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忠孝
(东港市水利事务服务中心,辽宁 东港 118300)
泵站是水利工程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可以实现农业灌溉水、工业用水、生活用水的长距离运输,保障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1-6]。但是在泵站运行过程中,进水口附近区域时常会出现漩涡,由于漩涡会产生吸气现象,从而导致空化、机组振动、机组运行效率降低以及卷入漂浮物等问题,对于泵站的长期安全与稳定运行造成负面影响[7-8]。
影响泵站进水口水力特性的因素较多,如进水口方向、角度、进水流量、进水口布置形式、淹没深度等[9-13]。其中,进水口淹没深度是较重要的因素之一,淹没深度会导致泵站存在死水区域,当来水经过死水区域时由于流速分布变得极不均匀,就容易形成漩涡。淹没深度不仅关系着泵站的长期安全运行,而且还与工程成本直接相关,淹没深度过大或者过小均不能达到良好的工程效益。因此,有必要针对复杂工况下的泵站进水口水力特性进行研究。
本文利用数值模拟方式,对0.8、1和1.2 m3/s共3种流量以及-0.1、0、0.1、0.3、0.5、0.7、0.9和1.1 m共8种淹没深度下的泵站进水口漩涡水力特性进行模拟分析,以期能为泵站设计和运行提供参考。
在流体力学当中,主要存在连续方程、动量守恒方程以及能量守恒方程等三大控制方程,由于自然界水体属于单向流动,不涉及化学反应,因而本文仅考虑流体的连续性和动量守恒。选定控制方程后,需要进行计算区域的离散化,常用的控制方程离散化方法有有限差分法、有限单元法、有限体积法等,其中有限体积法具有运算速度快的优点,故本文采用有限体积法。前人研究表明,Realizablek-ε模型在进行泵站前池数值模拟时,漩涡范围与实际情况更加符合,因而本文选用Realizablek-ε模型作为数值模拟时的湍流模型[14]。
采用UG10软件构建泵站进水口几何模型。该进水口包括5台泵站机组(流道顶板厚度h1=1.2 m),将建立好的泵站几何模型导入Fluent数值模拟软件中进行网格划分。在Fluent软件中,泵站出口处设置为自由出流边界条件,泵站进口处选用流量进口,自由表面选用刚盖假定,泵站前池、流道边壁、引渠等结构均采用无滑移的边界条件[15]。
采用Mesh软件对泵站进行网格划分,将泵站划分为四面体网格结构。为了计算精确,在边墩等位置处采取网格加密处理,正常网格的大小尺寸为0.2 m的四面体,加密网格的大小尺寸为0.02 m的四面体,整个模型网格数量达到202×104个,经网格划分后的模型见图1。
图1 泵站进水口数值模型
网格划分太稀会增加模型计算的离散误差,导致仿真计算结果与实际结果相差较大;网格划分太密,会导致模拟计算时间大大延长,影响计算分析效率,因而必须进行网格无关性分析。以前池水力损失作为泵站模型网格划分无关性的特征参数,分别计算得到前池水力损失随网格数量的变化曲线,见图2。从图2中可以看到,随着网格数量的增加,前池水力损失呈先增大后逐渐稳定的变化特征,当网格数量>200×104个时,前池水力损失为0.021 5 m,之后便不再随网格数量的变化而变化。因此,本文划分的网格数量为202×104个具有无关性。
图2 前池水力损失随网格数量变化
为了更全面地了解各种工况下泵站进水口的漩涡特性,设计0.8、1和1.2 m3/s这3种不同流量,每种流量下进水口淹没深度分别为-0.1、0、0.1、0.3、0.5、0.7、0.9和1.1 m。以1#机组进水口为研究对象,在每种工况下,从上往下选取表面层、进水口顶板、进水口顶板以下0.2 m共3个水平断面进行漩涡分析。
不同工况下涡量随水位的变化关系见图3。
图3 不同工况下涡量随水位变化特征曲线
从图3中可知,当淹没深度为-0.1和0 m时,随着水位的上升,涡量值逐渐增大;当淹没深度≥0.1 m后,随着水位上升,涡量呈先增大后减小的变化特征,最大涡量值出现在水位1.2 m处。这说明在水位较浅的表层区域,涡流强度随着水深增大而逐渐增大,涡流强度在顶板附近达到最大值;此后随着水深增加,涡流强度逐渐减小,这主要是因为当泵站存在淹没深度时,在进水口处就会形成死水区域,当外面流水进入这些死水区域后,会造成这个区域水流流速紊乱,表面层作为水体跟空气的交界面,在交界面处存在明显的剪切作用,并跟随水体深度生不断的能量交换,当来流运动到隔墩附近时就会出现脱流现象,从而导致在交界面出现角动量,为涡流的产生创造了条件;当水位达到一定深度后,此时涡量耗散能量逐渐大于积累的能量,因而涡量值会逐渐减低。
不同流量下涡核区域涡量值见表1。从表1中可以看到,当流量一定时,统一淹没深度下,进水口顶板处的涡量值最大,其次为进水口顶板以下0.2 m,最小的为表面层处,这与上文分析结果一致;在同一位置处,随着淹没深度的增加,涡量值呈先增大后减小的变化特征,最大涡量值出现在淹没深度为0.5 m时,这说明在淹没深度为0.5 m时,泵站进水口死水区域更容易形成涡流并有利于涡流的持续发展。对比相同位置和淹没深度下的不同流量的涡量值可以发现,随着流量的增大,涡量最大值逐渐增大,这是因为流量越大,水的流速越大,动能越大,漩涡强度越大,因而涡量值也越大。
表1 不同工况涡量值与流量的关系
不同工况下最大涡量值随淹没深度的变化关系见图4。从图4中可以看到,相同流量下,当淹没深度小于0.5 m时,随着淹没深度的增加,泵站进水口处的最大涡量值逐渐增大;当淹没深度大于0.5 m时,最大涡量值随着淹没深度的增加逐渐减小,最大涡量值出现在淹没深度0.5 m处,随着流量的增大,最大涡量值也逐渐增大,当泵站进水口宽高比一定时,存在临界淹没深度,当淹没深度达到这一数值时,进水口将发生较为严重的漩涡现象。
图4 不同工况最大涡量值与淹没深度的关系
通过以上分析可知,泵站进水口漩涡与流量和淹没深度息息相关,特别是淹没深度对涡量值的影响最为明显;在不同的流量下,最大涡量值均出现在流道顶板区域附近,且当淹没深度为0.5 m时,涡量值最大。从理论上讲,为了减小漩涡对泵站进水口水力特性的影响,应将淹没深度设置为小于0.5 m或者大于0.5 m,但是当淹没深度小于0.5 m时,泵站进水口处的流速分布又会变得异常紊乱、极不均匀;当淹没深度为0.9 m左右时,流速分布最为均匀,因此从改善流速分布和减小涡量综合考虑,将淹没深度设置为0.9 m最为合适。
采用数值模拟方式,对不同流量和淹没深度下的泵站进水口漩涡水力特性进行分析,结论如下:
1) 淹没深度一定时,不同流量工况下,最大涡量值均出现在流道顶板附近区域;随着流量的增加,漩涡值逐渐增大。
2) 流量一定时,随着淹没深度的增加,最大涡量值呈先增大后减小的变化特征;当淹没深度为0.5 m时,涡量值最大。
3) 从流速分布均匀性和控制涡量大小综合考虑,认为淹没深度设置为0.9 m时,泵站进水口水力特性最佳。
4) 受限于研究数据和资料的不足,本文仅对流量和淹没深度两个因素进行了模拟分析,关于其他因素的综合影响还需要在今后做进一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