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卜辉
作为史铁生最具代表性的散文,《我与地坛》自二十世纪九十年代问世以来就一直以深刻哲思与动人抒情波动着众多读者的心。作者背靠地坛将思绪放飞,诉说自己对生活的体悟和对生与死的沉思,漫长岁月中是地坛陪伴他度过了那段人生最艰难的迷茫期,于他而言这座古园不再仅仅是客观存在物,地坛以及围绕地坛展开的意象群早已浸蕴了作者的所思所想,成为他主观情感的寄托,带有深邃的隐喻意义。在近三十年的研究中,学者们大都将视角放置于文章中的哲学感悟、宗教意识以及亲情思绪,从隐喻的视角对其中的意象进行总体分析却较少有人问及。基于此,联系史铁生的生活经历对地坛中诸多意象的内在所指进行解读,可为史铁生文学创作的研究增添新的可能。
隐喻的修辞手法常被应用到文学作品中,如韦勒克所言:“隐喻是不同意象之间的感应和互相渗透,或许是多重事物之间的重叠,或者是多重视角之间的交汇,或者是灵光一现的展示,因此能表现出一种不可言传的审美兴趣。”可见隐喻正是作家为了追求作品的深意,提升作品的可读性,避免文本抒情过于直白显露而采用的一种文学修辞手段。从修辞学角度来说,隐喻代表的是潜在的类比,它的前提是事物之间要具备一定的相似性,其目的在于挖掘不同事物间潜在的相同特征,在此基础上通过联想和想象在二者之间构建桥梁。地坛曾作为皇帝祭祀场所,本身就是古人情感的寄托,肩负着诸多文化符号,当它在荒废多年后与一个受挫的灵魂产生共鸣时,这个符号便重新被赋予新的内涵。回归《我与地坛》的文本来看,文章本质上不是一篇写景叙事散文,却花费了大量篇幅对地坛以及地坛中的景物、人事等意象进行刻画,就是因为史铁生将自己的精神气质融入这些意象中,它们是作者思想意识的具象外化,在这样的基础上我们便可从隐喻象征的角度去探索文本。本文将以地坛为代表的意象群作为中心,对《我与地坛》中的隐喻表达进行总体把握,地坛以及地坛中的景物草木和四季人事皆属于这个意象群的一部分。
一、地坛的多重隐喻
文章中地坛首先作为史铁生自我形象的投射而出现。地坛本是明清时期皇帝祭祀时的圣地,随着帝制瓦解时间流逝,地坛再没有了往日的辉煌,王朝的色彩剥离后它没落为一座古建筑,即使这座古园被保存下来也只是静静地矗立在那里逐渐被人遗忘。史铁生的遭遇与地坛有相似之处,1972年史铁生正是二十出头的年纪,对于普通年轻人来说这个时期所追寻的本应是理想、前途、爱情等,他却不得不坐在轮椅上望着这些与自己渐行渐远,就像他自己曾提到的,命运让他在最为狂妄的年龄瘫痪了。这其中切身的痛楚只有自己能够体会,对命运的不解令他感到彷徨,在彷徨中他来到了地坛。史铁生第一次走进这个古园时,他的眼中尽是荒芜,古殿上的琉璃,门壁上的朱红,墙头上的雕栏玉砌悉数散落,像史铁生并不健全的躯体一样,地坛的富丽堂皇一去不复还,荒园般的地坛与史铁生何其相似,他们都是被遗弃的,都孤独而悲凉,在这里他看到了自己的身影。命运的相似引起史铁生心灵上的契合,拉近了他与地坛的距离,于是“自从那个下午我无意中进了这园子,就再没长久的离开过它”,荒芜的地坛在最开始如同史铁生残缺的形象而存在。
“园子荒芜但并不衰败”,地坛也映衬着史铁生对命运不屈的精神。或许是无奈于太多次对生活心灰意冷后又无力改变的现状,当他多次到地坛后逐渐有了心思观察起地坛的一切,也是在这观察之中获得了对生命的体悟,与命运和解。昆虫与草木在世人看来本是尘世间卑微的存在,但在他眼里蜂儿、瓢虫、蚂蚁这些弱小虫豸的一举一动却有了生命的活力,满园草木生长的声音也窸窣不断,就连露珠摔落在地上都散开了“万道金光”,它们不自知为何存在于世上,它们甚至可能转瞬即逝,却都在按照自己的方式生存着,在这样环境的感染下他对生和死的疑问也逐渐找到了答案。人已出生了就是无须辩论的问题,作为结果的死是注定的,或早或迟都要到来,重要的是怎样让由生到死的这段时间更有意义。史铁生正是带着对生的思考在生活中尝试,双腿的残疾阻挡不住他思绪的前行,几年后通过手中的笔杆撞开了一条路,这是他生命力不息的标志。地坛被人雕琢却不变其生命不息的意蕴,史铁生双腿残疾不改对生命意义的追寻,就如文章中所说有些东西是任谁也不能改变的,这些“东西”对于地坛而言是高歌的雨燕和亘古的古柏,是不息的生机,对史铁生而言是對生命价值的探求。地坛容纳他受挫的躯体与心灵,为他提供了可以在宁静中沉思的场所,他也了解地坛并发现其中荒芜却充满生命力的一面,二者互为依靠,地坛的意蕴与作者的精神相互辉映,生生不息。
除了可以作为史铁生本身形象与内蕴的投射外,地坛还隐含着作者对母亲的怀念。地坛于史铁生而言是宁静之地,可以躲避外界的喧嚣窥探自身灵魂,而对他的母亲来说则是矛盾的存在。地坛既为她儿子寻求内心宁静的所在,又是儿子活动未知的场所,母亲理解儿子独自到地坛中散心的行为,却又不得不出于母性的担忧悄悄到地坛寻找儿子身影,所以“有过我车辙的地方也都有过母亲的脚印”,也正因此当母亲不在后史铁生每每来到地坛时仍会感受到母亲的气息。气息中不仅透露着对儿子的关怀还蕴含着母亲伟大的人格,“儿子的不幸在母亲那儿总是要加倍的”,二十出头的儿子就身体瘫痪,母亲内心的痛苦可想而知,而“我”又总是以“极坏的脾气”“发疯似的离开家”“着魔般的不说话”种种行为来叠加放大母亲的痛苦,面对这些母亲只回以最大程度的理解和包容。母亲在“我”要去地坛时无言地为我准备,在地坛中确认“我”的安全后悄悄转身回去……地坛中总是有母亲的影子,文章第二节通过“我”将母亲和地坛关联在一起,对于“我”而言,母亲和地坛的形象有了相似之处,母亲无言的爱也就和地坛对我悄无声息的容纳逐渐融为一体。因此,地坛除了是作者寻求宁静的栖身之所,更是史铁生自我形象的投射、精神意志的外化和对母亲思念的寄托。
二、生命与四季的轮回
《我与地坛》第三节是史铁生对四季的感应,四季的循环引起了作者对生命轮回的感悟。“时间经验实际上不是单一而是多样的”,不同心境的人对时间的体验有着不同感受,正在遭受命运折磨的人感受到的时间必然是痛苦而漫长的。生命旺年时双腿残疾,被束缚在轮椅上的史铁生不用再被现实生活中的人与事纷扰,匆忙奔波,一个失魂落魄的人在宁静的地坛中更能真切地感受到时间的流逝,四季的变化在他眼中也就格外明显。
史铁生是一个对生命意义不断追寻的人,参照他对生命轮回不息的体悟去看他对四季的描写会发现其中的相通之处。他以一天的时间对应四季,不妨把这一天的时光看作人一生的简化。早晨是一天中新的开始,是生命的伊始,充满着无限的希望与可能,可与春天对应;中午是最具活力的时刻,是生命中的壮年,带有旺盛的活力,与夏日的热烈相同;黄昏的到来伴随着夕阳西下,如同生命的末期,逐渐收尽自身锋芒,与秋季的荒芜映衬;夜晚后黑暗降临,那是生命的落幕,伴随着无声的逝去,与冬季的蛰伏相应。再看文中四季与乐器的对比,春天的小号唤醒新生的生命,夏季的鼓声奏响生命的高潮,秋天的大提琴哽咽缠绵稍显生命悲怆,冬天以清悠的长笛来诉说生命悠长。这样,从生命的角度来看,无论是作者之后以祭坛中的声响景物,或是用人的心绪、艺术形式和梦来对比四季,都会发现各个季节的对应物都带有相似的韵味,即春天对应物总有新生脆弱的影子,夏天的代名词是热烈,秋天是沉寂的声音,冬天是寂静后的悲怆,而这也正是人一生中不同时期的色彩。
在这对四季的感悟中透露着作者对生命循环永恒的哲思。正如夜晚降临过后会有新的朝阳升起,乐会的美妙少不了多个乐器的配合演奏,人生的精彩也是生命中多个时期的自我共同演绎的,即使不断走向生命的终点,但和循环不止的四季轮回一般,生命的消逝总伴随着新生的接续。就像作者在文章最后一节所言,“宇宙以其不息的欲望将一个歌舞炼为永恒”,太阳时刻都是夕阳也是旭阳,在他拄着拐杖沉静走下山去的那一天,会有一个孩子抱着他的玩具从山洼中跑来。带着对生命超脱般的体悟,史铁生从自我生命的痛苦遭遇中解脱出来,把有限的自己融入博大的宇宙中和不息的生命延续中,以此来揭示物与我皆不尽的永恒。
三、地坛中的人物群像
地坛景色和四季引发作者的深邃哲思之外,与地坛有关的许多人物也讓他感受到了人世百态。在他眼中园中往来的诸多人物也是地坛的一部分,他们的存在与活动是不断触发作者感悟的关键,从对他们的描述中可以看到史铁生对爱情的向往,对希望的追求,对自我的观照和对苦难的理解。
作者在回想多年中到园子里来的人时,首先呈现给读者的就是那对中年夫妻,二人十五年来的相互陪伴引发了作者的爱情想象。他们穿着考究却稍显古朴,总是薄暮时分来地坛中散步,妻子依偎着丈夫,绕园子一圈然后离去,动作简单却在刮风时、下雨时都不会停下,在这样的坚守中二人度过了十几年的时光。年龄二十出头的史铁生必然会对爱情有所向往,但他不会再对那种轰轰烈烈的恋爱有所期待,这对于身体残疾的他来说过于奢侈且不太可能,他理想的爱情应是平淡生活中的不离不弃。而这对夫妻言语不多,未给作者展现那种海誓山盟般的热恋,却可以从二人多年如一日的坚守中看到相濡以沫的爱,这种固守陪伴正触动了作者的心弦。不论是史铁生自己曾说的“有人发现我里边藏着一个爱情故事……那你要说我对那对中年夫妇的羡慕心理肯定是有的”,还是文中的“我则看着一对令人羡慕的中年情侣不觉中变成了两个老人”,“羡慕”一词的使用成为作者对这种爱情向往的直接表达。十五年来坚持到园子中来的夫妻是史铁生在地坛中接触最久的人,可以说他对这对夫妻的描写寄予了自己对爱情的想象。
长跑家的故事隐含着作者对希望的追求和对命运的抗争,遭受变故的朋友和身体残疾的我对生命的不公有着相同的感触,他们无力改变却不停止对命运的抗争。作者的这位朋友在遭受变故时,他希望通过长跑取得成绩获得人们的认可,以此改变自己的不平等待遇,因而长跑这项运动在朋友眼中本身就是希望的种子。当他跑十五名时看到了前十名的照片,希望看似已经长出萌芽,当他成为第四名时只有前三的照片,跑了第三又只有第一的照片,刚看到的希望又若即若离,他怀疑自己但仍在坚持,终于他跑到了第一名,橱窗中却只有环城群众的照片,希望和绝望并存,无论他怎么努力,记者的镜头总是转不到他身上,即便这样他也没有放弃对命运的抗争,开怀痛骂过后先别去死,试着活一活的相互安慰,“我玩命跑,你玩命写”的嘱托是朋友也是作者对不公命运抗争的声音。
智力障碍的小女孩的见闻中透露着对自我的观照和苦难的理解。女孩初次给作者留有的印象是漂亮的容貌和圆润的嗓音,可在几年后“我”却发现她还存在着先天的缺陷,上帝赋予了她漂亮外表又把缺陷强加给她,这与“我”正值壮年却双腿残疾何其相似,得知真相后“我”内心的那声哀号是对女孩不幸也是对自身不幸的悲叹,小女孩和“我”都遭受了命运的不公,作者从小女孩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影子。对小女孩的描述流露出史铁生对自我命运的审视,还引发他对苦难的思考。差别对立必存在于世上,世界也正因此而没有变成一潭死水,那么苦难就有了它存在的依据,而至于由谁来承担这苦难则不要深究,作者给了苦难承受者“命运休伦公道”的答案,他们需要做的是坚定信念,继续在生活中前行,史铁生以自身做了最好证明。
除这几个人物之外,地坛中唱歌小伙身上的生命活力、豪饮老人流露出的放浪不拘、优雅女工程师的浪漫情调……他们都具备各自的意蕴。在作者笔下地坛宛如一个舞台,他让各种人物登场演绎众生世相,不管是十几年如一日坚守的夫妇,坚持跑步向命运抗争的朋友,还是美丽却有缺陷的小女孩都引发了作者独特的思考,这些人物的描述融合了史铁生对生命、爱情的自我体验,也正是有了这些人物的踪迹,使得这篇蕴含着史铁生形而上哲思的文章不至于过于抽象隐晦。
“味道不能写只能闻,要你身临其境去闻才能明了”,在这座古园中,史铁生将内心难以言说的情感投入到一系列所见所闻的意象当中,以隐喻象征的视角去解读文本。我们不难发现这充满了生命活力的诸多意象中透露出来的象外之意,也正是这些充满生命力的草木昆虫,循环更迭的四季图景和如戏一般的人生百态影响了史铁生的世界观,让他有了对生命和苦难的超然感触,让他的灵魂得以在涅槃中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