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玲莉
我常梦见那个炎热的傍晚,醒来总是发现一身冷汗。
“自作聪明,填志愿的时候我多提醒你,还嫌我啰唆。现在好了,要是没大学读,怪得了谁?”妈妈倚着门,手指在不断地划着手机。
“知道了,知道了,能不能让我一个人静静?”
妈妈叹了一口气,无奈地转身离开,她的拖鞋又发出了“啪嗒啪嗒”的声音,“我都跟她说了多少遍了,她怎么都……”我看向那扇开着的房门,全世界的嘲笑都从那里奔涌进来,于是“砰”的一声,我仿佛给自己下了一道宣判。
合上电脑屏幕之后,那冰冷的弹窗却没有消失,反而更刺眼地浮现在眼前—“没有该考生的录取信息”。
看到的第一眼我自然是不信的,但屏幕上反复出现的那几个汉字,带着不容置疑的权威一次次地把我的心按了下去,直至按到绝望里。怎么会没有录取信息呢?分数明明到了啊,我脑子里有千万个疑问。妈妈坚持让我到处问同学、问老师,果不其然,几乎所有人的回复表达的都是惊讶、疑问,然后让我耐心等待。“等”真是一个万能的回答,好像所有的“等”都会有结果似的。
想到这,我冷笑了一声,大概这就是老天跟我开的一个玩笑吧。难道我高三每天天还没全亮就爬起来,每天晚上熄灯了还在阳台喂蚊子,每天跑着去用最快的速度吃饭,每天拼了命地学,就是为了换来一场空吗?不是都说“天道酬勤”“越努力越幸运”吗?我只觉得眼前的这一切太荒诞了,好像已经超出了我的认知范围,所以我的大脑一片空白,完全不知道该如何面对这样的局面。
不知道过了多久,妈妈走进我的房间,平静地和我商量:“如果真没被录取的话,要不就去高复吧?”这个令人恐惧的词语终于还是出现了,只是我什么也不敢回答。我只想走到阳台上透透气,然而那个盛夏的夜晚只有燥热和无尽的黑暗,居然一点风也没有。我竭力仰着头在眼前那片狭窄的天空中寻找一点安慰,比如月亮或者星星,甚至飞机也可以,但很遗憾,它们都没有出现,孤独就像黑暗一样步步逼近,把我围困在角落里。“之前不是你自己说的吗,大不了高复啊,怎么现在这么怕了?”
我承认,我是很软弱。一个多月前的那种刻骨铭心的恐惧我真的不想再感受一遍,我真的恐怕是撑不下去了。我沿着墙壁慢慢蹲下,最后一下撞到了地上,但这痛的感觉却让我安心。之前我还不懂海德格尔那句“最不抱希望的时刻,痛苦常是意外的宽慰”是什么意思,现在好像一下子明白了。
夜晚,无眠。时间慢得如同刀割,那大概是我毕生最长的一夜吧。既然睡不着,我就还得清醒地面对这一切,以及逼迫自己去接受它。我開始在手机的各类社交软件上搜索“高考失败”“高复”等关键词,读到了很多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而选择复读同学的自白。看着看着,我终于忍不住哭了出来,因为我也深深理解他们从一开始的期待到堕入绝望的痛苦,而让我渐渐止住眼泪的是他们再从绝望中找到希望的勇气与坚持,当时我脑海里就突然浮现出五月天《倔强》里的两句歌词:“我不怕千万人阻挡,只怕自己投降。”
我的确在很努力地说服自己,但也得承认,第二天早上我是不愿醒来的。最好永远让我在梦里,不用面对现实最好。
“怎么你们还没有查到录取结果啊,别人不是都查到了吗?”“我也不知道啊,让她再读一年好了。”我一打开房门就听到妈妈开着免提和别人打电话,见我眉头紧皱,她马上就关了免提,敷衍两句后就匆忙挂了电话。
接着她便又开始让我再去查查结果,再去打电话问问。不出所料,还是那个冰冷的弹窗再次与我相见,至于电话似乎也只有教育厅还没打过了。于是我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拨了出去……
万万没想到居然真的有人接,他问了我的个人信息,然后就又是一段慢得如同刀割的等待,只是这次我终于等到了已经不敢奢望的回复。他告诉我,我确实被录取了。
我忘了那时候对着话筒说了多少遍谢谢。总之,懦弱的我终于找到了救命稻草。冷静之后,我才明白,这真是上天跟我开的一个最大的玩笑—我之所以一直查不到录取信息是因为我把准考证号填错了,我一直拿着之前参加选考的准考证在输入信息,殊不知那和高考的准考证号是不同的。
但这个玩笑给了我一面镜子,让我看到里面蜷缩着的另一个自己,就像太宰治在《人间失格》里面的坦白那样,我也得以坦白了自己的软弱。“人一旦迷醉于自己的软弱,便会一味地软弱下去,会在众人的目光中倒在街头,倒在地上,倒在比地面更低的地方。”这是一种沉溺于软弱的自暴自弃,但我想这应该不是我要成为的样子。
那镜子里蜷缩的的确是我,但我希望那是过去的我,不是未来的我。现在的我能理解她、能鼓励她,但也有些瞧不起她。
我常常会想,如果我真的还是没查到录取学校的话,我会怎么样呢?当第二天的太阳照常升起,时间的齿轮不停地转动,我会拼尽全力地再读一年吗?我会有勇气再次面对高考前的那些焦虑和紧张吗?我想,那晚浮现在我脑海里的歌词已经给了我答案。
三年后的我再次回想那段经历,它带给我最大的思考就是关于对失败的理解。我曾和大多数人一样,无比地害怕失败,将失败视作对自己的一次次否定。很多人会说失败乃成功之母,我承认我们的确可以从失败中获得经验教训,它本身好像也没那么可怕,但就是那次经历让我意识到,失败最可怕的地方不是它本身,而在于它可能剥夺我们的热情甚至希望。
就像丘吉尔曾说过的,“所谓成功,就是不停地经历失败,并且始终保持热情”。失败人人都会经历,但是在失败之后还始终保持热情,这又有多少人能做到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