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扎根理论的城市湿地公园游憩资源评价:以青龙湖湿地公园为例

2022-04-25 06:01唐承林陈有学
决策咨询 2022年2期
关键词:天府绿道园区

◆唐承林 陈有学

天府绿道建设是成都公园城市建设的重要一环,是成都市践行绿色发展理念的重大惠民工程。根据《成都市天府绿道规划建设方案》,到2025年成都将建成“一轴两山三环七带”1920公里区域级绿道,建成城区级绿道、社区级绿道8680公里;到2035年,全面建成天府绿道三级体系。青龙湖是天府绿道环城生态区锦城绿道的重要节点,自2004年开始建设以来,青龙湖实地公园在生态修复、自然保护和文化传承等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与生态实践,基本实现了“生态、民生、旅游”的复合功能。然而,湿地公园是一种独特的公园类型,既是保护城市湿地的重要手段,在城市生态保护中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同时因为其具有自然性、生态性的特点,也成为人们游憩和科普宣教的场所。因此,为了解城市湿地公园作为独特景区的现有游憩资源优势与不足,努力为游客提供高品质的体验,以在同类景区竞争中保持竞争优势,本文以美团大众点评网络评论为原始数据,基于扎根理论,确定“出游动机”“游中体验”“游后评价”理论研究框架,对成都青龙湖游憩资源感知要素进行评价,找出园区现有游憩体验的优势与不足,并提出相关改善建议,为天府绿道系统中城市湿地公园品质升级,完善服务提供参考。

一、研究区概况

青龙湖湿地公园位于成都市龙泉驿区十陵街道,东至绕城高速,南至成渝高速,西至蜀王大道(十洪路),北至成洛大道,公园总面积30000亩,其中水域面积约4000亩,是成都市中心城区面积最大的湿地公园,被称为“城市绿肺”。园区自然环境良好,有野生鸟类200多种,其中稀有、易危、濒危鸟类29种。园区内有明蜀王陵牌坊、朱熹宗祠等文物保护点,有大草坪、蝶舞池、龙舞花间、生态池塘、花醉阁、青龙渡、雕塑船夫、碧塘春晓、鸟语林苑、墨池怀古等景观。青龙湖独具特色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文化景观资源,吸引了广大市民前去打卡游玩。

二、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一)扎根理论

扎根理论主要通过对资料的整理、分析、总结,寻找概念之间的联系,并深入解析研究对象实质内容,最终形成理论框架。主要包括文本数据整理、感知要素编码和形成理论3个过程。对资料进行逐级编码是扎根理论法中最重要的一环,包括开放式登录、关联式登录和核心式登录3个级别的编码。本文通过对网络文本数据进行筛选,对成都青龙湖湿地公园的各项感知要素进行编码,构建城市湿地公园游客感知要素结构系统,并基于游中体验质量分析,提出青龙湖游憩品质提升建议。

(二)数据来源

美团是中国著名的生活服务电子商务平台之一,拥有美团大众点评、美团外卖等消费者熟知的App,美团大众点评来自消费者个人,点评数量庞大,数据更新及时,截至2021年10月15日,美团APP上针对青龙湖的大众点评共计4103条,其中晒图3467条,低分60条。为保证获取游客最新反馈信息,选取时间确定为近三月,选取对象为有明显情感倾向且评价较为完整的评论,经筛选,最终获得符合条件的评论384条。

三、结果分析

(一)游客感知要素编码

1.开放式登录。对游客点评网络文本逐句细读,提取成都青龙湖湿地公园游客感知要素。该编码阶段主要工作是对游客所有评价描述句进行编码、标签,初步形成若干个初始概念,将具有相似含义的概念进行归类并进行抽象化命名。如“在成都大学斜对面”“可乘地铁4号线到成都大学B出口”“位于成都十陵街道”“地理位置优越”“离市区不远”“位于龙泉山脉附近”,提取概念为“地理位置”“公园区位”,最终将这类概念归类为“外部交通”。将“是鸟类的天堂”“原生态湖生态风景区”“城市绿肺”“草坪很多”“植被多”等类似评价,提取概念为“生态环境”。“坐游轮”“放风筝”“扎帐篷露营”“徒步”“骑行”“适合拍照”“休闲放松”等提取概念为“活动多元”。按照以上规则,初步形成20个初始范畴,完成由原始网络文本到初始概念的过程。

2.关联式登录。该编码阶段主要是发现和建立概念类属之间的各种联系,以表现网络文本评价资料中各部分之间的有机关联。在“园区规模”“生态环境”“活动多元”三个初始范畴下,集中了主要包括“最大面积”“最好”“成都周边数一数二大”“听说园里的粉黛子乱草红了”“周末休闲玩乐好去处”“百游不腻”“每一次游览的风景都有不同的美丽”等在内的类似评价。在众多的评论中,针对“园区规模”“生态环境”“活动多元”相关概念的评价次数最多,形成了对青龙湖湿地公园的基本口碑和景区印象。通过分析发现,上述3个初始范畴可由“园区口碑”和“景区印象”进行概括,因此,根据各初始要素的关系,将成都青龙湖游憩形象感知要素分为7个对应范畴,分别为园区口碑、景区印象、交通系统、内部环境、景观要素、管理服务和游后感知。具体内容如表1所示。

表1 成都青龙湖湿地公园游客感知要素分类

3.选择式登录。该阶段属于核心式登录,通过不断地比较发现,游憩资源评价在出游动机、游中体验和游后评价三个主类属中具有统领性。根据旅游场理论,游客体验过程就是不断感知旅游地环境并产生情感态度的过程。王纯阳采用结构方程模型(SEM)验证旅游动机、目的地形象与旅游者期望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旅游动机直接正向影响目的地的认知形象和旅游者期望,并通过目的地的认知形象对旅游者期望产生间接影响。本文借鉴其概念模型,将旅游者体验旅游心理活动顺序分为出游动机、游中体验、游后评价3个维度确定理论研究框架。在游前决策阶段,出游动机是影响出游选择的决定性心理过程,“园区口碑”和“景区印象”是主要因素。在游中体验中,游客按照游憩活动的先后顺序分别对“交通系统”“内部环境”“景观要素”“管理服务”形成自己的感知。通过“游后感知”形成本次游憩的“情感体验”,会根据游中体验决定是否“摄影展示”,包括在旅游出行平台发图评论或通过社交软件发朋友圈等,最后综合上述出游体验后形成游客的“重游意愿”。

(二)游客游中体验质量分析

通过扎根理论分析得到14个“游中体验”感知要素对应游客的评价进行评分。根据网络文本的逐条内容评价,针对游客感知要素编码中的初始范畴评分,整体评价按“非常差、较差、较好、好、非常好”5个等级并分别赋值为1~5分。例如编码“D3”该点描述了“外部交通”且评价得分为5分,对应主观评论句为“自驾或者公共交通都相当方便”;编码“M5”该点描述了“停车管理”评价得分为1分,对应主观评论句为“节假日停车真的太难,绕了很大一圈才找到一个停车场,停车后还走了很大一截路,有娃的,一定要推车,方便自己”。为减少主观因素带来的评分偏差,以上过程由两位项目成员分别独立打分,取二者均值为最后的要素得分(如表2)。

表2 成都青龙湖游憩资源感知要素评价

从得分情况看,游客感知要素得分在2.69~4.53之间,平均得分3.84,其中景区交通、生态环境、游客规模、绿化景观、卫生设施和运动设施等项都在4分以上,表明成都青龙湖湿地公园生态底子好,基础设施过硬,游客规模适中,受到了游客的好评。得分最低的是停车管理,只有2.69分。主要表现在周末和节假日停车难、停车场少、停车排队时间长、停车距离远、停车场出口只有一个等问题。大众点评上低分评价主要集中在停车和禁止宠物入园方面,部分游客停车后带宠物到了园区门口不能入园,发布多条发泄式差评,影响该项总体得分。另外外部交通、线路规划、游览标识、空间布局、文化景观、鸟岛、餐饮美食等项得分均低于平均分,显示以上项目为了给游客留下更好的体验有进一步提升空间。

从实地调研看,青龙湖湿地公园位于成洛路出城方向右侧,成洛路属于交通要道,车流量大,公园大门左侧有一停车场,但满足不了周末和节假日停车需求。通过追踪天府绿道APP提供的导览实时在园人数记录,平时天气良好时园区的实时在园人数为2000人左右,周末在4000人以上,节假日游客万人以上。周末园区入口处游客最集中,停车场极其拥堵。

在空间多样性方面,青龙湖湿地公园的森林、草坪和湖泊湿地特色明显,有明蜀王陵牌坊、朱熹宗祠等文物保护点,花醉阁等数十个人造景观和儿童科普园等宣教点,但总体来看,适合全年龄段的空间打造较为缺乏。环湖跑道上观光车、电瓶车、共享单车、游客自带滑板车和行人共用道路空间,给游客带来安全上的顾虑,影响了该项的总体得分。另外在餐饮美食方面,虽然有一些餐饮点,但食品总体单一,布局分散,游客总体评价不高。

四、青龙湖游憩资源品质提升建议

(一)改善景区交通系统,解决外围交通拥堵和园区停车难等问题

从游憩资源感知要素评分情况可知,交通系统整体得分3.82分,低于总体要素评价平均分0.02分,是园区需要重点改进的方面。针对停车难的问题,在不新建停车场的前提下,建议将停车场进行智能化升级,和百度地图、高德地图以及美团、携程等出行平台合作,实时显示停车场车位余留状况,或将园区实时在园人数多渠道传播,方便自驾游客错峰出行。针对停车场拥堵的问题,一部分原因是出口的辅道狭窄,直行车辆和行人影响出园车辆通行,建议拓宽辅道减缓出入口的交通压力。同时,考虑在北侧门增加一机动车出入口,连通现有停车场,缓解车辆和行人在场内拥堵的现象。针对景区交通混乱问题,建议优化园区交通路线,对观光车、自行车和行人通行道路进一步优化,避免园区内人车同流状况。建议增加容易导致游客迷路的小径上的指示牌,同时,观光车设双向行驶路线,便于部分游客中途乘车游览。

(二)优化空间布局,提供多样化游憩空间选择

成都青龙湖湿地公园内部绝大部分区域因山形地貌而建,东风渠自西北向东南蜿蜒而过,给湖区注入大量水源,由于生态良好,大部分森林、水域和草地基本保持原生态状,园区对道路和设施进行了重点打造。但从游憩资源感知要素评价来看,空间布局得分较低,主要表现为部分休闲场景缺失。比如,针对游客反映最集中的禁止带宠物入园问题,没有考虑到带宠物的游客的休闲场景。建议在园区内划拨部分区域,做出特别标识,满足这部分游客的需求。另外,除了常规的跑道、步道、自然景观、人文景观和运动设施外,可适当开辟其他游乐空间,满足不同年龄层的休闲娱乐需要。从天府绿道的规划来看,天府绿道承载着生态保障、休闲旅游、体育运动、文化博览、慢行交通、农业景观、海绵城市、应急避难等八大功能。这些功能不仅极具实用性,与成都人生活品质提升息息相关,而且还极具“辐射性”,不仅营造生活场景,也营造消费场景、应用场景,需要进一步结合市民和游客需求,优化空间布局,完成上述各类场景的打造。

(三)提升园区服务质量,完成园区生态价值转化

园区管理服务评价平均分为3.63,远低于整体游憩资源感知要素评价平均分,说明园区服务质量仍有很大提升空间。主要表现在安保人员和园区车辆租赁工作人员的态度差、餐饮服务跟不上、观光车服务差和停车场超负荷以及游憩资源管理维护不足等方面。针对这些问题,需要园区管理方多从游客角度考虑,注重游客的情感体验,比如游客到了园区被告知宠物禁止入园,步道和非机动车道不分开,移动厕所的卫生糟糕,垃圾桶设置不合理,自行车和电动车租车还车便利性不足以及餐饮卫生安全等问题比较明显。因此,需要在充分考虑保护湿地公园游憩资源的基础上,尊重游客需求,完善服务设施,提升服务质量,完成生态价值向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的转化,努力实现城市湿地公园可持续发展。

(四)提升园区智能化管理水平

目前,在天府绿道官网上有锦城绿道一期各项目的静态展示和游憩设施、游憩景点的介绍,在天府绿道APP上有各园区的导航、景区服务、运动健康和场地短租等智能化服务,但整体而言,青龙湖湿地公园智能化解决方案有待提升。比如各园区智能化停车车位余留数量和导航软件没有实时数据交换,游客对实时在园人数和停车场承载能力以及外围交通状况不清楚,建议增加智能播报各园区游客和车辆相关数据,以便游客错峰出行,缓解外围交通拥堵和停车难等问题。

(五)加大宣传营销力度,提升天府绿道知晓度和美誉度

在调研中发现,部分市民对锦江绿道、锦城绿道和天府绿道概念模糊,只知道自己所处公园名称,不清楚对应绿道名称。对天府绿道在成都市公园城市建设中的重要性也认识不足。天府绿道整体对外地游客的吸引力也有待提升。需要从整体层面加强天府绿道营销工作,抓住成都市举办世界大学生运动会的难得契机,通过相关体育活动的开展,增加天府绿道曝光率。同时,可借助快手、抖音、B站等视频社交平台,播放天府绿道官方形象宣传片。借助传统电视渠道,对天府绿道相关项目进行推广。以内容为引领,积极开展各类活动,吸引游客参加,提升游客体验感,增强游客口碑宣传和自媒体曝光率。此外,梳理各大旅游出行平台,如携程旅行、去哪儿、艺龙旅行、大众点评等平台上游客反映的问题,及时回应游客关切,提升服务水平。

猜你喜欢
天府绿道园区
广州市天河区天府路小学
骑行绿道“潮”玩成都
苏通园区:激荡开放潮 十年再出发
诚诚&嘟嘟的成都生活
园区的开放样本
从园区化到国际化
绿道规划设计的人文关怀调查研究——以杭州市临安区青山湖环湖绿道为例
天府路 农村富 农民福
蜀道除艰险天府尽欢颜
依托百里汾河工程构建体育健身绿道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