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芳
摘要:辽东地区是辽宁省林业产业发展的重点地区,也是林下经济发展的示范区,如何解决辽东地区林下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已成为促进辽东山区林业产业发展的关键。文章对这些问题进行剖析,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以期促进辽东地区林业产业经济的发展。
关键词:辽东地区;林下经济;林业产业
辽东地区包括抚顺、本溪、丹东、大连四市,林地总面积占全省60%以上,具有“面积广、资源丰、物种多、生态好”的特点[1]。近年来,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绿色生态发展道路的指导下,辽东地区林下经济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如中药材、山野菜、食用菌等林下经济都取得了发展迅猛[2]。林下经济在发展的同时,也暴露出很多问题。
1.辽东地区林下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
1.1林下参产业发展与森林抚育政策相冲突
辽东地区是辽宁省种植林下参面积最大的地区。林下参种植有“见效慢,效益高”的特点。为指导全省林下参产业发展,2018年省政府出台了《关于发展林下山参产业的指导意见》(辽政办发〔2018〕73号)文件,为落实省政府文件精神,笔者对各地的林业部门、相关企业、种植大户进行了调研。通过调研,发现各地对于林下参产业的发展存在一定争议,争议的焦点在于:林下参生长后期需要一定的透光要求,要求郁闭度达到0.6以下;而根据国家的森林抚育规程要求,森林抚育可以达到的最低郁闭度为0.6;这就导致发展林下参产业,在生长后期为达到郁闭度要求,必然会发生滥砍盗伐、超限抚育的现象[3]。目前,林下参产业发展与森林抚育政策的矛盾越来越突出,各地都在积探索林下参发产业发展的技术模式,为林下经济发展注入活力[4]。
1.2滥砍盗伐现象严重,阻碍了林下经济发展
2017年以来,国家经过职能调整,将木材加工厂的审批单位由林业部门转移到市场监督部门,导致林业部门对加工厂的监管力度减弱[5]。2017年以来辽东各地都新成立了大量的木材加工厂,数量呈几何倍数增加。同时,辽东各地生产香菇的企业越来越多,对木屑的需求量越来越大,这就导致了各地私收乱购、滥砍盗伐的现象越发严重,案件数急剧上升。加上基层林业执法人员不足,给林业执法带来的压力激增。
1.3山野菜利润较低,管理粗放
利润低,农户积极性不高。林下山野菜不同于设施种植的山野菜,受季节影响,每年林下山野菜只采收一茬,受到集中上市的影响,野菜价格不高,除去种子、人工等成本,收入仅1 500~3 000元·hm-2。这就导致农户种植积极性不高。林下山野菜质量不高,管理粗放[6-8]。辽东地区的山野菜面积较大,但大多属于野生生长状态,少量人工种植的林下山野菜也大多属于人工撒种后,野菜自然生长,采收前不再进行施肥、除草等管理[9]。
(四)玉竹产业受日韩贸易影响,价格波动较大
玉竹生长能力较强,繁殖能力强,在辽东山区大部分板栗树下都有种植,这种板栗-玉竹“栗药”立体栽培模式是丹东市板栗林下经济的主要形式。仅在丹东市,就有玉竹种植面积0.6万hm-2,年产量1.2万t,年产值5 596万元,全市有4 0155户林农种植,收购企业大户18家。辽东地区玉竹的主要出口国是韩国,近几年受中韩贸易关系的影响,玉竹的需要量急剧下降,而国内的需要量有限,导致辽东山区的玉竹出现严重的供大于求现象,从而出现收购商大幅压价,市场价格不稳定,由2016年的6元·kg-1,下降到3元·kg-1,除去人工、原材料成本,收入仅1.4元·kg-1左右,导致种植户信心受锉,产业发展萎靡不振。
1.4林产品质量不高
目前,辽东山区的涉林企业大多还以生产林业初级产品为主,深加工企业很能少,大部分企业还处于产业链的末端,產品科技含量不高,附加值低[10]。仅以丹东市为例,全市共有500余家林产品加工企业,省级以上龙头企业不超过10家,还大部分以林业初级产品为主,附加值不高,并且极具潜力和市场前景的森林旅游、食品加工、林下中药材等生态、民生产业与林业大市的身份还不相匹配[11-12]。林业碳汇项目刚刚起步,尚需增强林业碳汇能力,推动森林生态服务市场的培育。
1.5林产品深加工企业较少,产业化程度低
现有的林产品加工企业规模普遍小、带动作用不明显。我市林业产业种植面积虽然较大,但深加工产品少。企业生产技术水平低,生产设备落后,缺乏有效连接种植、加工、贮藏、销售等林业产业链条的协调机制,市场流通没有形成健全的网络体系,呈现出各自为战的局面。
2.促进辽东地区林下经济发展的措施
2.1大力发展特色经林业产业以及林下经济
在林业产业中,经济林和林下经济占有重要比重。而辽东地区又是辽宁林业产业的重点地区,在发展沿海经济带、发展辽东山区绿色经济的契机下,认真研究辽东山区各地的林业产业发展优势,集中力量发展优势产业,进一步推进辽东山区经济林和林下经济的提质增效。另外,全力落实林下产业发展任务,将林下经济建设任务纳入到各市林草部门“十四五”规划中。今后按照省林草局和各级政府的安排和布署,继续做好林下经济建设工作。
2.2抓好林下复合经营模式,不断培育典型
围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主导产业标准化、规模化、精品化发展,打造样板,起到引领示范作用。一是继续推进林下参、玉竹、山野菜、中药材等具有地方特色的林下标准化示范园区建设。辽东各地要充分发挥当地的产业优势,如桓仁、新宾以及宽甸的林下参、丹东的林下玉竹,这些地区要充分坚持以市场为导向,正确引导相关产业的供需关系,引进创新型企业为支撑产业发展。同时,林草部门要统筹规划,充分利用林地和林下资源,提高林产品的附加值,调动林农的积极性,增加林农收入。二是各地在发展经济林和林下经济发展的同时,要推进立体复合栽培模式。如辽东山区特色的林下中药材、林下养鸡、林下食用菌、林下山野菜、林下养蛙等多种立体复合栽培模式。要鼓励林农充分利用森林资源,在不破坏林地的前提下,提高生产效益,采取以林养林的模式,在各地树立一批精品示范园区,从而促进经济林和林下经济的发展。树立一批林下经济、经济林改造的典型,打造不同品种、不同区域的个性化产业亮点,树立典型基地、示范园,发挥“点亮一盏灯,照亮一大片”的引领示范作用。
2.3打造林产品品牌,增加林产品附加值
近些年来,辽东山区大力发展经济林与林下经济,导致现在荒山较少,供林业产业可利用的发展空间越来越小。另一方面,受国内林产品市场的影响,很多特色林产品的价格不高,比如丹东板栗,丹东有板栗12.3万hm-2,产量16万t,但板栗的价格一直维持在4-6元·kg-1,林农每年的收入为4500元·hm-2左右,积极性不强。因此,要加强林产品的品牌建设,要出台政策鼓励申请国家林产品地理保护产品、商标,也可以整合资源与国内各大销售平台对接,打造辽宁林产品特色馆甚至辽东特色林产品馆,也可以与各大短视频平台对接,发动当地网红集中宣传辽东特色林产品,从而打开销路,提高产品的附加值。
2.4有效的提高林农组织的专业化,逐渐完善服务体系
辽东各地的林草部门要搭建平台对接科研单位与企业、协会以及合作社等林产品经营主体,组织相关组织对经营主体进行指导、培训,提高专业知识水平的提高。另外,还要统筹协调各经营主体与林农之间的关系,保证产销平衡,要制定政策鼓励各经营主体以订单的形式构建“企业+合作社(林场)+基地+农户”的新型产业发展模式,确保林农的产品及时销售。另外,各级林草部门要有效的开展国家、省、市、县林业专业合作社示范社的申报,不断规范林业专业合作社示范社的各项规范制度,保证每一个林业专业合作社都能起到良好的带动作用。各级林草部门还要有效开展国家、省级龙头企业的申报与监测工作,及时发展龙头企业在带动林业产业发展时出现在问题,保证龙头企业的正常运行。通过以上几个方面,才能充分发挥政府、企业、合作社等各个主体的主观能动作用,促进辽东地区林下经济的发展。
2.5加强宣传,提高林下产品美誉度
辽东各地政府要积极引导林下经济发展,多在宣传上做文章,多个部门要共同行动,提高林下产品的美誉度。比如交通部门可以在各地车站、机场、公路、铁路等重要区位树立大型户外广告牌,宣传本地的特色林下产品;文旅广电部门要通过各类媒体、视频平台、报纸等媒体宣传林下产品,也可以在各地重要景区售卖具有地方特色的林下产品;市场监督部门积极申请当地的林下产品地理商标;商业部门要对从事林下产品开发的企业参加展会给予一定的资金补助。
参考文献
[1]刘英,王昆.东北地區林下经济产业链特色研究[J].林产工业,2021,58(10):91-93.
[2]刘春华.辽宁省大连地区林下经济发展现状及建议[J].林业科技情报,2021,53(3):18-20.
[3]刘本玉.辽西2市林下经济调研报告[J].中国林副特产,2021(5):66-67.
[4]于来振.辽西北地区林下经济主要模式、存在问题及建议[J].中国林副特产,2021(4):115-116.
[5]包雪英.承德市林下经济发展模式研究[J].现代农村科技,2021(11):93-95.
[6]赵浩君.林下经济产业现状及发展重点[J].中国林副特产,2021(5):99-100.
[7]张吉平.林下经济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J].南方农业,2021,15(26):50-51.
[8]湛江,肖毅.林下经济产业现状及未来发展方向重点研究[J].山西农经,2021(16):129-130.
[9]滕云龙.丹东市山野菜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新农业,2021(17):37.
[10]刘欢.辽东地区林下中药材产业发展分析与建议[J].新农业,2021(13):33-34.
[11]滕云龙.丹东市林业产业发展措施[J].现代农业科技,2017(14):171.
[12]滕云龙.丹东市特色林业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17(2):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