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育人为本 优化语文教育

2022-04-23 16:36黄雪芬
学习与科普 2022年16期
关键词:育人优化小学语文

黄雪芬

摘要:作为小学阶段的重要基础性学科,语文教学工作中不仅要关注学生语言表达应用能力的培养与发展,还应当积极发挥出语文学科的天然育人优势,帮助学生逐步形成优秀的道德品质,促进其综合能力素养的全面提升。本文主要从深挖文本内容、丰富补充材料、关注情感体验、结合生活实际以及促进品行养成等多个方面论述小学语文教育教学中的育人优化策略。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育人;优化

前言:

语文教学在小学阶段教育教学工作中占据着十分关键的地位,语文教师不仅要指导学生掌握教材中的字、词、句等基础语文知识,培养其语言表达与应用能力,还要善于结合他们的年龄发展与认知能力水平加强德育、智育、美育等渗透,以此真切发挥出语文学科的育人价值与优势[1]。小学阶段的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教师的知识讲解、文本内涵分析甚至是教师自身一言一行,都有可能影响学生优秀道德素质的形成与发展。由此可见,在具体的小学语文教学工作中,教师务必要坚持育人为本理念,不断创新、优化语文教育策略,进而促进学生综合思想道德素质、知识能力素养的全面发展提升。

一、深挖文本内容

小学语文教材中大部分课文中都蕴含着十分深刻的思想价值,教师在为学生进行教材知识讲解时,除了对教材生动语言与趣味故事进行剖析之外,更要善于结合文本特点来增强思想教育渗透。具体教学实践中,教师则可以从如下三个层面落实学科育人理念。

(一)分析文本题目

在学生开始学习课文之前,教师可以从课文题目着手,通过题目来指导学生把握文本中心主旨与核心内容。以《小英雄雨来》为例,教师课堂上则可以结合题目信息为学生设计问题,在教师的问题引导下,学生可以一边阅读一边思考,加之教师所提出的问题都是围绕教材文本核心内容,故而通过自主阅读思考,学生们都能够寻找的问题的答案。此时阅读思考过程也变成了学生们学习课文主人公思想品质的过程,在其实际的生活实践中也会无意识地以雨来作为自己的学习榜样。

(二)关注重点词句

在为学生详细结束文本主旨、思想内涵等内容时,教师可以结合文本中的核心字词与重点句子来培养学生的语言理解能力,通过领会、感悟作者所融入的情感来实现德育教育的潜移默化渗透[2]。以《祖父的园子》为例,为了指导学生领会作者所表达的心态与情感,教师则可以针对作者在文中所大量运用的“就”字来分析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此外,为了进一步引导学生把握作者心理与情感上的变化动态,课堂上教师也可以针对“景语皆情语”的语文知识加以延伸讲解,切实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三)赏析人物形象

文学作品中的伟人、名人形象往往能够起到极强的精神引领作用,教师在进行文本内容讲解时,也可以引导学生对课文中所描绘的人物形象加以提炼与赏析,从而启迪学生思想。以《将相和》为例,教师可以针对教材内容来引导学生分析蔺相如的这一历史人物的整体形象,或者是在课文中对于廉颇“负荆请罪”的行为,可以体现出廉颇什么样的性格与品质呢?在教师的指引下,学生们能够沉浸在课堂探究氛围当中,他们对文本内容的分析与认知也会更具深度。

二、丰富补充材料

教材课文中所蕴含的文本知识往往是相对有限的,教师在语文育人课堂上,则可以适当地从北京知识、作者简介、人文影响等多个方面来帮助学生全面地理解、掌握文本内容,深切体会到文本材料中所蕴藏着的丰富情感与思想。如此一来,不仅有助于构建高质量语文课堂,更能够凸显出语文教育的人文性与科学性[3]。

(一)背景知识

语文教材中不少课文都有着属于自己特定的历史背景,在正式开始课文讲解之前,教师则可以先为学生讲述文章背后的故事与背景知识,促使学生能够将自身置身于特殊年代的社会大背景中而增强阅读学习质量。例如,教师在为学生教学《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一文时,可以先为学生介绍作者创作文章是所处的社会背景,学生则能够通过了解背景知识而深入地挖掘教材文本中作者所融入的情感。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绝不是口号式的宣言,而是作者浓浓爱国之情的体现。

(二)作者简介

学习文本内容的过程事实上就是体会他人思想感情与领会创作意图的重要过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除了为学生讲述文章背景知识之外,也可以结合作者的生平事迹、生活经历等资料指导学生分析、体会作者创作时的心境与主观感受,基于这一语文教学前提,学生所形成的知识学习印象、体验等也会更加深刻。

(三)人文影响

讲解课文时,教师可以适当地对具体文章的人文性加以丰富补充,一来提升课文教學趣味性,二来也能够增强文本对学生们的阅读吸引力。例如,在为学生教学《中国少年说》内容时,在课堂导入环节,教师可以在课堂上为学生播放《开学第一课》、《经典永流传》等优秀电视节目中所引用本课文的节目片段,促使学生们在撒贝宁、张国立等知名人士对这篇课文所作出的新解读中初步感知这篇课文所蕴含的历史意义与时代价值。

三、关注情感体验

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而言,其思维发展尚未完全成熟,因此感性的认识往往会更容易引发学生的注意,并且在其心目中留下较为深刻的印象,从这一角度上看,为了更好地发挥出小学语文学科的育人作用,教师则可以关注学生情感体验,通过挖掘出教材文本当中的情感因素来丰富学生自身情感。在这样的语文知识教学课堂上,课文也不再是简单的文字与句子之间的组合,而是真正成为了学生学习道路上思想与精神的传递。例如,在为学生讲解完《只有一个地球》这一课文后,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观看一些关于地球资源现状的纪录片,在严肃的记录画面中引导学生了解资源匮乏地区人民的日常生活状态,并且真切地感悟将“节约资源”、“杜绝浪费”等环保宣传用语落实到日常生活实际行为上的必要性与迫切性。在浩瀚的宇宙中有着数不清的星体,但只有地球才是人类以及众多生命所能够生存的家园,并且地球上的资源是十分有限的,若不加节制地挥霍、浪费自然资源,势必会对人类的生存带来巨大危机与威胁,珍惜资源,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是所有人都应当明确的观念与真切践行的原则。又或者是教师在为学生教学《开国大典》时,将开国大典盛况、群众人们欢欣鼓舞的喜悦场景直观生动的呈现在学生眼前,在情绪的感染之下,促使学生体会新中国成立所展现出来的时代意义,并使其油然而生出民族自信心与国家自豪感。同样的,在充斥着浓烈爱国主义之情的语文教学课堂上,学生们也会进一步意识到自身的民族责任心,每一个青少年都是祖国的未来,肩负着义不容辞的祖国发展责任,在来之不易的新生活中,每一个中国人也都有着坚定维护祖国稳定与安全的义务与信念。由此可见,在生动的视频教学课堂上,学生的情感也会在课文情感的感染与带动下彻底激活,此时不仅有助于学生增强对教材内容的理解与认知,更能够促使学生生成深刻的情感学习体验,文章中的情感与思想也会逐步内化为学生自我潜意识当中的思想行为准则[4]。

四、结合生活实际

随着社会生活的持续进步以及人们日常生活水平的有效提高,当代小学生无论是生活环境亦或是物质环境与过往相比也都有的本质的提升。小学语文课文中不少内容是在特殊年代中被创造出来的,对于当代学生而言,面对时代的跨度,即使是教师逐字逐句地进行内容讲解,学生可能也无法真正地从心底去体会课文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针对这一教学情况,教师要想发挥出语文育人作用,则应当结合小学生的生活实际情况开展综合教育。例如,教师在为学生教学《狼牙山五壮士》这一课文时,由于学生们都出生在和平且祖国富强的年代,对于战争时期革命战士艰苦奋斗与自我牺牲的大无畏精神有可能缺乏清晰的认知,特别是对于将个人生死置之度外,舍己为人的这种情怀很难体会。此时,教师则可以将疫情防控期间的抗疫英雄、最美逆行者等英雄形象,包括“钟南山”、“剪去长头发的白衣天使”、“逆行志愿者”……纳入语文课堂,以此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开展潜移默化的育人教育。在祖国与人民处于危难之中,全体人民都希望也需要贡献出自己的微薄力量,我们每一个人也都可以成为英雄。此时,课文讲解过程中融入了学生们熟悉的事物与情怀,那么他们对于这种无私奉献精神的理解也会变得更为深刻,学生自身思想与价值观念也得以有效塑造,真正地达到了小学语文育人价值与目标。常言道,生活是学生学习的最好课堂,语文育人也可以借助生活这一课堂来进行德育教育。教师要有目的性、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观察、感悟生活中的各类事物或各类现象,通过思考、写作、记录等一系列学习行为来表达自己的主观感受,从而逐步地形成科学价值观与人生观。例如,教师在为学生讲解完《桥》这一文章后,结合年老的党支部书记用共产党员信念与深层的父爱筑起了一座不朽的生命桥的感人故事,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课堂上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感受。语言是思维的外衣,教师将思维外化成语言的过程,也是帮助学生进一步确定自己思想的过程。在这样的生活观察、生活书写的育人课堂上,德育渗透自然而然发生,语文育人优势也自然而然彰显[5]。

五、促进品行养成

在小学语文育人课堂上,教师自身的情感态度以及对于学生情感的引导对于学生自身的道德情感与高尚情操发展形成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若教师只是单纯地解释教材内容,学生们自然难以从中收获良好的情感价值体验[6]。因此,具体教学课堂上为了促进学生良好思想品质与行为习惯的养成,则可以以情感培育学生的道德素质,将教材内容与思想道德品质挂钩。例如,教师为学生教学完《地震中的父与子》、《慈母情深》等课文后,教师则可以组织学生开展“父母多爱我”的主题思辨活动,有目的地为学生布置这样一道家庭作业:记录一天我的爸爸妈妈为我做的事情。而在正式课堂上,教师则可以为学生们预留出大段的空白时间鼓励其进行自由发言,与大家分享自己的“家庭故事”。与常规的课堂教学形式相比,这一语文实践教学给学生们带来的感受与体验是截然不同的,通过学生的亲身观察与分享,他们对于“我爱我的家”这样的主题会产生更加强烈的共鸣,学生们内心的情感受到激发,在平时生活中他们自然而然地会学会关心他人,尊敬、爱戴长辈,此时,语文育人教学也会事半功倍[7]。除此之外,学生自身良好学习习惯、记录习惯的养成也是增强、锻炼其思维品质的重要途径,因此,教师要立足于教材内容,设计一些能够引导学生培养良好学习习惯的语文活动。例如,在为学生讲解完《夏天里的成长》这一课文后,结合教材中作者所描写的夏天万物成长自然規律,教师则可以深化“珍惜时间”、“在有限的时间用力地生长”这一内在主旨,教师则可以要求学生为自己制定“每天节约5分钟”的计划,旨在通过改变学生的拖延时间行为来帮助他们逐渐地改善自身行为与习惯,最终改变学生的思想。

总结:

综上,小学语文教学课堂上教师要注重对学生思想道德素质与行为观念的培养,正确地引导学生树立科学的价值观与人生观。另外,语文教学课堂育人作用的有效发挥则需要教师渗透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深挖文本内容、引发学生情感共鸣、增强语文知识学习体验,以此促进学生道德素质、综合学科素养的发展提升。

参考文献:

[1]陈丽娟.德育视角下的小学语文教学育人功能探究[J].读与写:上旬,2021(8):1.

[2]蔡蕾.润物无声,育人有“道”——探小学语文学科的育人价值[J].当代家庭教育,2021(33):167-168.

[3]周瑞玲.落实教书育人工作,促进小学语文教学发展[J].读与写:上旬,2021(3):1.

[4]王富华.新时代”立德树人”育人目标在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效渗透[J].山海经:教育前沿,2021(27):1.

[5]王珠君.爱在阳光下,让阳光照进孩子的心灵——小学语文德育教育策略分析[J].课外语文(下),2021(9):83-85.

[6]金潇.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育人之道[J].新智慧,2021(17):59-60.

[7]白录锋.小学语文名师育人策略对高质量课堂教学的影响[J].辽宁教育,2021(19):8-10.

猜你喜欢
育人优化小学语文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重卡车门关闭力优化及验证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由“形”启“数”优化运算
营商环境五方面持续优化
促进学生认识发展 优化初中化学复习
普通高中文化育人的思考与实践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