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O联合HFOV在新生儿肺动脉高压中的应用及其对NGAL、NT-proBNP和ARNT的影响

2022-04-26 06:43:26靳雅玲杨瑞敏张冉张苗苗冀京雷范雪爱
临床肺科杂志 2022年5期
关键词:动脉血肺动脉高压

靳雅玲 杨瑞敏 张冉 张苗苗 冀京雷 范雪爱

肺动脉高压(pulmonary arterial hypertension,PAH)是新生儿期常见的危重症,目前常规治疗包括营养支持、保暖、抗感染等辅助疗法,且多数新生儿通过气道护理以及机械通气后可有效缓解病情[1-2]。近年来,已有临床研究发现在常规对症治疗基础上采用高频振荡通气(High frequency oscillatory ventilation, HFOV)联合吸入一氧化氮(iNO)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可有效降低肺动脉高压新生儿的致残率、致死率[3],但肺动脉高压病因复杂,且HFOV联合iNO的治疗方式在国内处于起始阶段,仍需可靠的疗效指标以及更多的临床研究进一步论证。血液标志物具有取样简单、检测迅速、敏感性高等特点,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多种疾病的诊治、疗效预后评估,其中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载脂蛋白(Neutrophil gelatinase-associated apolipoprotein, NGAL)、氨基末端B型脑钠肽前体(N-terminal B-type pro-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 NT-proBNP)、芳香烃受体核转位蛋白(Aryl hydrocarbon receptor nuclear translocator, ARNT)与新生儿肺动脉高压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4-6],且在新生儿肺动脉高压中呈高表达状态,其水平变化可反映疾病进展,因此本次研究以NGAL、NT-proBNP、ARNT为重要观察指标。基于此,本次研究选取我院收治的164例肺动脉高压新生儿,探讨HFOV联合iNO对肺动脉高压新生儿的疗效、动脉血气状态、氧合指数以及对NGAL、NT-proBNP、ARNT水平的影响,以期为临床应用提供有益参考,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一、一般资料

选取邢台市第三医院于2018年1月~2021年1月收治的164例肺动脉高压新生儿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82例。两组患儿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所有患儿家属均签署知情同意书,本研究获得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表1 两组新生儿基线资料比较

纳入标准[7]:(1)所有患儿均符合2017年版《新生儿肺动脉高压诊治专家共识》中的诊断标准;(2)经临床多普勒超声检测显示肺动脉收缩压>大于2/3体循环收缩压或者>35mmHg;(3)存在持续低氧血症,不同程度的发绀、呼吸困难。

排除标准:(1)对本研究药物过敏;(2)气胸、先天性膈疝导致肺动脉高压;(3)新生儿肺发育不全,合并其他呼吸道疾病;(4)合并先天性心脏病、门静脉高压、自身免疫疾病、遗传代谢性疾病;(5)母体妊娠期间伴随严重妊娠并发症。

二、治疗方法

两组患儿在给予营养支持、保暖、抗感染等对症治疗基础上,对照组给予米力农+HFOV治疗,研究组给予iNO+HFOV治疗,具体治疗过程如下:对照组:米力农注射液(生产厂家:海南合瑞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183296):给予负荷剂量50μg/kg 静滴30~60min后按0.5~0.75μg/(kg·min)维持剂量,持续3天。HFOV:所有患儿均接受HFOV,使用德国Stephan Sophie-conventional型婴儿呼吸机,设置参数如下:震荡频率为9~11 Hz,振幅为30~45cmH2O,平均气道压(MAP)10~17cmH2O,吸入氧浓度(FiO2)为0.5~0.8。根据血气分析和血氧饱和度(SPO2)进一步调节呼吸机参数,具体条件如下:高碳酸血症时需下调频率以及调高振幅,并发气胸时需下调平均气道压力至10~13cmH2O,低氧血症时需提高FiO2或平均气道压力。研究组:吸入NO,采用BG-95型NO气体流量控制仪(厂家:佛山分析仪有限公司)进行治疗,NO气瓶(10000 ppm/瓶)购自于武汉纽瑞德特种气体有限公司,根据患儿经皮氧饱和度的变化情况调整NO浓度。吸入NO的初始浓度为20 ppm,1 h后行动脉血气分析,若血氧分压(partial pressure of oxygen,PO2)变化值(ΔPO2)为10~20 mm Hg或SPO2上升至88%以上,则维持NO浓度;若ΔPO2低于10 mmHg,则上调NO浓度,直至PO2或SPO2达标,吸入NO浓度低于80 ppm;若患儿病情好转,首先将吸入氧浓度降至60%,然后每隔4小时下调NO浓度5ppm;在已达5ppm后,每隔2~4小时降低1ppm,直至降至1ppm时则停止吸入NO。另外,两组患儿治疗过程中需密切监护其生命体征和心电情况,保持SPO2在90%~95%范围,酸碱值为7.30~7.45以及动脉血氧分压(PaO2)在60~80 mmHg范围。

三、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临床疗效及并发症:临床疗效分为无效、有效和显效[7]。显效:治疗72h后,SPO2超过90%,X线异常阴影、临床症状(发绀、呼吸困难等)完全缓解或者消失,酸碱、电解质平衡紊乱现象消失,可以撤掉呼吸机;好转:经治疗后,X线异常阴影、临床病症有所减轻或者改善,SPO2增加超过10%,仍需呼吸机辅助呼吸;无效:未达到以上标准,甚至可能加重,如脸色持续青紫色、X线显示明显异常阴影等。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 100%。另外,统计分析两组患儿治疗期间并发症发生情况,包括上呼吸道感染、肺出血、肺炎、气漏、颅内出血等,以及记录并比较两组患儿治疗期间的氧暴露时间以及无创、有创机械通气时间。

动脉血气水平:于治疗前、治疗72h后采用全自动血气分析仪(厂家:丹麦RADIOMETER ABL800 FLEX 血气分析仪)测定PaO2、PaCO2、并结合MAP、FiO2的数值计算氧合指数,氧合指数(Oxygenation index, OI)=100×MAP×FiO2/PaO2。

血浆NGAL、NT-proBNP和ARNT水平:治疗前、治疗72h后检测血浆NGAL、NT-proBNP和ARNT表达水平。抽取患儿空腹静脉血5mL,肝素钠抗凝,3 000 r/min离心10min,取上清液保存于-80℃。采用全自动免疫透视比浊法测定血浆中NT-proBNP水平,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购自于Roche Modular PE公司,试剂盒购自于美国Beckman公司,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血浆NGAL、ARNT水平,酶标仪购自于赛默飞世尔科技有限公司,试剂盒购自于北京索莱宝科技有限公司,具体操作按试剂盒操作说明进行。

四、统计学分析

结 果

一、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

研究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92.68%vs81.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n, %)

二、两组患儿机械通气指标比较

研究组有创和无创通气时间以及氧暴露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儿机械通气指标比较

三、两组患儿并发症比较

主要并发症为上呼吸道感染、肺出血、肺炎、气漏、颅内出血以及低血压,其中研究组上呼吸道感染、肺炎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4)。

表4 两组患儿并发症比较(n)

四、两组患儿动脉血气指标水平比较

治疗后两组患儿PaO2、OI均明显增加,而PaCO2明显降低,其中研究组动脉血气指标水平均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5)。

表5 两组动脉血气水平比较

五、两组患儿血浆NGAL、NT-proBNP和ARNT水平比较

治疗后两组患儿血浆NGAL、NT-proBNP和ARNT水平均明显降低,其中研究组血浆NGAL、NT-proBNP和ARNT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6)。

表6 两组患儿血浆NGAL、NT-proBNP和ARNT水平比较

讨 论

肺动脉高压在临床上又称为肺血管发育不良,多发生于过期产儿、足月儿,新生儿因胎粪吸入、窒息、败血症等因素,而出现肺血管痉挛、肺动脉肌层增厚以及肺循环阻力持续性增高,危及生命安全[8]。研究发现,新生儿容易出现严重紫绀、低氧血症、呼吸衰竭等症状,对神经系统发育影响较大,因此加强监测新生儿临床病症、血氧状态,并及早治疗具有重要意义[9]。目前,临床治疗目标为降低肺血管床压力、维持正常的体循环压、提高血氧含量,最终改善新生儿缺氧症状,尽管临床上对于肺动脉高压的治疗已取得良好的效果,但并发症发生率以及病死率仍不容忽视[10]。NO是临床常用的肺血管舒张剂,吸入NO可改善肺部通气/血流比值,并选择性降低肺动脉压力,且对体循环压影响较小。HFOV是临床上最常见的通气模式,具有较快的通气频率、较低的潮气量,气体扩散效果良好,可有效维持气道的气体交换,并快速排出二氧化碳,与吸入NO联合的治疗方式,已成功用于胎粪吸入综合征、低氧性呼吸衰竭等新生儿呼吸相关疾病的治疗[11-12],而在新生儿肺动脉高压中的应用效果,尚需更多临床研究予以支持。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经治疗后研究组新生儿的治疗有效率(92.68%vs81.71%)明显高于对照组,表明在常规对症治疗基础上,吸入NO联合HFOV可提高治疗效果,并改善新生儿血氧状态以及改善发绀、呼吸困难等临床病症。分析认为,iNO可高度选择性地扩张血管,从而降低肺循环阻力,还能与血红素铁结合,产生亚硝酰基血红蛋白,进而转化成高铁血红蛋白,从而改善肺部血氧状态[3],故而经治疗后研究组患儿的PaO2、OI均明显增加。同时,NO可通过抑制核因子κB介导的炎性因子(IL-1β、TNF-α)释放,从而减少巨噬细胞、中性粒细胞聚集于肺组织内,有效抑制肺部炎性反应,降低肺损伤、抑制肺纤维化,有利于肺泡的修复,改善新生儿的呼吸功能。HFOV可通过产生的双向压力而增加新生儿的肺容积,防止肺泡萎陷,进而募集更多的肺泡参与气体交换,保证了肺内气体的均匀分布,利于二氧化碳的排出[13],故而经治疗后新生儿的PaCO2明显降低。吸入NO联合HFOV治疗后,新生儿的动脉血气水平明显改善,则进一步减轻肺损伤,其中随着气道传递的衰减,终末气道压减小,而HFOV可维持气道压的稳定,可最大限度保护新生儿肺组织,避免气压伤的发生,故而经治疗后上呼吸道感染、肺炎等并发症发生率均较低,进一步证实联合治疗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肺动脉高压的病理改变主要为平滑肌细胞增生、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在疾病的发生、发展中,缺氧可诱导平滑肌细胞的增殖、迁移,其中ARNT已被证实参与多种缺氧性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且张岩伟等[14]研究发现ARNT通过影响平滑肌细胞的增殖、迁移而调控肺动脉高压的进展。NT-proBNP属于神经激素,其在肺动脉高压新生儿血浆中处于高表达状态,且水平变化可反映疾病进展,已被推荐为评价肺动脉高压疾病严重程度的重要指标。NGAL与新生儿急性肺损伤及感染、支气管肺发育不良等多种肺疾病的发生密切关联,在有创和无创机械通气、炎性反应、肺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多种原因引起的肺损伤中高表达,进而诱导局部炎性反应,加重肺组织损伤[15-16]。本次研究发现,经治疗后血浆NGAL、NT-proBNP和ARNT表达水平明显降低,其中研究组降低程度高于对照组,表明吸入NO联合HFOV治疗后可有效降低血浆NGAL、NT-proBNP和ARNT表达水平,从而减轻局部炎性反应和肺组织炎性损伤,进而抑制平滑肌细胞增生、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发挥良好的治疗效果。Dean A.等研究发现[17],缺氧可诱导人肺动脉平滑肌细胞高表达ARNT,进而诱导肺动脉平滑肌细胞的异常增殖,导致肺血管壁增厚,引起肺血管堵塞以及增加肺血管阻力,而经联合治疗可改善缺氧症状,故而有效降低了ARNT的表达。另外,肺组织的缺氧损伤可激活氧化应激反应以及活化炎性细胞,进而引起肺组织损伤,特别是肺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后可大量释放NGAL,进一步加重肺部炎性损伤,NT-proBNP作为炎性指标参与肺动脉高压的病理过程,且肺动脉的高压刺激可通过诱导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受体而促进机体大量释放NT-proBNP[18]。本次研究中,iNO可抑制炎性反应,与HFOV联合治疗改善缺氧症状,故而减轻了肺组织损伤,降低NGAL、NT-proBNP的表达,进一步反映肺组织炎性状态的改善,以及肺动脉高压病情严重程度的减轻。

综上所述,iNO联合HFOV治疗新生儿肺动脉高压效果良好,可有效改善新生儿动脉血气状态、氧合状况,降低NGAL、NT-proBNP和ARNT水平,以及缩短有创和无创通气时间,且安全性较好。

猜你喜欢
动脉血肺动脉高压
一种耐高压矩形电连接器结构设计
勘误声明
81例左冠状动脉异常起源于肺动脉临床诊治分析
肺动脉肉瘤:不仅罕见而且极易误诊
彩超诊断缺血性脑血管病颈部动脉血管病变的临床应用
体外膜肺氧合在肺动脉栓塞中的应用
异型动脉血管为蒂的游离背阔肌肌皮瓣修复软组织缺损
脐动脉血气对新生儿窒息及预后判断的临床意义
肺癌合并肺动脉栓塞症的CTA表现
简析GIS在高压输变电管理中的实践
河南科技(2014年24期)2014-02-27 14:19: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