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同富裕与社会保障的逻辑关系及福利中国建设实践

2022-04-21 00:38郑功成
社会保障评论 2022年1期
关键词:共同富裕福利社会保障

郑功成

一、引言:四个概念的解析及相互关系

自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要扎实推动共同富裕以来,共同富裕成了各界热议的焦点话题和公共政策的核心议题。事实上,让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一直是中国共产党人孜孜以求的理想社会目标,更是其践行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使命和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与民生为重的价值取向的具体体现。新中国的成立,开创了人民当家作主的中国历史新纪元,也拉开了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和全体人民追求共同富裕的序幕。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我国民生发展从普遍性的饥寒交迫起步,经全面解决亿万人民的温饱问题,到将区域性整体性贫困现象送进历史,在2021年建党一百周年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70余年持续不懈的努力奋斗,创造的是人类发展史上的巨大奇迹,也为奔向更高目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现在,中国到了扎实推动共同富裕的新发展阶段,也已经行进在走向共同富裕的大道上了,这就是本文的时代背景。

在讨论本文主题时,有四个概念需要首先明确:

一是共享发展。这是新时代提出并确立的新发展理念,是指全体人民在共同参与、共同建设的过程中能够全面、公平地分享到国家发展成果,进而伴随国家发展进程而不断达到新的境界。作为一种价值理念,共享发展追求的是发展与共享的统一,它构成了共同富裕与社会保障的共同理论基石。其实,从2000多年前中国孔子提出大同社会论、古希腊柏拉图设计理想国,到16世纪初英国人托马斯·莫尔描述乌托邦,再到19世纪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科学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思想体系,所揭示的是人类对美好社会的向往从未间断,其核心要义即是共享。但在漫长的阶级社会里,共享不可能成为指导国家与社会发展的价值理念;即使资本主义国家通过社会保障制度安排部分地实现了共享,也只是基于维护私有制的需要。只有社会主义制度才能将发展与共享统一起来,新中国以自己的发展实践,证明了共享发展与社会主义高度契合,但过去长期处于探索之中。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正式提出共享发展理念,成为指导新时代国家发展的五大新发展理念之一。习近平指出,“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共享发展理念,其内涵主要有4个方面。一是共享是全民共享。这是就共享的覆盖面而言的。共享发展是人人享有、各得其所,不是少数人共享、一部分人共享。二是共享是全面共享。这是就共享的内容而言的。共享发展就要共享国家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各方面建设成果,全面保障人民在各方面的合法权益。三是共享是共建共享。这是就共享的实现途径而言的。共建才能共享,共建的过程也是共享的过程。要充分发扬民主,广泛汇聚民智,最大激发民力,形成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都有成就感的生动局面。四是共享是渐进共享。这是就共享发展的推进进程而言的。一口吃不成胖子,共享发展必将有一个从低级到高级、从不均衡到均衡的过程,即使达到很高的水平也会有差别。我们要立足国情、立足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来思考设计共享政策,既不裹足不前、铢施两较、该花的钱也不花,也不好高骛远、寅吃卯粮、口惠而实不至。这4个方面是相互贯通的,要整体理解和把握。”①习近平:《深入理解新发展理念》,《求是》2019年第10期。这一重要论述表明了共享发展理论的成熟,继而必然全面而深刻地影响着中国式现代化进程。

二是共同富裕。这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作为一种美好愿景,追求的是所有人都能够公平地拥有物质丰裕和精神富足的生活,反映的是共享发展的理想境界。然而,在人类迄今为止的发展史上,共同富裕的愿景还从未变成过现实,因为它不会成为阶级社会的追求目标,而社会主义国家虽然做出了实质性探索,但限于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既往实践亦未能将其变成现实。只有中国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起点上,将走向共同富裕作为新的发展目标并付诸行动。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到 2035年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迈出坚实步伐”,到本世纪中叶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基本实现,我国人民将享有更加幸福安康的生活。”②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日报》,2017年10月28日第1版。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进一步强调“必须把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扎实推动共同富裕”,同时提出了一系列的重要要求和重大举措。③习近平:《关于〈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的说明》,新华网:http://m.xinhuanet.com/2020-11/03/c_1126693341.htm,2020年11月3日。2021年3月,第十三届全国人大第五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走向共同富裕正式变成了国家意志,这预示着中国将沿着社会主义道路奔向共同富裕。因此,共同富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在此,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为共同富裕提供着根本遵循,而伴随中国走向基本现代化、全面现代化,共同富裕的特征也必定日益得到彰显。

三是社会保障。这是国家依法建立的收入再分配制度,旨在调节社会财富分配格局,追求的是解除人民后顾之忧、促进社会公平、实现共享发展成果。现代社会保障制度自19世纪80年代在德国产生以来,就是通过依法强制共享的方式,事实上增进了人民福利,并伴随社会保障制度的不断发展而发挥着保障民生与发展民生的功能作用,客观上体现了共享价值,构成了现代国家缩小收入与消费差距、促进社会平等的基本制度安排。中国的现代社会保障制度始建于新中国成立后,计划经济时期曾经在公有制的基础之上建立起一整套社会保障制度,极大地增进了人民福利与社会平等;改革开放后,社会保障从国家-单位或集体保障制转化为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国家-社会保障制,①郑功成:《从国家-单位保障制走向国家-社会保障制:30年来中国社会保障改革与制度变迁》,《社会保障研究(北京)》2008年第2期。逐步建成了世界规模最大的社会保障体系,成为全体人民共享国家发展成果的基本途径与制度保障。目前,中国的社会保障制度正在步入全面深化改革和高质量发展阶段,它必定为走向共同富裕和建设福利中国提供十分重要的制度支撑。

四是福利中国。这是本文提出的与西方“福利国家”相对应并专属中国的概念,其意义在于“福利”属于全人类共同价值,它源自各国人民内心的普遍诉求,也是各国政府的共同使命,但各国的福利制度却要受到各自社会制度等的深刻影响并嵌入其国家制度之中。“福利国家”建构在资本主义制度基础之上,是在维护私有制的条件下,通过建立和发展社会保障来促进社会平等的一种国家形态;“福利中国”则是建构在社会主义制度基础之上,并以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为根本目标,通过社会主义公有制(或公有制为主体)和高质量的社会保障制度永续造福世代中国人民的新国家形态或人类文明新形态。因此,“福利中国”不是西方“福利国家”的翻版,而是对“福利国家”的超越,其要达到的是超越资本主义社会形态的理想社会境界。

综上,共享发展、共同富裕、社会保障、福利中国是具有同质性的四个概念,其中,共享发展构成了底色,共同富裕是共享发展的理想境界,社会保障是落实共享发展理念的有效行动和走向共同富裕的实践路径,而福利中国则是达到理想境界的国家表征。

本文聚焦共同富裕与社会保障关系的逻辑梳理,并为福利中国建设提供基本思路。

二、共同富裕与社会保障关系的理论逻辑

(一)对共同富裕的基本认识

作为共享发展的理想境界,共同富裕既包含了社会成员对财富的占有方式,也包含了社会拥有财富的丰厚程度,是建立在消除贫穷与两极分化的基础之上,通过完善的制度安排保障全体人民普享物质与精神双富裕的生活,进而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社会形态,从而是社会主义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生产关系的集中体现。同时,走向共同富裕必然要经历一个渐进的历史进程,因为共同富裕不仅需要日益丰厚的可供共享的物质财富,而且需要有不断完善的公正的社会分配制度,这决定了只有继续发展社会生产力和持续不断地做大社会财富蛋糕和持续不断地完善能够实现共享的社会分配制度,才能持续不断地缩小差距,进而稳步走向共同富裕。需要明确的是,市场机制可以有效提升经济效率,却不可能解决社会公平问题,更不会自动地走向共同富裕,被新自由主义者奉为精髓的“涓滴效应”②涓滴效应,也称作涓滴理论或滴漏理论,是新自由主义经济学奉行的经典理论,其涵义是在发展过程中并不给予贫困阶层、弱势群体以特别的优待照顾,而是通过富人消费投资来刺激经济发展,最终惠及穷人,如水之向下“涓滴”。中国在改革开放后鼓励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进而带动其他人或其他地区发展的政策取向,这与涓滴效应相似,因当时面临的是共同贫穷的背景,取得了一定效果,但发展到后来,负面影响日益显性化。党的十八大以来强调让国家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实施大规模的脱贫攻坚行动,进而扎实推动共同富裕,正是对涓滴效应的矫正。已经被实践证明是失败的,在中国未来的现代化进程中必须对此保持警惕。

作为一个持续渐进的历史进程,对共同富裕的追求事实上贯穿了中国共产党的党史,努力探索走向共同富裕的行动贯穿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国史。早在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的第一个纲领和决议就明确了以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为党的奋斗目标。1942年12月,毛泽东就强调,“一切空话都是无用的,必须给人民以看得见的物质福利。”①《毛泽东文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467页。1945年4月,毛泽东在党的七大作的《论联合政府》政治报告中提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成为中国共产党宗旨的经典概括。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坚定地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为新中国发展定下的基调就是共同富裕。1953年在毛泽东主持起草的《中共中央关于发展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决议》中首次明确提出共同富裕的概念,具体指向是要“使农民能够逐步完全摆脱贫困的状况而取得共同富裕和普遍繁荣的生活。”②《毛泽东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442页。1955年10月,毛泽东在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问题座谈会上进一步指出,“现在我们实行这么一种制度,这么一种计划,是可以一年一年走向更富更强的,一年一年可以看到更富更强些。而这个富,是共同的富,这个强,是共同的强,大家都有份。”③《毛泽东文集》(第6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495页。自此开始,实现国家繁荣富强、人民共同富裕构成了新中国发展的主题和主线,并落实到社会主义公有制及与之相适应的一整套社会保障与福利制度安排上。

改革开放后,为增强国力与改善民生,发展经济成为第一要务,让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成为基本政策取向,形成了多种经济成份并存发展的格局,但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和公有制主体地位并未改变。邓小平一再告诫全党,“共同致富,我们从改革一开始就讲,将来总有一天要成为中心课题。社会主义不是少数人富起来、大多数人穷,不是那个样子。社会主义的最大优越性就是共同富裕。这是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的一个东西。”④《邓小平年谱》(1975—1997),中央文献出版社,2004年,第1324页。“社会主义目的就是要全国人民共同富裕,不是两极分化。如果我们的政策导致两极分化,我们就失败了;如果产生了什么新的资产阶级,那我们就真是走了邪路了。”⑤《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111页。“总之,一个公有制占主体,一个共同富裕,这是我们所必须坚持的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⑥《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111页。“社会主义财富属于人民,社会主义的致富是全民共同致富。社会主义原则,第一是发展生产,第二是共同致富。我们允许一部分人先好起来,一部分地区先好起来,目的是更快地实现共同富裕。”⑦《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172页。“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⑧《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373页。这一系列论述从社会主义的最终目的和根本目标角度揭示了社会主义的本质是共同富裕。江泽民同样强调:“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和本质特征,绝不能动摇。”⑨《江泽民文选》(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466页。胡锦涛明确要求“依法逐步建立以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分配公平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平保障体系,使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使全体人民朝着共同富裕的方向稳步前进。”⑩胡锦涛:《深入学习领会科学发展观》,载《胡锦涛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2016年。这一时期,国家通过实现国民经济持续高速增长使亿万人民的生活境况普遍性地得到持续大幅度改善,同时全面改革传统社会保障制度并使之逐步成为全体人民共享国家发展成果的基本途径与制度保证。⑪郑功成:《社会保障已成共享发展的基本途径与制度保证》,光明网:http://theory.people.com.cn/n1/2016/0217/c40531-28131293.html,2016年2月17日。

进入新时代后,习近平一再强调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和共享发展新理念,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全党的奋斗目标,奉行让国家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的政策取向,并通过大规模脱贫攻坚战将千年积淀的区域性整体性贫困现象送进了历史,建成了惠及全民的世界规模最大的社会保障体系,实现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他明确界定“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深刻指出“现在,已经到了扎实推动共同富裕的历史阶段。”①习近平:《扎实推动共同富裕》,《求是》2021年第20期。并领导全党制定了扎实推动共同富裕的理论蓝图与行动纲领,提出了清晰的时间表与路线图。2021年以来,国家陆续出台支持浙江建设共同富裕先行示范区、推动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全面深化社会保障改革、大力发展养老托幼等福利事业、实行反贫困与乡村振兴紧密衔接等多项重大举措,表明中国已经行进在走向共同富裕的大道上。

从毛泽东到邓小平再到习近平,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孜孜以求的即是共同富裕的理想社会。新时代扎实推动共同富裕,就是要让全体人民共享国家发展成果不断达到新境界,最终建成能够公平惠及世代人民并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福利中国。

(二)发展社会保障是走向共同富裕的必由之路

一般而言,实现共享发展的途径很多,如从所有制或产权角度出发,有全民所有制、集体所有制、股份制等,但从财富分配的角度出发,社会保障无疑是实现共享的基本制度安排。因为社会保障与共同富裕理念相通(共享)、价值一致(公平)、目标同向(民生福祉),指向的都是让全体人民共享国家发展成果。因此,社会保障是将共享发展理念转化成具体行动、促使共同富裕愿景变成现实的基本制度安排。

现代社会保障自产生之日起,就以依法强制共享的面孔出现,各种法定社会救助、社会保险、社会福利项目以及政府主导的具有福利性的相关公共服务等共同构成了一个庞大的制度体系,它们建立在法律明确规范、政府负责或主导、公平普惠的基础之上,发挥着解除人民生活后顾之忧、缩小收入与消费差距、实现共享发展成果的特定功能。此外,还有自愿共享的慈善公益事业,它建立在社会捐献基础之上,遵循自愿或志愿捐献原则,通过款物接济和提供社会公益服务,实现捐献者与受助者的共享。党中央将以慈善公益事业为载体的第三次分配纳入促进共同富裕的基础性制度安排,就是为了进一步发挥其作用,促使整个社会和谐发展。②郑功成:《对共享发展的三个基本认识》,《群言》2016年第8期。无论是强制共享的法定社会保障制度还是自愿共享的慈善公益事业,都是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的有机构成部分。

进入工业社会以来的中外发展史表明,如果没有社会保障,社会成员只能生活在各种生活风险之中,生老病死、天灾人祸、竞争失败等等事件导致生存危机的概率会显著提高,社会不平等度会不断扩大。因此,“现代社会保障的产生与发展,既是基于人生总是充满着各种生活风险并且需要相应的保障,也是基于促进社会公正与共享国家发展成果的需要。比如,有了发达的托幼事业,儿童的健康成长便有了依靠;有了养老保险与养老服务,不用担心年老后缺乏经济保障与服务保障;有了医疗保险,不必担心疾病医疗风险;有了失业保险,即使失业了也能够有渡过难关的制度保障,等等。所有这些,都是通过健全的社会保障制度才能实现的。”③参见韩秉志:《让社会保障制度更公平更可持续——访中国社会保障学会会长、中国人民大学教授郑功成》,《经济日报》,2017年12月13日第5版。当今世界呈现出来的一个客观事实是,凡社会保障制度健全的国家,其社会财富分配愈是平等,贫富差距愈小;凡社会保障制度残缺或不良的国家,其社会财富分配愈是不平等,贫富差距愈大;这表明现代社会保障制度对社会财富分配格局的重大影响。在我国走向共同富裕的历史进程中,加快社会保障发展步伐无疑是一条必由之路,而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并不断增强其再分配功能,则是共同富裕取得明显的实质性进展的具体体现。

(三)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的不同路径及其效应

1883—1889年德国首创现代社会保障制度和1917年苏联成为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是异常深刻地影响了此后人类社会发展进程的两个重大事件,它形成了自19世纪末期以来全球范围内促进社会平等的两条实践路径。其中,前者通过建立强制性的社会保障制度维护了资本主义私有制,延续着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进程;后者实现了社会制度全面创新,通过生产资料公有制并建立国家保险制度给人民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福利,引发了波澜壮阔的社会主义运动。观察不同社会制度下的社会保障及其效应,可以进一步发现其与社会平等及共同富裕的逻辑关系。

1.资本主义社会的“私有制+社会保障制”。1883—1889年,德国率先通过医疗、工伤、养老保险立法首创了与工业社会相适应的社会保险制度,它作为工人阶级长期斗争的胜利成果,被视为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开端。由于这一制度事实上增进了劳动者福利,客观上体现了社会共享,使资本主义社会的血腥治理模式得以改进,极大地缓和了尖锐对抗的劳资矛盾,为德国迅速崛起创造了有利的社会条件,被许多国家仿效,因此,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产生,构成了资本主义社会从弱肉强食的野蛮时代进化到兼顾社会共享的文明时代的重要标志。1933年、1935年美国先后制定紧急救济法、社会保障法,作为罗斯福新政应对经济大萧条的重要举措,在一定程度上矫正了市场失灵和放任自由竞争的弊端,使美国的国家治理体系得到了相应的改善,此后即使遭遇经济危机亦能够避免当年大萧条时期的重大危机。二战后英国率先建成福利国家,促使其很快走出深刻的社会危机,被西欧、北欧国家和一些英联邦国家仿效。①郑功成:《面向2035年的中国特色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基于目标导向的理论思考与政策建议》,《社会保障评论》2021年第1期。上述三个国家都是在世界上有重要影响的资本主义大国,其建立与发展社会保障的经历及所产生的促进社会平等客观效应,不仅深刻地影响着本国发展进程,而且破解了资本主义社会的末日危机,因为社会保障共享消减了人民对共产的诉求。对资本家而言,如果不愿共享就可能面临共产的风险,要避免共产就得接受共享,这正是现代社会保障制度在资本主义国家得以产生与发展的深刻原因。不过,在私有制条件下,社会保障虽能部分地矫正社会财富在初次分配中的不平等,但仍不可能完全消除社会不平等;即使某一时段能够提升社会平等度,也可能因遭遇经济社会危机而重新陷入不平等的困境,这种不确定性正是私有制造成的必然结果。这一点不仅可以从美国社会的贫富差距得到验证,也能够从高福利的西欧、北欧国家得到相应的验证。因此,在人类走向未来的历史进程中,坚持“私有制+社会保障制”虽也能达到福利国家的境界,但要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却是不可能的。

2.社会主义社会的“公有制+社会保障制”。从苏联、东欧及其他地区的社会主义国家既往的实践,可以发现这是在社会主义公有制或公有制主导的条件下,通过劳动所得共享和福利共享(即社会保障)等走向共同富裕的实践路径。一方面,公有制能使初次分配做到公平与效率相统一,这种内生机制可以使劳动更有价值,实现从资本主义社会雇佣劳动下的劳有所得到社会主义社会中劳能共享的升华,进而根治社会财富生产源头的不平等问题。另一方面,通过社会保障再分配实现更加公正合理的社会共享,这是由社会保障天然追求公平的属性所决定的。在20世纪80年代前,包括中国在内的所有社会主义国家都无一例外地实行生产资料公有制,同时迅速建立起了国家负责的社会保障制度,直接造福本国人民,一度取得过超越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社会发展进步的成果,社会保障也成了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进行制度竞争的重要方面。但因这些国家本来发展落后,社会主义作为新鲜事物又处于难免失误的初期探索阶段,公有制下追求过度平等带来了影响效率的平均主义,加之部分社会主义国家的共产党蜕化变质,致使民生改善有限,与西方发达国家的差距也随之拉大,结果造成苏联解体、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纷纷易帜,世界社会主义遭受严重挫折,但这并不意味着社会主义制度失败了。因为中国通过改革开放,在维护公有制主体地位的同时积极促进私有经济等多种所有制经济并行发展,实现了国民经济持续高速增长,近数十年间不仅综合国力持续大幅度提升,而且建立了世界规模最大的社会保障体系,在一个有着14亿人口规模的大国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中国的成功实践雄辩地证明了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进而表明中国必定能够进一步为人类走向共同富裕的理想社会提供成功案例。

上述两条实践路径虽建立在不同的社会制度基础之上,但都以建立社会保障制度并扩张福利来展示自己的优越性。资本主义国家通过不断提高自己国家的社会保障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资本主义制度的固有缺陷,进而使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进程得以延续。社会主义国家出现后,公有制下的所得共享和社会保障制度带来的福利共享,更使人民共享国家发展成果具有了双层保障,这一客观事实揭示了社会保障对于促进社会平等和共同富裕的作用及其机理的内在逻辑。

(四)基本结论

由于初次分配需要坚持效率取向,每个劳动者禀赋有差异、机会不均等、素质不均衡等,必然导致收入的不平等,加之资本、技术等其他生产要素参与分配,财富分配差距会进一步扩大。①郑功成等:《从饥寒交迫走向美好生活——中国民生70年(1949—2019),湖南教育出版社,2019年,第14页。因此,无论是资本主义国家还是社会主义国家,如果没有作为社会共享机制的社会保障制度安排,不可能化解社会成员可能遭遇的各种生活风险,也不可能缩小初次分配或市场化分配下的收入与消费差距,更惶论共同富裕。

尽管人类迄今还未真正出现过共同富裕的国家,但一些发达国家特别是福利国家确实通过共享发展的社会保障制度极大地促进了社会平等,而中国的社会保障同样事实上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了有效且有力的制度支撑,所揭示的正是社会保障再分配的必要性与重要性,以及和社会平等、共同富裕的正相关性。

不过,不同社会制度下的社会保障制度仍有不同。在资本主义社会,即使是在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福利国家,通过对资产苛税和健全的社会保障制度实现了社会财富不间断的转移,形成了各个阶级或阶层的共享格局,但也只能是程度有限的共享发展,因为私有制决定了不可能以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为国家目标,社会保障制度也主要是在维护私有制的前提条件下发挥作用,其工具性或手段性价值明显,很容易被政治集团或利益集团操控,从而不可能真正达到共同富裕的理想境界。只有在以共同富裕为国家目标的社会主义社会,社会保障本身才能成为目的并充分显示出目的性价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及蕴含其中的社会保障制度的成功实践,正在为人类走向共同富裕开辟新的途径。

三、国外社会保障发展及其对社会平等的影响

中国走向共同富裕的伟大实践是前无古人的事业,坚持自主探索发展是必由之路,但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通过社会保障制度缩小收入差距、促进社会平等的经验却可以提供有益的启示。近一百多年间,西方发达国家通过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制度,解除了社会成员遭遇贫困、天灾人祸以及年老、疾病、失业、工伤等后顾之忧,促使社会财富分配走向相对合理,在一定程度上消减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固疾,也促进了社会平等与社会团结。如福利国家的基尼系数普遍处在0.3左右的平等程度,正是社会保障制度发挥巨大的收入分配调节作用的结果;美国等国因社会保障制度不似西欧、北欧国家,其基尼系数长期处在0.4的警戒线以上,贫富差距大,由此导致的社会冲突也日益尖锐;所验证的正是共同富裕与社会保障之间的紧密关系。

(一)基尼系数与人均国内生产总值(GDP)的国际比较

基尼系数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居民收入差距的国际通用指标,从1到0代表着收入平等的递进,其中:处于0.2以下为收入高度平均,0.2—0.3为收入比较平均,0.3—0.4为收入相对合理,0.4—0.5为收入差距较大,0.5以上为收入差距悬殊,0.4被视为国际警戒线。在走向共同富裕的历史进程中,基尼系数直接反映着居民收入与消费的平等程度,从而是需要引起高度重视的客观评价指标。表1提供了2010年到2018年间典型的30个国家的基尼系数和人均GDP的平均水平。

表1 典型的30个国家的基尼系数和人均GDP

从表1可见,基尼系数最低的是挪威(0.27),其人均GDP为61511美元;基尼系数最高的是南非(0.63),其人均GDP为12720美元。瑞典的基尼系数为0.288,人均GDP为50685美元;德国的基尼系数为0.319,人均GDP为50762美元;日本的基尼系数为0.329,人均GDP为39197美元。欠发达的埃及、越南、印度人均GDP指标并未进入高收入国家行列,但基尼系数却低于0.4;而美国人均GDP高达57530美元,基尼系数却高达0.414;还有进入高收入国家行列的马来西亚、阿根廷、土耳其、智利、墨西哥等国的基尼系数也均超过国际警戒线。这表明人均GDP水平与基尼系数之间并不存在绝对的负相关关系,正是因为社会保障制度在发挥着重要的调节作用。

需要指出的是,发达国家并未全部纳入表1,但除美国等个别国家外,发达国家的社会保障制度均属健全,较高的福利水准带来的是国民共享水平也较高,基尼系数较低是其共性。如丹麦、奥地利、瑞士、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均是发达的福利国家,也都是贫富差距小、收入较平等的国家。由此获得的一个基本结论是:社会平等度与人均GDP不一定完全正相关,但一定与社会保障制度的健全程度正相关。因为只有社会保障制度才是不可替代的国民共享国家发展成果的基本制度保障。

(二)OECD国家社会保障支出占GDP之比

社会保障支出占GDP之比的指标,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通过社会保障制度实现社会共享的份额大小,它与社会保障水平呈正相关关系。基于OECD国家统计数据库的资料,可以观察到2018年OECD成员国的社会保障支出占GDP之比的情况。具体见表2。

表2 OECD国家社保支出占GDP比重的情况(2018年)

由表2可见,2018年OECD成员国的社会保障支出占GDP之比平均约为20%。有33个国家高于13%(中国约为13%),其中17个国家高于20%、1个国家超过30%。在这些国家中,只有墨西哥、韩国、智利、土耳其、哥斯达黎加五个国家低于13%。与表1中的相关国家一比照,可以发现,社会保障支出占GDP之比达20%以上的国家,其基尼系数均低于0.35;而社会保障支出占GDP之比低于13%的国家如墨西哥、智利、土耳其三国,其基尼系数均在0.4的警戒线之上,只有韩国例外。①韩国中央大学教授金渊明曾和我专门讨论过OECD数据对韩国社保支出占比评估偏低的问题,他指出,韩国与欧美国家相比,企业等机构提供的福利更加优厚,而这是不被OECD统计在内的,但它事实上构成韩国社会保障支出的一个组成部分。这一现象表明,由于统计口径不一,OECD提供的数据不能绝对准确地反映各国社会保障支出占GDP之比的实际情况。不过,这并不影响为国际比较提供有价值的参照。因此,OECD国家揭示的一条基本规律是:社会保障支出占GDP之比和基尼系数呈负相关关系。由于OECD国家总体上代表当今世界高收入国家的水平,可以为我国走向共同富裕提供重要参照。

(三)典型国家或地区社会保障对促进社会平等的直接贡献

在英国,1991—2015年居民初次收入的基尼系数均在0.50以上,经社会保障政策调节后,基尼系数降到了0.37以下,下降幅度在30%以上。在澳大利亚,2015—2016年经过社会保障政策的作用,基尼系数亦从0.434降为0.323,降幅约26%。②王亚柯等:《社会保障制度的再分配效应:收入与财产》,《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8年第6期。在瑞典,社会保障的再分配效应高达30%以上,2013年瑞典社会保障转移性收入占居民个人可支配收入比例高达30.9%,而美国社会保障的再分配效应即降低基尼系数的贡献率只维持在19%左右。③陶纪坤:《社会保障制度调节收入差距的国际比较及启示》,《经济纵横》2019年第10期。

Mahler 和 Jesuit等人曾经利用瑞典、德国和美国等13个发达国家的相关数据进行分析,认为1980—2000年间社会保障和税收使得这些发达国家的基尼系数平均下降了37.3%,而社会保障对收入分配的调节作用远远大于税收,其平均贡献率高达74.6%。①Vincent Mahler, David Jesuit, State Redistribution in Comparative Perspective: A Cross-national Analysis of the Developed Countries, Luxembourg Income Study Working Paper Series, 2004, No. 392.

总体来看,欧洲国家的社会保障所产生的收入再分配效应使得这些国家的收入差距平均降幅在 30% 左右;特别是北欧和西欧国家,收入不平等减少的80%来自于社会保障制度。②李实等:《中国社会保障制度的收入再分配效应》,《社会保障评论》2017年第4期。上述数据充分表明了发达国家的社会保障制度对于缩小贫富差距、促进社会平等与共同富裕所起的巨大作用。

在肯定各国社会保障对促进社会平等起着不可替代的重大作用的同时,也有一些国外的负面例子值得我们警惕。例如,巴西曾距中等发达国家仅一步之遥,但在急剧扩张社会保障覆盖面和快速提高保障水平后,福利开支迅速占到GDP的20%以上,在国家公共支出中占比更高达50%以上,近几年陷入严重经济衰退,社会保障也难以为继,引发人民严重不满;希腊在经济发达程度并不十分靠前的条件下追求高福利,2008年深陷主权债务危机后,不得不连续多次削减养老金,引发大规模罢工游行,社会秩序一度陷入混乱。③郑功成:《面向2035年的中国特色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基于目标导向的理论思考与政策建议》,《社会保障评论》2021年第1期。可见,各国社会保障制度发展实践带来的并非只有成功的经验,还有一些值得吸取的教训。

(四)来自国外的重要启示

从国外社会保障发展实践及其产生的效应,可以发现其对社会平等或共同富裕的影响重大。愈是追求社会平等,愈是需要有健全的社会保障制度和较高的社会保障水平,而社会保障制度的优劣则决定其作用的大小。

德国作为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起源国,其社会保障制度不仅始终维系着德国的强盛,而且在国家统一中成为促进东、西德快速融合的基本制度保障,迄今130多年还在持续发展。西欧、北欧国家采取福利国家模式,也实现了既维护社会公平又能够可持续发展的目标,还具备很强的国际竞争力,如瑞士、瑞典等高福利水平的国家也是当今世界处于社会发展水平前列、科技与经济竞争实力靠前的国家。这些国家用事实证明了其社会保障制度的理性与优良。但希腊与拉美一些国家遭遇经济危机的同时陷入福利危机,显示的则是制度不可持续带来的不良后果。因此,中国的社会保障必须追求理性建制、高质量发展。

同时,多数发达国家社会保障制度取得成功的根本原因,是尊重这一制度的客观规律,包括坚持维护社会公平、坚守互助共济、坚持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而一些国家社会保障制度不成功往往是不尊重规律所致,如智利、阿根廷等国在20世纪80年代违背社会保险客观规律,将公共养老金转化为私有化的个人账户制,终至引发社会动荡,不得不废止或补建公共养老金制度,迄今仍陷危机之中无法自拔。④郑功成:《面向2035年的中国特色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基于目标导向的理论思考与政策建议》,《社会保障评论》2021年第1期。因此,尊重客观规律是实现社会保障制度高质量发展的前提条件。

总之,促进社会平等离不开社会保障制度,社会保障制度的优劣决定其不同的效用或结果。国外成功或失败的例子,从正反两面揭示了社会保障与社会平等或共同富裕之间的实践逻辑,对中国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

四、中国社会保障对促进全民共享发展成果的独特贡献

(一)社会保障发展线索及制度变革带来的社会共享效应

中国现代社会保障制度是新中国成立后开始建立并迅速成形的。70多年来的发展实践,充分证明了社会保障在保障民生、缩小差距、促进共享方面的卓越贡献。

在计划经济时期,中国以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和农村集体所有制为基础,采取低工资(劳动报酬)、多福利的方针,通过劳动保险、公费医疗、城镇住房保障、社会福利、救灾救济、农村合作医疗、五保制度及各种集体福利等一系列社会保障制度,让国家发展成果惠及亿万人民,这一时期的基尼系数也长期低于0.3,被称为低收入福利国家。以疾病医疗为例,当时面向城镇职工(惠及其家属)的劳保医疗、面向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惠及其家属)的公费医疗和面向农村居民的合作医疗三大制度为全国人民提供了基本医疗保障;再以农村居民为例,虽然政府只负责灾害救济等个别项目,但农村集体所有制经济却通过按人口分配和按劳分配并重的方式,实现了农村居民共享集体成果,并在国家的相应支持下举办了面向孤寡老幼的五保制度、免费的基础教育制度和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等集体福利项目,保证了集体成员共享集体成果,促进了社会平等。尽管这一时期因社会生产力落后、物质基础薄弱,传统社会保障制度难以维持并获得更大发展,但中国人民确实将此视为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具体体现。

改革开放后,为适应市场经济改革和社会转型发展的需要,传统社会保障制度也步入了全面而深刻的制度变革时期。经过近30多年的探索,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奉行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的政策取向,新型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与发展步伐明显加快,社会保障惠及了全体人民,对社会财富分配格局的调节作用也日益显著。①郑功成:《新中国70年社会保障发展的理论与实践逻辑》,《光明日报》,2019年10月8日第11版。

1.实现了新旧社会保障制度的整体转型。新中国成立后建立的是与计划经济体制相适应的社会保障制度,它建立在社会主义公有制基础之上,内化于高度集中的计划体制之中,采取的是国家-单位(集体)保障制形式,城乡有别、单位或集体包办、个人及家庭免费享受是其显著特征,限于国家财力薄弱,政府负责的主要是保障城镇居民的福利,农村主要依靠集体经济组织保障,人民群众从这套制度中受惠并感受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改革开放后,与市场经济体制和社会发展进步相适应的新型社会保障体系逐渐建立,它仍由国家主导,但已经从政府、单位(集体)单方负责转向多方分担责任,免费型保障转化成了缴费型保障,单位(或集体)包办的封闭式管理被独立于企事业单位的社会化保障机制替代,城乡分割逐步走向了城乡一体,体系结构亦由单一层次逐步走向多层次化,这些深刻的变化使新型社会保障制度日益走向公平,并能够更加有力地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生活。

2.从主要面向城镇居民发展成为全民共享的福利制度。社会保障制度覆盖范围的大小,通常被视为衡量一个国家社会保障发达程度和公平性强弱的核心指标。在国外,发达国家普遍实现了社会保障制度全覆盖,而发展中国家往往只有补缺型的社会救助和覆盖面较窄的社会保险。中国在改革开放前,国家负责的社会保障制度主要面向城镇居民,覆盖的人口事实上不到全国总人口的18%。改革开放后,伴随社会保障制度整体转型,社会保障制度覆盖面不断扩展,已经从城镇居民的“专利”发展成为全民共享的福利制度。一个最基本的客观事实是,中国作为一个拥有14亿多人口的发展中国家,社会保障覆盖面已接近普惠全民的发达国家水平。近3亿老年人皆享基本养老金,13亿多人口享受基本医疗保险等指标,充分反映了社会保障制度惠及民生的广度,这恰恰是这一制度促进全民共享发展的具体体现。

3.社会保障水平持续提高,人民福祉不断增进。以养老金为例,我国离退休人员的养老金自2005年以来保持了连年增长,从2004年人月均700多元提高到2020年的3300多元;城乡居民养老金也从2009年开始试点时人月均55元增长到174元。①根据《2020年度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数据计算所得。在医疗保险方面,职工、居民医保政策范围内住院费用基金支付比分别达到80%、70%以上,②《2020年全国医疗保障事业发展统计公报》,国家医疗保障局网站:http://www.nhsa.gov.cn/art/2021/6/8/art_7_5232.html,2021年6月8日。人民群众疾病后顾之忧持续大幅度减轻。在社会救助方面,城乡居民低保标准分别从2000年的人月均157元、人年均912元增长到2020年的677.6元、5962.3元。③《2020年民政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民政部网站:http://www.mca.gov.cn/article/sj/tjgb/202109/20210900036577.shtml,2021年9月10日。其他各项保障待遇均在同步增长。这些数据充分表明,人民群众通过社会保障制度分享国家发展成果的份额在持续提高。

如果没有普惠性的养老金,一部分老年人将陷入贫困;没有医疗保障,疾病将永远是导致贫困的重大致因;没有社会救助,低收入困难群体可能陷入生存危机而无法自拔;没有其他各种社会保障制度安排,部分人群也可能因工伤、失业、天灾人祸等风险而陷入生活困境。概而言之,没有社会保障制度,既无法解除人民的生活后顾之忧,更遑论共同富裕。因此,中国的发展实践,证明了社会保障制度是解除全体人民生活后顾之忧和共享国家发展成果的基本途径。

(二)社会保障对缩小贫富差距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独特贡献

中国社会保障制度覆盖面的持续扩展和社会保障水平的不断提升,对缩小贫富差距、助力脱贫攻坚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发挥了巨大作用。

1.社会保障对降低基尼系数的贡献。根据李实等的研究,2013年全国居民的初始收入为21510 元,经过社会保障的作用后增加到25125 元,这表明社会保障在扶贫方面发挥了有效作用。同时,经过税费调节和各项社会保障项目的作用,2013年全国居民收入差距的基尼系数从0.5775下降为0.4938,下降了约 14%。④李实等:《中国社会保障制度的收入再分配效应》,《社会保障评论》2017年第1期。2013年以来,中国社会保障制度发展速度明显加快,社会保障水平提升幅度也明显加大,社会保障支出占GDP之比从2013年不足10%上升到约13%,这意味着社会保障对降低基尼系数的贡献率亦会超过2013年的水平。当然,与欧洲国家特别是西欧、北欧国家相比,中国社会保障对降低基尼系数的贡献还偏低,这并不意味社会保障促进社会平等的功能有限,而是现行社会保障制度的再分配力度偏弱造成的,这恰恰是走向共同富裕进程中需要加以重视并持续增强的方面。

2.社会保障对脱贫攻坚的贡献。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而消除贫困现象则是走向共同富裕的起点。尽管现行社会保障制度对整个社会分配的调节力度有限,但在脱贫攻坚行动中,全面快速发展的社会保障体系却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大作用。一方面,社会保障是最大的防贫、减贫机制。如老年人皆享养老金,为有效防止和减轻老年贫困提供了有力支撑;全民医保目标基本实现,政策范围内的医保报销水平稳步提升,基本切断了疾病与贫困之间的链条;其他各项社会保障事业的发展,均不同程度地减轻了保障对象的负担压力,并增加了转移性收入。另一方面,社会保障为脱贫攻坚做出了重要的直接贡献。例如,2020年,国家利用财政补贴,为6098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代缴基本养老保险费,使贫困人口参保率达到了99.99%,同年底有3014万贫困老年人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其中建档立卡贫困老年人达1735万人;①《社保扶贫保生活,成效如何?》,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网站:http://www.mohrss.gov.cn/SYrlzyhshbzb/ztzl/rsfp/xw/202102/t20210205_409224.html,2021年2月5日。通过2018—2020年医保扶贫专项行动,全国累计资助贫困人口参加基本医疗保险达2.3亿人次,直接减轻个人缴费负担403亿元,减轻医疗费用负担达3500亿元;②《全国医疗保障工作会议在京召开》,国家医疗保障局网站:http://www.nhsa.gov.cn/art/2021/1/13/art_14_4259.html,2021年1月13日。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直接保障着4000多万城乡低收入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残疾人“两项”补贴直接惠及以千万计的残疾人;等等。一个简单的事实是,如果没有参加基本养老保险,3000多万领取养老金的贫困老年人的人均可支配收入将降低10%以上;如果缺乏有力的医疗保障,贫困人口中40%以上的因病致贫或返贫人口仍将摆脱不了贫困;如果没有最低生活保障等制度安排,低保对象将陷入生存危机状态。在脱贫攻坚任务完成后,仍有一些困难人口无法通过自身努力摆脱贫困,这些困难人口便只能由社会保障制度进行兜底。可见,正是社会保障制度构筑起了防贫减贫的牢固防线,进而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走向共同富裕奠定了最起码的基石。

3.社会保障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贡献。作为十分重要的再分配机制,社会保障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无疑具有基础性地位。以养老保险制度为例,2020年全国城镇离退休人员领取养老金者达12762万人,全年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支出51301亿元,③《2020年度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统计公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网站:http://www.mohrss.gov.cn/SYrlzyhshbzb/zwgk/szrs/tjgb/202107/t20210726_419319.html,2021年7月26日。人年均达40198元,人月均达3350元,2021年、2022年又连续两年继续增长,退休人员依靠养老金能够过上小康生活;而居民养老保险制度从无到有,自2012年实现制度全覆盖后,伴随三次提升养老金水平,它也成了城乡老年居民的重要收入来源,2020年从居民养老金制度获得收益的城乡老年居民达16068万人,居民养老保险基金支出达3355亿元,④《2020年度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统计公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网站:http://www.mohrss.gov.cn/SYrlzyhshbzb/zwgk/szrs/tjgb/202107/t20210726_419319.html,2021年7月26日。人年均达2097元,人月均近175元,2022年还将与职工养老金一起增长。由此可见居民养老保险制度对于保障城乡老年居民过上小康生活客观上发挥着重要作用。再以医疗保障为例,2020年全国基本医保基金总支出达20130亿元,按照参保人数13.6亿计,平均每人报销医疗费用达1480元;同年,全国医疗救助基金支出546.84亿元,实施门诊和住院救助8404万人次,全国平均次均住院救助、门诊救助分别为1056元、93元。⑤《2020年全国医疗保障事业发展统计公报》,国家医疗保障局网站:http://www.nhsa.gov.cn/art/2021/6/8/art_7_5232.html,2021年6月8日。上述数据相当于减少了同年全国居民人均消费支出的7%,这部分减少的支出完全可以用于改善和提升其生活质量,因此,医保制度也是支撑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的有力机制。如果再加上面向低收入困难家庭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面向退役军人与军烈属的保障制度、面向住房困难居民的住房福利、面向残疾人的福利补贴以及面向老年人、儿童的福利保障,将进一步突显出社会保障制度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直接且重大的贡献。

(三)中国社会保障发展的基本经验

中国社会保障制度之所以能够在短期内得到全面快速发展并在保障民生和促进社会共享方面发挥出巨大作用,与党和政府对社会保障的重视并不断加大投入密切相关,也与社会主义制度追求共同富裕的本质和国家治理体系所具有的优势密切相关。概括起来主要有如下几条经验。

第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和民生为重的政策取向,对社会保障的投入不断增长,使得通过这一制度实现社会共享的财富规模持续扩大,这是其能够发挥重要作用的基础性条件。根据国家统计局统计科学研究所2017年发布的一份研究报告,①国家统计局统计科学研究所:《我国与欧盟社会保障支出对比分析》,国家统计局网站:http://www.stats.gov.cn/tjzs/tjsj/tjcb/dysj/201709/t20170929_1539209.html,2017年9月29日。与欧盟社会保障支出统计口径包括医疗卫生、养老保障、残疾人保障、抚恤事务、家庭和儿童、失业治理、住房保障及社会融入等8个领域基本对应,中国社会保障支出统计口径包括医疗卫生、养老保障、残疾人保障、社会服务、就业保障、住房保障6个领域。基于上述指标口径,得到了从2008年到2019年中国社会保障支出占GDP之比的情况表(见表3、表4)。

表3 2008—2015年中国社会保障支出占GDP比重

表4 2015—2019年中国社会保障支出占GDP比重

由表3、表4可见,中国社会保障支出占GDP之比在不断提高,2019年已经接近13%,其中主要是公共投入在持续增长,这是社会保障制度全面发展的根本原因,也是社会保障制度能够发挥出越来越重要作用的根本条件。

第二,在社会保障改革与发展进程中,充分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从新中国成立初期采取大规模的救济行动,到20世纪50年代迅速建成与计划经济相适应的传统社会保障制度,再到改革开放后新型社会保障体系的不断发展,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社会保障成为全民共享国家发展成果的基本制度安排,都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势的结果。例如,居民养老保险中的基础养老金全部由政府负担,虽然水平不高,但制度得以迅速建立起来,每个老年居民均能够享受到养老金待遇;在居民医疗保险制度中,政府承担着2/3以上的筹资责任,有力地推动了全民医保目标的实现;还有大规模脱贫攻坚行动的成功,亦是在中央财政大规模专项投入和社会保障制度倾力相助的条件下取得的;等等。这充分反映了全国一盘棋、集中力量办大事的社会主义制度优势在社会保障领域得到了具体体现。

第三,坚持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保障道路。基于人口众多、城乡差距大、地区发展不平衡以及快速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的基本国情,中国既没有因循传统社会保障制度的老路,也没有照搬他国社会保障模式,而是立足国情走上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保障之路。例如,在改革策略上,通过试点先行、逐步总结、渐次推进,较好地平衡了改革、发展与稳定的关系,避免了一些国家推进社会保障改革时极易引发的社会风险与危机。在保障项目选择上,把养老、医疗、低保作为优先建设项目,着重建立普惠性的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和以低保为核心的社会救助制度,完全符合所处发展阶段的实际。在发展社会保障方略上,始终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的方针,一方面在发展中不断加大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力度,即使遭遇经济困难也确保社会保障投入不断增长,另一方面又不盲目追求“福利赶超”,而是每年小步幅增长,重点是补短板,较好地维护了社会保障制度发展的理性。此外,还根据改革发展的需要,设计出了独具特色的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制度、面向建档立卡贫困户的“两不愁三保障”机制等,这些虽不会成为长久稳定的制度安排,但确实解决了特定时期的特定问题,从而展现了中国智慧。

第四,坚持经济增长与社会保障相互促进。改革开放以来,伴随国民经济持续高速增长,国家对社会保障的投入力度也持续加强,而社会保障的改革与发展又为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创造了有利的条件。特别在遭遇国际经济危机等关键时点,社会保障更是发挥出了重要作用。例如,在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波及国内经济环境时,党和政府将社会保障改革与发展摆到头等重要位置,强力推进“两个确保、三条保障线”,同时建立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推进医疗保险改革与住房体制改革等,不仅有效解决了城乡居民的现实困难,挽回了社会保障的信誉危机,也提振了居民消费,为国民经济再续高速增长创造了良好的社会环境。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引发国际经济危机,中国经济也深受其害,党和政府与欧美多国紧缩福利的做法反其道而行之,强力推进各项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包括建立农民养老保险制度、推出全民医保计划、掀起大规模保障性住房建设等,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水平普遍得到大幅提升,此举不仅直接提升了全体人民的福祉,更使消费成为支撑经济增长的第一引擎。2020年以来,受新冠肺炎疫情冲击和国际环境的影响,国民经济发展再度受挫,党和政府又及时进一步强化社会保障措施,不仅有效地保障了民生,而且实现了居民消费稳步增长,进而助力国民经济恢复增长。由于坚持社会保障与经济发展相适应,总体上形成了两者相得益彰、共同发展的局面,这在当今世界无疑具有典型的正面示范效应。

上述经验反映了中国制度的优势与推进社会保障发展的中国智慧,在走向共同富裕的历史进程中必须长期坚持并发扬。

五、以高质量的社会保障制度为福利中国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一)共同富裕愿景变成现实的国家表征应当是福利中国

无论是共享发展还是共同富裕,实质上都是要普遍性地增进人民福利、促进社会平等,社会保障更与福利制度同义,当一个国家的社会保障制度足以解决社会成员的生活风险并使社会平等度达到较高水准时往往被视为建成了福利国家,但这只是一般意义上的理解。因为虽然福利具有普世性,福利国家却因具有政治属性而不具备普适价值。

自二战后英国率先宣布建成福利国家起,福利国家就是指资本主义国家通过建立与实施全面的社会保障政策,对社会经济生活和社会财富分配格局进行干预,以普遍性地增进社会成员的福利来调节和缓解阶级矛盾,保证社会秩序和经济生活正常运行,最终目的是要维护垄断资本的利益和统治。福利国家的出现,在资本主义世界无疑具有文明进步的意义,以北欧国家为典型代表的福利国家更是给本国人民带来了“从摇篮到坟墓”的优厚福利,其人类发展指数居于世界前列,这一事实决定了它代表着当今世界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最高水准,但福利国家形态的特性却是将社会保障与资本主义制度结合在一起,社会保障被赋予的使命即是服务并服从于资本主义制度,从而具有明显的工具性或手段性价值。如果回溯到19世纪80年代德国俾斯麦政府创立社会保险制度,再回溯到17世纪初英国伊丽莎白王朝建立济贫制度,再再回溯到更为久远的中国历史上的救灾济贫措施,可以发现,中外历史上的社会保障措施其实均是被统治者当成维护社会秩序和延续统治的工具与手段的,福利国家只不过是在继承这种传统的路上显得更具进步意义。

在走向共同富裕的历史进程中,中国应当借鉴国外特别是西方福利国家社会保障制度发展的经验,但我们走的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追求共同发展的理想境界即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社会保障很自然地要融入社会主义制度并成为这一制度的社会目标,其发展过程就是与共享发展、共同富裕、社会主义融为一体不断向前迈进的过程,这一特征决定了不能用西方福利国家的概念来表述中国的共同富裕社会,而是需要有新的专用名词来作为未来中国的国家表征。为此,本文创设“福利中国”概念,其本义是以社会主义公有制为基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不断增进人民福利和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为发展目的,以社会保障及相关制度安排为具体实践路径,能够维护人民世代幸福、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新型国家形态。这一表述因福利的普世性而能够与西方福利国家相对接,并因言简意赅较易被人接受、认同。

有鉴于此,在扎实推动共同富裕的行动中,应将社会保障置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福利中国建设全局中进行考量,用高质量的社会保障制度来扎实推动共同富裕愿景逐步变成现实,最终全面建成能够永续发展的福利中国。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当前在讨论如何走向共同富裕时,总有人将福利污名化,“福利(国家)病”“福利(国家)陷阱”“福利(国家)危机”“福利(国家)养懒汉”“福利民粹主义”“高福利必定损害竞争力”等词语的流行,使福利一词变成了让人讨厌的恶名,甚至有人对主张发展福利事业者动辄扣上民粹主义的帽子,似乎“福利”只是资本主义社会的不良“专利”,理论学术与舆论场域出现的这种排斥福利的现象,实在有悖人民期盼福利的常理,既与中国共产党为人民谋幸福的宗旨和社会主义制度造福全体人民的本质要求相悖,更与新时代建立世界规模最大的社会保障体系、掀起大规模脱贫攻坚战、扎实推动共同富裕等让国家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的政策取向与具体行动及其取得的巨大成就不符。其实,福利完全不是资本主义国家的专利而是社会主义的应有之义,是全人类的共同价值,对各国人民而言,福利是美好的事物,与自由、民主、人权、平等、发展等具有同样意义。同时,福利并不必然养懒汉,福利国家并非没有竞争力,①从福利国家的发展来看,“高福利损害竞争力”的结论是十分草率的。如在世界经济论坛发布的《2019年全球竞争力报告》中,荷兰、瑞士、德国、瑞典、英国、丹麦、日本等福利水平高的国家均位列前十名。每个福利国家都有自己领先世界的核心竞争力。关键是要在肯定福利、发展福利的同时,在社会保障制度中注入理性。在资本主义国家都能够高举福利旗帜的时候,社会主义国家应将福利的旗帜举得更高,并用实际行动证明我们发展的目的就是为了不断增进人民福利,而共同富裕的社会必定是能够成就人民普遍幸福的福利社会。因此,我们应当为福利正名,同时摒弃不可持续的福利赶超,理性地选择适合自己的社会保障发展之路,建设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式现代化相适应的福利中国。

(二)建设福利中国的实践路径:完善公有制+发展社会保障+优化税制

马克思主义认为,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的一条根本原则,通过全社会共同占有生产资料实现社会成员共享生产成果,但这种共享仍要受到个人禀赋、机会与条件不同等的影响,这决定了公有制下的初次分配也必定存在收入差距,而社会保障通过强制共享或自愿共享实现对社会财富的再分配,以进一步增进人民福利、促进社会平等。可见,社会保障与公有制的目标是一致的,而与私有制却存在着利益冲突。社会主义福利中国的建设离不开公有制和社会保障制度及其有效协同,这是一条与资本主义福利国家不同的实践路径。

回顾中外既往的实践,可以发现,在社会生产力水平尚未达到发达社会的要求、社会财富的生产与积累还不足以满足全体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条件下,传统社会主义追求纯之又纯的公有制和超越时代的社会保障是不可持续的,苏联解体与东欧社会主义国家易帜证明了这一点。中国实行改革开放则从另一个侧面证明了传统社会主义的历史局限性,而改革开放以来实行多种所有制经济并行发展的成功实践则证明了社会主义的发展需要循序渐进。从现实出发,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中国都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建设福利中国的实践路径就是要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公有制和社会保障制度。

一方面,在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的条件下,进一步创新公有制的实践形态,强化共建意识。包括对国有或集体所有的土地及各种自然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不断完善国有经济的组织形态并增强其活力,大力发展农村集体经济,支持发展各种形式的合作经济,支持民营企业员工持股,同时逐步提高劳动者报酬特别是产业工人的劳动报酬,鼓励各类用人单位发展职业福利,以便在社会财富的初次分配环节注入一些公平共享的元素。此外,应当鼓励个人投资社会公益事业,可以尝试有限突破对各类民办公益事业不得谋取任何私人利益的严格限制,让投资者能够在政策允许的范围内有所回报,这将有利于调动个人积极性,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多的公共品,从而也是一种公有制形态的创新,等等。

另一方面,加快完善覆盖全民的社会保障体系,这是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应有之义,也是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的必然要求。①郑功成:《中国何以建成世界最大社会保障体系》,《人民日报》,2020年11月2日第9版。关键是要促进政府负责或主导的法定社会保障制度在全面优化的条件下早日走向成熟、定型,以为全体人民提供清晰、稳定的安全预期,同时着力发展多层次保障以不断壮大社会共享份额并满足人民群众不同层次的保障需求。伴随国家现代化全面提速和国民经济持续发展,以及扎实推进共同富裕的要求,还需要有明确的计划与目标,不断提升社会保障支出在GDP中所占比重,这决定了可供全体人民共享的份额,也决定了社会保障再分配力度的大小。社会保障事业的全面发展,必然能够从根本上解除人民群众的后顾之忧,同时增加城乡居民的转移性收入。因此,扎实推动社会保障高质量发展,就是扎实推动共同富裕和福利中国建设的实质行动。

此外,还须通过不断优化税制结构来为社会保障的发展提供更加有力的财政支持。如适时开征房产税、资本得利税、消费税、遗产税、赠与税以及优化个人所得税等,都应当是法定社会保障制度的重要资金来源,同时形成有利于慈善事业发展的税收激励机制以充分发挥第三次分配的作用,必然有利于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这也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促进社会平等的通行做法,从而并非是社会主义中国在“杀富济贫”。

(三)扎实推动社会保障事业高质量发展、可持续发展

作为走向共同富裕和建设福利中国的重要制度支撑,社会保障的发展至关重要。根据中外既往的实践,社会保障制度的优劣会产生截然不同的效果。在国外,既有德国社会保障制度持续至今130多年仍在发展、北欧国家坚持高福利仍具很强竞争力的优良案例,也有巴西、智利、阿根廷、委内瑞拉等拉美国家因福利赶超或违背制度规律而深陷危机的负面案例,还有美国两党之争误却全民医保的案例。在国内,过去也出现过波折,如计划经济时期超越当时生产力水平的福利赶超,采取低劳动报酬(农民甚至一年中有半年是以义务工的形式参与国家基础设施、公共设施等建设)、多福利保障政策,不仅直接影响了劳动效率提升,也导致了相关福利难以为继;再如20世纪90年代,经济领域的效率取向被延伸到了社会保障领域,职工养老保险实行“差额缴拨”的后果是成百上千万退休人员不能按时足额领到应当领取的养老金,城市老年贫困现象骤然加剧,而将私有化的个人账户引入医疗保险制度更是严重损害了这一制度的互助共济功能,削弱了医保制度的保障能力,其后遗症至今仍未完全清除;等等。因此,当务之急是立足现实,直面现行制度安排的不足,扎实推动社会保障事业高质量发展、可持续发展。

1.正视现行社会保障制度安排质量不高的问题。①郑功成:《面向2035年的中国特色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基于目标导向的理论思考与政策建议》,《社会保障评论》2021年第1期。概括而言,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一是系统性不足,协同性不强,体系结构失衡。总体表现为重经济保障轻服务保障,重政府直接负责或主导的保障层次轻市场与社会主导的保障层次,在具体项目上是重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而轻工伤保险、失业保险,迄今仍未将2亿多的灵活就业者纳入进来。二是社会保险参保质量不高。如职工养老保险覆盖面窄,灵活就业者、农民工基本上只参加居民养老保险,未来养老金根本不足以维持其基本生活;医疗保险虽然覆盖了13亿多人,但75%是以居民身份参保,其筹资标准低、保障待遇也低;工伤、失业保险更将风险极大的灵活就业者与农民工排除在外,导致制度功能根本无法得到有效发挥。三是制度性缺陷仍存。几乎所有的社会保障项目均存在统一性、公平性、规范性不足的问题,如社会保险制度实行属地管理,统筹层次低导致的地区分割格局,使国家制度安排沦为地方利益;再如违背规律的职工医保个人账户仍然在减损着制度的互助共济功能和保障能力,社会保险领域中责任分担失衡与权责不匹配现象仍在延续中,福利政策不精准导致供求脱节的现象并不罕见;还有已经形成的路径依赖与政策僵化现象亦不能适应少子高龄化、就业形态多样化、人户分离常态化等新挑战。四是再分配力度弱,可持续性不强。与欧盟国家社会保障支出占GDP之比平均达28.7%、OECD国家同一指标为20%相比,中国仅约13%,这表明总投入少,通过社会保障的共享份额就很有限。同时,偏低的退休年龄、最低缴费年限和偏高的替代率、不断延长的寿命,使养老保险制度面临的压力日益增大;而退休人员不缴医疗保险费的政策不仅导致权责错位,也直接减损了筹资来源,还有居民医保采取按人头等额缴费的做法带来的是逆向调节;等等。可见,如果不全面优化现行社会保障制度安排,其不良效应将日益显性化,不仅不能为共同富裕与福利中国建设提供有力支撑,而且可能导致制度危机并向社会经济领域传导。

2.强化统筹规划与高效协同推进。现代社会保障是一个庞大的制度体系,只有强化统筹规划才能保证体系结构优良并充分发挥出综合效用。针对目前各部门分割管理、分散决策的格局,有必要在党中央设立超部门的综合决策机制,在政府与人大综合部门与专业部门的参与下做好整个社会保障体系的统筹规划与顶层设计,真正消除体系结构失衡、项目轻重失当等积久难改的不足。同时,在中央与省级政府设立综合咨议机制,负责评议各相关部门的职责履行情况并提出有说服力的咨询意见,以此督促各相关部门协同推进。

3.加快优化现行制度,增强社会保障制度的统一性与规范性。社会保障是国家制度安排,也是国家赋予公民的法定社会权益,成熟的制度安排必定是统一、规范的制度安排。针对现存问题,必须加快强化各项社会保障制度的统一性与规范性。一是加快优化现行各项制度。特别是应当消除前已述及的制度性缺陷,矫正现存的政策偏差,增强制度对新时代新挑战的适应性。二是将法定的基本社会保障制度的政策制定权统一收到国家层级,不再放任各地自行其是。如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失业保险和社会救助、基本养老服务、基本儿童福利、基本残疾人福利政策等必须尽快走向全国统一。在地区发展不平衡且短期内无法消除这种不平衡的情形下,可以允许发达地区在国家统一政策之外做点加法,但不能扰乱国家的统一政策,同时,中央与省级政府亦须保障统一的社会保障政策在落后地区也能够得到全面落实。三是通过全面推行标准化、信息化建设和经办服务流程规范化,促使社会保障服务质量得到提升,进而确保整个社会保障制度正常有序运行。

4.持续加大再分配力度,进一步强化互助共济功能。一是根据共建共享原则,促使筹资规模达到合理水平,持续壮大整个社会保障制度的物质基础。可以欧盟国家和OECD国家的现有平均水平为参照,设定2035年、2050年社会保障总支出占GDP之比能够先后达到20%、30%左右,为此,需要持续加大政府的公共投入,均衡参与主体各方的筹资责任,同时通过有效的财政税收政策充分调动市场主体、社会慈善组织和个人及家庭积极参与并承担起相应的责任。二是着力缩小城乡之间、区域之间与群体之间的社会保障待遇差距。要落实基本保障制度城乡一体化,特别是要不断缩小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企业职工与城乡居民三大群体的养老金差距,职工与居民两大群体的医保待遇差距,常住人口中本地户籍居民与外地户籍居民的待遇差距,以及体制内与体制外人员的待遇差距。三是通过提高统筹层次实现地区之间的互助共济。如基本养老保险实现全国统收统支,其他各项社会保险应尽快推进省级统筹以为全国统筹奠定基础,社会救助的责任本位也应当从县级提升到省级层次等。四是将职工养老保险个人账户转化为记账符号,彻底取消职工医保个人账户,打破户籍壁垒、体制壁垒、就业形态壁垒等,以此增强相关制度的互助共济功能。

5.进一步完善体制机制与法制。一方面,社会保障管理体制与经办服务机制还有完善的空间。根据大部制和同类性质的保障事务由一部门统管的原则,可以进一步整合相关部门的社会保障管理职责,特别是有关老年人、儿童、残疾人福利事务实行归口统一管理势在必行。在经办管理服务方面更宜理顺其与行政主管部门的关系,推动各类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独立法人化,社会福利服务机构全面社会化,慈善组织的发展亦应当从只重基金会转向以慈善服务为主攻方向。另一方面,必须全面加快社会保障法治化步伐。尽快填补社会救助、医疗保障、养老服务、儿童福利等重要领域的法律空白和修订已经过时的社会保险法等,只有建立健全的法制,才能依法赋权明责,并为全体人民提供清晰、稳定的社会保障预期,才能为制度有序运行和健康发展提供法律依据和法律保障。

6.充分发挥公有制的优越性。在城镇,应当制定统一政策支持国有单位与集体组织积极发展面向员工的职业福利,并带动私人部门或民营企业增进劳动者福利;在农村,应当通过发展集体经济支持集体福利事业发展,以为农村居民提供有效的福利补充;还可以大力推广公建民营、公助民办等方式促进养老服务与儿童福利及残疾人福利事业大发展,以及推动发达地区对口支持落后地区发展社会福利事业;等等。所有这些,均有利于整体提升人民的福利水平。

如果社会保障制度可以做到高质量发展、实现可持续发展,再辅之以公有制下的补充福利供给,就完全可以为共同富裕与福利中国建设提供长久可靠且有效有力的制度支撑。

六、结语

总之,理清了共同富裕与社会保障的逻辑关系,就抓住了走向共同富裕中的关键性问题;把握了福利中国建设的实践路径,就能够在走向共同富裕的轨道上行稳致远;而建设好高质量的社会保障制度,既是落实共享发展理念与扎实推动共同富裕的具体体现,也是衡量福利中国建设成就的显著标志。以中国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之优势,通过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公有制和社会保障制度及与之相关的税收制度安排,完全可以建成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人类文明新形态相适应、超越西方福利国家局限并真正达至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福利中国。

作为一个占世界总人口的18.7%、相当于联合国认定的32个发达国家人口总和的1.5倍的巨量级人口大国,中国的现代化正在彻底改写世界现代化版图,而同步推进福利中国建设同样会彻底改写世界人民的幸福版图,进而使全球的人类发展水平迈上巨大的台阶,最终证明的必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和所创造的人类文明新形态所具有的世界意义。

猜你喜欢
共同富裕福利社会保障
论中国式共同富裕的基本特征
社会保障
Palabras claves de China
社会保障
“旅友视界”征稿啦!福利多多
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
金湖:美丽生金,让共同富裕看得见摸得着
那时候福利好,别看挣几十块钱,也没觉得紧巴巴的
媒体募捐永远成不了社会保障
中国社会保障支出增长原因分析