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兴业/文
叙事曲最早源于中世纪法国民间诗歌和文学,由吟唱诗人对其进行改编谱曲,创作出可供独唱用的叙事歌,叙事曲的前身便是叙事歌,一般由三四个诗节组成。肖邦作为19世纪浪漫派的里程碑式人物,首次将叙事曲用于钢琴演奏,使歌唱性与器乐性和波兰的民族音乐相结合,由此,叙事曲成为具有抒情性和戏剧性的单乐章大型器乐作品。
肖邦(Fryderic Franciszek Chopin,1810-1849)是浪漫主义时期欧洲最伟大的作曲家、钢琴家,更是一位具有强烈爱国主义思想的音乐家。他的作品浪漫、热情,同时具有革命的斗争精神。肖邦在1831年到1842年间创作了四首叙事曲,他以波兰诗人密茨凯维奇的叙事诗作为创作灵感,延续了传统叙事歌曲的叙事性和延展性,将其发展成极富强大音乐表现力的交响性的器乐体裁。
肖邦为叙事曲选用的法文ballade一词源于普罗封斯语 ballata,意为舞蹈歌曲,而这个字又源于bellare(跳舞);现代英语中的ballad,ball,ballet也都同出一处。在意大利文中,ballata即舞曲,和Sonata、Cantata相区别;ballade和ballata原指当跳舞时演唱或伴奏舞蹈的曲子。肖邦四首叙事曲有着丰富的交响性,并充满了悲情色调,不仅表现了作曲家当时创作的心情,同时又表现出钢琴诗人传播浪漫情怀的一面:四首叙事曲热情、唯美、真诚、宽广。
表1 第一叙事曲曲式分析
g小调作品号23,作于1831年肖邦旅居维也纳时,后完成于1835年移居巴黎时。此作品于 1836 年出版,献给汉诺威驻法国大使纳撒尼尔·冯·斯托克豪森男爵。华沙起义后,远在巴黎的肖邦深深地陷入对祖国的思念之情中,并对于当下的时局充满了激愤和无奈,从而陷入了苦闷的情绪之中。在此期间,肖邦受到密兹凯维奇的长诗《康拉德·华伦洛德》的启发,创作出他的第一部叙事曲。这首诗讲述了一位爱国主义英雄因为同外敌进行斗争而献出了自己的生命。肖邦把诗中的人物当作音乐的动机,在奏鸣曲式的基础上进行创作,淋漓尽致地表现出作曲家的活力与激情,并展现了他对祖国的热爱和鲜明的民族情怀,使此曲充满史诗般的气概。1836年,罗伯特·舒曼评论说:“我收到了肖邦的一首新叙事曲。这似乎是最接近他天才的作品,我告诉他这是他所有作品中我最喜欢的一首。经过相当长的一阵沉默,肖邦强调说:“我很高兴听到这个,因为我也最喜欢它,最珍视它。”肖邦用速度和力度的变化来围绕着爱国主义这一特征来谱写这部作品。这首叙事曲以七小节的引子开始,在双手共同的拍子上引入慢速琶音,开始了这首乐曲。这首作品的技巧难度很大,包括大跳跃、快速的双手音阶、双八度半音阶逆向移动等。另外,第一叙事曲结尾的快节奏对表演者来说是一个很大的挑战。
肖邦第一叙事曲充分体现了他对祖国的热爱思念和对国家复兴的希望。此曲中悲壮的“英雄性”成为了鼓舞波兰人民的精神力量,使他们坚定地保卫国土,同敌人顽强斗争。第一叙事曲出现在罗曼·波兰斯基 2002 年的电影《钢琴家》和 1991 年的电影《即兴曲》中。《钢琴家》讲述了一位波兰电台钢琴师,二战即将爆发之时,全家被迫搬进华沙的犹太区。钢琴师在废墟的阁楼上被一位德国军官发现,军官并没有马上杀害他而是询问他从前的职业,当得知对方是一位钢琴家时便要求他弹奏一曲,钢琴家随即便演奏了这首肖邦第一叙事曲。精湛的技艺令德国军官萌发了恻隐之心,于是便帮助并接济他安全地等到战争胜利的曙光。在电影《即兴曲》中,第一叙事曲终贯穿整部影片,这部作品见证了肖邦和乔治桑相知相恋的整个过程。
表2 第二叙事曲曲式分析
F大调,作品号38,于1836年至1839年在巴黎创作,出版于1841年。这首曲子是献给罗伯特·舒曼的,舒曼献给肖邦 Kreisleriana, Op.16作为回报。密茨凯维奇的一首叙事诗《希维德什湖》被认为是肖邦第二叙事曲的灵感来源,但是并没有被确切的证实,因为第三叙事曲的灵感来源也被认为是来源于同一首诗。第二叙事曲以优美平静的抒情乐段和狂躁不安的戏剧性段落相互交织构成,充满了戏剧性的悲剧冲突。在这首作品中,音乐的情绪跌宕起伏,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舒曼在《新音乐杂志》上提及肖邦这首题献给自己的作品:“肖邦已经写作过一首同样标题的作品——是他最具爆发力与最具原创性的一首作品;这首新的作品有一点不同——作为一首艺术作品,这首作品逊于第一首,但是同样非比寻常,同样具有创造性。作品中那些充满热情的片段似乎是后来加入的。我记得非常清楚当时肖邦在这里演奏的叙事曲结束在F 大调上;现在它结束在 a 小调上。当时,他还提及密茨凯维奇几首诗对他的“叙事曲”的影响。[1]”
第二叙事曲的两个音乐主题十分鲜明形象化:第一主题是田园风格的主题,具有优美、恬静的色彩,正如同《希维德什湖》诗中所写:
“他们顺着希维德什湖走去,
月光正照着湖里的波浪”。[2]
而第二主题宛如狂风暴雨,具有狰狞、狂躁的特点,在《希维德什湖》中:
“他们把财物堆积成山,
又用火炬燃烧着房屋,
可怕的声音在那里大喊 :
‘谁不自杀,谁就要被杀’”这段诗同第二主题的形象非常贴切吻合。第二主题和第一主题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在第二叙事曲中,“pp”与“ff”出现频繁的转换,力度起伏极大,充分地表现出作曲家内心的纠结和挣扎,为此曲奠定了悲情基调。由于此曲在曲式结构上相对自由,戏剧冲突夸张明显,给演奏者带来了极大的表演空间。
表3 第三叙事曲曲式分析
降A大调,作品47号,是在第二首之后两年于1841年在乔治桑法国的诺安别墅里创作的。诺安是一个环境优美,风景迷人的庄园,这里带给肖邦许多创作灵感,这也是肖邦最多产的一年。这件作品是献给法国贵族和历史学家宝琳·德·诺瓦耶(Pauline de Noailles)的。这首叙事曲的灵感来自亚当·密茨凯维奇的诗歌《温迪娜》。
第三叙事曲是一首充满阳光、热情,田园风的作品。肖邦的四首叙事曲都具有悲情般的叙事基调,但第三首以其明亮的声音和健康、乐观的心情而与众不同,这是肖邦四首叙事曲中最像舞曲的一首。在主旋律出现之前,这首叙事曲以一段很长的介绍性对话开始。此曲第一主题旋律优美清新,每次重现都令人心旷神怡,被认为是叙事曲中最迷人的音乐瑰宝。第二主题从降A大调和降E大调的音符流动开始,经过转调主旋律的再现从降 A 大调到升 C 小调发生了关键变化,使音乐织体动荡并逐渐产生激烈的矛盾冲突。第三叙事曲的展开部中表现出的光明与黑暗的斗争,正仿佛是对肖邦自身的写照,但这一首没有出现其他三首那种旋风般的结尾。
表4 第四叙事曲曲式分析
F小调,作品52号,于1842年在巴黎创作,1843年修订。这首作品献给了纳撒尼尔·德·罗斯柴尔德的妻子罗斯柴尔德男爵夫人,她曾邀请肖邦在她的巴黎住所演奏。这首曲子的灵感来自亚当·密茨凯维奇的诗作《布德里三兄弟》,讲述了三兄弟被父亲打发去寻宝,以及他们带着三位波兰新娘归来的故事。在吉姆·萨姆森(Jim Samson)的著作《四首叙事曲》(The Four Ballades)中,他将第四首叙事曲描述为奏鸣曲形式和变奏的混合。
第四叙事曲被认为是四首叙事曲中最成熟、最辉煌、难度最大的一首。肖邦在创作这首作品时正值他的创作巅峰且最成熟时期,在前三部叙事曲创作的经验下,第四部成为了一部规模宏大,具有交响诗般气势的叙事曲。第四叙事曲尽管总体调号为 F 小调,但它以一个大调开始,随着主旋律的出现而逐渐淡出。F小调的主旋律是那么的缥缈神秘,又带着一丝丝的忧伤,需要极高的演奏技巧才能演绎得淋漓尽致。在1914 年版的《音乐时代》中,Redgrave Cripps 写道:“我们不能奢望在肖邦身上找到乐理专家满意的曲式例子。对于作为作曲家的肖邦来说,不存在这样的划分。事实上,如果我们要公正地对待他,我们最好从忘记了所有曲式这样的东西开始……[3]”
肖邦四首叙事曲在曲式创作上大胆革新,使交响诗般的音乐得到更多的发挥空间。Jim Samson曾表示肖邦四首叙事曲是对传统奏鸣曲式的重新诠释,“它们更突出主题发展的过程,并使用变奏和回旋的手法来进行两个对比主题的碰撞与融合。[4]”肖邦的叙事曲在和声构思上新颖独特、别具匠心,无穷无尽的色彩和声与严谨的创作逻辑达到了完美的平衡。肖邦叙事曲为钢琴作曲以及演奏开辟了先河,至此众多浪漫派作曲家如李斯特、勃拉姆斯、格里格均拓展了钢琴叙事曲的发展,为后期浪漫主义钢琴曲的创作推动了重要的发展。■
引用
[1] 爱德华·巴克斯特·培理,钱仁康.肖邦的叙事曲[J].音乐艺术,2006(1):6-13.
[2] 密茨凯维奇.密茨凯维奇诗选[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4:7-14.
[3] Cripps,A.Redgrave.Chopin as a Master of Form[J].The Musical Times,1914,55(858):517-519.
[4] Jim Samson,Chopin:The Four Ballades[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