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静丹
新高考背景下,不管從应对考试的角度还是核心素养的角度,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都不可废止。
一、从“墙”“盗”者到批判者
“墙”“盗”者,主要指两种思维逻辑:立意骑墙和强盗逻辑。“立意骑墙”指立意仅仅停留在“一分为二”看问题的层次上,没有鲜明的立场,导致辩证力度不够。“强盗逻辑”指论证过程中强加因果,缺乏思辨能力,无法把理说透。论证时应该像法官一样保持公正。
(一)不能只考虑一种观点,而不考虑相对或相反的观点。
如“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强调环境对人的作用,这是对的;但人在环境面前不是完全被动、无所作为的,人也可能影响甚至改造环境。 因此,“近朱者未必赤,近墨者未必黑”。
(二)不能只考虑对自己有利的证据,而不考虑对自己不利的证据。
在议论文写作中,要全面、准确地理解“论据和论点相统一”这句话。如果不管论点是否正确,就去组织与论点相一致的论据,容易造成论证片面武断。
(三)不能只考虑常规的证据,而不考虑那些反例与特例。
例如大多数天鹅都是白的,但不能由此得出结论“天鹅是白的”,还要考虑特例与反例。
(四)不仅要考虑正面证明,也要考虑反驳与证伪。
哲学家波普尔认为:光有正面的证明,结论未必是真的;要得到正确的结论,还要反驳与证伪。“反驳”不仅指反驳对立的观点,而且要自我反驳;“证伪”,证明对立的观点是“伪”,则表明自己的观点为“真”。在议论文写作中,立论与驳论互为支撑,可以使论证更为严密。
二、批判者的黄金三问
“黄金三问”指:这个说法能成立吗?有没有相反或例外的情况?如果成立,需要什么条件?这样的质疑不是为了推翻别人的命题,不是为否定而否定,而是一个追求合理与完善的思维过程。一些学生在写作中喜欢运用“求异思维”“逆向思维”“反弹琵琶”这些写作“诀窍”,对此要慎重,要看材料有没有提供“求异”和“逆向”的空间与可能。
反复练习“黄金三问”,可以克服“自我蒙蔽”的单一思维,“自我蒙蔽”思维指简化分析、不加限制、不加条件的思维方式。反复练习“黄金三问”,还可以杜绝结论绝对化和片面立论,“绝对化”指对事物的某个方面过分强调,站不住脚;“片面化”指只注意事物的一面,不注意事物的另一面,导致观点片面;“静止化”指事物都是发展变化的,而静止孤立地看问题,就会使观点偏狭。
运用“黄金三问”,我们既可以审视他人的观点,也可以审视自己的观点。比如,在我推荐“黄金三问”之后,学生在自己的摘评中,开始尝试审视名人的观点。有学生对余秋雨的观点进行了审视,并提出了自己的想法,难能可贵。
余秋雨观点:谁都不会真正了解东坡居士当年重游赤壁的心境。一声长啸,吐尽了中国文人千年的哀愁之气,千言万语都不及这一声长啸来得震撼人心。
学生思辨:余秋雨先生把黄州视为东坡成熟之地,我并不认同。东坡仍是那个东坡,否则何来长啸之恐呢?他其实从未释怀。长啸的背后,是无奈和痛苦,是理想和现实的反差,是光明和黑暗的对比,是人情的冷漠和温情的交织。东坡之愁以旷达出之。“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何时呢?恐怕是遥遥无期了。东坡内心坚强甚至倔强。当年重游赤壁,二客不能从的原因或许不是跟不上,或许只是苏轼的杜撰。也许真相是:面对茫茫大江,苏轼一声长啸,泪满衣襟……
苏公不愿让人窥尽他内心的痛苦,旷达只是他的面具,表面参尽道禅两宗的他其实从未跳出儒道之穴。但也只有撕下那张面具,才是看到真实的苏轼。
三、从批判者到建设者
做一个合格的批判者只是迈出了第一步。如果说问题是时代的呼声,那么批判则是对这呼声的回应。在认识论层面,批判是认识问题的逻辑起点;从方法论角度,批判为解决问题、推动进步提供了契机。然而,仅有批判精神是不够的。时代不仅需要解构,更需要建构。不要把批判的自由留给自己,却把创造的权利让给别人。我们不仅要当一个批判者,也要做一个建设者。每个人的一小步,就是时代前进的一大步。
这是我们作为一名语文老师,应该教会学生的。至于在写作教学中或思维训练中,如何渗透批判思维,还需要继续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