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圈:网络圈层化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使命

2022-04-23 12:45曹银忠,李栓栓
关键词:网络思想政治教育

曹银忠,李栓栓

摘要:网络圈层化已经成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问题。伴随着大数据算法推荐技术、多元开放的网络环境、大学生异质化心理的影响,大学生群体因相似的兴趣、需求等群体认同的价值观在网络空间集聚分层,形成一个个封闭、独立的网络文化圈层。这种网络圈层化现象深刻地影响着大学生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和认知方式,同时给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开展带来了新的挑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及时更新教育观念,转变教育方式,依托“思想政治理论课”主渠道和主阵地,建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新机制,坚持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的统一,形成思想政治教育合力,从而对网络圈层化现象下的大学生群体进行有效引导和针对性教育。

关键词:网络;圈层化;思想政治教育;新使命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268(2022)01-0079-09

通信技术快速发展,以抖音、快手、小红书等为代表的网络新媒体以低门槛性、开放性、实时性等特点使得信息获取来源越来越多样化,传播渠道的多元化打破了传统网络垂直媒体的格局,催生出了海量、形式多样且风格迥异的网络亚文化。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第48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1年6月,我国网络视频(含短视频)用户规模达9.44亿,较2020年12月增长1 707万,占网民整体的93.4%。其中,短视频用户规模为8.88亿,较2020年12月增长1 440万,占网民整体的87.8%[1]。由此可以看出,以短视频为代表的网络新媒体凭借其新颖独特的形式、风格多样的内容等已经逐渐得到了网民群体的认可,其中不乏有相当数量的大学生。互联网“去中心化”特点为大学生的自由发展和个性表达创造了广阔空间,而网络亚文化的“异质性”和“趣缘性”也使得大学生网络社交趋向于圈层社交、分层社交,这已经成为大学生网络行为的新范式。高校要引导大学生形成正确的网络价值观,就必须与时俱进地革新教育理念、创新教育方式、更新教育内容,树立正确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意识,准确分析网络圈层化背景下大学生群体思维方式转变和话语表达转向的原因,掌握信息时代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导权和话语权。

一、何为圈层:圈层及网络圈层化

圈层概念起源于地理学,专指地球圈层由不同物质和不同物质的不同状态组成,主要包括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和岩石圈等;但随着概念外延的不断丰富发展,圈层这一概念也逐渐被应用于经济学、传播学、社会学等人文社会科学领域[2]。圈层被用于社会组织和社会交往结构的研究在我国已有多年的历史,费孝通在《乡土中国》中指出,中国乡土社会不同于西方国家的“团体格局”,总体上呈现出“差序格局”的特点,即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以亲属关系为主轴的网络关系,且会随自己所处时空的变化而产生不同的圈子[3]。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科技等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社会组织结构、传播方式和交往关系等不断更新,社会圈层化现象愈加明显,如何看待这一新现象也引起了越来越多人的關注。

基于圈层社会属性的视角,圈层可以理解为具有相同文化喜好及相似价值观等群体认同基础的社会个体通过一定的人际交往传播媒介、在一定范围内聚集起来共同构建的社会交往平台,其拥有的想象共同体空间是其群体集聚的主要条件,在圈层内部存在着一系列共同认可的行为规则,并且不同圈层之间尊崇的规则、文化和价值不尽相同。人民日报曾对圈层做过解释,即认为圈层是指人们信息的接受、文娱产品的选择以及社交在某一相对固定的群体范围内进行的结果表现[4]。从圈层的内涵、外延及功能来看,圈层并不等于传统意义上的阶级或者阶层,也不同于依靠血缘、地域等属性建构起来的社会团体,它的“入圈”门槛并非依据交往主体的社会经济结构或者社会身份地位,而是更多偏向于心理学层面的“群体认同”。圈层内部主体之间的联系主要是其共同拥有的文化理念及价值观。因此,圈层内部的交往主体虽然在身份、职业、地域等客观条件上各不相同,但是其拥有的“群体认同”使得圈层内部成员之间存在着类似于信任、共鸣、崇拜等某种弱关系,这也是圈层内部生态得以保持和发展的重要条件。

网络圈层化是建立在网络空间的社会组织方式和交往方式,是网络信息时代发展的必然产物。互联网自形成发展至今,先后经历了门户网站时代、智慧网络时代、语义网络时代,再到如今的共享网络时代[5],其内容及形式随时代的发展而不断迭代升级,价值指向也从工具理性逐渐转向为价值理性,以“共享、自由、平等、人本”等为核心的互联网思维也深刻影响着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在互联网技术和网络亚文化不断发展的当下,特别是处在移动社交占据主导地位的信息时代,人们对于新媒体的使用更是加快了圈层化的发展。互联网的“扁平化”和“去中心化”等特点推动了网络在线文化的自由交互发展,打破了以往人们之间面对面的交流和交往方式,极大地降低了人际交往过程所需的时间和精力,网络文化的共享性、开放性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彰显。但随着网络交往主体话语表达权的不断扩大,来自不同主体的各式各样的思想观点、文化喜好等在网络平台上得以呈现并被广泛传播,也相应催生出了丰富的文化类型和文化产品,在促使网络信息传播进一步碎片化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使得一些网络亚文化逐步走向网络社会场域的中心,吸引了不少网民群体的注意,从而在意识层面分化和圈化了网民群体,推动了网络圈层化现象的发展。

互联网是新时代大学生学习生活的重要环境,Z世代大学生(19952009年出生)是在网络环境中成长起来的新生一代,他们亲眼见证、亲身体验、亲自经历了互联网的变化发展,并形成了以网络技术为核心的社群交往关系和价值思维方式。随着网络文化活动的蓬勃发展,宽松的网络环境和多样的网络文化也使得大学生能够轻易接触到不同类型、不同风格的多元文化信息,形成了诸如电竞圈、饭圈等丰富多样的网络文化圈层,这些圈层蕴含的个性、自由等异质化思想无疑迎合了部分大学生的价值取向,加上其自身成长特点、个性爱好等方面的不同,他们自愿或者不可避免地加入到一个个网络文化圈层之中,每个人都或多或少地贴上不同的圈层标签,网络圈层化已成为新时代大学生网络社交和学习生活的新趋势。圈层化看似一个中性的词汇,但是一旦与大学生网络学习生活联系到一起,就不可避免地会对其成长发展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清醒地认识到新时代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形势和新需求,准确厘清网络圈层化现象产生的原因及其可能带来的消极影响,丰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和功能,构筑牢固的思想政治教育前沿阵地,为更好地应对大学生网络圈层化现象提供破解之道。

二、何以入圈:大学生网络圈层化现象产生的原因

要全面把握网络圈层化现象,就要从其生成逻辑入手。网络圈层化现象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其既有来自客观层面的网络信息技术的刺激诱导和网络环境的熏陶影响,也有来自主观层面的大学生自身心理因素的自发推动。因此,只有全面厘清大学生网络圈层化现象产生的原因,才能够做到有的放矢,精准施策。

(一)技术层面:大数据算法推荐技术为圈层化传播提供科技驱动

伴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进步,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已经成为信息时代的显著标识,数据信息和现实社会的深度融合推动着网络信息时代的运行和发展,并使得现代社会越来越依赖于数据技术。从大数据的表现形式来看,学术界普遍认为具有“4V+4V”的特点,即海量(volume)、多样(variety)、高速(velocity)、价值(value)等区别于传统小数据的显著特征,以及变化性(variable)、真实性(veracity)、波动性(volatility)、可视化(visualization)等在实际应用中呈现的新特点[6],一切皆可量化、用数据说话是大数据思维的特点。在大数据时代,数据的产生和收集是基础,与之相适应的数据分析、数据处理、数据挖掘等数据应用技术会对社会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产生深远持久的影响。大数据算法推荐技术就是基于海量的具体数据,通过对用户的喜好信息和行为轨迹等数据信息进行挖掘、识别、汇总和分析,从而推测用户对某种商品或者某种喜好的需求程度,有针对性地向用户推荐产品或者推送信息,将虚拟化的数据转化为现实的价值。

自亚马逊网站使用大数据对用户的浏览行为进行数据分析,并以此为基础向用户进行智能化推荐使得其销售额大幅度增长以来,这一技术已经赢得了众多互联网平台的青睐,基于大数据算法推荐技术的互联网应用也因此越来越广泛。大数据时代引发的数字化转型也深刻影响到了社会交往方式的变革,改变了传统社会的人际交往方式。目前,以小红书、抖音、快手等为代表的网络新媒体APP已经成为大学生重要的学习生活载体,每个个体都会在众多社交平台上留下海量的数据信息和行为轨迹,这不仅是大学生学习生活等网络行为的重要反映,而且是其性格特点、兴趣爱好等隐私信息的“镜像复制”。互联网平台可以通过对大学生网络行为数据的挖掘和收集,判断信息之间存在的相关性关系,从而对大学生进行数据建模,形成用户画像,掌握其心理需求和行为需求,智能推荐个性化定制内容,以此增强用户对平台的黏性。以抖音APP为例,它可以根据各个用户的浏览时长、点赞关注、分享收藏等历史操作行为,推荐最符合用户偏好的视频内容,并根据其内部的“不感兴趣”功能收集用户反馈情况,不断提升推荐系统的精确程度。因此,在算法推荐技术的功能支撑下,不同抖音用户的推荐内容都不尽相同,从“文字控”“音乐迷”到“追星族”,每个人都被推荐到一定的“信息茧房”之中且“乐此不疲”,并且由于用户更倾向于在自己的文化圈子之中寻找“志同道合”的朋友,于是这种特定文化价值观范围内建立的社交关系不可避免地落入不同的文化圈层窠臼之中。综合来看,大数据时代算法推荐技术引发的变革是全面的、深刻的,借助于数据可视化的特点,大学生网民社交关系的构建逐渐倾向于数据相关性,其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也逐渐转向可操作化。因此,网络圈层化现象影响下的大学生网络社交既呈现出彼此间互动与融合的发展趋势,又表现出相互割裂甚至对立的矛盾关系,在给大学生网络社交注入生机与活力的同时,也可能成为影响甚至操纵其思维和行为的重大隐患。

(二)环境层面:多元开放的网络环境为圈层化传播提供空间驱动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言:“从社会发展史看,人类经历了农业革命、工业革命,正在經历信息革命。”[7]互联网已经深深融入社会生产和生活的方方面面,开辟了人类实践活动的新场域,塑造着人类社会新的生产方式和生产关系,推动着人类社会由传统社会向信息社会、再到智能社会的转变。不可否认的是,当下我们正处在一个网络技术高速发展、网络内容纷繁复杂、网络传播瞬息万变、现实与虚拟高度结合的网络信息时代,在此背景之下,网络场域超越了现实社会,实现了对现实社会的延伸和发展。与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传播媒介相比,网络打破了空间和时间的限制,网络空间的发展呈现出更为错综复杂的发展态势。网络的虚拟性特点模糊了现实社会与网络空间的界限,更容易使人们产生蒙面狂欢的心理效应,人们在虚拟的网络空间中可以暂时放下现实社会的身份、职业、地位等关系的束缚,其个性得以充分张扬,加上网络使得人们的视野更加宽阔,伴随着网络技术发展带来的信息产生和传播模式等方面的革命性创新,每个网民都可以是信息的供给者和接受者。由于各个主体更倾向于主动参与、自由表达、积极分享文化信息,因此各种各样的思想观点、道德情感、价值观念等文化信息在网络空间中得到呈现并被广泛传播,这使得网络文化空间成为鱼龙混杂的公共领域,在为每个网民提供自由、宽广的文化交流平台的同时,又深刻影响着其价值取向和价值追求。

Z世代大学生是深受网络环境影响的一代,作为数字化信息社会的初生代,他们对网络具有天生的好奇心和倾向性,乐于在网络空间学习知识和分享生活,网络新媒体自然成为其获取信息和学习知识的主要载体。身处互联网文化影响的最前沿,大学生不可避免地受到更多网络信息的冲击,加上大学生正处在性格生成和塑造的关键时期,网络新媒体的影响使其形成了与以往时期同龄人明显不同的心理特征和行为方式,敢于表达、追求个性、崇尚自我是新生代大学生的显著标识。大学生在网络平台可以随时搜集需要的信息,获取更符合个性需求的文化知识,但网络的自由性也促使其更倾向于选择自己偏好的文化领域,接触与自身爱好相同和价值观相似的群体,沉浸和满足于一定范围内构建的虚拟网络想象空间,从而形成群体符号认同和价值认同,加速了互联网圈层文化的产生和传播。

(三)主观层面:大学生的异质化心理为圈层化传播提供心理驱动

大学生正处于由感性阶段向理性阶段过渡成长的“拔节孕穗期”,其理性思考能力尚未完全形成,心理协调能力尚未完全成熟,价值判断能力尚未完全具备,较易受到来自外界环境的影响。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大学生群体的网络使用情况呈现多元、多发、多频的特点,海量的网络信息必将对大学生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产生重要的影响。新时代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和情感状态不同于以往时期的同龄人,他们更倾向于以自我为中心,崇尚自我奋斗、自我提高、自我发展,更加注重个人独特心理需求的满足,大学生群体的价值观取向呈现多元、多样、多维的特点。从现实生活学习环境来看,来自学校及家庭单一化、统一化、滞后性的教育培养模式不利于大学生自我意识的表达和成长,会压抑其追求自我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这样就难免会形成大学生群体自身渴望丰富多样的心理需求与现实生活学习环境比较单一的矛盾,这一矛盾也导致了大学生对现实环境的不满,加剧了其对现实社会的“叛逆”心理,在一定程度上促使其产生心理异质化现象,促使他们在情感上向网络虚拟世界靠拢。

多元开放的网络环境使得网络信息异常丰富,各种各样的文化价值观念在网络空间中多元并存,营造了丰富多彩的文化场域。但是,互联网的“去中心化”特性使得网络空间趋于扁平,这种非中心化结构改变了现实社会中的文化传播格局,一些在现实社会中处于边缘位置的亚文化开始走向网络空间的中心位置[8],这些异质文化逐渐受到更多网络用户的关注和追逐。对于部分大学生而言,其不成熟的价值判断能力和心理异质化特点使得他们对主流价值观念的讨论和接纳不是特别积极主动,反而对非主流文化有着强烈的兴趣,而网络空间的开放包容性无疑更能迎合其心理发展状况,他们可以自由地在各类社交APP中選择感兴趣的话题进行学习交流和娱乐活动,表达自身的想法和观点,并且找到志同道合的朋友,因此每个个体都能在网络中找到适合自己的位置。在这个环境下,一个个网络文化圈层应运而生并得到快速发展,涌现了诸如“游戏圈”“古风圈”“二次元圈”“饭圈”等文化圈层,并在微信、微博、贴吧中广泛传播。由于大学生群体是基于兴趣与爱好选择加入一个或多个不同圈层,但各个圈层内部多是以相似的文化风格、价值理念等构成的特定文化的共同体空间,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大学生的视野,形成了一个个孤立片面的信息茧房,加剧了网络的圈层化。

三、为何破圈:网络圈层化现象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消极影响

目前,圈层化已经成为影响大学生学习生活的重要因素,它在丰富大学生专业知识体系之余,也使得大学生囿于圈层之中,造成大学生思想上的“失范”和行为上的“出轨”,从某个角度上说,不利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推进。

(一)对大学生个体的消极影响

作为大学生学习成长的全新环境,网络圈层化为大学生提供了一个发现自我和展示自我的平台,但由于鱼龙混杂的网络环境本身具有异常强大的“染缸效应”,很容易对处在自我意识生成和发展关键时期的大学生产生消极影响,如果没有及时有效的引导,那么很可能会对其心理健康成长产生重要影响,酿成不良后果。

其一,网络圈层化现象会造成部分大学生的人格障碍。网络社交是建立在虚拟网络之上的,但又是现实的人与人之间的互动,各个用户都是真实性与虚拟性的统一体,其形象和标签的塑造都是易操作化的,加上大学生自身的价值判断能力还不够成熟,真假虚实的网络环境很容易导致大学生的人格异化,出现自我认知矛盾或认知冲突等人格障碍。网络圈层化现象中,大学生在大数据算法推荐技术的“精准”引导和推送之下,根据教育程度、性格喜好等个性标签,被划分到若干个不同圈层中。在此圈层中,大学生的情感、知识、交往、兴趣都能够找到实现之道,他们在虚拟的想象共同体空间内可以进行多元交流、自由表达情感、寻求心理安慰等交往活动,也有部分大学生沦为“键盘侠”,在虚拟空间中丧失了自身的主体性地位,逐渐依赖、沉迷网络圈层文化带来的快感,从而成为被网络异化的“虚拟人”。但是,当他们从网络圈层回归到现实生活时,不可避免地会对现实社会产生不满情绪,现实生活与网络空间形成了极大的反差。在网络空间中积极主动与在现实生活中消极懈怠的矛盾,使得部分大学生形成双重人格或心理变异,不能很好地在现实生活与网络生活中切换,如果这种异常心理不能得到有效的引导和纠正,将不利于他们健康心理的培养。

其二,网络圈层化现象会造成部分大学生的人际交往障碍。网络文化圈层以共同的价值观念、习惯兴趣作为“入圈”门槛,圈内成员存在着喜好相似、情感共通等弱关系,也存在着属于他们自己的独特的思维方式和交往方式,甚至形成了用于交流的新的特定网络语言符号,例如“yyds”“xswl”“u1s1”“emo”等网络文化热词,以及二次元圈层中流通的“黑化”“中二”“kuso”等流行词,这种特殊语言符号只有在一定的交往圈层里才能被理解,因此具有很强的封闭性,拥有共同喜好的个体聚集一起,共同深耕这一领域,能够产生很强的交往快感,使其越发“乐不思蜀”。因为在现实社会交往中难以得到这种满足感和兴奋感,很难产生圈层内部的“心灵交流”,所以部分大学生会逐渐与现实隔离,宅在虚拟网络社交中,甚至沉溺其中不能自拔,与现实的社会交往和人际关系产生间隙,长此以往,其社会交往能力会弱化,甚至出现自我封闭的心理问题。

其三,网络圈层化现象会造成部分大学生的价值认知障碍。网络文化圈层一个显著的特点是其成员共同拥有的群体共同情感和群体价值认同,这是圈层内部生态系统得以正常维持并运行的纽带。身处于信息茧房般的特定文化圈层中的大学生认知空间相对较为有限,他们更青睐于在圈层内部学习知识和获取信息,对圈层内部的信息有天然的信赖感,形成了对特定信息源的偏好和依赖,对圈层外部的信息相对比较排斥,并且与圈层外部持不同观点的社会群体有着难以逾越的鸿沟。由于圈层内部文化的高度同质性和闭环性,网络圈层内部的大学生在进行学习和体验的过程中,倾向于听从圈层内部“意见领袖”的看法和观点,因此其价值判断、价值认知等深受圈层文化的影响。此外,网络空间并不是象牙塔,而是作为映射现实社会问题和关系的虚拟公共领域而存在,因此现实社会存在的问题和不足都会在互联网世界中得到呈现并被广泛传播,这也使得娱乐主义、历史虚无主义等西方社会不良思潮在网络中“肆意妄行”。而网络圈层具有的情感极化特征则会加重这一趋势,对大学生群体正在形成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造成不可逆的影响。

(二)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消极影响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高校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树人。”[9]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肩负着开展以文化人、塑造个体人格、培养时代新人的时代使命,其建设质量将直接影响支撑国家高质量发展的人才的培养。网络信息技术逐渐打破了高等教育的时空界限,高校教育系统内部的生态环境也随之改变,网络圈层化所产生的新理念、新模式、新场域、新特点等对大学生的思想价值观念影响愈加深刻,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任重而道远。

其一,弱化高校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权威。在传统教育生态中,教师、导师、辅导员及相关工作者等教育主体掌握着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承担着具体教育职能和教育任务,在师生关系中天然具有权威地位,在教育过程中具有主动性和主导性的特点,能够引领和推动思想政治教育生态系统的正常运行和完善发展。但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知识信息的传播也变得更加多元、即时和开放,大学生可以很方便迅速地了解和学习到自己想要获取的知识,高校教师的知识储备和信息传播的优势逐渐丧失;同时,网络圈层化现象也割裂了高校传统思想政治教育中师生之间的主客体关系,圈层化影响下的大学生处在“意见领袖”的光环效应下,服从于圈内文化价值的群体认同,这使得师生之间存在着信息屏障和话语代沟,传统主流思想政治教育声音很难渗透其中并发挥作用,这严重影响了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师生之间的交流沟通。长此以往,高校的教育权威和教师的身份权威会逐渐被淡化,思想政治教育的话语地位会在无形中逐渐丧失。

其二,冲击高校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传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是平面化的,即以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为主导,以反映社会需要和教育对象需要的实用性内容为拓展,旨在全面提升大学生的理想信念和綜合素质,其内容相对集中但针对性很强。步入网络时代以来,由于互联网内容监管缺位,个别不良用心者根据圈层的私密性、封闭性和排他性特点,利用网络圈层中的“意见领袖”的话语地位,将一些不良的西方思想文化渗透进圈层文化之中,在圈内“同质吸引”的催化下,这些违背马克思主义本质的不良思想会加速扭曲大学生的价值观念,不断冲击传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从目前看来,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更新速度相对滞后于时代发展要求,平面化教育内容已很难适应网络时代多元化、立体化、碎片化的教育需求,因此寻求内容的创新已经成为网络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任务。

其三,挑战高校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方式。在网络圈层化现象影响下,大学生的认知态度和认知方式都发生了一定程度的转变,但高校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形式和内容都远远不能满足网络时代大学生学习发展的需求。高校传统教育方式多采用以课堂灌输为主,以知识讲座、学术报告等课外活动为辅的形式,这些方式依靠教师的单向灌输,缺少生动性和互动性,与网络时代“多对多”的传播模式格格不入,致使大学生群体学习知识的积极性不够、参与性不强,他们不愿意配合教师进行课堂内容的学习和交流,导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难以有效开展。近年来,很多高校已注意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这一问题,通过校园网站等不断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的形式,但大部分只是发布一些象征性的通知公告和学习材料,未能超越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局限,不能够有效针对网络圈层化现象下大学生的新特点和新需要。

四、如何破圈:网络圈层化现象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破解之道

网络圈层化作为一种网络文化高度发展的必然产物,这个新生事物不仅扩大了大学生网络学习和网络社交的场域,而且引发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的转变,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亟待解决的新议题。高校要以思想政治理论课主渠道和主阵地为抓手,坚持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统一,统一规划、统筹协调,强化思想政治教育保障机制建设,打造思想政治教育育人共同体,形成教育合力,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

(一)转变理念,建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新生态

高校要切实认识到网络圈层化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新特点、新问题和新机遇,及时更新教育理念,创新教育机制,利用网络技术优势增强教育活力,形成思想政治教育系统的良性循环。

其一,树立精准思维,及时更新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理念。网络圈层化现象下大学生的思维方式和认知方式趋向个性化,传统教育追求统一化、标准化的思维方式很难适应现阶段大学生学习成长的新特点。“大数据技术提高了学生思想信息的获取速度和数据处理速度,能够尽快掌握学生状况,缩短教育准备过程,减少不必要的时间耗损”[10],高校应合理依托大数据技术的可视化特点,深化精准思政的教育理念,注重分类施策,实现精准发力,利用大数据技术及时收集大学生的学习动态信息,研判分析其可能存在的问题,实时关注大学生的实际需求,把握不同专业、不同喜好的大学生思想特质,在此基础上科学设置教学内容、有效选择教学方式,采取定制化、个性化的教学形式因材施教,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渗透力。面对网络圈层化对高校意识形态话语地位的冲击,高校更要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培育精准化教育思维,更好地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话语权威体现在大学生网络圈层文化之中,旗帜鲜明地唱响主旋律,提升圈层内部的思想高度,针对不同思想层次的大学生,辅以个性化内容供给和精准性思想纠偏,科学引导网络圈层化现象影响下的大学生正面、正向地进步发展。

其二,优化师资队伍,提升教师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素养。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特别指出:“很多人特别是年轻人基本不看主流媒体,大部分信息都从网上获取。必须正视这个事实,加大力量投入,尽快掌握这个舆论战场上的主动权,不能被边缘化了。”[11]高校教师要落实育人工作,就必须要提升自身的工作业务能力,增强对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出现的新现象和新问题的接受能力和应对能力,强化教师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话语权。要应对网络圈层化给大学生群体带来的负面影响,高校必须加强教师队伍的网络新媒体意识,鼓励教师主动学习网络知识,提高教师对于处在网络圈层化影响下的大学生群体的唤醒、矫正和引导能力,使其牢固掌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导权,将教师队伍打造成集丰富理论知识和掌握先进网络技能于一体的现代化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在此基础之上,高校教师应准确把握网络文化圈层的机制特点,增强话题设置和话语传播能力,切实做好意识形态教育和管理工作,加强对网络圈层影响下的大学生群体的思想观念引领和价值行为规范,使网络文化圈层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变量”转化为“增量”,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

(二)正本清源,用好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主渠道主阵地

高校要在大学生网络圈层化背景下开展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就必须利用好思想政治理论课这个主渠道和主阵地,通过对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的改革创新,帮助大学生跳出网络圈层、树立正确的网络价值观。

其一,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趣味性。思想政治理论课必须要秉持开放性的原则,在“变”与“不变”的网络环境中科学把握时代要求,加强正面教育,坚持正确的政治传播方向,帮助大学生形成主流价值文化认同。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要贴近学生需求,坚持内容为王的原则,将不同网络圈层中的优秀文化知识引入课堂,并与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结合,科学转化表达方式[12],深入探索传统教育和网络媒介的有效结合点,将网络文化因子融入传统课堂教学之中,让主流价值渗透到学生圈层之中,让思想政治理论课堂兼具知识性和趣味性,使学生更有代入感地参与课堂教学内容的讨论。在此过程中,帮助大学生深入分析网络圈层的特点及影响,引导其超越不同圈层的文化成见,达成主流文化的价值认同,从而树立正确的圈层文化观念,做到快乐入圈、包容他圈、勇敢出圈[13]。

其二,创新教学方法,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针对性。传统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设计和教学方法相比网络时代大学生学习成长的需要,特别是在面对网络圈层化影响下的大学生时,已经在更新速度上稍显迟缓,在教学实效上稍显欠缺。思想政治理论课要打破教育过程中主客体关系的隔阂,就要创新教学方法,转变话语方式,借鉴互联网思维,推动教学方法由单一传播转变为多元传播,借助大数据技术实现对大学生个体或群体的分类、分层和分圈,实施定制化、精准化教学引导,引入讨论式教学、翻转课堂、体验式教学等创新性教学方法,满足不同学生学习的多样化需求,提升其参与课堂学习的积极性,引导学生个性化自适应学习。同时,教师要打破传统教学理念,在教学过程中借鉴互联网思维中的“去中心化”特点,畅通师生之间知识、信息和情感交流的渠道,重构师生之间的信任关系,使学生形成对主流价值的认同,打造以教师自身为“意见领袖”的新的文化圈层,做好学生知识学习和信息传播的“把关人”,掌握意识形态的主导权,筑牢意识形态的壁垒,达到对大学生进行价值引领的目的,强化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渠道主阵地作用。

其三,完善课堂评价,强化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精准性。大学生处于价值观念形成的加速时期,单一化、统一化的课堂评价并不能科学评价学生的学习成长,反而会挫伤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积极性。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以学生全面发展为中心,形成全过程和全领域课程评价体系[14];要强化目标激励机制,结合学生学习生活的实际情况制定个性化指标,通过合理的趣味化课堂目标来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在此过程中突出学生自身的身份认同,鼓励学生多元化提升、综合性发展,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科学性和趣味性,让大学生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上获得更多满足感,引导大学生走出网络圈层的舒适圈,使其更好地投入到现实的学习生活之中。

(三)营造氛围,发挥好思想政治教育的隐性功能

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强调:“既要有惊涛拍岸的声势,也要有润物无声的效果,这是教育之道。”[15]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破解网络圈层化现象对大学生的影响,仅仅依靠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是不够的,还要依托于校园文化、网络平台等渠道,打好“组合拳”,才能更好地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育人作用。

其一,丰富网络教学资源。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顺应时代发展要求,重视互联网在线教学的影响力,挖掘网络教学资源,大力打造慕课等在线网络学习平台,为学生创造一个实时学习和多元交流的教育环境,强化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阵地功能,在丰富大学生课余生活的同时,加强主流价值观教育。高校要充分利用网络学习的便捷性和开放性,通过设置专业知识类、通俗知识类、思政教育类、兴趣技能类等网络学习科目,打造清朗干净的优质教育资源网络空间,填补大学生的碎片化时间。还要探索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教育模式,实现网上网下双发力的育人效果,吸引大学生转换圈层场域,主动加入到高校打造的圈层文化之中,引导大学生形成主流文化自信,以厚重、丰富、亲和的文化资源提升大学生的文化审美品位,帮助其抵御不良网络圈层文化的冲击和影响,回归到健康向上的文化生活环境之中,确保大学生思想价值观念始终朝气蓬勃、健康积极。

其二,繁荣校园文化资源。高校校园文化是体现思想政治教育育人效果的重要载体,也是新时代深化“以文化人”育人实践的展示窗口。高校要借助网络新媒体技术发展的契机,大力打造数字化校园文化,丰富校园文化资源,创新校园文化形式,不断强化校园文化潜移默化的育人价值。高校要通过举办学术讲座、活动竞赛、主题教育等形式丰富传统校园文化建设,并要依托校园论坛、公众号、微博等传播媒介开发新的校园文化栏目,拓展文化场域,优化校园文化资源配置,促进校园多元文化的共存共生;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主题文化活动,协同推动校园网络文化平台建设,共同营造积极有趣的文化阵地,促使大学生群体的活动场域完成从社会外网到校园内网的转移,以贴近学生需求的话语方式润物无声地实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全覆盖,陶冶大学生群体的审美认知,更好地激励大学生突破圈层、走向多元、展现风采。

其三,完善大学生心理辅导机制。网络圈层化现象影响下的大学生群体容易出现人格失衡、自我迷失、心理变异等心理问题,如果不进行及时的干预和疏导,就可能破坏现有的思想政治教育成效,不利于大學生群体的健康成长。高校要健全心理健康教育机制建设,组建专业心理辅导队伍,加强网络心理健康知识的引导教育,通过定期开展问卷调查、心理咨询等形式及时掌握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建立大学生心理特征的个性画像,对存在心理问题的学生进行及时的疏导教育,帮助其养成正确的网络价值观,增强大学生对现实社会和网络空间的理性认识,使其形成对网络文化圈层的正确认知,提升其鉴别、纠正不良圈层文化信息的能力,使其敢于突破网络异质亚文化的束缚,更好地引导大学生群体健康成长。

五、结语

网络圈层化现象已经成为信息时代大学生生存的新模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主动走进圈层、了解圈层,引导大学生正确对待网络圈层化现象,做到“以我为主,为我所用”,使网络圈层化现象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相辅相成、相得益彰。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提高,未来的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将不可避免地呈现出更多更新的特点,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坚持与时俱进的原则,不断在虚实结合的育人环境中寻找新的平衡点,以不变的“立德树人”的初心去面对时刻变化发展的思想政治教育新环境,不断推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人性化、智能化、精準化的创新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48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R/OL].(2021-08-27)[2021-09-29].http://n2.sinaimg.cn/finance/a2d36afe/20210827/Fu-Jian1.pdf.

[2]刘明洋,李薇薇.社会集合、过渡媒介与文化形态——关于传播圈层的三个认知[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20(11):148-153.

[3]费孝通.乡土中国[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27-33.

[4]罗小茗.既要特色,也要共识[N].人民日报,2020-05-08(20).

[5]左殿升.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9:20.

[6]李涛.大数据时代的数据挖掘[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19:3.

[7]习近平.在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EB/OL].(2016-04-26)[2021-06-29].http://poli-tics.people.com.cn/n1/2016/0426/c1024-28303544.html.

[8]李欣.网络环境下学校思政教育的改革与发展[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8:60.

[9]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 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

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EB/OL].(2016-12-09)[2021-06-29].http://politics.people.com.cn/n1/2016/1209/c1001-28936072.html.

[10]王晓丽,蔡丽.大数据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述评[J].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6):84.

[11]刘光牛.把握历史使命勇于发展和创新当代中国新闻理论——深入学习习近平关于党的新闻舆论工作的新论断新观点[J].中国记者,2016(7):36.

[12]郑寿.网络“圈层化”背景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J].高校辅导员学刊,2020(3):51-55.

[13]钟艺妍.快乐入圈 包容他圈 勇敢出圈[N].文艺报,2021-02-08(4).

[14]佘双好,张琪如.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评价的特点及改革路径[J].思想理论教育,2021(3):18-24.

[15]习近平.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J].求是,2020(17):15.

Breaking Circle: The New Mission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Network Circle

CAO Yinzhong, LI Shuanshuan

(School of Marxism, University of Electronic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a, Chengdu 611731, China)

Abstract:

The phenomenon of network circle has become a new situ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With the influence of big data algorithm recommendation technology, diversified and open network environment and college students’ heterogeneous psychology, college students are clustered and stratified in cyberspace due to similar interests, needs and other values recognized by the group, forming a closed and independent network culture circle. This phenomenon of network circle has a profound impact on the values, thinking mode and cognitive mode of college students. At the same time, it has brought new challenges to the effective development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 the new era.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must timely update educational concepts, change educational methods, rely on the main channel and main position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course”, construct a new mechanism of network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adhere to the unity of explicit education and implicit education, and form a joint force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so as to effectively guide and educate college students under the phenomenon of network circle.

Keywords:network; network circl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new mission

(编辑:段明琰)

收稿日期:2021-08-29修订日期:2021-11-29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历史合力论视域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协同育人的建构路径研究(20YJA710001);四川省教育厅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课题:疫情防控期间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体系建构路径研究(CJWSZ20-02);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中央财政专项)哲学社会科学繁荣计划项目:大数据时代精准思政创新模式研究(ZYGX2020FRJH011)

作者简介:

曹银忠,教授,博士生导师,博士,主要从事思想政治教育、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E-mail:cyzh5257@126.com;

李栓栓,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研究,E-mail:173029983@qq.com。

猜你喜欢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
优化国有企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路径研究
高职学院大学生信仰迷失的原因及对策
计算机网络管理技术探析
刍议计算机网络信息化管理
油气集输系统信息化发展形势展望
基于网络的信息资源组织与评价现状及发展趋势研究
加强思想政治课在大学慕课开放课程的地位研究
基于网络的中学阅读指导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