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长跑运动员肌肉损伤的综合性防治方法分析

2022-04-22 16:57李涛
体育时空 2022年5期

李涛

摘  要  目的:探究综合性防治方法在中长跑运动员肌肉损伤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期间本中心收治的伴有肌肉损伤的长跑运动员88例,使用随机法进行平均分组,各44例。观察组采用常规医学治疗手段,实验组则是在观察组基础上采用综合性防治方法,对比两组运动员2周内肌肉损伤恢复情况。结果:实验组2周内肌肉损伤恢复有效率79.55%明显高于观察组2周内肌肉损伤恢复有效率40.41%,组间差异呈现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性防治方法在中长跑运动员肌肉损伤中的应用,有利于中长跑运动员有效的避免出现肌肉损伤,将运动水平提高,达到理想的运动训练效果。

关键词  中长跑运动员  肌肉损伤  综合性防治方法

近几年以来,我国中长跑技术与综合成绩等都有了明显的进步,不过相比于世界高水平国家还有着一定的差距。中长跑运动员在运动训练过程中难免不会出现运动损伤情况,一旦出现这样的情况,那么其整体成绩必然会受到一定的影响。要想有较好的成绩,首先就要保证身体的健康。在日常的训练中,全面的身体训练是十分必要的,如果训练内容比较单一,那么局部损伤问题就会在所难免。为了不影响训练或者比赛,就需要对运动损伤进行全面认识与控制,这样才能确保中长跑运动员接受正常的训练,使其在正式的比赛中能够将运动成绩有效的提高[1]。本次实验主要探究了综合性防治方法在中长跑运动员肌肉损伤中的应用,具体报道如下。

一、资料和方法

(一)一般资料

本研究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期间本中心收治的伴有肌肉损伤的长跑运动员88例,使用随机法进行平均分组,各44例。其中观察组男26例,女18例,年龄16—26岁,平均年龄(15.83±2.34)岁;实验组男25例,女19例,年龄15—25岁,平均(14.96±2.15)岁;经比较两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二)方法

1.观察组。观察组采用常规医学治疗手段对中长跑运动员进行恢复与治疗,包括单纯的理疗以及新老伤药等。

2.实验组。实验组在观察组基础上运动综合性防治手段,训练员要根据运动员的实际情况将训练节奏进行适当的调整,将训练后恢复加强,并进行内服外用中药和TDP等医学手段治疗。具体的综合性防治方法如下:在当前的田径运动训练过程中,为了能够有效防治肌肉运动损伤,可以采用训练调整、恢复、医疗等综合性的防治手段。(1)训练手段:中长跑运动员需要在实际的训练过程中锻炼体力以及耐力,每个运动员的身体素质都是不一样的,所以在进行训练时应该根据不同运动员的实际情况将训练强度与训练方法进行适当调整,防止出现肌肉损伤问题。在训练结束后,要及时进行肌肉牵拉运动,并辅助其他放松性运动。当专项强度训练课完成后,一定要进行适当的跑步练习,使得身体能够适应训练强度。(2)预防与治疗手段:首先,要进行慢跑,然后采用理疗方式辅助治疗。如果出现肌肉损伤,要使用适当的治疗药物,使用正骨水配合正宗的推拿技术,有利于肌肉疼痛症状的减轻,还可以进行按摩放松、相互间的仰卧俯卧以及水疗浴等。①慢跑:中长跑运动运通过慢跑能够将肌肉中的乳酸以及其他代谢物积累逐渐消除。②按摩放松:在进行按摩时,能够促进中长跑运动员局部乃至全身血液循环的有效改善,使其代谢物能够被有效的消除,将肌肉的酸痛程度以及坚硬程度有效的减轻,进而将肌肉的收缩力不断提高,以便于关节灵活性的改善。(3)中药调理:在对中长跑运动员肌肉损伤进行综合性防治时,采用中药调理的方式是非常有效的,通常都会使用活血化瘀的中药进行治疗,然后配合上强肾健脾类的中药。这些中药有些需要内服,有些则是可以进行外敷,一般情况下都是采用局部热透外敷中药,少数情况下进行口服用药。

(三)指标观察

对比两组运动员2周内肌肉损伤恢复情况,采用自制的肌肉损伤恢复量表对2周内中长跑运动员肌肉损伤情况进行评估。评估标准分为三级,分别为痊愈、有效和无效。其中在2周内肌肉酸痛情况完全消失,肌肉僵硬程度减轻明显,肌肉弹性基本恢复,能够进行正常训练的则视为痊愈;在2周内肌肉酸痛情况有所减轻,肌肉僵硬程度有一定的改善,肌肉弹性有所恢复,能够进行基本的恢复训练的则视为有效;在2周内肌肉酸痛情况、肌肉僵硬程度、肌肉弹性等均无明显改善,并且不能进行康复训练的则视为无效。肌肉损伤恢复有效率=(痊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2]。

(四)统计学分析

本次实验数据采用SPSS18.0版本軟件进行处理,均数±平方差(±s)表示计量资料,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x2值检验,当P<0.05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二、结果

比较两组2周内肌肉损伤恢复情况。实验组2周内肌肉损伤恢复有效率79.55%明显高于观察组2周内肌肉损伤恢复有效率40.41%,组间差异呈现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1所示。

三、讨论

中长跑运动员要想在田径运动比赛中取得理想成绩,就需要进行高强度的训练。在这样的训练过程中,就非常容易出现肌肉损伤。当出现肌肉损伤情况时,要想将肌肉能力不断提高,就需要经历一个比较漫长且相对痛苦的过程,也就是肌肉损伤出现,及时采用适当的方式进行恢复训练,重建肌肉。在这一过程中训练后的恢复就变得尤为重要[3]。此时已经出现不同程度肌肉损伤的中长跑运动员要想让肌肉重新组建并得以恢复,需要采用科学合理的训练方式以及不同的恢复手段,这样肌肉恢复与重建的目的才可能实现,并以此为基础,将训练提高到更高的层次。只有这样才能够逐渐的与之相适应,如此循环往复,使得训练能力日益提高。倘若只单纯的采用医疗手段,不进行相应的恢复手段,那么肌肉可能会由于肌肉过度疲劳导致其恢复受到阻碍,进而影响肌肉能力的快速提高。如果中长跑运动员的受损肌肉恢复的不健全,或者是在训练过程中过度使用处于恢复期的受损肌肉,那么非常容易导致其肌纤维断裂,或者是非常严重的基膜损失。大部分中长跑运动员的年龄都相对较低,其肌肉还在发育中,如果在训练过程中所承担的负荷超出正常范围内,那么肌肉损伤情况则是难以避免的。在以往的田径训练过程中,大部分的教练员只对运动员的训练较为关注,而对恢复并没有过多的关注,使得肌肉损伤的发生率十分高。尤其是在大型的田径运动会正式开始之前的准备过程中,更容易因为训练的高强度使得运动员出现肌肉损伤情况。在每场比赛之前,运动员所需要承受的压力是非常大的,其不仅需要承受身体上的压力,还需要克服心理上的压力,不管是哪一方面的压力承受不住,运动员都可能失去比赛的机会。因此,为了能够有效的防治中长跑运动员出现肌肉损伤,就需要采用综合性防治方式,不仅要对其进行身体上的治疗,还需要时时关注运动员的心理健康状况,及时对其进行心理疏导,使其能够保持平常心积极、健康的进行日常训练和比赛。

在每次中长跑运动训练过程中,教练员都应该将重视起恢复在运动训练中的作用,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训练环节,如果中长跑运动运在训练过程中就出现肌肉损伤,那么势必会影响整体的训练结果。当教练员将恢复训练这一环节高度重视起来时,那么出现肌肉损伤的几率就会大大降低,而运动员的综合运动成绩也会更加理想,所以教练员不仅要在日常训练过程中注重运动员的训练,还需要重视起恢复在训练中的重要意义,这样在进行比赛时,才有可能获得更加理想的成绩。主动恢复和被动恢复是恢复的主要手段,在进行中长跑训练时,恢复要被当作一种训练手段,每位中长跑运动员都需要在训练过程中根据自身的特性以及实际情况将训练节奏掌握好,并且要控制好自身的训练速度以及合理的运用运动技术,这样才更有助于将自身的运动速度感觉和专项耐力水平不断提高,这属于主动恢复。在主动恢复训练中,中长跑运动员的教练员要控制好在1周之内的训练课上的训练量,一定要准确控制,而且在实际的训练过程中要及时抓取到各种训练时所反馈的信息,特别是运动员在达到极限的训练负荷时的生理变化、心理变化、升华变化等方面的机体反馈信息一定要及时抓住,然后根据这种反馈信息,制定出具体可行的迅速恢复安排,使得中长跑运动员能够在教练员的合理安排中能够将肌肉的运动刺激量增加,也能够进行迅速的恢复。而被动恢复也就是让每位中长跑运动员在日常的训练任务完成后利用各种恢复手段进行恢复,比如物理恢复手段、化学恢复手段等,其中比较常用的恢复手段包括理疗恢复、推拿按摩以及中药调理等,每天在训练结束后都进行放松按摩,能够促进血液循环,慢跑、理疗和中药调理则是能够促进训练后肌肉紧张与酸痛的缓解。这是一种生物学恢复手段,倘若出现比较严重的肌肉断裂伤或者肌腱损伤时,就需要及时就医,防止出现更为严重的创伤。

四、结语

综上所述,综合性防治方法在中长跑运动员肌肉损伤中的应用有利于中长跑运动员避免出现肌肉损伤,将运动水平提高,达到理想的运动训练效果。

参考文献:

[1]张俭.田径运动员损伤防治中的营养策略[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22,30(01):17-19.

[2]梁艳,高建波,马俊彦,等.高频超声在肢体骨骼肌肉损伤中的诊断效能及影像学特点[J].昆明医科大学学报,2021,42(10):157-161.

[3]李萍,朱学强,李秀红,等.运动损伤预防训练对短跑运动员下肢生物力学和共激活特征的影响[J].中国体育科技,2021,57(11):30-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