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春霞
【摘要】新时代应该将红色文化和大众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建构成一种社区场景,将红色记忆与文化、语言、艺术等具有象征意味的形态链接起来。集体记忆通过这些红色文化资料、图像、文物、仪式等物质符号重复确证,使得代际间的记忆逐渐稳固,渐渐成为大众的共同回忆。中国共产党党史上早期很多重要的历史事件都在上海、浙江发生,两地是红色文化扬帆启航之地,马克思主义在此生根发芽、茁壮成长,是思想文化战线主阵地。正是这种无形的精神传承、传播,个人和群体在红色场景中寻找导向的回忆和期待,使得人生经验更为有意义,在更辽阔、深邃的红色记忆中思考和寻找自己的精神家园。
【关键词】城市记忆;红色场景;社区;建构与塑造
城市的发展也是一座城市的历史记忆,它包含着一座城市人文历史的演绎、经济结构的变迁、政治制度的完善、文化品格的彰显等,也是一个民族延续文化记忆的重要载体。“城市记忆”也可以理解为一种“凝固于城市空间环境,反映在人们的记忆之中,是人对城市空间环境意义的认识”[1]。正是因为中华大地每座城市地理方位、文化传统、经济基础不同,形成了诸多文化种类,如岭南文化、巴蜀文化、晋中文化、徽文化、江南文化等,意蕴深厚,各有品格,更凸显百年红色文化的共性、共情意义。红色文化区别于在时空记忆中传承下来的区域文化,它是思想理念中闪着独特光辉意义的文化。本文以红色文化传播最早、最普遍的浙江、上海为例,来探讨红色文化在城市社区记忆的塑造、建构、价值和传播。
一、历史积淀:红色场景塑造
社区是一个城市发展的基本单元,是社会有机体最基本的内容,“未来社区”的发展更是以人民的美好生活为中心,集中人本化、生态化、数字化的三维价值指引,突出生活品质的要求,这种品质需要全体成员有一个向心力,将红色场景和意见领袖的魅力植入到社区和街道之中,是引导社区精神文明的一个重要方式。
上海和浙江是红色文化扬帆启航之地,也是最早与西方技术、文化、经济交汇融合之地,海派文化、江南文化相互交织、互为表里,不仅推动了中国的文化、经济、科技变革,更带来了思想上的巨变,让马克思主义在此生根发芽、茁壮成长。仅上海一地就留下了上千处的红色革命文化遗址,可以分为15大类,即中国共产党诞生地、中国工人运动发源地、新文化运动发祥地、马克思主义传播地、抗日救亡运动中心地等。红色文化资源特别丰富,《新青年》《向导》《共产党》等革命报刊都在这里创办,还有中共一大会址与嘉兴南湖的红船具有特别重要的扬帆启航的引领价值,红色文化的标志符号和传播为长三角奠定了良好的红色文化之地根基。
红色文化社区的营造是城市社区记忆中的一个重要环节,而孕育、推动这些红色文化的社区将会持续拥有强大的生命力。比如上海的多伦路,1930年3月中国左翼作家联盟在此成立,仅景云里弄堂就有一大批新文化运动中的精英居住过,如鲁迅、茅盾、柔石等。1998年虹口区本着“修旧如旧”的原则,保留原始的红色记忆,将其逐步改造成一个国际化、艺术化、时尚化的社区。再比如由著名爱国人士黄炎培和史量才等人于1933年发起修建的老上海著名的专门图书馆“鸿英图书馆”,藏书有15万册,以收藏报刊资料众多而闻名,一共有377册、181.3万件各类日报剪报资料。1955年与新闻图书馆合并为上海市报刊图书馆,2005年,再由徐汇区人民政府将其修缮改建为徐汇艺术馆。上海还是革命书籍报刊中心出版地,这些书籍如史量才创办的《申报馆》一样,成为一代又一代人的集体记忆。《共产党宣言》《资本论》《反杜林论》等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也首先在上海翻译出版,《国际歌》《义勇军进行曲》也在上海翻译和诞生,大众在声声入耳、念念入心的召唤中,不断强化了自己对马克思主义的认同。红色场景通过这些红色文化资料、图像、文物、仪式等物质符号重复确证,使得代际间的集体记忆逐渐稳固形成,渐渐成为大众的共同记忆。历史上很多重要的事件都在上海发生,上海成为中国工人运动发源地、新文化运动发源地、城市暴动实验地,更是左翼思想文化战线主阵地。正是这种无形的精神激励,个人和群体在其中寻找导向的回忆和期待,使得人生经验更为有意义。人不会苟且于物质本身,而是在更广泛的艺术、政治、文化等社会关联中来思考和寻找自己的精神家园。
二、现实观照:红色场景建构
场景有助于将理想信念转化成现实生活中的动力,场景式记忆可以将一个地方的整体文化风格或美学特征建构成大众的期待视野,比如将纪念碑、红色文化广场、剧院等合法化、制度化、永恒化。上海有很多社区具有红色象征意义,比如在上海被称为“小红楼”的衡山路811号,早在20世纪30年代,这栋西式小洋楼,被法国的东方百代唱片公司收购,是中国第一家唱片公司,“小红楼”见证了中国百年唱片业的发展,堪称中国的红色音乐圣地。著名戏曲表演艺术家梅兰芳、谭鑫培,著名影星周璇、阮玲玉,著名作曲家冼星海都曾在这栋“小红楼”里留声录片。《解放区的天〉《我的祖国》《梁祝》等优秀音乐作品都在这里面世,走向全国。这栋“小红楼”以自己独特的方式将红色文化带入亿万大众的心中,并刻下深深的印痕。
美国城市学专家凯文·林奇在《城市意象》中首次提出现代意义中的“城市形象”概念。我国学者对其定义是“所谓城市形象,通常是指城市带给大众的整体印象和感受,包含一座城市的文化传统、历史景观、现代文明等内容。当城市的形象被大部分人所认同时,城市形象本身就有了社会文化意义,变成了这个城市的文化资源”[2]。大众的经验总是会借助标志和符号为自己保留记忆,个体的记忆只有借助集体精神才能永续下去。
“没有任何一个地方能像希腊城邦,首先像雅典那样勇敢正视人类精神和社会机体二者之间的复杂关系了;人类精神只有通过社会机体得以充分表现,社会机体则变成了一片人性化了的景色,或者叫做一座城市”[3]。上海多伦路是当年上海乃至全国的文化中心,留下了众多的红色印迹和名人故事,左翼联盟在这里成立,鲁迅、柔石、叶圣陶、茅盾等一批新文化运动的精英曾在这里生活和战斗过,在中国革命史和现代文学史上写下过不朽的篇章。附近的公啡咖啡馆,由于夏衍、潘汉年、冯雪峰等在此参加左联的第一次筹备会议而蜚声海内外,田汉曾以公啡咖啡馆为原型,创作了话剧《咖啡店一夜》,还原了咖啡馆内的情景。因为它与左联的不解之缘而被赋予了神秘色彩,成为那个时代最有代表性的咖啡馆。这部剧不仅是中国最早抒发咖啡情结的沉浸式戏剧,也具备了现代文学的史料价值。在咖啡馆从事左翼文化革命的作家,既践行了红色革命的初衷,又不失浪漫的都市情怀,咖啡館的浪漫优雅与革命的紧张残酷有机地结合起来。公啡咖啡馆因为特殊的公共租界边缘位置,又由外国人经营,当年巡捕房不易控制,它为左翼作家的交流提供了更为宽松、安全的环境,成为他们追求革命理想、文化情怀的栖息地。90余年后公啡咖啡馆又重返多伦路,让当年的文脉赓续,现在除了公啡咖啡馆,在公啡书社还摆放了众多鲁迅书籍,以及与多伦路红色文化有关的书籍和文创产品,供市民阅读选购。在咖啡馆和书店之间的廊道上设置有3个电子显示屏,分别展示介绍鲁迅等海派文化名人,并通过5G技术支撑下的裸眼3D识别功能,将多伦路的建筑群、街区文化和历史人文推荐给游客。让大众能在特定直观场景中感受红色文化、海派文化、名人文化的魅力,让更多的浪漫情怀与知识积累形成良性互动。
三、立心铸魂:红色旅游沉浸式体验
随着大众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普遍关注精神层面的提升和内心的修养,红色旅游的沉浸式体验,形成了大众新的体验性、感受性和创造性的精神场域,在深度体验中将身心与历史遗迹融合起来,从而内化于心。
2021年建党一百周年之际,上海推出了十条红色旅游精品线路,譬如:开天辟地·革命启航;初心之地·红色之城;追寻伟人足迹·传承红色基因;魅力衡复·卓越水岸;红色精神·薪火相传等。除此之外,长三角红色文化旅游联盟,充分利用沉浸式体验带来的优势效应,与人文类全媒体节目“听江南”、北外滩网红打卡书店建投书局联合打造了促进红色文化与旅游的深度融合。开展了参与“讲好红色故事:让红色资源活起来”及“沉浸式体验:让红色旅游更年轻”的专题对话,以满足青少年的期待视野和受众风格。还规划了北外滩的沉浸之旅,从建投书局出发,漫步滨江大道,阅读历史人物在城市中留下的各种烙印,阅读上海犹太难民纪念馆,了解二战时期一段难忘的民族记忆和国际友情。
正如托马斯·马乔所说:“当文化‘成为遗忘的汪洋大海中的岛屿时,‘延伸的场景便是文化的元情景。我们从交际的短暂性和遗忘的大海中拿走了一些东西,以便保存起来用于以后的再次接受。”[4]沉浸式体验有助于在文化的海洋中有效地、长期地、持续地保护有价值、有意义的红色文化。
上海虹口区推出了30余处“红色遗迹”的沉浸式旅游路线,以中共“四大”纪念馆为起点。借助多媒体技术,融合智力闯关元素、室外定点体验,红色旅游以沉浸式的时尚感吸引了年轻游客的青睐。浙江杭州的小营街道是杭州的红色圣地、革命的摇篮,由小营巷、皮市巷、方谷园三条小巷构成了“红巷”。通过整合毛主席视察过的小营巷纪念馆、江南书香神韵“钱学森故居”等,打响红巷品牌、提炼红巷精神,通过红色体验区、红色教学点、红色旅游线,大力弘扬“敢为天下先、甘做孺子牛”的革命精神,还举办红色文化节、钱学森科技节等丰富社区文化生活。
四、成风化人:红色理念数字式传播
数字式传播是以二进制的形式记录、处理、保存,传播文字、图像、视频等形式媒体。红色文化遗产可以运用现代化的数字技术进行重新整理、归纳后加以保存、传播,这样可以使红色文化在传播过程中显得更加直观、生动、立体,这也是当下博物馆、纪念馆主要采用的方式。传承红色文化不能仅停留在图片、文字、解说等传统的说教上面,而应当使文物、历史活起来,以一种更为新鲜、生动、立体的方式,在受众心中留下深刻的烙印。浙江杭州充分利用红色资源,打造了首条“爱国主义教育公交专线”,串联起西湖边10个红色景点和展馆,每到一个站点,车内语音系统就会自动播报对应场馆的历史文化或红色故事,以数字赋能做强文明城市的智慧支撑。
红色文化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也是中国共产党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留下的宝贵财富。要使红色文化精神永存,就应当学会拥抱新技术、实现创意革新,数字化技术可让厚重的红色文化资源实现修复和再现,即利用多媒体、借助虚拟现实等数字化技术和设备,对红色故事或已经损坏或消失的红色旧址、红色文献、红色人物、红色建筑等红色文化进行复原并在虚拟世界中对其演变,如重造“体验型”红色资源馆就是一种创新形式。2016年贵州省抢夺先机,将四渡赤水这场战斗用VR进行展现,虚拟场景的直观性、生动性,让大众在“血战赤水桥”的游戏中,可以身临其境地体验战争的残酷激烈和惊心动魄。
随着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数字文化越来越受到重视,如《地道战》《红军长征爬雪山》《改革开放40周年》等运用虚拟技术打造的VR、AR等10余种红色文化体验,给党建教育带来了人性化、直观性、便捷化、智能化的生动性与互动性学习体验,可穿戴设备的交互性体验让图片、资料生动起来,甚至有些场景特别定制了全息图像,使体验者锤炼了党性、提高了凝聚力和素养。红色文化对于不同时空的联系性记忆和自我身份认同有着重要的作用,比如《共产党宣言》《国歌》等耳熟能详的作品,可以通过自我宣读和歌唱,将“教育记忆”转化成“联系性记忆”,通过衍生的场景,让一代又一代的人通过代际延续来保证自己的身份识别和内在相关性。
一百周年红色文化既有血色浪漫、残酷斗争,又有经验教训、智慧格局,是不可替代的珍贵遗产,其社会价值和文化价值都不可取代,“世上不存在游离于这样的相关框架之外的记忆,这个框架是为活在社会中的人服务的,目的是确定他们的记忆并重现他们的记忆”。[5]传承红色基因,弘扬红色文化,是凝聚民族向心力的一个重要主题,让红色文化在社区场景中高度呈現也是参与的重要形式。红色文化可以脱离直接场景得以保存,书写形式并不是决定意义的,储存行为和传播行为才具有前瞻性的意义。在虚拟的无穷尽的单个场景中,数字技术可以使大众全方位、多角度、多层次地感受红色文化,数字化保护和开发已经成为红色文化传承和发展的重要途径,红色文化与价值对于受众精神的引领有着重要的作用,对国家核心精神的建构也有着重要的参考意义。
(本文为浙江科技学院青年人才启动基金“城市记忆中的文化生产与价值逻辑”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F701109J03;2019—2020年浙江省高校重大人文社科攻关计划项目“建设文化场景:浙江未来社区公共文化空间提升研究”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2021QN054)
参考文献:
[1]于波.城市记忆研究[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04:17.
[2]张鸿雁.城市形象与城市文化资本论:中外城市形象比较的社会学研究[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2:50.
[3]芒福德.城市发展史[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170.
[4]阿斯特利特·埃尔.文化记忆理论读本[M].冯亚琳,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9.
[5]阿斯特利特·埃尔.文化记忆理论读本[M].冯亚琳,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23.
(作者为浙江科技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浙江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浙江科技学院基地研究员、复旦大学社会学博士后、上海华夏经济发展研究院特聘研究员)
编校:王志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