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金梯
关键词: 合作学习 组建 创设 培养 调控 激励 实效性
随着“双减”政策的出台,使我们教师从不同的途径努力探索不同的学习方式。小组合作学习能够很好地服务于教学,它能够在数学学习中让学生实现更多的团结协作、优势互补,更好地发挥组员合作学习的主体作用,促进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程度的的发展,进一步让学生拓宽思考的范畴,有利于发展创新思维能力,也有利于提高学生对所学内容的兴趣,从而使学生更加快乐而轻松地学习数学,提高数学学习的实效性。
小组合作学习是教师引导学生用学习小组作为基础,经过小组成员共同努力、相互协助学习的模式,发挥团队的学习互动功效,促进小组成员的学习效应和能力,共同达到预定的任务和效果。小组合作学习可以使学生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感受不同组员不同的思维方法,利用自由沟通,相互交流的活动机会,在数学学习中实现更多的团结协作、优势互补,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能够得到进一步提高,发挥组员合作学习的主体作用,促进知识水平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进一步拓宽思考的范畴,更有利于发展创新思维能力,培养学习的积极主动性,树立学习数学的信心,提高学习数学的实效性,对学生的持续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有个别教师在尝试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方式之后,可能片面地认为收效不大,小组合作学习方式可有可无,往往容易坠入一个应用上的误区。然而,如果单纯地为开展小组合作学习而开展,没有把小组合作学习真正地发挥作用,导致小组合作学习失败,没有实现预定目标。因而,在数学教学的过程中,如何更好地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作用,促使学生主动参与数学学习活动,提高數学学习的实效性,我认为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组建具有团队协作能力的学习小组
有一句谚语“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也能够说明学习小组的组建是十分重要的,犹如一栋楼房的结构,决定了房子质量的好坏。所以,我们教师对学生的分组要深思熟虑、把握全局、辩证研究、细心分析,按照学生的成绩、语言表达水平、学习接受水平、性格特征和性别等,尽可能做到均衡分组,既有优秀生和中等生,也有学困生,小组人数一般选择位置在附近的4至6人比较适宜,通常按照实际位置,前后4个学生相对坐好,围成一个小组。有时也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选择2人,常常把同桌的两个同学组成一个小组,可以让他们更好地团结协作,取长补短,让优秀生更加便捷地利用位置优势去及时帮助中等生和学困生。在分组时,教师要考虑各小组的综合水平不要相差太大,尽量维持在平均水平,同时也要考虑小组中各成员在开展合作学习的可操作性,可以在各小组投票选出一名有责任心和能力较好的组员负责担任小组长的职责,负责组织与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活动,考虑到同一个小组合作学习时间过长,容易失去动力,所以应该每相隔一段时间就要调整一次,另外还需要制定小组约定,每个小组成员需要团结友爱、互相帮助,体现团队的力量。
二、创设愉快轻松的学习状态
在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活动中,创设愉快轻松的学习状态,能够使学生减少对学习的烦躁与疲倦感,让学生保持一种旺盛的活力,在热情中参与活动,始终身心愉快,头脑清醒,唤起他们的学习激情,促进主动探究。特别是学困生,通过老师的鼓励和启发,尝试主动参加小组合作学习活动,进而找到学习的真谛,体验到学习数学的方法。教师要想方设法,使学生的思维层次保持清晰的状态,在开展活动时培养学生的参与热情,让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活动的基础上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并给予学生足够的探索时间和探索空间,使学生独立思考与小组合作交流学习的相结合,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作用。教师要给学生创设愉快轻松的学习状态,对于小组合作学习的内容或者地点等,
都可以灵活处理,不但可以运用于课堂,也可以安排在课后实践去完成。有部分教师可能会感觉“小组合作学习”的课堂时间不够,甚至有些小组还没有真正达到预期的效果。这样不但没有达到合作学习的目的,还十分容易打击学生的合作激情,养成随随便便、马马虎虎的不良习惯。所以,教师要创设愉快轻松的学习状态,促使学生被动转变为主动,协助学生去实现合作学习。例如:在小数的大小变化教学过程中,如果教师创设愉快轻松的学习状态,小组合作学习更加深刻,有利于学生进行比较,掌握小数点的移动变化规律;相反,如果学生烦躁不安,就会出现随便移动,或者小数点的移动容易发生错误。
三、培养有效的合作学习技巧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要求: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合作学习的技巧是能够决定小组学习成败的关键。在小组合作学习刚刚开始的一段时间,学生普遍都觉得小组合作学习形式比较新颖,讨论比较好玩、开心,每个人都喜欢发表自己的观点。但久而久之,有个别同学出现怠慢,或者松散的不良现象。为了避免出现不良后果,小组内分工明确,如小组长、汇报员、记录员等,各人都有清晰的分工,大大减少了松懈的现象,避免了马虎对待的现象。小组合作学习时,教师还要有意培养学生专心听讲的良好习惯,引导学生从小组合作学习中得到更多的启发,并完善自己的知识建构和学习方法,提高学习实效性。教师可以根据组内成员的实际需要,选择有效的小组合作方法,组织学生进行合作学习,明确不同的人有不同任务和预期达成的目标,更加有利于培养有效的合作学习技巧。例如:在小数的大小变化教学过程中,小组长可以先明确分工,然后安排汇报员和记录员做好安排的任务,其他组员负责协助进一步探索,突破难点,移动几位,团队最终得出探索的规律。
四、调控互动交流的合作学习和激励作用
教师应该用心关注在合作学习中每个组员的学习,以及他们反馈出来的收获,及时作出相应的教学对策,促进他们达到预期的学习效果。教师还应该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运用恰当的语言,对学生作出策略性评价,让每个学生都真正参与到学习中,避免成为旁观者的角色。在小组合作学习中运用恰当的表扬与引导,可以激励学生更好地开展“小组合作学习”,使他们感受到鼓舞,激起学习的欲望,更加乐意参与到小组合作学习中。教师及时、巧妙的激励能够引发学生实现再思考。此外,还可以运用学生互评、师生互评等,立足于激励,重视生成的知识,促进小组成员之间相互竞争的良好态势,进一步促进他们深度理解,才能有效地促进他们的发展。例如:在小数的大小变化巩固练习中,教师利用典型的练习题,从调控互动交流抓起,不但欣赏他们的闪光点,还再提出深入的要求,促成学生在生成中受到启发。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学习,体验到小数点的大小变化,还在成功体验中受到激励,进一步体会系统的知识体系,树立学习数学的信心。
总之,小组合作学习能够很好地服务于教育领域,,它能够在数学学习中让学生实现更多的团结协作、优势互补,只要我们教师用心去做,通过组建具有团队协作能力的学习小组,创设愉快轻松的学习状态,培养有效的合作学习技巧,以及调控互动交流的合作学习和激励作用,从而使学生更加快乐而轻松地学习数学,提高数学学习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1]刘运喜.落实“双减”关键在课堂[J].甘肃教育,2021(15):12-16.
[2]马云鹏,吴正宪.深度学习走向核心素养教育[M].科学出版社 ,2019(03):47-66.
[3]王永春.小学数学核心素养教学论[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9(05):123-2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