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青兰
一年之计在于春。2022年春节后上班第一天,梁平召开了新型工业化发展大会,就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再动员、再发力。这让梁平各级各部门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使命感、责任感和紧迫感。
没有工业化就没有现代化,梁平始终将工业化作为高质量发展的第一方略,将优化发展环境作为第一保障,将企业家队伍建设作为第一抓手,上下齐心同向发力,奋力书写千亿工业新答卷。
筑新梦:千亿工业谋在全局
市委、市政府赋予梁平的定位是:承接沿海地区和主城都市区的产业转移、承接生态功能区的人口转移。在今年重庆两会期间,市委主要领导在参加梁平代表团审议时,要求梁平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培育“专精特新”企业。
置身新的时代节点,梁平准确把握新发展阶段,将自身发展放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和“一区两群”协调发展的宏大格局中进行系统谋划。梁平人深知,一旦错过高质量发展的窗口期和战略机遇期,就会在新一轮竞争中落伍掉队。唯有牢牢抓住工业经济这个“牛鼻子”,做大总量做优质量,现代化建设才能行稳致远。
基于这样的认知,梁平将推进新型工业化作为高质量发展的首要任务,认识再强化、力量再凝聚、工作再聚焦,在跻身千亿工业俱乐部道路上实现高起点开局,高质量推进,在全区范围内形成了“大抓工业、抓大工业”的强大合力。
企业兴则百业兴,产业强则经济强。梁平围绕千亿工业大区目标,持续推动工业经济散转聚、小转大和弱转强,产业活力充分涌流,创新动力竞相迸发,集成电路、食品加工、新材料三大主导产业聚产成链,高新技术企业持续赋能。
为树立高质量发展的鲜明导向,梁平对十佳优秀企业、优秀企业家、营商环境建设先进集体进行隆重表彰。表彰的十佳企业都是不同领域的标杆企业,其中平伟实业被评为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重庆首批灯塔工厂揭榜企业,技术创新走在前列;梁平海螺水泥是重庆首批绿色工厂示范企业,在绿色发展中展现企业担当;真本味食品是西南地区卤制食品行业佼佼者。这些优秀企业心无旁骛干主业,已成为支撑梁平千亿工业大厦的“四梁八柱”。
2021年,全区工业总产值达到500亿元,工业增加值近200亿元,拥有国家高新技术企业81家、市级数字化车间13家、智能工厂3家,成功创建“两群”区县首个市级高新区,获评国家功率半导体封测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重庆市集成电路封测产业园、重庆市农产品加工业示范园区、重庆市特色产业化基地。
明路径:六大行动干在实处
新型工业化是一项系统工程,梁平聚焦做大产业规模、提升产业质效、做优产业平台等主攻方向,全面实施工业倍增、科技创新、招商引资、“专精特新”企业培育、企业转型升级、平台提升六大行动,做实做好“高”和“新”两篇文章。
工业倍增是梁平承接产业转移的关键行动。通过绘制产业图谱,完善产业链条,做大集成电路、食品加工、新材料三大主导产业和智能家居、通用航空、新能源等特色产业,实现企业集聚、要素集约、技术集成、服务集中,形成了以平伟实业、捷尔士等为支撑的集成电路,以奇爽食品园、百年张鸭子等为支撑的食品加工,以利财管道、巨源不锈钢等为支撑的新材料三大产业集群。
科技创新是高质量发展的第一动力,梁平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吸引高端研发机构和研发团队集聚梁平,成立了郝跃院士团队、蹇锡高院士团队、杨志峰院士团队产学研合作3个院士工作站(点),与成都电子科技大学合作共建光电传感器研究院、光电探测重点实验室,形成了技术创新、市场需求与转化服务耦合互动的创新生态圈。
招商引资是工业发展的“头版头条”,梁平盯紧重点地区、重点产业和重点企业,围绕线索项目抓洽谈,洽谈项目抓签约,签约项目抓开工,开工项目抓达效。针对世界500强、中国500强、行业100强等重点企业量身定制招商方案,为招商对象算大账、算综合账、算发展账,吸引更多心动企业近悦远来。
“专精特新”企业是转型升级的生力军和引领者。根据中小企业规模、特征、成长性等,梁平不断完善微成长、小升高、高变强梯次培育机制,引导企业专注细分产品创新、产品质量提升,培育具有行业影响力的小巨人企业,形成集聚效应明显、创新导向鲜明、产业生态完善的“专精特新”企业群体。
为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梁平以新思维新方式引领食品加工、能源等传统产业“老树发新枝”,延长产业链,提升价值链。鼓励企业增资扩股,围绕技术、管理、结构等关键环节,进行绿色化和智能化改造,在绿色产品、绿色工厂、绿色园区、绿色供应链矩阵式发展热潮中打造产业地标与经济活力之区。
产业平台是承载创新要素、释放产业活力的关键载体。梁平以创建国家高新区为契机,围绕主导产业和特色产业优化资源配置,合理布局产业和同类项目,提升土地利用效益,增强园区工业承载力。打造集企业建设、检验检测、融资信贷、人才服务于一体的一站式公共服务平台,统筹推进园区、城市基础设施和生态环保一体化建设,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产城融合、园城一体。
聚合力:服务发展走在前列
新时代赋予新使命,新征程呼唤新作为。梁平牢固树立“靠作风吃饭,拿实绩说话”“今天再晚也是早,明天再早也是晚”的理念,以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勇立潮头的奋进姿态,压实责任链条,厚植人才沃土,优化营商环境,推动工业经济迈上新台阶。
好作风就是战斗力。为聚合区镇联动、部门协同、全区一盘棋的强大合力,梁平各级各部门以更加专注的精力、更加专业的能力、更加务实的作风推进和服务新型工业化,并充分运用考核指挥棒的导向作用,确保新型工业化方向不偏、力度不减。
高质量发展离不开高质量的营商环境。梁平始终将优化发展环境作为高质量发展的“第一保障”,在体制机制弊端上做减法,在强化服务上做加法,着力打造高效便捷的政务环境、宜居宜业的城市环境、公平公正的法治环境、优质有序的市场环境、风清气正的政商环境,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深入开展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问题专项整治行动,树立“遵守法律即安全,按章就能办成事”的行政理念,形成了“办事不求人,办成事不找人”的社会风气,全方位保障水、电、路、气、讯等要素供给,最大限度降低生产经营成本,让每个企业都能感受到营商环境的公平与便利,以及这片热土上的成功梦想与激情飞扬。
企业是发展的基石,企业家是宝贵的财富。在梁平,重视企业家、关心企業家、服务企业家,已经成为梁平人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行为自觉。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良好氛围已经转换成了干事兴业的创业热情。如今,梁平已经成为一方可以专心创业、放心投资、安心经营、舒心生活的乐土。
工业强区是市里对梁平的期盼与厚望,也是梁平人打好高质量发展翻身仗的时代梦想。谋在全局、干在实处、走在前列,让梁平跻身千亿工业俱乐部的每一步都走得格外坚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