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忆性散文教学的三个问题及解决策略

2022-04-23 04:53童锋莲
中学语文·教师版 2022年4期
关键词:藤野情思特质

童锋莲

摘要回忆性散文在统编初中语文教材中占有很大的比例,具有独特的教学价值。但也正因为“回忆”的独特性,让一线教师在教学中把握起来有难度,在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资源的运用和文本语言的品读上存在着诸多问题。由此,在教学内容定位上要关注双重视角,体悟作者情思;在教学资源的运用中要基于学情,适时适度;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上要聚焦品读,平中见奇,从而真正体悟散文“回忆”之真味,实现回忆性散文的教学价值。

关键词回忆性散文问题解决策略

“回忆性散文”的概念第一次出现在统编教材八上第二单元的单元导读中,在这之前,学生已经接触过6篇回忆性散文:《秋天的懷念》《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回忆鲁迅先生(节选)》《阿长与〈山海经)》《老王》《叶圣陶先生二三事》。八年级还有5篇:《藤野先生》《我的母亲》《背影》《昆明的雨》《灯笼》。数量可观,教好回忆性散文值得每一位教师思考。但我们看到,很多教师把回忆性散文当做一般的散文在教,甚至当做小说在教,在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资源的运用和文本语言的品读上存在着诸多问题,从而淹没了回忆性散文独特的教学价值。

一、教学内容定位:立足特质,关注视角,体悟情思

1.存在的问题:教学内容偏离文本特质

回忆性散文主要是写人记事的,所以教师更多地引导学生读懂“所忆之人”“所忆之事”,比如仅仅着力于散文中所写人物形象和事件情节的分析,把回忆性散文当做小说教,而忽视了此人此事对“我”的影响以及由此触发的作者独特的情思。按照王荣生教授的观点,散文教学的主要内容是“品读作者精准的个性化的言语形式,体认作者个性化的情思。”因此,上面的做法是不合散文教学之理的。这是其一。其二,教师虽然把回忆性散文当做散文来教了,但没有凸显回忆性散文的特质。要么只关注回忆中的人和事对昔日的“我”的影响,要么只关注回忆中的人和事对当下的“我”的影响。忽视回忆性散文中的两个“我”对文本所写的“人”“事”不同层面的情思,以及彼此形成的情感张力,忽视双重视角在传达作者情思方面的独特魅力。

2.解决策略:立足特质,关注视角,体悟情思回忆性散文最大的特点就是文中有两个“我”“昔日之我”和当下之我”,相应地会出现两种情感一“昔日之我”的“感受”和“当下之我”对“昔日之我”的“感受”的“再感受”。从教材中的“积累拓展”和“思考探究”看,编者有意引导学生关注回忆性散文中的两个“我”的两重“感受”,发现两者情感之间的变化,真正体悟作者的情思。

以《藤野先生》为例,笔者认为本文的教学重点应该聚焦“藤野先生”对“我”的影响、“我”对藤野先生的感情。把“我的经历”和“与藤野先生交往的典型事例”统一起来。笔者发现学生难以读懂“最感激”,一堂课中,不可能把“藤野先生”与“寿镜吾先生”“章太炎先生”进行一比较。怎么引导学生读懂这个“最”字,是本文教学的一个重难点。基于此,笔者确立了如下学习目标:

(1)理清作者与藤野先生交往的典型事例,把握回忆性散文的基本特点。

(2)品读藤野先生的“言行”,探究“最感激”的原因,领悟藤野先生对鲁迅的影响。

(3)感受藤野先生和鲁迅先生的博大胸怀,汲取宝贵的精神营养。

围绕以上三个学习目标,笔者设置了以下三个主问题:

(1)为什么藤野先生最值得我感激呢?

(2)鲁迅先生写这篇文章只是为了表达自己对先生的感激之情吗?

(3)与藤野先生离别后,鲁迅没有给藤野先生“寄过一封信和一张照片”,为什么此刻写下这篇文章?

问题一是从学生的自读疑惑中提取的,也是课文助读资料中提到的,指向于课文解读的明线,是解读文本的第一步。

问题二引导学生从探究“最感激”的原因转向深人思考藤野先生当时对“我”的影响:获得鼓励。

问题三引导学生从鲁迅写作时的境遇出发理解藤野先生对现在的“我”的影响:获得一点闲静。

这三个问题构建了课堂的三个环节:“最感激”——“最鼓励”——“一点闲静”。而在具体解读过程中,又暗藏了两条解读线索。明线:探究“最感激”的原因。暗线:探究藤野先生对“我”的影响(“给予关心”——“给予尊重”——“获得鼓励”——“获得闲静”)。两条线交织并行,互为映衬,层层深人。

整个教学过程,紧扣双重视角,引导学生关注典型事例和人物的言行,体悟这些人事中的作者情思。

二、教学资源的运用:立足特质,基于学情,适时适度

1.存在的问题:教学资源滥用

王荣生教授说,散文教学要关注散文中的“这个人”。回忆性散文更是如此,这是由“回忆”的“彼时性”特点决定的,因此,学生往往很难理解作家的情思。

教师往往会引用资料来还原作者写作时的情境,这是必要的。但是也出现了教学资料的运用不讲时机、不够精要的问题。上《老王》,大量引入关于“文化大革命”的资料;上《藤野先生》,大量引入“日俄战争”、鲁迅留学前后以及回国后到写作前的相关资料,而且这些引入基本上是在课堂伊始。这种不顾学情,不择时机地引入教学资源的行为,淹没了文本的品读。在课堂有限时间内,学生无暇通过“品读作者精准的个性化的言语形式”“体认作者个性化的情思”。

2.解决策略:立足特质,基于学情,适时适度教学过程中,应循学生学习之困,适时适度地引人文本外教学资源,拉近学生(读者)和作者、学生(读者)与作品所呈现的时代之间的距离,做到以内为主,以外为辅,内外兼修,上学生深度体认作者情思。

以《藤野先生》为例,为了避免脱离文本引入大量背景资料,笔者做了如下尝试。

(1)指向“影响”,激发兴趣

引入“纪念鲁迅诞辰140周年”的消息,让学生感受到鲁迅的作品和精神对后人的影响,同时结合单元导语,明确学习《藤野先生》的意义。

师:同学们,前天是鲁迅诞辰一百四十周年纪念日,著名学者王晓明在《无法直面的人生:鲁迅传》中说过:“鲁迅的思想,对于整个现代中国,有其不可替代的意义。而且,这‘现代中国不仅是指他那个时代的中国,也包括此刻,乃至以后相当长一段时间里的中国。”

师:我们初一学过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阿长与〈山海经)》,对你有何影响?

生1:让我明白了要懂得亲近自然,在大自然中释放压力。

生2:懂得感恩,懂得同情弱者。

师:只读两篇文章,我们还不能触及鲁迅思想的精髓。那么,谁是那个影响鲁迅的人呢?

生3:应該有很多,但是藤野先生是其中一个。

生4:我觉得这样表述还不够严谨,因为鲁迅在文中写道:“在我所认为我师的之中,他是最使我感激,给我鼓励的一个”,我觉得应该说藤野先生是对鲁迅影响最大的一个老师。

师:更正得好,有理有据。而且很多学生就这句话提出了自己的疑惑。

PPT:为什么藤野先生是“最给我感激,给我鼓励的一个”老师?

师:藤野先生究竟对鲁迅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我们又能从《藤野先生》一文中获得怎样的影响,请大家带着阅读疑惑走进文本。

引入媒体的关注热点,一方面让学生切身感受到鲁迅对现代中国的影响,另一方面也引导学生掌握阅读回忆性散文的方法:关注回忆中人物对作者的影响。从话题“影响”引出“给予影响”的人,引出学生的疑惑,环环相扣,指明文本解读途径,激发阅读兴趣。

(2)互文阅读,理解“影响”

本文选自《朝花夕拾》,必然与这本集子有千丝万缕的联系。我们可以关联本集子中的其他文本,通过互文性阅读,帮助学生理解本文,理解“影响”。

在引导学生理解“藤野先生的鼓励”对鲁迅的影响时,笔者引入《朝花夕拾》目录和《琐记》中的三句话。让学生结合鲁迅16岁父亲病故(1897年)到23岁遇到藤野先生(1904年)的经历来理解藤野先生对鲁迅的意义:藤野先生是鲁迅在异国他乡遇到的第一个用实际行动鼓励鲁迅追梦的人。

师:要理解藤野对我的鼓励,我们还得读懂这一句话:“东京也无非是这样。”

师:别的地方是哪些地方呢?

PPT:《朝花夕拾》目录

好。那么,走吧!——《琐记》

师:父亲去世,祖父落狱,同族长辈常常欺侮他,邻居衍太太造谣污蔑他,这一切让他气闷,毅然离开家乡,去了无需学费的南京。

PPT:“鸟烟瘴气”,庶几乎其可也。只得走开。

所余的还只有一条路:到外国去。——《琐记》

师:死水般的学校生活和毫无意义的学习让鲁迅倍感失望和迷茫,想到日本来寻一条救国之路。不曾想,到了东京,他也觉得学不到东西,于是发出了这样的感慨。

就《藤野先生》一文来理解藤野先生对鲁迅的影响是有局限性的,就如同置身山谷却想要窥见山的全貌一样。《朝花夕拾》完整地呈现了鲁迅从童年时期到青少年时期的心理路程,集子中的文章都有内在的关联,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破解鲁迅言语背后隐含的信息,准确体认回忆中的“我”的情思。

(3)立足“回忆”,感受“影响”

回忆性散文还要关注写作时的“我”,所以,有必要还原产生“情思”的现场,切身体验作者情思。

在体认鲁迅在回忆中获得的那“一点闲静”时,笔者引人《朝花夕拾·小引》中的写作意图,补充鲁迅1925年到1926年的“最绝望”的时期相关资料,感受鲁迅生活和工作都无着情况下的彷徨迷惘。

师:与藤野先生离别后,鲁迅没有给藤野先生“寄过一封信和一张照片”,为什么会时隔二十多年后写下这篇文章?我们一起到《朝花夕拾·小引》中探寻原因。

PPT:我常想在纷扰中寻出一点闲静来,然而委实不容易。

——《朝花夕拾·小引》

生:获得一点闲静。

师:请大家关注写作时间:1926年10月12日。

师:鲁迅回国后的二十年,屡战屡败,军阀迫害、文人相轻等总总原因让他怀疑自己做的事。到了1926年,他从“彷徨”跌入了“绝望”的深渊。然而他又不甘心放弃自己的初心。于是在回忆中寻求温暖和安慰,来驱赶内心的迷茫、绝望,获得心灵的宁静藤野先生是众多反对声中赞和他的人,因此在最绝望的1926年,鲁迅写下这篇文章,想在矛盾、痛苦中寻求一丝温暖,纷扰中寻得一点闲静。以上材料的引人,既是对文中“又因为状况也无聊,说起来无非使他失望”的补充说明,又是为了让学生知晓鲁迅写作时的处境,以便于更好地体认鲁迅当时的情思。

(4)指向“情感”,背景印证

散文阅读指向作者独特的情感,而这种情感的产生是有缘故的。散文作为写实和虚构兼具的两栖性文体,其写实的一面让我们可以追溯作者当时当地的一些实物,或印证,或引导学生进入当时的情境,体认由此触发的独特情感。

编者在选用文本时,也会提供必要的背景资料来帮助学生体认作者的情思。这些资料往往会出现在课下注释、课后补白、阅读提示或者文章插图等地方。

师:鲁迅把藤野的照片挂在书桌对面的墙上。这张照片背面还有藤野先生的赠言,寄托了先生对学生怎样的情感?

生1:我从“惜别”读出藤野的不舍。

生2:鲁迅是个学生,但是藤野先生用“君”来称呼他,足见藤野先生对鲁迅的尊重。

师:同学们,你现在读懂为什么藤野先生是最使“我”感激的一位老师吗?

生1:毫无民族偏见,尊重、维护“我”的尊严。师:这份特别的尊重和维护对我的意义,要远超过“我”的任何一位老师。

情感是双向的。我们从鲁迅的回忆性文字中解读到的藤野先生对鲁迅的特别关心,是鲁迅个体的主观体验。编者在文末附上藤野先生的照片和手迹,意在从藤野先生的角度去佐证藤野先生对鲁迅的特别的尊重和关心。两者结合,能更好体认鲁迅写作时的情思。

综上所述,我们不难发现,在回忆性散文的教学过程,可以充分挖掘编者提供的助读资料(注释、补白、旁白、插图等),可以引入同时代的相关作品或者同一个作家的相关作品,可以补充时代背景。无论是何种资料的引入,它们只是起到助读的作用,是为了使学生更好地解密作者独特的言语形式。因此,教学资源的运用要找准时机。

三、教学方法的选择:立足特质,聚焦品读,平中见奇

1.存在的问题:语言品读的泛化和碎片化

王荣生教授提出“细读”是散文教学的主要方法,

要“对反复朗读的重视,对反复品味、欣赏语言的重视,对精读、字斟句酌的重视”。我们很多老师在上课时也会去教学生细品语言,但这种品读却是泛化和碎片化的。所谓泛化,主要是对文本语言的品读浮于表面,无法抵达回忆性散文的语言特质,表现为如“语言生动形象、朴实无华”等笼统描述,没有从整体上形成对回忆性散文语言特质的深度认识。所谓碎片化,主要是指语言品读的方法而言,表现为学生从文章东找找西找找,看起来每个地方都很精妙,但不知道这些精妙的点之间有没有联系。这种品读内容的泛化和品读方法的碎片化,最终造成了回忆性散文语言品读的一盘散沙。

2.解决策略:立足特质,聚焦品读,平中见奇要解决上面问题,首先要深入把握回忆性散文语言淡而有味的特点,聚焦回忆性散文语言的特质。

这个时候作家的情感表达必然是平和的、蕴藉的,是一种“平静的叙述”,而不再是张扬的、激情四溢的。我们可以在教材的“预习”“积累拓展”“思考探究”中看到“平实如话”“平淡自然”“简洁”等语言风格。编者也是有意引导学生从一些副词、连词以及平实的语句中体会蕴含的情感。比如《秋天的怀念》积累拓展四,提醒学生要关注“一直”“再”“竟”等词语;《回忆我的母亲》积累拓展四,提醒学生关注“这样的”“整日”“看也不看”“有滋味”“永远”“一分钟”“还”等词语,引导学生通过细读文中具体词句,体会作者平实叙述中的深挚情感。

其次要聚焦回忆性散文的这一语言个性,从散点品读走向聚焦品读,而不是没有侧重地全文解读。在文本细读时,从标题、详略安排、角度选择、从开头、结尾、文中的反复及特别之处发现关键语句,感受文章的意蕴。关注那些阅读时不注意,一滑而过的词句,字斟句酌,反复揣摩。只有聚焦这些关键之处,才能发现语言之下流淌的那种无处不在的真趣味、真性情、真生活。这样的聚焦品读吟咏,才能深度体验回忆性散文的语言个性,于平中见奇。

以《藤野先生》为例,笔者在品读人物言行这个环节,注重对学生的朗读指导,强调朗读的重音和停连。通过添加叹词和语气语调的选择,让学生体会到木朴实无华的言语中蕴藏的深情。

师:同学们,这几天老师一直在思考下面划线话的语调是往上还是往下?

PPT:所以要问我怎么裹法,足骨变成怎样的畸形,还叹息道,“总要看一看才知道。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生1:先生为不能亲眼看看感到惋惜,语调低沉。

生2:语调上扬,因为没有亲眼看过,所以好奇。

生3:我认为是惋惜更多一点,“总要看一看才知道”。“总要”“才”更准确地表达了先生的遗憾之情。

师:我们试着加一个叹词,读一读。

生齐读:唉,总要看一看才知道。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语气低沉)

师:如果让大家删去上面几句话中的词语,你认为可以删掉哪个词?

生4:我觉得“怎样的畸形”中的“的”可以删去,结构助词无实义。

生5:我觉得这个“的”也不能删去,它的存在强调了“怎样”,我感觉藤野先生不仅要了解有关中国女子裹脚的相关病理知识,还有对中国女子的同情。

生6:也有鲁迅对中国女子的同情。

生7:从前后句的语意看,“还”字是“问”和“叹息”两个动作的连词,但是作者用在这里显然是为了强调“叹息”。感觉“叹息的内容”与“问的内容”是并列的。所以我認为“还”突出的不仅是“惋惜”,还有“对中国女子的同情”。

师:这几个字虽不起眼,却准确表达了鲁迅先生对藤野感激之情……

对于裹脚事件,很多学生都能解读到藤野先生对学术的严谨态度,然而仅仅停留在这个层面的认知,显然不是鲁迅先生的本意。怎么让学生读到鲁迅对藤野特别感激的点,唯有向内求,从言语形式入手,推敲作者的用意。

现代的散文之最大特征,是每一个作家的每一篇散文里所表现的个性,比从前的任何散文都来得强。笔者以为“个性”意为“个性化的言语形式和个性化的情思”。在回忆性散文教学过程中,应把握这一类散文的文本特质,关注双重视角,适时适度地引入相关资料,咀嚼最能体现这一个作家情思的词句,体味“回忆”之真味,实现回忆性散文的教学价值。

参考文献

[1][转引]赵勇,回忆与散文[J].文艺理论研究,1994(5):73-81.

[2]王荣生主编,散文教学教什么[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16.

[3][转引]贾龙弟,基于统编教材的回忆性散文教学建议[J].中小学教师培训,2019(06):48-52.

[作者通联:杭州市临安区天目初级中学]

猜你喜欢
藤野情思特质
文人的心理探索之“痴颠狂怪”特质
十月情思
藤野先生谈鲁迅
藤野先生眼中的鲁迅
当归寄情思
丝路情思
论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特质
拗九粥情思
抓住特质,教出说明文的个性
追问,让文本解读走得更远……——从《藤野先生》的阅读教学所想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