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卫生
(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 应用外语学院,广东 广州 510300)
高校学生国际能力(International Competence)培养具有重要意义。被称为“国际能力培养之父”的美国学者兰伯特(R.D. Lambert)指出,国际能力是对世界其他地方情况的了解、对异域文化和不同民族的同理心和积极态度、外语能力和跨文化互动技能[1]。从个体而言,国际能力能增强大学生在全球化时代的竞争力。未来社会更加多元,与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人合作将趋于常态,具备一定的国际能力更具有社会竞争力。从国家而言,大学生国际能力的培养是高等教育强国的重要举措之一。校园文化是一种潜在的、隐性的育人环境,校园国际化活动是校园文化的载体之一,在校园活动中融入他国或跨文化元素,旨在培养学生的多元文化理解和跨文化交际等能力。本文以广东省六所高校为调研对象,探索校园国际化活动在高校校园文化中的建设现状和推进策略,为完善大学生国际能力培养的校园文化机制提供参考。
基于美国最具代表性和影响力的“全国学生学习性投入调查问卷”(National Survey of Student Engagement,NSSE)和“加州大学本科生就读经验调查问卷”(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Undergraduate Experience Survey ,UCUES),本研究选取了“关注国际/全球主题的课外活动”“与国外学生共同参与的社会活动,如俱乐部、学生组织等”“以国际/全球化为主题的表演”“促进了解不同世界文化、民族和宗教的活动”“与从事国际/全球化问题研究的教师共同工作或进行研究”“以国际/全球化为主题的讲座、讨论、培训、会议”等11种常见的国际化活动校园文化形式,以广东省具有代表性的、不同层次以及不同类型的六所高校中法学、会计学、环境科学和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等四个专业的不同年级学生作为调查对象,旨在了解高校校园国际化活动的进展。
调查问卷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个人简况,包括就读学校、所学专业、性别、年级、生活区域和出国经历;第二部分是国际化活动设置以及学生参与频率的调查;第三部分是对“培养大学生国际能力”看法的开放性问题。调查采用网上问卷星的方式,进行有组织的发放,在四个专业中随机抽样。共回收有效问卷2 626份。关于样本分布情况,按学校来分,A大学共617人(占23.5%)、B大学166人(占6.3%)、C大学345人(占13.1%)、D大学524人(占20%)、E大 学437人(占16.6%)、F大学536人(占20.4%);按性别来分,男生1 060人(占40.4%)、女生1 566人(59.6%);从年级来分,大二学生1 036人(占39.4%)、大三学生1 031人(占39.3%)、大四学生559人(占21.3%)。样本分布基本上比较均匀、结构比较合理。
1.学生来源地与出国经历。来自乡村和县级市的学生占绝大多数,总体比例为54.38%。其中,来自乡村的学生共335人,占12.76%;县级市或乡级镇的学生共1 093人,占41.62%;地级以上城市的学生占45.62%,共1 198人。在出国经历方面,2 116名学生没有出国经历,占调查学生总数的80.58%。
2.国际化活动的数量。在11项活动的平均比例中,“完全没有”的平均比例是3.35%,“没有”是12.37%,“较少”是48.42%,三个等级的平均比例总和是64.14%。换言之,选择了“完全没有”“没有”和“较少”的具有否定意义选项的学生占了60%以上,见图1。
图1 校园国际化活动设置的总体情况
五个等级中,“较少”比例最高,其平均值比例(48.42%)比“较多”的平均值比例(26.50%)高出21.92%,在单项活动中,有4个活动的“较少”比例在50%以上,见表1。
表1 校园国际化活动设置的平均比例
3.国际化活动的类别。从图1可以看出,在“完全没有”和“没有”两个等级中,占比最高的活动是“国外实习”,分别为4.76%和16.45%;“较少”比例中占比最高的活动为“促进了解不同世界文化、民族和宗教的活动”,比例为50.69%;其次是“关注国际/全球主题的课外活动”和“以国际/全球化为主题的表演”,比例分别是50.57%和50.08%;“较多”等级列的最高项是“国外短期课程学习/交流”,占比35.61%;其次是“以国际/全球化为主题的讲座、讨论、培训、会议等”,占比30.5%;“很多”等级列的最高项是“邀请国外专家举办讲座”,占比11.01%。可见,各高校国际化活动的主流类别依次是:“邀请国外专家举办讲座”“以国际/全球化为主题的讲座、讨论、培训、会议等”“国外短期课程学习/交流”。相比之下,“促进了解不同世界文化、民族和宗教的活动”“关注国际/全球主题的课外活动”和“以国际/全球化为主题的表演”等活动不多。
4.参与国际化活动的频率。学生“经常”参与活动的比例最低,平均值为6.53%,最高比例也仅为7.31%;“从来没有”的平均值为10.98%,比“经常”参与的平均比例高出4.35%;“没有”与“偶尔”参与的平均比例分别为33.12%和31.95%。“从来没有”“没有”与“偶尔”三项均为否定值,三项平均值总和为76.05%,是“有时”与“经常”参与平均比例总和23.95%的一倍,见表2。
表2 学生参与国际化活动的平均比例
1.国际化活动数量偏少。比较六所高校国际化活动设置的各等级平均比例,虽然有两所高校的“较多”比例略高于其他三所高校,但从调查结果来看,总体上活动数量“较少”,见图2。
图2 六所高校国际化活动设置情况
表1的平均比例数值表明,“较多”和“很多”两项的总和为35.85%,这与国际上国际化程度较高的高校设置的活动数量比例有一定的差距。例如,在美国西密歇根大学每四年进行一次的“全国学生学习性投入调查(National Survey of Student Engagement,NSSE)”中,最 近 的2017年 调 查 数据显示,“学校提供以全球和国际化为主题的活动和体验”这一项,选择“相当多(quite a bit)”和“非常多(very much)”两项的比例分别是36%和21%,两项比例总值为57%[2]。
2.国际化活动类别同质化。在调查的高校中,既有“双一流”建设高校,也有高水平高校;涉及理工科类、综合类、综合师范类、研究型大学、教学研究型大学等,但是,国际化活动类别的区分度不是很明显,缺乏与学校类型相匹配的特色。例如,在“完全没有”的国际化活动中,五所高校同为“国外实习”;在“较多”的活动中,五所高校均是“国外短期学习/交流”。总体上,六所高校中三大主流国际化活动是:“国外短期课程学习/交流”“以国际/全球化为主题的讲座、讨论、培训、会议”和“邀请国外专家举办讲座”。“双一流”建设高校与普通地方性大学之间国际化活动类别的差异性不明显。
3.学生参与活动的程度不高。总体而言,学生参与国际化活动的程度以“偶尔”为主,见图3。
图3 学生参与国际化活动的频率
“经常”参与的平均比例仅为6.53%(见表2)。与西密歇根大学2017年的调查数据相比,相差甚远。在“参加旨在提升对不同世界文化、民族和宗教理解的活动”和“参与以国际或全球化为主题的课外活动(校园活动、委员会、学生团体)”两项活动中,西密歇根大学学生“经常”参与的比例分别是30%和24%[2]。
4.国际化活动以专业学习为基本导向。上述分析表明,“邀请国外专家举办讲座”“以国际/全球化为主题的讲座、讨论、培训、会议”和“国外短期课程学习/交流”等活动在各高校比较常见。统计六所高校国际化活动“较多”和“很多”中比例最高的活动,发现“国外短期课程学习/交流”和“邀请国外专家举办讲座”两项活动最为常见,在“较多”选项中,五所高校的学生选择“国外短期课程学习/交流”,占调研高校总数的83.3%。由此可见,“国外短期的专业课程学习与交流”和“与专业相关的学术讲座和学术交流”是各高校国际化活动的侧重点,见表3。
表3 各高校国际化活动“等级比例最高项”一览
“价值是主体和客体之间的一种基本关系,是客体对主体所具有的意义。对于价值的追求是人类认识活动、实践活动的一般目的和最终动因。”[3]对于价值的认识与认同是校园国际化活动开展的源动力。调查显示:部分学生认为专业知识更重要;高校国际化活动的显著特点是以“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为导向。校园国际化活动只是作为课堂理论知识教学的延伸或辅助手段,以“学术讲座、课程交流项目”等专业知识学习为主流形式,而不是作为发展学生国际能力的一个基本途径和基本手段。“就高等教育活动的目标而言,它的独立的价值追求一般表现在具体的专业方面,即具有专精的判断能力和行为能力,这使得高等教育活动具有了专业性。但今天,人们往往强调它的专业属性和工具属性,忽视了它的主体属性即人的独立存在价值,这正是今天高等教育的悲剧所在。”[4]“重专业”的价值观弱化了校园国际化活动文化意识形成的氛围。
“生活即教育”。陶行知认为:“从生活与教育的关系上说:是生活决定教育。从效力上说: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发生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教学做合一’是生活法亦即教育法。”[5]生活世界是学生的实践范围,大学生国际能力培养的实践方式基本上有两种:出国留学的外生性方式和本土国际化体验的内生性方式。出国学习,切身体验其他国家的语言、文化和生活,是提升大学生国际能力最直接的途径。调查显示,在生源地结构上,54.38%的学生来自于乡村及乡级镇市。“家庭所处社会阶层、居住地等均对子女的高等教育机会获得具有显著的影响;中间阶层家庭的父母拥有文化程度一般较高,子女更有获得优质高等教育的优势。”[6]我国长期存在的城乡二元结构,造成农村地区优质教育资源较为缺乏,学生的素质教育受到较大影响,也制约了学生出国拓展国际视野的机会。调查表明,80.58%的学生没有出国经历。由此可见,通过出国学习的途径来提升国际能力难以普及化。“人才培养目标达成过程的特征,需要在教育过程中创设情境,让学生在体验、探究、应用中获得能力的提升。”[7]校园国际化活动为大学生创设了多元文化的学习环境,加强学生对异域文化的理解,体悟文化差异,进而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但是,调查中,大部分学生表示,国际化活动仅是形式、缺少宣传、被忽视,学生也不重视。
人在其生活中,在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的各种活动中自组织地生成与发展。这种“自然、自发状态下的发展”是无意识和盲目的,往往不能使人之潜能获得充分地、有效地展现[8]。目标具有预设性和导向性,明确的目标指引是有效提升国际化活动育人功效的前提。调查表明,部分学生感觉有点迷茫、需要引导。缺少关于提升国际能力具体目标的指引,使得国际化活动的开展无法深入到学生对国际能力提升的内在追求上,呈现出碎片化的状态,缺乏系统性和长期性,削弱了学生参加国际化活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极大地限制了校园国际化活动赋能学生国际能力的培养。
国际化校园活动主要是在课堂教学以外的时间,在教育政策的引领下,以学生为主体,由学生处、学工处、团委、教务处等部门根据学生成长需要来组织的有教育意义的活动。学生是活动的主体和中心。因成长环境、知识背景、个人性格和需求等方面的差异,学生需求多元化的倾向日益凸显。调查中,多数学生表示,希望尊重学生个人需要和兴趣,给予更多实践机会。然而,当前高校国际化活动类别同质化,难以抓住学生的兴趣点,使国际化活动高质量、特色化发展陷入困境。
“文化最根本的教育价值就在于使个体的人成为社会的人,即人化。”[9]“大学本身就是具有选择、批判、传承和创造人类文化职能的文化社会组织,而且它也是通过文化的手段创设的教育环境来达成教育目的和影响教育效果的。”[10]对学生具有现实和潜在影响的校园文化主要包括由价值观、理想追求、思维模式、道德情感等构成的精神文化;由大学的物理空间、物质设施构成的环境文化;由大学的组织架构及其运行规则构成的制度文化[10]。精神文化是校园文化的核心,是大学的精髓和灵魂;环境文化是基础,制度文化是保障。培养学生国际能力的校园文化建设,需要以精神文化为引领,以国际化活动的环境文化建设为抓手,以学生国际能力的培养为着力点,以制度文化为支撑。
“人不是在某一规定性上再生产自己,而是生产出他的全面性。”[8]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是校园文化建设的内核。国际化活动的设置和组织深层次上是价值观问题。“什么知识最有价值”和“谁的知识最有价值”的价值观对国际化活动的设置发挥了“筛子”的作用。价值观的转变是构建国际能力培养的校园文化机制的先决条件。在价值取向上,凸显多元文化价值观,不过分强调学科知识与技能,正视国际能力的价值,重视校园国际化活动的育人功能,增强教师和学生国际能力的培养意识。在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以民族文化为主导,融合他国异质文化,兼容并包,创建更加开放、包容和多元的文化校园,回归大学传承、研究和创新文化的使命;充分发挥校园文化活动立德树人、全面育人的功能。
一是虚拟化活动平台。国际体验是人与人之间教育性交往而共同创生的一系列“事件”。充分利用现代信息通讯技术,邀请国外合作院校的师生,搭建虚拟仿真国际化活动平台,跨越时空限制,实时交流,增加国内学生与国际学生和教师线上交流机会。二是常态化国际性元素。在学生社团活动中融入更多国际性元素,营造跨文化的校园环境文化,以一种隐性的、宽松和谐的方式影响大学生的思想风格和行为方式,提升大学生国际能力。例如,设立“模拟联合国大会”,将课堂所学的专业知识应用于国际组织的国际议题中;邀请国际学生参与学生社团活动、“英语角”等,与来自不同文化的学生一起学习、合作和互动,增加跨文化学习机会。三是特色化国际体验活动。校园文化是大学长期办学实践的历史积淀,是大学内在品性和发展的底蕴,具有鲜明个性。各教育主体根据自身办学定位,打造特色国际化活动。例如,理工科类的高校,依托学校优势学科,引导学生参与国际性比赛;有来华留学生的高校,开展留学生所在国的文化艺术活动等。四是普及化国外学习项目。与国外企业或本地的外资企业合作,建立实习基地,扩大学生进入外企实习的机会;鼓励学生去国际组织实习;开办暑期国际学习项目或暑期国际夏令营活动,放宽学习项目和夏令营活动的申报条件,增设免费交换学习项目或加大学生出国学习资助力度,为每一位感兴趣的大学生创造国际体验条件。
以学生为主体,从三个方面优化国际化活动的设置:一是明晰活动目标。为学生提供详细的活动方案和清晰的目标,阐述拟培养的诸如“体验他国文化,培养尊重文化多样性的国际化态度”等方面的国际能力,并让学生充分了解各种国际化活动的具体目标,增加学生参与活动的针对性和目的性,减少盲目性。二是国际化活动的多元性。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与独立人格,关注学生对国际化活动的需求,基于大学生的身心特征,以贴近学生生活的方式,开展形式多样、丰富有趣的互动性活动,例如,学生交流峰会、联谊会、志愿者活动等,在互动交流中锻炼学生跨文化协作能力和语言能力。三是国际化活动的系统性。国际能力包括国际化意识、国际化态度、外语技能、跨文化交际技能等不同的维度,根据国际能力的维度,分类别设置系列化的、主题性的国际化活动,例如,“外语口语能力提升活动”“异国文化体验活动”等,以体系化的方式系统培养学生国际能力。
校园国际化活动的实施需要教师、学生、学生处、团委、教务处和国际事务办公室等相关者的支持与合作。各相关利益主体对校园国际化活动认知和重视程度关乎活动实施的有效性。制度具有规范、引领和激励的作用,是发挥师生群体校园文化建设主体作用的前提和保证。首先,政策导向。在学校的发展战略规划、人才培养目标、教师手册以及学生手册等办学导向和管理文件中,明确大学生国际能力培养的要求,提升校园文化建设各主体对培养学生国际能力重要性的认知。其次,规范国际化校园活动。将本校特色鲜明的、对提升大学生国际能力具有重要作用的课外活动纳入专业培养方案之中,提出学分要求,形成一定的学习制度。例如,学生参加活动达到规定的次数或获得一定的等级,将得到相应的课外学分。再次,制定激励条例。鼓励教师积极参与校园国际化活动的开展和建设,将教师的指导工作纳入工作量和年度考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