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土地科学研究重点进展评述及2022年展望
——土地工程与信息技术分报告

2022-04-25 03:33胡振琪张子璇宋德云
中国土地科学 2022年3期
关键词:土地利用整治土地

胡振琪,张子璇,孙 煌,李 坤,宋德云,刘 欣

(1.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土地复垦与生态重建研究所,北京100083;2.中国矿业大学环境与测绘学院,江苏 徐州 221116)

2021年,国内外学者针对土地工程与信息技术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并取得一定进展。本文采用文献调研法,通过对2021年国内外相关学术文献数据库的检索,在中国知网(CNKI)、万方、维普、Elsevier、Springer、ProQuest 等电子期刊数据库,梳理分析2021年国内外土地工程与土地信息技术研究进展,并结合科技发展需求,展望了2022年研究趋势。研究以“土地开发”(land development)、“土地整治”(land renovation)、“土地整理”(land consolidation)、“土地复垦”(land reclamation)、 “全域土地综合整治”(comprehensive land consolidation)、“国土空间生态修复”(ecological restoration of national space)、“生态重建”(ecological restoration)、“污染土地”(contaminated land)、“InSAR”、“无人机”(unmanned aerial vehicle)、“GIS”等主题词进行检索,根据研究内容匹配度,筛选出学术文献89篇,其中中文文献48篇,英文文献41篇。基于土地科学中土地工程分支学科的定义以及《土地整治术语》的行业标准,并结合筛选出的文献进行统计分析,将土地工程划分为土地开发、土地整理、土地复垦和国土空间生态修复4个部分;土地信息技术划分为土地信息采集、土地信息处理和土地信息动态监测3个部分。所选择文献主要分布在《农业工程学报》、《中国土地科学》、《自然资源学报》、《生态学报》、《应用生态学报》、《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Remote Sensing等期刊,遴选文献分布情况见表1。

表1 2021土地工程与信息技术领域国内外研究文献分布情况Tab.1 Domestic and international literature on land engineering and land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 2021

1 2021年土地工程与信息技术重点问题研究进展

1.1 国内土地工程与信息技术重点问题研究进展

2021年,国内土地工程与信息技术研究聚焦土地开发、土地整理、土地复垦、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和土地信息获取、处理与监测等方面。其中,土地工程方面,以土地开发强度、农用地整治、土地复垦适宜性评价、国土空间生态修复为关注热点;土地信息技术方面,主要聚焦土地利用和土地覆盖信息获取,多源遥感技术和信息化模型与算法的发展趋势,以及多尺度、高精度的土地信息处理与监测技术发展。

1.1.1 土地工程

(1)深化国土综合整治与生态修复基础理论。生态文明思想强调生态环境问题归根结底是解决资源利用和保护问题, 2021年,国内研究延续国土综合整治与生态修复基础理论研究,通过国家需求引领土地整治和修复方法与制度创新,始终将生态环境保护放在优先位置,统筹 “山水林田湖草”等不同生态要素,推进整体保护、系统修复、综合治理[1]。此外,进一步深化土地综合整治的综合化、绿色化和生态化基础属性,丰富国土空间生态修复的系统性、综合性、整体性和全域性等理论内涵,推动新形势下国土综合整治与生态修复共同服务于乡村振兴的战略目标及满足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现实需求[2-3]。

(2)土地开发强度、模式与治理机制的耦合。为促进土地资源充分利用,协调区域经济发展和土地供给、空间分异等关系,我国在土地资源管理方面更加注重土地开发强度、模式和治理机制的理论分析和驱动机理研究。学者通过构建开发强度与生态环境评价指标体系,综合运用耦合协调度模型、空间计量模型等方法,为合理控制区域开发强度、内涵式经济增长与土地资源的紧凑式开发提供依据[4];采用熵指数、辛普森指数与相异指数对土地混合现状进行微观层面量化分析,针对土地开发强度提出中心区用地结构调整与空间优化策略[5];探讨土地开发模式的生成机制,论证村庄社会结构对于土地开发行为的嵌入作用,深入农村工业化进程中的土地开发模式研究[6];建立土地开发度与利用效益测度指标体系相结合的治理机制,并运用耦合协调模型,系统剖析二者多年的耦合协调程度及时空演变[7];基于对土地利用空间均衡的内涵界定与理论分析,解析土地供给能力与需求强度的空间匹配关系,判断土地利用空间均衡状态,为合理评价土地利用过程、制定管理政策提供科学支撑[8]。

(3)土地整理模式及功能创新。在国土空间规划的背景下,土地整理模式和功能的创新成为重点研究方向。农用地整治依然得到重视,科学构建农村土地整治模式体系,完成土地整治功能创新,必须遵循土地整治与保护的基本属性和目标,不少学者采用大田模拟试验,评估整治农田土壤质量环境驱动效应[9];土地整治的目标开始由注重“新增耕地”向注重“区域功能”转变,土地整治内涵由此得到延伸,有学者针对我国土地整理分区管理的需求,基于自然地理背景的差异及地域功能的定位、土地整治内涵的演变开展土地整治功能分区,进一步反映了区域功能及其关系对土地整治分区的引导作用,有利于提升区域功能及加强土地利用功能的联系和互动,为分区管控和引导提供理论依据[10];此外,针对农村土地整理模式[11]、全域综合整治与村庄规划融合[12]、乡村振兴目标下的土地整治项目全流程监测监管与绩效评价[13]、土地整治驱动生态系统变化机制[14]、土地资源优化配置方法[15]以及土地利用冲突协调机制等关键科学问题开展了大量研究,进一步推动了土地整治模式及功能创新。

(4)土壤重构过程研究及生态环境效应评价。传统意义上的土地复垦以损毁土地的再利用为导向,耕地复垦为目标,土壤质量作为土地生产力的重要影响因素,使得土壤重构过程成为土地复垦的核心内容,其中土壤重构过程中土壤改良材料和方法的选择和优化得到了更多的关注。有学者在表土稀缺露天矿区,利用表土、煤矸石、岩土剥离物及粉煤灰等原材料,按照不同配比进行土壤重构,以不同条件下的生物炭作为土壤改良剂,开展了改良材料对土壤化学性质及植物抗旱性的影响研究[16]。另外,生态环境效应评价是土地复垦不可或缺的步骤,不少研究通过不同压实密度复垦土壤中菌根作用机理及生态效应分析,可达到提高植物在不同密度水平的复垦土壤中生长的适宜程度的效果[17];强化土壤微生物生态系统的构建成为生态环境效应评价研究中的重要视角之一,研究通过不同年限复垦地表层土壤微生物数量与酶活性特征及其二者差异性分析,利于实现土壤改良状况及生态系统的恢复情况反映时效性的增强[18]。

(5)矿区复垦土壤质量评价。土地复垦的基础是再造良好的土壤剖面构型,为植物生长提供必备的土壤环境条件[19]。因此,土地复垦后重构土壤质量的评价与分析得到更多关注。学者以露天矿区黄土母质为对照,评价不同类岩土理化性状差异,进行造地的源头控制,优选重构复垦土壤的备选材料,为露天煤矿土地复垦与生态修复提供依据[20];通过对大型露天煤矿典型植被恢复模式下土壤碳、氮组分特征的探究,深度剖析矿区高压实复垦土壤碳、氮固持过程及复垦土壤成土过程,得到最优植被组合并揭示土壤组分含量的限制现象[21];不少学者在进行土壤肥力评价时,注重权重确定、分析方法及评价模型的构建,通过优化评价因子体系和增加探索年限来实现土壤质量的分层评价[22]。

(6)生态修复基础内涵与固化实现。在新时代背景下,深刻理解生态修复内涵,完善土地生态修复理论,构建符合时代背景的新修复模式和新规划体系依然是我国土地生态修复的难点与焦点[23]。学者通过确定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地貌风格、植被区域化和地理分区的景观比例,探究大规模生态修复流域的空间侵蚀模式的影响机制[24];探讨归纳游憩导向下的生态修复模式类型、特征与问题,以期加强修复效果的动态监测评估[25];通过差异化分析我国不同时期国土空间生态修复目标、手段及区域,提出当前生态修复的应对策略,进一步开展针对性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工作[26]。此外,不少学者将视角放到大规模景观恢复对生态系统服务的时空动态影响上[27],城市群生态用地利用与恢复之间的空间耦合和因果效应[28]也得到了深入研究,整体结合景观、土地利用和土壤[29]等,实现土地生态修复的宏观与微观层面的多尺度研究。

(7)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分区及关键区识别。生态修复区划作为国土空间生态修复的重要基础之一,关键区识别和分区模拟等方向逐步成为生态修复研究核心[30]。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分区有助于推动生态修复工作的整体性和系统性,有学者通过耦合土地利用景观格局,构建国土空间生态安全格局基本框架,划分生态修复关键区、调节区和双修区等多种类型[31];针对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关键区的识别,有学者依据“生态安全格局—关键区—保护修复策略”思路,通过识别生态源地和破碎生态空间等关键区数量及空间分布,提出生态保护修复类型区及其相应措施,有助于以资源枯竭型城市为主的生态系统向山水林田湖草系统修复推进[32]。

1.1.2 土地信息技术

(1)土地利用与土地覆盖信息提取与分析。2021年,国内土地信息的采集与分析技术在土地利用与土地覆盖信息方面呈现出多元化趋势,得到了更深入研究。学者基于探地雷达获得的频谱数据,定性分析重构土壤容重相对大小[33];将U-Net算法或与残差网络相结合方法应用于高分辨遥感影像土地利用分类中[34],实现高精度的地面典型地物信息提取;将机器学习引入不同层次的对象目录分类,分类后结果的联合优化有利于提高分类结果精度[35];此外对城市群的土地利用研究中,矢量道路网变化信息识别和提取成为重要视角,路网变化与土地利用的相关性进一步被验证[36];借助遥感影像与GPS轨迹提取人口流动数据的研究结果得出二者结合推断城市土地利用类型更为精准[37];根据IPCC清单法进行碳排放时空特征及碳排放效应的分析也得到了学者们持续上升的关注度[38]。

(2)土地信息化计算模型与方法。大数据背景下,计算模型与算法的技术应用与土地信息化结合更为紧密。不少学者利用强度分析模型,系统、定量分析流域内土地利用变化强度的时空分布动态特征、人类活动所引起的土地覆被和景观格局的改变,以及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产生的影响[39];通过建立精细到每一个地理实体(图斑)的精准土地利用生产线系统[40],利用随机森林算法进行区域内作物种植结构的分析也呈现出可观研究结果[41];此外基于遥感数据、数字高程模型、土地覆盖信息和城市可达性数据建立并优化综合贫困指数(IPI)进一步展示了技术应用与土地信息化的紧密关系[42]。

(3)基于不同视角的土地信息多尺度动态监测。土地信息的多尺度动态监测得到了广泛关注,国内学者基于不同视角,结合多源遥感数据和地面实测数据实现土壤、景观、土地覆被等土地信息的不同尺度、长时序监测与预测。基于土地利用视角,结合多时序多光谱土地利用影像与相关数据集,采用深度学习与利用土地利用转移矩阵与动态量相结合进行定量动态分析土地利用变化与影响[43];基于三角洲土壤和景观格局视角,结合多年的黄河三角洲土地利用变化情况,揭示黄河三角洲在水文气候与人类活动影响下的土壤盐分变化特征[44],开展黄河三角洲景观格局脆弱性的研究[45],揭示黄河三角洲景观格局时空演变规律;基于土地覆被和土壤视角,统计多时序影像的解译结果的面积信息,监测土地损毁与恢复治理的变化信息[46],分析土地利用时空变化特征及原因[47],建立土地利用与土壤有机碳的非线性关系,实现土壤有机碳的分布空间格局、年际变化的动态监测[48]。

1.2 国外土地工程与信息技术重点问题研究进展

2021年,国外土地工程研究方面,主要进行了城市化背景下土地开发模式及功能创新、土地整理的经济环境效应、以矿区为主的土壤重构效应评价以及生态系统服务的探索,研究重点更关注于土地整理的区域划分,以及基于土地利用分类和景观尺度对生态修复的影响。土地信息技术方面,聚焦多源数据融合,探讨土地信息提取精度的提高,同时革新信息处理的模型和方法优化,强调了土地利用与土地覆盖信息的动态监测与评估,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与多元视角下,推进高精度、多尺度的土地信息新技术。

1.2.1 土地工程

(1)城市化背景下的土地开发模式。国外学者面对土地供需矛盾的问题,提出土地合作开发模式,研发土地开发政策工具CULD,有效保障未利用地建设的同时促进了城市社会的融合[49]。面对城市化带来的土地供应的挑战,应合理考虑土地开发过程中与范围变化相关的风险,并提高土地开发承包商的项目管理技能[50];研究表明了解土地开发过程中社会经济和空间因素之间的耦合与作用驱动,有助于提高区域规划及土地环境领域信息决策的有效性[51];此外,开发过程中的土地利用程度[52]、水—能源—粮食关系和土地可持续开发模式[53]以及选区、项目距离对区域开发的响应[54]均得到了广泛研究。

(2)土地整理区划与“经济—环境”可持续发展。分区管控和重新配置土地的过程是土地管理的重要内容,土地整理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促进土地的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针对土地整理区划,相关学者基于土地整理的关键标准和多标准分析,提出并优化土地整理行政区域排序和优先级排序方法[55];也有研究利用土地整理区划及相关措施可以改善土地破碎化程度,实现土地重新配置[56-57]。针对土地整理的“经济—环境”可持续发展,据国外研究统计,土地价值的变化影响着土地整理项目的执行[58];土地整理可以显著实现与粮食安全、减贫和景观管理相关的可持续发展目标[59]。此外,有学者通过地块数量和形状的测算来评估土地整理[60],不少研究将重点放在通过布设灌溉排水措施降低成本的策略与方法的优化上,进一步实现土地集中整理[61]。

(3)矿区重构土壤的生态环境效应。高度退化的矿地复垦土壤质量已成为国外响应可持续环境政策的关切问题。近年来国外矿区复垦土壤质量发生了显著变化,结构稳定性、阳离子交换能力、基面饱和度、土壤有机碳、速效磷等关键性状得到了全面改善,复垦后土地的植被存活率可观[62];但金属矿复垦土壤研究表明,复垦层不能充分隔离环境污染,植物吸收污染元素的风险仍然很高[63]。国外学者通过探究修复技术方法进行废弃矿山土地复垦,其中利用植物修复技术在改善土壤质量、降低PTE生物有效性和增加生物多样性方面取得了积极成果[64]。此外,土地复垦材料和项目管理至关重要,木条覆盖物是退化土地恢复的首选侵蚀控制材料,木材材料的原生性使其具备在径流减少、土壤流失防护和泥沙浓度平衡方面的有效性[65]。

(4)土地修复与生态系统服务。土地修复在解决若干环境问题方面具有巨大潜力。据相关研究统计,土地修复生物措施、环境变化和土地利用对生态恢复和人口恢复有显著影响[66]。土地修复效果较为可观的是木基生物炭的使用能够减少土壤、水和气体介质中的污染物,起到改善碳封存和土壤温室气体排放的生态作用[67];但生物多样性、清洁水等环境服务同被视为农业和放牧的副产品,因人口压力和从农村向城市周边地区的迁移正在改变土地利用方式,减少了上述服务加速并加剧了土地退化[68]。不少研究表明通过增加生态系统服务的提供,经济发展的前景可能会通过生态恢复得到改善,同时农业用地的景观规模恢复可能会增加农田对经济发展和就业的贡献[69],因此国外农业和畜牧业生产系统的土地修复可基于生态系统服务,采用景观规模恢复及土地利用服务方式的优化,使生态系统服务成为减少毁林和恢复受干扰生态系统的有效政策工具[70],最终实现土地修复和土地生态系统服务的耦合。

(5)土地利用及景观治理与可持续土地生态恢复。土地退化是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障碍之一,景观恢复倡议作为可持续的土地管理模式往往有可能带来环境收益,相关研究显示,基于景观和土地利用层面共同开发的恢复措施下,土壤水分储存能力得到提高,玉米和饲料产量增加[71];农业地区的退化土地通过景观治理恢复,也推进了农作物生产研究目标的进一步实现[72];因此地方、国家和全球不同层面可制定可持续的退化土地恢复战略,以期实现联合国生态恢复可持续发展目标[73]。

1.2.2 土地信息技术

(1)基于多源数据的土地信息提取。多源数据融合提升土地覆盖特征信息采集精度得到国外更多学者的关注,随着各种遥感技术获取地表信息精度的不断提高,不少学者更关注无人机技术的多方结合,主要包括无人机搭载多源传感器对地表信息的获取与融合,如景观和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等地表信息[74];无人机技术与光学卫星遥感技术卫星影像相结合,实现地表植被信息的分级、分类提取[75]。此外光学卫星与其他数据的结合也成为土地信息提取的热点,其中合成孔径雷达(SAR)和光学卫星传感器的数据融合利于研究区地表数据的多尺度获取[76];而多源数据融合精度得到保障的前提下,有学者将卫星影像图与点云数据二者融合,实现进行地表退化与土地复垦的概况评估工作,为土地整治提供科学依据[77]。

(2)基于地物分类的信息化计算模型与方法优化。土地信息的分类与评估对于自然资源的管理和环境保护至关重要[78],提升地物分类的精度与效率依然是土地信息处理的热点[79]。学者通过基于像素与基于对象的分类方法的对比进行土地利用/覆盖(LULC)集成纹理信息的评估,最终实现Google Earth Engine开发Landsat系列数据组成与分类方法的优化[80]。随着机器学习与深度学习模型开发的不断发展,不少国外学者开始研究训练集的大小对机器学习应用于土地覆盖分类中的影响[81];逐步量化深度神经网络模型在土地利用方面的应用中产生的偏差[82];同时优化卫星数据中的适用及敏感波段来创建合成图像的研究也在持续展开[83]。

(3)基于土地利用和土地覆盖的动态变化监测。土地利用和土地覆盖信息的监测可对土地的复垦与开发提供数据支持,推进土地资源相关政策的制定与实施。学者对各类地表信息变化的监测与驱动因素分析进行了大量研究。通过长时序遥感影像分析区域内的地表形态与土地利用/覆盖(LULC)的变化实现景观的多尺度动态监测[84];通过遥感数据与实地测量数据相结合量化区域内水土流失与产沙量,确定易侵蚀区域,推进财政资源分配的优化[85];对土地覆盖制图与变化的监测算法进行改进与开发[86]以及地表监测指数适宜性的评估与创新均有力推进了土地信息技术的内在发展[87];而结合地质地貌、GPS和InSAR等多源数据,在实现地表监测的同时对其形变产生的内在驱动因素分析起到了重要作用[88-89]。

2 国内外土地工程与信息技术重点问题对比及重点进展评述

2.1 国内外重点问题对比

2021年国内外土地工程与信息技术研究理论、技术方法和应用方面逐步深入,其中土地开发模式、土地资源优化配置、以矿区为主的复垦土地质量评价、土地生态修复的理念深化以及土地信息技术应用等均得到国内外学者的重点关注。但由于国内外学科建设及理论基础、社会经济发展体系、科研技术水平以及土地制度等存在较大差异,研究侧重点也不同:国内学者主要聚焦乡村振兴目标下的国土综合整治、国土空间生态修复理念与模式、土地信息技术应用创新及多尺度监测等;国外研究注重工业化、城市化背景下的土地开发、整理,探索土地生态恢复的可持续发展,重点从土地信息技术的多源视角切入分析。国内外主要关注重点详见表2。

表2 国内外土地工程与土地信息技术研究关注重点比较Tab.2 The comparison of the research focuses of land engineering and land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 China and overseas

2.2 2021年重点进展评述

2021年土地工程与信息技术研究紧扣学科基础理论与技术及相关应用的需求,内容基本覆盖了土地复垦学、土地整治学及土地资源信息技术等方面,主要研究进展如下:

(1)在国内外生态环境相关政策的引领下,进一步探究土地开发强度、模式与治理机制的耦合,分析以农用地为主的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模式及功能创新途径,评价以矿区为主的复垦土地的适宜性及生态环境效应,讨论重构土壤的原理和关键技术,探索生态修复分区优化与模拟,丰富土地信息技术的革新理论与方法,整体推进以土地资源为研究对象的土地工程与信息技术的发展与完善。

(2)在国内外土地整治与修复相关理论的推动下,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和土地生态修复基本原理与方法取得进展,进一步强化了生态性、综合性和系统性的特征,充分考虑高强度人类活动对景观格局、土地利用变化等的潜在影响,推动生态修复相关政策更有利于土地生态安全格局塑造目标的实现。

(3)在国内外土地利用相关理论和技术应用协同发展的导向下,加强了不同研究领域的层次性,拓宽了空间和时间尺度,通过对开发模式下土地利用的量化分析、土地利用空间均衡的状态判断、土地覆被信息提取精度的方法优化、基于景观和土地利用类型的生态修复与动态监测探究,实现了研究主题多元化的有机结合,以期系统性地得出土地资源相关研究的机理、运行机制和时空动态分布规律。

(4)在国内外信息化方法和遥感技术的趋势顺应下,推进了土地开发、复垦、整理与修复中的技术方法与应用研究,拓宽了新型材料研发、精确指标评价及学习模型创新等多视角、多层次的研究思路。

总体来看,2021年土地工程与信息技术研究虽取得上述进展,但在以下方面仍存在一定不足:(1)国内土地工程领域研究的理论基础相对薄弱,目前研究进展的突破性不强,应进一步拓宽相关领域的交叉、融合研究;(2)国内土地信息技术领域研究多以借鉴国外土地信息提取、处理及动态监测的热点案例为主,相对缺乏社会经济及制度发展驱动下研究区适宜性较强的技术实践与应用;(3)国外土地工程领域研究在相关基础理论和技术应用的融合与协同关注度不够,应进一步强化二者的相关性分析探讨,特别优化土地复垦及修复研究,更为注重机理探索;(4)国外土地信息技术领域研究在技术革新上速度快,信息处理模型应用、信息动态预测却未能得到可靠的实质性验证与多尺度探索,应更重视优化信息处理与监测后的实践应用,强化研究运行规则和可持续性。

3 土地工程与信息技术研究展望

3.1 主要科技需求

2021年,国家出台的相关政策法规主要聚焦国土空间规划与生态修复、生态保护与发展、社会资本参与矿山生态修复等方面,涉及土地工程与信息技术研究的主要科技需求包括:(1)生态保护修复要强调国土空间规划的引领作用,实现多规合一,提高土地资源配置效率;(2)要求遵循自然规律,践行国土空间生态修复理念,整体保护、系统修复、综合治理,通过国家需求引领科技创新、制度创新,将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相结合,实现国土空间安全格局的优化和生态安全屏障的稳固;(3)生态保护与发展要坚持与自然和谐共处理念进行生物多样性等相关研究,为实现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理论保障和技术支撑;(4)积极推进生态保护修复的市场化机制等专项规划,探索市场化运作、科学性修复、开发式治理,引导和支持社会资本参与生态修复工程实施,进一步推动从地区国土空间保护格局的整体谋划与综合考量。

3.2 重点研究问题

在综合分析2021年土地工程与信息技术研究进展的基础上,结合当前主要科技需求,遵循土地科学发展基本规律,展望2022年土地工程与信息技术领域重点研究问题。

(1)土地资源开发利用低碳转型。推动土地资源高效利用与生态环境保护,重点关注土地资源的合理开发及可持续利用,城镇化开发中土地资源、空间布局、生态环境等要素的协同互动,土地供给能力与需求强度的空间匹配关系及土地利用转型等。

(2)乡村振兴背景下的村庄综合整治。支撑全面乡村振兴和农业现代化的国家战略目标实施,重点关注村庄类别的科学有序划分,满足三产融合发展的村庄综合整治理论与方法,耕地资源利用约束下的村庄整治理论与治理体系构建等。

(3)土地复垦理论方法与评价。深化土地复垦内涵,推进土地复垦质量评价指标多元化和评价机制系统化,重点关注复垦技术方法应用,复垦质量评价影响因素及方法优化,土壤重构理论创新, 表土剥离、移土培肥等复垦新技术新措施等。

(4)国土空间生态保护修复理论与技术。构建高质量的生态安全格局,重点关注国土空间生态修复重点区域的识别、分区、模式、监测和管理体系,乡村振兴和“双碳”国家战略下的国土空间综合整治和生态修复的理论方法和实现机制,以市场化机制为切入点的土地资源配置新模式等。

(5)土地工程技术体系转型和信息技术创新。立足适应性管理,重点关注土地工程技术研发和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国土信息化,实时自然资源信息的使用及更新,新型地理信息系统技术服务于土地领域的适配性及创新性,多源遥感及地面实测数据信息的融合应用与实践验证等。

3.3 《中国土地科学》重点关注方向

2022年,《中国土地科学》将继续关注土地工程与信息技术的基础理论学科建设以及学科领域中相关热点和前沿议题。主要包括:(1)土地资源开发利用低碳转型;(2)乡村振兴背景下的乡村综合整治;(3)以矿区为主的土壤重构理论及实践;(4)国土空间生态修复的转型及可持续发展;(5)土地信息技术、方法的创新及适宜性应用。

猜你喜欢
土地利用整治土地
土地利用变化与大气污染物的相关性研究
基于GIS⁃Logistic回归模型的土地利用变化及驱动机制研究
“六乱”整治绘就宜居底色
我爱这土地
沁水县端氏镇『六乱』整治不松劲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土地利用与生态修复课题组
土地利用规划的环境影响评价分析
环境卫生,靠整治更靠素质
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全国集中开展整治酒驾、醉驾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