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文科背景下贸易经济专业定位研究

2022-04-24 14:12
江苏商论 2022年3期
关键词:文科经济学定位

王 庚

(南京审计大学 经济学院,江苏 南京211815)

2020年11月3日,教育部新文科建设工作组联合全国有关高校和专家,发布《新文科建设宣言》,提出坚持走中国特色的文科教育发展之路,构建世界水平、中国特色的文科人才培养体系,对新文科建设做出全面部署。贸易经济专业作为经管法领域的传统文科专业,需要按照新文科建设要求,坚持守正创新,大力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国际竞争力的时代新人,服务高教强国建设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然而,由于历史的原因,当前贸易经济专业发展还面临着一些突出问题,如专业社会认知度不高、学生认可度不高、专业改造滞后等。在专业建设层面,这些问题又主要归结为贸易经济专业的定位还不够清晰,专业特色还不够凸显。对此,本文将在梳理贸易经济专业发展历史和现状的基础上,围绕专业定位探讨专业发展面临的问题,并从明晰专业定位、优化培养机制等层面为推动专业发展提出建议。

一、发展历史和现状

贸经专业作为的特有专业,大体对应国外的商学或商业管理专业。在计划经济时代,贸易经济专业聚焦于培养内贸流通领域的专门人才,为社会主义流通体系的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流通体制改革的推进和经济市场化程度的不断提高,“贸易经济”这一明显带有计划经济时代部门分割特征的专业设置,日益呈现出与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商业人才需求相脱节的态势。以至于在教育部1998年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中,贸易经济专业被调整为“目录外专业”。受此影响,一批院校随即停办了贸易经济专业,专业发展遭遇重挫。

在专业被调整至目录外后,坚持贸易经济专业办学的院校痛定思痛,以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适应内外贸一体化和互联网经济发展需求为导向,潜心推动专业改造和教学改革。终于,贸经人的坚守和努力收获了回报,在2012年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中,贸易经济专业恢复目录内招生。伴随着这一调整以及专业对口流通业地位的不断提升,贸易经济专业近年来获得了蓬勃发展。据统计,目前已有77家院校设置了贸易经济专业。同时,随着教育部“双万计划”的实施,贸易经济专业发展迎来了新机遇,目前已有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北京工商大学、河北经贸大学、山东财经大学、南京财经大学、安徽财经大学、湖南工商大学、重庆工商大学、齐鲁理工学院等9所院校的贸易经济专业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成为贸易经济专业建设的标杆院校。

二、面临的问题

虽然在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和新文科建设的牵引下,贸易经济专业蓬勃发展,但并不能掩盖当前专业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首先,在专业社会认知度上,有相当一部分用人单位(包括大部分商贸流通企业)仍对该专业不太熟悉,甚至根本就不知道,这与当前如火如荼的专业建设形成反差。其次,在学生认可度上,除了“双一流”院校和一部分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的院校外,各校贸易经济专业的学生认可度普遍不高,学生流失问题较为严重。甚至在部分院校中,数轮“转专业”过后,留在贸易经济专业的学生不及入学时的一半。而留下来的学生也普遍存在专业信心缺失的问题,对毕业后的去向或出路感到迷茫。之所以出现这些现象,除历史因素外,核心原因在于,当前贸易经济专业的定位还不够清晰,特色还不够凸显。下面基于各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对这一问题展开讨论:

(一)各校贸易经济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问题

为考察国内贸易经济专业的定位和办学特色,本文搜集了贸易经济创始院校中国人民大学、国内8所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的公办院校,以及笔者所在的南京审计大学共10所院校的贸易经济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各校贸易经济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如下表所示:

从表1中可以看出,当前国内贸易经济专业人才培养呈现出以下两个特征:

表1 各高校贸易经济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第一,从整体来看,各校贸易经济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总体上缺乏统一性。一些院校强调该专业培养宽口径、厚基础的复合型人才,既能够从事现代商务活动和商业投资管理,又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并能进入经济学各分支学科学习深造,如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和南京审计大学。一些院校明确提出该专业培养面向商贸流通业的应用型人才,强调对学生商业实践能力的培养,如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工商大学、重庆工商大学等。对此,本文认为,各校基于各自学科特色和区位特点,提出差异化的办学思路,打造专业特色,本没有问题。但对于“专业定位”这一基本问题,各校理应在理念和实践上更为一致,否则便难以对当前纷繁复杂的商业人才需求做出清晰的回应,市场对贸易经济专业认知模糊的境况也就难以得到改善。

第二,从各校具体的培养目标来看,不少院校的贸易经济人才培养缺乏特色。一些学校在制定人才培养目标时,总强调学生既要有深厚的经济学功底,又要熟悉相关政策法规和业务流程,即既掌握经济理论,又熟悉贸易实务。朱丽萍等(2017)也通过对一些院校办学实践的归纳和比较,提出贸易经济专业应将经济学和管理学并重,培养能够在商贸流通企业、政府部门、商贸经济教研机构工作的应用型、创新型、复合型人才。这种“并重”的专业定位在原则上当然没错,但在实际的办学实践中较难落实。事实上,正是基于这种“并重”的专业定位,一些院校的贸易经济专业反而丧失了竞争优势:在经济学基础理论的掌握上,不如经济学专业扎实;在对前沿商业技能的掌握上,又不如市场营销、跨境电商、供应链管理等专业贴近实际。在一定程度上,贸易经济专业已成为缺乏特色的“万金油”专业。

(二)问题的根源

郝爱民(2013)注意到了高校贸易经济专业定位不清晰的问题,指出这一方面造成专业建设中的盲目性和片面性,另一方面导致学生因对专业方向认识不足而丧失学习积极性。在对这一问题原因的探究上,他归结为贸易经济专业恢复目录内招生后,新开办此专业的院校专业建设经验不足。这一判断显然不具有说服力,因为贸易经济专业定位不清晰不仅在各办学院校是一个普遍问题,在普适意义上该专业究竟该如何定位在国内也未形成共识。要想剖析这一专业建设困境的深层次原因,还需撇开专业建设经验不足等浅表因素,从专业赖以生存的学科基础上寻找答案。

在当前的《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中,“贸易经济”并不是独立的二级学科,但贸易经济专业作为经济学学科下的传统专业,仍然有着明确的学科基础。具体而言,贸易经济是一门研究商品流通领域的资源配置、结构状况、总量规模、运行规律、流通体制等问题的独立经济学科,理论基础是马克思主义流通理论和西方经济学的产业组织理论。贸易经济这一学科性质自然使得该专业培养的学生具有宽厚的经济学功底、良好的学术素养。但是,这些能力素养与专业服务面向的需求不相匹配,因为贸易经济专业对应现实中的商贸流通业,相关从业者需要掌握的是市场营销、零售管理、供应链管理、电子商务等方面的管理学知识和技能。在这个意义上,贸易经济专业的“学科属性”和“专业属性”存在冲突,这也是该专业定位不清晰的根源所在:不同院校基于对该专业学科属性或专业属性的不同侧重,形成了差异化的专业定位;同时,一批院校为了兼顾学科素养的培养和专业服务面向的需求,提出了研究型学习能力与实践能力并重,或经济学与管理学并重的培养思路,由此造成了专业定位的模糊化。

三、推动贸易经济专业发展的建议

推动贸易经济专业发展,首先应进一步明确专业定位。这里基于以上对专业定位不清晰原因的探讨,结合新文科建设的要求,对明确专业定位、推动专业发展提出如下三点建议:

(一)在专业定位上,立足学科属性,兼顾专业属性

学科是专业的基础,首先有一个学科,然后才能有一个专业。贸易经济学的学科性质、知识储备决定了贸易经济专业学生良好的经济学素养,而如果淡化这一优势,并一味追求培养学生的管理能力和实操能力,无疑是本末倒置。即使贸易经济专业专注于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也难以与电子商务、市场营销、供应链管理等特色专业相竞争。因此,贸易经济专业定位应基于贸易经济的经济学学科属性,强调对该专业学生经济学素养和研究型学习能力的培养。对于如何兼顾专业属性,对接市场需求的问题,可以通过设置商贸流通领域的专业细分方向来实现。在这一定位下,贸易经济专业的课程体系建设也有了更加明确的指引。具体而言,本文赞同司增绰等(2013)所建议的,贸易经济专业应可根据“‘经济学’学科→‘经济与贸易类’专业类→‘贸易经济’专业”这一专业链打造课程体系,即首先明确贸易经济专业的经济学学科属性,打造完备的课程支撑体系,在此基础上考虑对接市场需求的问题。而非像一些院校所做的,强调贸易经济专业的管理学属性,甚至将之归入管理学科大类。

(二)在能力塑造上,重视政策研究能力的培养

由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贸易经济专业的学科基础,因此在课程设置上,“《资本论》选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等课程通常作为专业必修课开设。这些课程不仅有助于筑牢学生的经济学基础,提升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更由于包含丰富的思政元素,从而对于学生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和胸怀天下的家国情怀的培养,都具有巨大作用。在这些课程的熏陶下,贸易经济专业的学生天然具有较强的政策研究能力和素质。这也是政策研究机构和商业咨询机构能够成为知名院校贸易经济专业重要毕业去向的原因。同时,贸易经济专业作为经管法领域的传统文科专业,本身也需要进一步落实“经管法助力治国理政”的新文科建设要求,服务经济建设和国家治理。因此,贸易经济专业人才培养应充分利用相关学科优势,有目的地培养从事政策研究的专门人才。在实施路径上,可以考虑设置政策研究的专业细分方向。在课程设置上,可着重讲授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实践逻辑,以及当前重大经济发展战略的理论依据和政策体系。

(三)在培养机制上,采取灵活的培养机制和培养模式

细分专业方向是解决贸易经济专业定位不清晰、特色不凸显的重要途径,但细分方向后的人才培养机制也是十分重要的问题。事实上,因为培养机制设计不合理,导致一些传统专业日益萎缩的情况十分常见。对此,贸易经济专业可以建立“分阶段、分方向”的培养模式,在第一阶段进行专业基础知识、技能的学习和经济学基本素质、商业基本素养的培养。在第二阶段基于合理的分流机制,根据学生能力和意愿进行专业内部分流,在此基础上围绕核心商业技能培育、研究型学习能力培育、政策研究能力培育等不同方向进行差异化培养,落实因材施教,推动专业人才培养形成“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生动局面。

猜你喜欢
文科经济学定位
移民与健康经济学
定位的奥秘
简明经济学
《导航定位与授时》征稿简则
文科不懂理科的伤悲
Smartrail4.0定位和控制
银行业对外开放再定位
求学·文科版2019年6、7期合刊
送餐的巫术经济学 精读
豆文科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