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材料设备进场复试管理事前控制措施研究

2022-04-22 02:42闫振洲YANZhenzhou高全雷GAOQuanlei
价值工程 2022年14期
关键词:规范单位标准

闫振洲YAN Zhen-zhou;高全雷GAO Quan-lei

(北京城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北京 100088)

0 引言

在外观质量、质量证明文件核查满足要求前提下,按照中国建筑工程质量验收规范、施工规范、设计规范等要求,对涉及安全节能、环境保护和主要使用功能的重要材料、设备进行入场时应按要求见证抽样,送至具有相应资质等级的检测单位进行复验,以确保入场使用材料和设备质量满足质量要求。然而,在现场工作中因为技术能力不足、操作不规范、协调不充分等因素,时常出现因事前控制不到位的问题,比如资料不正确、抽样不合格、委托不规范、流程不顺畅等,一度中断甚至取消复验。作为组织和实施项目入场材料设备的复试工作的主责单位[1],施工单位或工程总承包单位有必要优先做好复试管理事前控制,以防止后续复试工作质量和数量的偏差而导致项目成本、工期和其他资源损失无法挽回[2]。

1 事前控制难点和重点

组织监理单位(或项目管理单位、建设单位)和供应商(或分包单位)对材料和设备进行入场复试工作前,施工单位或工程总承包商通常出现以下问题:

1.1 检测试验单位资质要求与复试任务不匹配,扰乱复试

建筑工程领域内企业试验室、检测机构等检测试验单位资质要求混淆不辨,或者处于节约成本目的考虑采用以低代高,以相似代相同方式复试,致使复验任务和检测试验单位业务范围和能力不符现象时常发生。事后纠偏工作浪费时间,增加成本。

1.2 复试工作流程和管理制度不规范,难能指导复试

施工单位或工程总承办单位并未提前承担组织协调工作,并未疏通工作流程和划分权责,各方参与单位通常依靠约定俗称的规则和相似工程的经验推动材料设备的工作,不能形成有效的指导制度,导致复试工作推动散漫无序,还会发生各执一词现象,不能保障复试工作的顺序性、及时性和准确性。

1.3 抽样和送检技术准备不到位,难免中断复试

①与材料设备复试相关的国家、地方、行业等,以及相关的质量验收规范、施工规范、设计规程等规范标准法律效力和适用类型繁多复杂,要求不尽相同。比如防火涂料的复试方面,国家质量验收规范《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5—2020)仅复试粘结强度和抗压强度,国家设计规范《建筑钢结构防火技术规范》(GB 51249-2017)仅复试隔热性能(导热系数),而行业规程综合施工规范《钢结构防火涂料应用技术规程》(TCECS24-2020)则要求对粘结强度、耐水性和耐火极限复试。如果不提前确定复试依据规范的等级和类型,则过程中势必阻碍复试的推动。

②材料设备入场复试的复试项目、抽样组批原则、取样数量、试验检测依据、复试判定依据等未能提前全面确定,过程中难免出现反复修正。主要原因:

1)由相同法律效力的规范标准对于同一材料设备要求复试项目不一致。

屋面用模塑聚苯乙烯泡沫塑料板复试项目,国家规范《建筑节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GB50411—2019),比同等法律效力质量验收规范《屋面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07—2012)多出吸水率复试,如果材料复试前未明确复试项目,则容易遗漏,耽误复试进度。

2)同一材料设备要求抽样组批原则缺失或无法解释。

《建筑装饰装修工程质量验收标准》(GB50210—2018)要求幕墙用主受力构件必须复试抗拉强度,但未给出相关的抽样组批原则。尽管《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GB50205-2020)表明大六角头螺栓按照“同批高强度螺栓连接副最大数量为3000 套。”组批,但规范正文及其条文说明并未阐明“同批”的意义。

3)复试取样数量含糊不清和试验室要求不同。

按照《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5—2020)要求,钢板每一验收批取一组试件,其中拉伸试验、冷弯性能、冲击韧性取样数量为分别为1 个、3 个、3 个,但对于试样取法和试样尺寸等均布明确。以30mm 厚耐候钢板咨询不同试验室,有的要求取一整块但面积不仅相同,有的要求取多块,有的要求自行加工,送样数量和尺寸不尽相同。

4)质量验收规范、施工规范和设计规范等经常缺少检试验检测依据。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15)要求对应减水剂相关指标复试,但该规范并未提供试验检测依据,需要提前明确,否则难以确定试验办法,影响复试。

5)同一复试项目,不同规范或者同一规范不同版本对试验检测依据要求不尽相同。

《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2008)、《地下防水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08-2011)和《高分子防水材料第2 部分止水带》(GB18173.2-2007)要求B 类橡胶止水带的拉伸强度要求为不小于15MPa,而《高分子防水材料第2 部分止水带》(GB18173.2-2014)为不小于10MPa,如此难以提供产品合格判定依据。

1.4 复试周期未提前明确,影响材料设备入场进度

材料设备通常由采购部门负责,物资专员往往不具备技术管理能力,容易忽视复试周期问题,出现材料设备采购因没有及时取得合格的复试报告,导致材料进场计划不能按期至执行,材料设备滞后进场,影响工期。

1.5 复试技术准备忽视合理节约成本措施,造成成本浪费

建筑工程中存在种类繁多、数量庞大的材料设备,入场复试费用是不可忽视的开支。技术人员通常缺少成本意识,忽视规范要求中合理节约成本的措施,导致复试组批、抽样、复试指标等数量增加,造成项目成本浪费。

2 事前控制措施

为了降低事中控制工作和避免事后纠偏工作,入场复试事前控制应全面、到位,针对上述难点和重点制定并实践以下主要措施。

2.1 检测试验单位与复试内容对位匹配

根据规范[1]要求,入场复试任务可以由企业试验室或者检测机构承担,绝不可能由现场试验室承担。相比于检测机构,企业试验室的检测范围相对较小。

检测试验单位匹配时,首先基于行政法规、国家现行标准或合同对检测试验单位资质要求予以匹配;其次根据检测试验单位的检测试验能力与其所承接检测试验项目[1][3]相适应与否予以对位,以保证检测试验单位资质等级和业务范围与复试对位匹配。如果必须由检测机构承担检测任务,检测机构不得与承接工程项目建设的各方有隶属关系或其他利害关系,以确保检测工作的公正性。

2.2 明确工作流程和管理制度,以制度保障工作有序实施

工作要制度化,制度要流程化。根据复试工作内容,将复试工作流程化,并将参与单位纳入复试管理过程中,明确权利和责任,疏通关键节点,确保复试工作有序、高效,见图1。

图1 见证复试流程和主要责任人

由图1 可知,复试的流程中主要为见证取样和见证送检两大控制要点,准备内容需体现在项目见证记录和委托单,施工单位或总承包单位应提前准备,并积极协调和发挥试验检测单位和监理单位作用,预审复试相关策划和组织资料。

对于复试准备内容明确的,直接报监理单位审批,对于不明确的,可提前与监理单位沟通明确,准备到位。否则,准备工作不全势必影响复试工作的推动,进而影响物资入场。

2.3 优先策划复试抽样和送检工作,顺利推动复试工作

①按照由综述到分部的顺序,先后研读国家、地方、行业等以及质量验收规范、施工规范和设计标准等,做好材料设备入场复试的技术策划工作。

首先,规范要求复试的规范标准众多,应优先选择具有复试材料设备种类和范围综述的规范、标准和图书等,比如《建筑工程检测试验技术管理规范》(JGJ190-2010)附录A、《建筑工程资料管理规程》(DB11T695-2017)附录H等研读,以此作为查阅复试内容的依据。

其次,逐一根据综述中相关规范标准核查材料设备标准、复试依据、复试项目、取样依据、组批原则等,消除其因为版本、规范法律效力、约束复试范围等影响因素。

最后,在不影响复试要求前提下,基于项目有力原则提前与监理单位(或项目管理单位、建设单位)明确的依据规范范围和等级,提高复试工作策划的效率和准确率。

②对比分析不同规范标准对同一材料设备的复试要求,选择适合复试的规范。

对于通用的检测项目,应优选用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对于有地区特点的检测项目,可选用地方标准;对同一种方法,地方标准与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不一致时,有地区特点的部分宜按地方标准执行,检测的基本原则和基本操作应按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执行;当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或地方标准的规定与实际情况确有差异或存在明显不适用问题时,可对相应规定做适当的调整或修正,但调整与修正应有充分的依据;调整与修正的内容应在检测方案中予以说明,必要时应向委托方提供调整与修正的检测细则。

③提前全面分析和确定材料设备入场复试抽样组批原则、取样数量、试验检测依据、复试判定标准等。

基于综述内容准备复试工作时,应特别注意引用规范标准或政令是否为最新版本,是否已经做过修正。由于规范标准的修订周期较长,需要核查最新修订版本资料,避免前后不一而导致复试遗漏、复试多做、复试错误等问题。版本查新可以通过相关规范标准服务网站、图书馆等多渠道交叉对比,规避版本干扰,避免错误引用。

对于抽样组批原则应基于确定的规范确定,对于原则缺失或无法解释的,可以参见相关的材料标准中的出厂检验标准对于的组批原则。

通过查阅材料标准和咨询试验检测单位提前确定取样数量和方法原则,即需要核查相关的规范确定取样的大小,对于能够合并的取样的应合并,同时与试验检测单位提前沟通确定取样的尺寸,简化取样过程,节省数量。

对于判定依据和判定标准不明确的根据本节②条款选定的规范,予以确认。

为了便于复试事前管理,应将制度流程化,将流程表格化,可以将每个复试材料设备的项管复试事前准备到位,见表1 示例,目的是策划和指导当前材料设备复试,为入场复试见证记录和试验委托单(或者委托合同)的填写提供依据,为后续工作积累资料,利于推广。

表1 建工工程入场复试材料事前控制表示例

2.4 综合分析复试周期影响因素,以高富余量安排复试时间

试验检测周期由试件制备周期、试验周期、报告出具周期、非必要等候周期等决定,前两者试验固有特性周期无法调整,而对于后两者主要由试验室组织和管理由关系不同试验室工作效率不同,因此具有可调整的可能性。作为项目技术人员,需要对周期予以预判,并提前与试验检测单位确认试验周期,做好复试时间安排,避免因试验周期导致无法按照预定时间进场材料。

2.5 坚持成本控制为原则,以技术策划实现降本增效

①标准选用应优先选择国标或行业标准,尽量不用地标或者协会标准,复试项目,节约成本。

②同一材料设备复试组批原则不同是,优先选用组批容量大的,减少抽样组数和数量。比如根据《建筑节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GB50411—2019)对于用于屋面厚度20mm 模塑聚苯乙烯泡沫塑料板按照扣除天窗、采光顶后的屋面面积在1000m2以内组批,而《屋面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07—2012) 要求按照100m3以内组批,即5000m2为一批,因此优先选择后者组批原则复试。

③规范中对复试材料有扩大容量的要求,应加以利用,减少组批数量和试验数量。比如《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15)要求获得认证的钢筋、连续检验合格钢筋和成型钢筋均可以扩大取样容量。

④同一材料设备复试不同项目,遵守试验检测先后顺序,善于利用无损检测样品,减少取样数量。比如对同一幕墙试件按照气密性、水密性和抗风压能力先后顺序试验,气密性和水密性为无破坏检测,待检测完成后可直接将样品进行抗风压试验。

通过提前技术分析,对复试工作的提前规划,利用合理可行的技术措施,保证成本节约,增加项目效益。

3 结语

建筑工程材料设备入场复试时项目实施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环节,本文从复试事前管理入手,梳理事前管理要点并制定相关的保障措施,提高复试工作的开展效率,以事前预防性措施,避免项目成本或工期损失。同时,为入场复试工作后续环节提供了基础保障,为其他复试工作提供了系统的、有效的管理措施,为其他工程复试工作提供了良好的借鉴。

猜你喜欢
规范单位标准
2022 年3 月实施的工程建设标准
来稿规范
来稿规范
鸣谢单位(排名不分先后)
来稿规范
填单位 要推敲
看错单位
忠诚的标准
美还是丑?
协办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