及病理对比研究
肛瘘相关性鳞癌1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