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运动功法概念的界定与辨析

2022-04-22 01:43潘举
体育时空 2022年5期
关键词:辨析界定

潘举

摘  要  目前学术界尚未明确提出“传统运动功法”这一概念,现今仍是多个相似概念名称随意使用、相关内容模糊的混乱局面。笔者对传统运动功法概念的界定与辨析主要从三个部分入手:首先,用发展的观点和整体的观点来对“导引”“行气”“存想”的古今之别进行辨析;其次,对“中国传统功法”“中医传统功法”“传统导引养生术”等多个相似名称使用者的学术背景以及其实质所包含内容梳理;最后,从本体论的角度提出“传统运动功法”这一概念,并从形式逻辑角度对其进行界定。

关键词  传统运动功法  界定  辨析

目前学术界尚未明确提出“传统运动功法”这一概念。古时有“导引”“行气”“存想”等不同称呼,今时更有“中国传统功法”“中医传统功法”“传统导引养生术”“传统体育健身功法”“传统养生功法”和“中医养生功法”等与之相近,却又各有局限的相似名称。古今之别与使用者间学术背景等的不同造成现今多个相似名称随意使用、相关概念内容模糊的混乱局面。这一混乱局面既阻碍了学术交流带,又容易给人们带来对相关概念的错误认识,因而提出传统运动功法的概念并对其进行界定乃是破解当前混乱局面的之良策。

一、“导引”、“行气”、“存想”辨析

古时“导引”、“行气”“存想”等名称是“传统运动功法”在形成过程中的不同名称,也各有侧重。

“导引”一词最早见于先秦《庄子·刻意》中:“吹呴呼吸,吐故纳新,熊经鸟伸,为寿而已矣。此导引之士,养形之人,彭祖寿考着之所好也”[1]。在我国最早的医学经典《黄帝内经》中有“中央者,其地平以湿,天地所以生万物也众,其民食杂而不劳,故其病多痿厥寒热,其治宜导引按跷。”[2]唐时王冰对此注释为“导引,谓摇筋骨,动肢节”[3],宁先生有云:“行气者,则可补于里,导引者,则可治于四肢”[4]。根据庄子的“养形之人”,王冰的“摇筋骨、动肢节”,以及宁先生的“治于四肢”,可知“导引”因为通过特定的动作活动肢体使气血通畅,进而达到防病治病、健身养身的效果。如用“导引”一词替代“传统运动功法”则明显缩小了后者的范围,与事实不符。

“行气”,即吐故纳新,引纳清气,吐出浊气。晋时葛洪在《抱朴子内篇·微旨》中有曰:“明吐纳之道者,谓之行气,足以延寿矣。”解放后出土的战国时代文物《行气玉珮铭》较为具体的阐述了行气的具体方法,郭沫若先生译为:“行气,深则蓄,蓄则伸,伸则下,下则定,定则固,固则萌,萌则长,长则退,退则天。天几舂在上;地几舂在下。顺则生;逆则死”[5]。从最初的“吐纳之道”,到后来道教所谓的服气、采气、布气、胎息等行气法,再到后来的“气功”一词被赋予特殊内涵,“行气”在玄学化道路上与人间众生若即若离。与“导引”一样,如用“行气”替代“传统运动功法”则明显缩小了后者的范围,而且容易使传统运动功法玄学化。

“存想”,亦称为存思、存神,以意守默想为主的,其实质是用深度想象的方法集中意念,其目的是为了排除杂念,进而保持正确积极的想法。其起源很早,在春秋时期就已经形成。“存想”的内容可以是体内的内景或大自然的外景,如在隋时巢元方的《诸病源候论》中主要存想的内容有“五脏色、四海神、大雷电、天地、青龙、白虎、日月星辰”等[6],还可以将内、外景结合,五脏、五色与内气运行结合等。唐时司马承祯在《天隐子》对“存想”释为“存谓存我之神,想谓想我之身”[7]。因而“存想”一词也不能替代“传统运动功法”。

“传统运动功法”在发展过程中,“导引”、“行气”、“存想”等相互借鉴、吸收,乃至融合。明时李颐在其注解的《庄子·刻意》云:“导气令和,引体令柔”,清时吴师机在《理瀹骈文》中亦云:“呼吸吐纳,熊经鸟伸八字,即导引法也”,可见导引已从最初时的“养形”到肢体动作与呼吸吐纳相结合。南朝时陶弘景在《养性延命录·服气疗病篇》中有云:“凡行气,欲除百病,随所在作念之,头痛念头,足痛念足,和气往攻之。從气至时,便自消矣。”由此可得“行气”与“存想”在实践中早有结合。因而,用发展的观点和整体的观点来分析,乃是从诞生之初的三种不同事物,再随着实践的发展,三者间相互吸收、结合的同时又各有侧重。

二、当下相似概念梳理

今时的“中医传统功法”“中医导引养生法”“中医养生功法”,中国传统功法”“传统导引养生术”“传统健身功法”和“传统养生功法”等实质上是由于使用者学术背景等的不同而形成的多个相似概念名称。

通过在中国知网数据库查询发现,使用“中医传统功法”“中医导引养生法”和“中医养生功法”的文献如《中医传统养生功法的中医古籍研究》《中医养生功法对大学生抑郁症影响的研究进展》《中医导引养生法的研究现状及对策建议》《中医养生功法五禽戏对中老年人中风偏瘫患者运动功能的影响》《中医养生功法对2型糖尿病患者心理、生存质量及糖代谢的影响》《中医养生功法对2型糖尿病患者症状自评量表评分的影响》[8-13]的第一作者来自中医院、中医药院校、中国中医科学院及其附属医院;而使用“中国传统功法”“传统导引养生术”“传统体育健身功法”、“传统养生功法”的文献如《中国传统功法针对老年人不同体质的应用研究》《传统导引养生术对中老年人心理效应的实验研究》、传统导引养生术对中老年人心率及血脂的影响》、《传统养生功法对原发性高血压的治疗作用研究进展》《中国传统养生功法的发展理念与策略》和《传统健身功法联合常规药物治疗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Meta分析》[14-19]的第一作者来自中医药院校、师范院校体育学院、综合大学体育系、中医药院校附属医院和专门体育院校。进而推断,使用者间学术背景等的不同,其使用偏好也会不同。

再进一步对其内容进行梳理,发现:“中医传统功法”“中医导引养生法”和“中医养生功法”其内容主要为太极拳、五禽戏、八段锦、易筋经、六字诀等;而“中国传统功法”“传统导引养生术”“传统体育健身功法”和“传统养生功法”其内容主要为八段锦、易筋经、五禽戏、六字诀、太极拳等。通过梳理发现,各种不同的名称其实质所包含的内容却是如出一辙——皆以国家体育总局推出的四套健身气功(易筋经、五禽戏、六字诀、八段锦)为主体,外加太极拳等。

三、從本体论对传统运动功法概念界定

结束现今多个相似名称随意使用、相关概念内容模糊的混乱局面迫在眉睫,因而笔者在此抛砖引玉,从本体论的角度提出“传统运动功法”这一概念,并从形式逻辑角度对其进行界定。

从形式逻辑的角度看,“概念有两个重要的方面,这是概念的内涵与外延”[20]。因而,一个概念要明确,其内涵同外延都需明确。

概念的内涵,即其所反映事物的本质属性。传统运动功法的本质属性,乃是区别其他的事物的决定性特有属性。关于其决定性特有属性,目前已有的“中医传统功法”“中医导引养生法”“中医养功法”“中国传统功法”“传统导引养生术”“传统体育健身功法”和“传统养生功法”等诸多概念都未能一针见血地深刻描述,其中“中医”二字乃是受作者学术背景影响而添加,实际上并无特殊含义;其中“导引”只是最初三法之一,且三法随着发展相互吸收、结合,也已无法涵盖整体;其中“养生”“健身”,乃是从目的论、功能论角度来阐述,无法直指本源。简而言之,“中医”、导引”“养生”“健身”都不能反映其决定性特有属性。从本体论的角度来看,讨论传统运动功法的决定性特有属性应直接从其实施主体——“人”去寻找。传统运动功法是由人来实施,通过人的肢体运动、呼吸运动和意念运动三者间相互配合,并反作用于人本身的,所谓健身、养生,不过是其功能、作用耳。因而,传统运动功法的本质属性是人的“运动”,包括肢体、呼吸和意念三个方面。

概念的外延,就是具有概念所反映的本质属性的事物。要使概念的外延明确,则需要对其“划分”。划分是把一个概念的外延划分为几个小类,以明确概念外延的逻辑方法。传统运动功法概念的外延,就是那些具有传统运动功法本质属性的事物,也就是所有的传统运动功法内容,笔者在此从形式逻辑的角度对传统运动功法内容进行划分。通过分析可知,虽然目前传统运动功法名目繁多,但若从其编创者主体身份来划分则顿时有拨云见日之感,笔者根据编创者主体身份把传统运动功法内容划分为两大类,一类为通过民间传承而流传至今的传统导引、行气、存想等法和以太极拳为代表的武术,另一类为国家体育总局编创的“健身气功”系列。

“传统”与现代是相对而言的,没有一成不变的传统。“传统运动功法”是中国传统文化孕育而出——以中国传统哲学为指导思想,以中医理论为骨架,吸收美学、武术、中医等多种文化思想和观念,在漫长历史进程中不断发展、完善的具有独特民族性一种运动形式,是中华民族传统体育的一种。这也是其区别于其他国家和民族“运动”的特点。因而,“中国民族传统体育”是传统运动功法的属概念。

笔者在此把传统运动功法的概念表述为:传统运动功法是以人的肢体运动、呼吸运动和意念运动三者间相互配合为核心,以通过民间传承而流传至今的传统导引、行气、存想等法与以太极拳为代表的武术和国家体育总局编创的“健身气功”系列为主要内容的中国民族传统体育运动。

四、结语

传统运动功法从产生之初便具有多样性特点,后来随着实践的发展,相互吸收融合,其原有概念早已无法准确表现其应有之义。现今多个相似概念名称,大多是学者就自身学术背景等直接“造”出的概念名词,其实质所包含的内容如出一辙,也并未对概念作明确界定。因而,造成了多个相似名称随意使用、相关概念内容模糊的混乱局面。笔者在对古代导引、行气、存想以及当今多个相似概念名词辨析、梳理的基础上,从本体论的角度提出“传统运动功法”这一概念,并从形式逻辑角度对其进行概念界定。

参考文献:

[1]邱丕相.中国传统体育养生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7.

[2]田代华.黄帝内经素问[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

[3]王冰(唐).黄帝内经素问[M].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2015.

(下转第22页)

(上接第19页)

[4]胡文焕等明.养生导引法[M].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1986.

[5]范铜钢.养生典籍功法技术挖掘整理研究[D].上海:上海体育学院,2016.

[6]代金刚.《诸病源候论》导引法研究[D].北京:中国中医科学院,2014.

[7]道藏[M].北京:文物出版社,1988.

[8]张溪,何敏仪.中医传统养生功法的中医古籍研究[J].按摩与康复医,2021,12(17):51-54.

[9]杨玉赫,冷德生,张荣兴,等.中医养生功法对大学生抑郁症影响的研究进展[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20,26(08):1214-1217.

[10]张佳乐,代金刚.中医导引养生法的研究现状及对策建议[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9,34(12):5771-5774.

[11]汤林侠,龚博敏,施振文,等.中医养生功法五禽戏对中老年人中风偏瘫患者运动功能的影响[J].中国医药导报,2018,15(25):112-115.

[12]汪卫东,中医养生功法对2型糖尿病患者心理、生存质量及糖代谢的影响.北京市,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2009-12-01.

[13]林颖娜,王芳,张容瑞,等.中医养生功法对2型糖尿病患者症状自评量表评分的影响[J].中医杂志,2009,50(05):419-421.

[14]刘娟,罗岚.中国传统功法针对老年人不同体质的应用研究[A].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中医心理学专业委员会.第六届国际中医心理学大会论文集[C].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中医心理学专业委员会: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中医心理学专业委员会,2019:1.

[15]常德胜,魏胜敏.传统导引养生术对中老年人心理效应的实验研究[J].学术交流,2013(S1):63-64.

[16]魏胜敏.传统导引养生术对中老年人心率及血脂的影响[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12,28(05):16-21.

[17]高美兰,赵鑫,孙明新,王艳君.传统养生功法对原发性高血压的治疗作用研究进展[J].中国老年学杂志,2020,40(18):4019-4022.

[18]张云涯.中国传统养生功法的发展理念与策略[J].体育学刊,2002(06):66-68.

[19]郑亚威,赵宇浩,舒运录,马嘉伟,杨继兵,陈昊.传统健身功法联合常规药物治疗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Meta分析[J].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2019,36(06):852-861.

[20]温力.中国武术概论[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18.

猜你喜欢
辨析界定
怎一个“乱”字了得!
——辨析“凌乱、混乱、胡乱、忙乱”
怎样辨析近义词
“美丽”与“漂亮”辨析
对“卫生公共服务”的界定仍有疑问
“征、伐、侵、袭、讨、攻”辨析
安全软件变更的测试范围界定
“assess”和“evaluate”辨析与翻译
表达自由语境中的“公共利益”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