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造与创新—南京禄口国际机场T1航站楼改扩建工程

2022-04-22 10:48
建筑与预算 2022年3期
关键词:主楼航站楼旅客

王 冬

(上海民航新时代机场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上海 200335)

1 研究综述

截止2020年,全国颁证的运输机场数量增加到241个,千万级规模以上机场39个。随着机场建设总量规模的进一步扩大,从宏观经济角度分析并比对国内外经验,航站楼建设必将经历由增量发展到存量发展的转变。越来越多的航站楼需要通过改扩建来适应航站楼的规模的变化,对此类问题的研究成为当今民航机场建设越来越热的课题。

为了应对机场的变化发展,适应旅客吞吐量的持续增长,规划和设计者通常会以新建航站楼的方式提升航站区的规模。但在目前碳中和及环境可持续利用的大背景下,这种简单直接的方式已经落后。对机场既有航站楼的更新改造,最大程度的利旧、挖掘潜力,优化功能配置,避免资源浪费,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航站楼建筑的特殊属性决定了应对旅客吞吐量增长航站楼的规模也会发生相应的扩展,即在航站楼的全生命周期,需要不断地进行更新改造来适应这种增长。常规办法主要有扩建主楼增加设备设施提高处理能力,还有扩建候机区增加登机口,以及扩建商业服务设施规模以提升机场服务水平和增加非航运营收入。

南京禄口机场T1航站楼的改扩建工程就是在这个大背景下展开的。本期T1航站楼改扩建工程的设计目标年为2020年。航站区按承担年国内旅客吞吐量3000万人次的使用需要来设计,分配到T1航站楼需要承担年旅客吞吐量1200万人次。(图1)

图1 总平面图

T1航站楼始建于1997年,T2航站楼建成后停运,连续使用14年。新建的T2航站楼设计年旅客吞吐量1800万人次,2015年机场年旅客吞吐量就超过1900万人次,T2建成时航站区容量就几近饱和,T1航站楼改造后投入使用十分紧迫。但T1航站楼经过多年的停用,设备设施陈旧、损坏情况十分严重;近机位不足,空侧用地不合理,指廊运行效率不高,制约了机场容量的进一步提升;出发层车道边容量不足,候机区面积不足,需增加面积。商业面积不足,航站楼经济效益不高;现有办公区、面积小、工作环境差;屋面漏水、幕墙破损等现象;原有的国际功能在新的航站区功能分配下需要调整为全国内使用。

这些棘手的问题都要在本次改造中一并解决,对T1航站楼的改扩建设计工作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图2,3)

图2,3 改造前实景图

2 T1 航站楼改造设计策略

2.1 构型及功能流程的优化

如果本次T1航站楼改扩建构型不改,指廊发展方向继续延伸,会使得T1与T2之间的港湾过小不利于机位进出。所以本次对T1航站楼的构型特别是南侧指廊的发展方向进行调整。最终采用折角方案,南指廊与T2航站楼平行。同时对机坪滑行道系统进行优化,T1与T2指廊之间设3条C类滑行道,T1南北指廊的港湾设3条E类滑行道。空侧新建机坪约4.2万m2,通过对航站楼构型的设计优化,提高了航站区机坪的运行效率和安全性。

T1航站楼由国内国际航站楼调整为全国内航站楼,通过扩建主楼和延长指廊,提高处理能力达到高峰小时1200人,航站楼面积扩大至15.9万m2,近机位增加至21C。同时扩大辅助功能用房面积,结构加固,更新设备设施、节能外围护系统改造、内装修更新等。改造后T1航站楼的使用功能焕然一新。

2.2 航站楼形象的提升

航站楼主楼正对进场路中轴线,位居整个航站区的中心。T1航站楼是进入本航站区看到的第一座主要建筑,其正立面的门户形象尤为关键。

T1航站楼建造年代早,受制于当时的经济水平和技术条件,离港层空间高度低,旅客流通区面积紧凑,通过这次改造主楼向陆侧扩展面积,同时抬高屋面高度,加高正立面。本期T1航站楼改扩建设计,立足于传承T1航站楼历史形象,延续宛若扬子江涟漪的浪花元素,将原有室内过多暴露的结构杆件遮蔽,扩大檐口出挑强化曲面造型的表现张力。航站楼形象既得到焕然一新的诠释,同时又保留有适当的延续性。强化主立面的统一感和大小屋面的空间尺度关系,使其对主楼的烘托作用更强。在继承创新的理念下,功能使用空间与建筑造型充分结合,形成波浪连续此起彼伏檐口造型,T1航站楼标志性的造型语言,造就了现代简洁、清新雅致的新形象。(图4)

图4 改造后外观效果图

2.3 智慧化的出行体验

伴随着智能设备深入我们生活,机场也越来越离不开智慧化的功能设计。在本次改扩建项目中我们也设计了适当的智慧设备。旅客可以在出发大厅机场自助值机设备前办理值机登机;在办票岛设置自助行李托运设备,旅客可以在这里进行一站式登机牌和行李托运手续的自助办理;在安检区设置自助验证闸机,旅客可以无感验证,打造“环保出行”的方式;这些方法都能极大提升通过效率减少旅客等待时间。

T1航站楼建立有智能安防分析平台,通过TOC监控大厅中心显示大屏,连接航站楼各处全覆盖的摄像头实现航站楼全景可视、人脸识别。通过整合设备设施管理系统、空侧运行管理平台、机坪车辆管理系统、综合交通管理系统和旅客服务平台等一系列智能系统,保障旅客平安出行。

2.4 人性化的旅客设施

每座航站楼都有独特的生命与个性,这依托于所在城市的地域文化特色,成为城市对外展示的窗口,充分体现对人的关怀。航站楼室内的天下文枢景观和江南古建意向,使人联想起江南贡院、十里秦淮的文化记忆。

T1航站楼改造的每个细节都体现了人性化设计,从标识标牌的清晰指引到在无线充电吧台轻轻一碰,即可自动充电,充满科技感体验和人性化的使用体验。

天窗采用的遮阳百叶可根据光照调节,温湿度传感器监测各区域,试试调控旅客体感指数给旅客带来四季如春的美好感受。(图5)

图5 改造后室内实景图

2.5 新设计手段的应用

新的科技技术手段已经完全融入到T1航站楼改造设计的方方面面,如运用rhino的grasshopper插件基于算法对主楼钢桁架结构进行重建;提取屋面曲面控制点对航站楼造型精确控制数控加工;运用BIM技术数字化建造减少设备与土建之间的碰撞;全景数字模型输入对室内吊顶排版施工优化,精确空间定位。这些技术手段都使得设计效果得到完美呈现,并缩短了施工和建设的周期。(图6,7)

图6,7 参数化设计

2.6 航站区的可持续发展

改造期间南京禄口机场运营没有中断,这得力于设计院与机场业主、施工单位以及无缝衔接,及时响应反馈各方需求,确保了改造的顺利进行。本次航站楼的改造采用了分阶段的方式,先行建设主楼与北指廊部分,现已竣工。南指廊的建设目前正在紧张的施工过程中。

3 结语

回顾南京禄口国际机场的发展,T1航站楼经历了“建设、发展”—“改造、更新”这样的变化过程,它与中国民航建设的蓬勃发展同步。T1航站楼的成功投运不仅提高了南京禄口国际机场在长三角国际机场群的地位,同时带动了城市空港产业的进一步发展,使之成为全国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中重要的一环。

本期T1航站楼的改扩建工程完成并不意味着结束,而是南京禄口国际机场发展新的开始。目前,西航站区的建设方案已经开始筹划,扬马城际铁路未来也会接入机场,空铁联运的综合交通枢纽体系已具雏形,南京禄口国际机场的发展必将迎来崭新的篇章。

猜你喜欢
主楼航站楼旅客
南农新生“建”主楼
非常旅客意见簿
非对称分布地下室对建筑物不均匀沉降的影响分析*
航站楼
我是人
植物在航站楼室内环境中的应用
苏州高新区人民医院新建主楼幕墙工程讲解
给小旅客的礼物
我们的校园
金旅客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